09.05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其後,直至唐朝滅亡的140多年間,宦官專權愈演愈烈,藩鎮割據逐漸形成,朋黨之爭持續不斷,大大加深了唐朝政府的統治危機,最終唐王朝在藩鎮、宦官和朝臣的權勢爭鬥中走向衰亡。

在唐朝後期走向衰亡的過程中,統治者曾試圖通過清除宦官專權等弊端,振興朝綱,加強中央集權。唐文宗就是其中之一,他和親信朝臣精心謀劃,意圖改變宦官專權的局面,但陰差陽錯,一場旨在清除宦官勢力的行動,卻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因為事洩失敗,遭到宦官瘋狂反撲,600多朝臣殘遭屠殺,還有1000多官員家族及其他人員連累被殺,釀成歷史上有名的宮廷慘案——“甘露之變”。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

作為有影響的重大歷史事件,多數讀者對“甘露之變”的過程有所瞭解。今天,我們著重分析一下這一事件的前因後果,即,“甘露之變”為什麼會發生?又為什麼會失敗?它對唐王朝的後期到底產生了什麼影響?

1. “甘露之變”發生的背景

應該說,“甘露之變”是一場意外事件。慘案發生之前,這一事件並不能稱作“甘露之變”,按照唐文宗當初的計劃,稱其為“除宦行動”更準確一些。那麼唐文宗謀劃清除宦官的背景是什麼呢?

一是宦官權勢日重,嚴重削弱和制約了君權,不利於振興朝綱。唐朝的宦官專權亂政,始於唐肅宗時的權閹李輔國。到唐德宗時,宦官掌領禁軍、入職樞密院已經制度化,權力擴大到軍事和內政,開始逐漸掌握廢立皇帝的權力。唐文宗的爺爺唐憲宗和兄長唐敬宗皆為宦官所害,唐文宗本人也是宦官王守澄所擁立。

文宗即位時已經18歲,史載其恭儉儒雅,博學多才,勤於政事,很想有一番作為,致力於復興王朝。

但自己是王守澄等宦官所立,因為擁立之功,王守澄等宦官一手把持朝政,根本不把文宗放在眼裡,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必須收回皇權,加強中央集權。而自己處處受制,皇權旁落,面對的宦官還是謀害自己祖父和兄長的兇手,為此,必須打擊宦官勢力,清除宦官專權就成了當務之急。

二是宦官地位過高,成為藩鎮勢力依附的對象,嚴重影響了朝廷統治。唐朝中後期,對朝廷統治構成威脅的,除了宦官專權,還有藩鎮勢力的崛起。文宗時期,宦官在朝內,既掌管禁軍,又通過入職樞密院參與朝廷機要政務,權勢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唐朝宦官形象圖

在朝外,朝廷為了制約各地節度使,實行宦官監軍制度,委派宦官代表朝廷出任藩鎮監軍,名義上是監督和節制藩鎮軍隊,但因為宦官權勢地位太高,不少藩鎮將領開始依附宦官,甚至有些藩鎮將帥和官吏都是宦官集團從神策軍中挑選委任。“藩鎮將師多出神策軍,臺省清要亦有出其門者矣。”(《資治通鑑》)

清除宦官勢力,可以有效切斷藩鎮軍將與宦官的勾結,一定程度上削弱藩鎮勢力,消除其對朝廷統治帶來的隱患。

三是朝內朋黨之爭日趨激化,牛李兩黨紛紛勾結宦官,增強壯大勢力,導致朝政混亂。朋黨之爭是唐朝後期朝廷內的一大頑疾。這場由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從唐憲宗時期開始,歷時40年,進到宣宗時才告結束,史稱“牛李黨爭”。

到文宗時,“牛李黨爭”已經進行了20年,爭鬥更加激烈。兩大宗派之間在政治上互相傾軋,或交替執政,或同朝執政,從政治主見的分岐,逐漸演變成宗派間的私人恩怨之鬥。一派得勢,就貶逐另一派,對朝政的處理上也是互相攻擊、反對。

為了增強自身勢力,打擊對方,牛、李兩黨都紛紛依附權勢更大的宦官集團,而且兩黨中的許多官員都是靠巴結宦官提拔的。面對愈演愈烈的朋黨之爭,唐文宗也曾無奈感嘆:“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舊唐書》)持續不斷的朋黨爭鬥,加劇了朝政的腐敗,使本就較弱的相權更加衰弱,給宦官勢力獨掌朝政提供了可乘之機。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唐朝大臣形象圖

由此不難看出,唐朝後期的藩鎮、宦官、朝臣權鬥中,宦官處於中心地位,成為藩鎮和朋黨爭相結交的對象,反過來更增強了宦官的權勢,使皇權失去了制衡對象,嚴重消弱了皇權。打擊宦官勢力,一能收回皇權,加強集權,二能切斷宦官與藩鎮的關係,有效削弱藩鎮勢力,三還能讓相互爭鬥的朝臣朋黨失去依附,有利於治理朋黨之爭,可謂一石三鳥。

正是在這種社會和政治背景下,唐文宗才決心誅除宦官勢力,以期振興朝綱,挽救日益頹廢亡的局面。

2.“甘露之變”失敗的原因

據史書記載,公元835年,文宗和親信朝臣鄭注、李訓密謀決定清除宦官後,先設計誅殺了參與謀害憲宗的宦官陳弘志,然後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將權閹王守澄提拔為神策軍觀軍容使,任命和王守澄有矛盾的仇士良為神策軍中尉,變相剝奪了王守澄的軍權,之後秘密派人毒殺了王守澄。

按照計劃,文宗提前將鄭注調任鳳翔節度使,私下安排好人手,待朝廷為王守澄舉行葬禮時,組織中尉以下所有宦官全部參加,鄭注帶武士以護衛為名,在葬禮上將宦官全部誅殺。

但已被任命為宰相的李訓,為爭功,偷偷改變計劃,聯合一班親信,在早朝時,以宮中左金吾院內石榴樹夜降甘露為名,命宦官仇士良帶領眾宦官前去查看,想借機讓提前埋伏好的士兵,將宦官全部清除。

仇士良等宦官發現了埋伏的士兵,急忙返回,挾持文宗,矯詔神策軍大殺朝臣,宮廷內血流成河,導致慘案發生,朝臣官員及被連累誅殺的共計一千六七百人。李訓在內的四宰相和鄭注等參與者,或當場被殺,或逃後被捉,全部遇害。事後朝廷上朝的官員都不足半數。史載“士良因縱兵捕,無輕重悉斃兩軍,公卿半空。”(《新唐書》)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甘露之變

表面上看,“除宦行動”失敗是因為李訓爭功,私下改變計劃所致。但綜合當時的形勢分析,慘案的發生,除了因為李訓私心貪功,導致計劃敗露,還有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

一是文宗根基不深,自身能力較差,為計劃失敗埋下了隱患。從根基上看,文宗是靠宦官擁立上位,期初,宦官劉克明殺害敬宗後,欲擁立憲宗之子絳王李悟為帝,但王守澄、梁守謙等宦官帶領禁軍誅殺了李悟和劉克明等人,而立敬宗之弟李昂繼位。

文宗李昂繼位前,只是一個普通親王,身邊沒有自己的親信謀臣,加之又是宦官擁立,算不上名正言順,聲望不高,即位後又受宦官壓制,基本上無權無勢。

從能力上看,文宗雖有才學,也有復興之志,但並無治世大才。《新唐書》稱“李訓浮躁寡謀”,急於事成,而缺少謀略。這一點從慘案發生時,他的表現就能略見一斑:仇士良等發現院內埋伏的士兵,逃回宮殿挾持文宗上轎時,已經暴露的伏兵也正在追來,李訓緊緊拉住文宗的轎子,如果文宗配合,不被宦官挾持走,結局就會大不一樣。

但此時文宗卻大聲斥責李訓,導致宦官成功挾持皇帝,之後矯詔率神策軍殺回。“訓攀輿呼益急,上叱之,宦者郗志榮奮拳毆其胸,偃於地,乘輿既入,門隨闔”(《資治通鑑》)。看得出,此時的文宗驚惶失措,已經改變了主意,反而站在了宦官之列。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唐文宗劇照

二是朋黨之爭激烈,朝臣相互爭鬥打壓,文宗缺乏有力的朝臣依靠和支持。在宦官專權的形勢下,朝臣官僚集團是制衡宦官權力的重要力量。但文宗時期,牛、他黨爭空前激烈,朝臣官僚集團不但不能發揮制衡宦官作用,還和宦官相互勾結,互為表裡,藉助宦官力量打壓異己,客觀上既起到了助紂為虐的作用,又使文宗失去了朝臣官僚的支持,本就微弱的君權,在手掌軍權的宦官面前,更加不堪一擊。

三是文宗用人失誤,過於寵信鄭注、李訓,高估了二人的能力。“甘露之變”事件的最大推手,就是鄭注、李訓,文宗對此二人極為寵信,沒有認清二人的真實面目,導致“除宦行動”被動失利。

先簡要介紹一下鄭注。鄭注出身貧寒,相貌醜陋,還是個近視眼,此人會醫術,一直四處遊蕩,是個江湖遊醫。但他能言善辯,忽悠水平極高。一個偶然的機會,給襄陽節度使李愬治好了痿病,李愬通過和他交談,覺得他是位“奇才”,就留他在手下做官,經常和他談論軍政事務,“與愬籌謀,未嘗不中其意”。(《舊唐書》)

後來李愬調任徐州,鄭注隨往,其時宦官王守澄任監軍。聽聞鄭注靠醫術忽悠李愬並參與軍政事務,就想除掉他。李愬請求王守澄先和鄭注交談一下再做定奪,結果一番交談之後,王守澄大為折服,也連稱其為“奇才”,經常和他通宵夜談。

王守澄調回京城後,就把鄭注帶在身邊,並推薦給當時的唐穆宗。穆宗與之交談後,也是大為歎服,從此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期間,皇帝幾經更替,鄭注都極為受寵,成為王守澄安插在皇帝身邊的耳目。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宦官王守澄三次參與擁立皇帝

後來,左軍中尉韋元素、樞密使楊承和等權宦想除掉鄭注,設計讓鄭注來治病,想借機殺掉他,鄭注去後,侃侃而談,韋元素聽得入神,不但沒殺他,還贈送金銀綢緞,將其護送回府。鄭注的忽悠水平可見一斑。

文宗即位後,一次患病,王守澄藉機推薦鄭注前去,文宗的病大見好轉,從此對其寵愛有加,屢屢提拔,鄭注侍寵而驕,到處受賄斂財。

再說說李訓。李訓進士出身,曾在河陽為官。此人相貌英俊,也能言善辯,但他素有野心,陰險狡詐,後因誣陷罪被朝廷下獄,文宗即位後大赦,得以出獄。其叔父李逢吉曾任宰相,因朋黨之爭失勢被貶。得知鄭注受王守澄寵信,且到處斂財,李逢吉給李訓大筆黃金,讓他賄賂鄭注,想通過鄭注再度進朝為相。

而李訓也想通過鄭注投靠王守澄,於是就重金賄賂鄭注。鄭注大喜,將其引見給王守澄,王守澄便以李訓精通《易經》為由,向文宗推薦了李訓。李訓既善講《易經》,又有口才,很快被提拔為翰林院侍講學士。當時,宰相李德裕等朝臣素知李訓奸惡,極力反對文宗重用李訓,文宗受李訓迷惑,根本聽不進去。

就這樣,鄭注、李訓都成了文宗親信之人。二人通過接觸,揣知文宗有清除宦官之意,就私下裡背叛王守澄,投靠文宗,和文宗一起密謀“除宦”計劃。因為二人是王守澄的親信,所以並未引起王守澄的懷疑,這也是他們後來能順利設計除掉王守澄的主要原因,當然,這也更加使文宗認為,他們二人確實有才能。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宦官仇士良

其實,文宗沒想到的是,鄭注、李訓幫助清除宦官,並不是為了穩定朝政,復興大唐,而是野心使然。這種野心,決定了清除宦官計劃,過於急功近利,帶有很大的賭博心理。

特別是李訓,在按計劃將鄭注調任昭儀節度使、約定趁為王守澄舉行葬禮清除宦官的計劃後,為貪圖功利,又擅自聯絡自己的親信改變計劃,將動手地點改為皇宮內。並打算一旦除宦成功,再將鄭注除掉,自己獨攬朝政大權。“訓與其黨謀:如此事成,則注專有其功,不若···多募壯士為部曲,並用金吾、臺府吏卒,先期誅宦者,已而並注去之。”(《資治通鑑》)

所以,除宦計劃的失敗,與其說是因事洩敗露,不如說是文宗用人失誤,錯用了奸佞小人所致。

3.“甘露之變”的影響

“甘露之變”是唐朝後期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後世史家、學者普遍認為,“甘露之變”標誌著歷史上第二次宦官時代的正式開始,從此以後,宦官專權更加猛烈,唐王朝從此一步步衰亡,直至70年後朱溫篡唐。

這一觀點當然沒錯。但綜合來看,小編認為,“甘露之變”是一場朝臣完敗的屠殺慘禍,其對唐王朝的影響,應該一分為二地看:

從不利影響看——

首先是“甘露之變”的失敗,使得相權更加衰弱,宦官更加強勢。600多名朝臣包括宰相之內,突然之間命喪黃泉,朝堂公卿減半,短其內直接影響了朝廷的正常運轉和政局的動盪不安。朝臣猶如驚弓之鳥,很多人不敢上朝,每天上朝和家人告別,都像訣別一樣。

為了穩定朝政,朝廷不得不下命令:其他人不得再揭發或恐嚇,已經逃匿的,不準再追捕,三天內必須回朝上班。“時士良等恣橫,朝臣日憂家破”“他人無得相言告及相恐。凡亡匿者,勿復追捕,三日內各聽自歸本司。”(《資治通鑑》)

對朝臣的致命打擊,進一步削弱了相權,助長了宦官勢力。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唐朝名相李德裕雕像

其次是對文宗的打擊,君權難以收回,使文宗從此徹底喪失了復興王朝之志。面對宦官的日益囂張,文宗無可奈何,曾和大臣周墀閒談,自比不如周赧王、漢獻帝:“‘赧、獻受制於強諸侯,今朕受制於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復視朝。”(《資治通鑑》)無奈悲憤之情溢於言表,從此疏於政事,飲酒求醉,五年後積鬱病亡。

一場朝臣屠殺慘案,對朝廷的負面影響勿容置疑。但從後期的實際情況看,“甘露之變”也有其積極的一面,或者說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是這次事變在一定程度上震攝了宦官勢力。儘管“甘露之變”以失敗告終,但前期誅殺了王守澄、陳弘志、韋元素等權閹,讓朝臣看到了朝廷對宦官專權的態度,也讓後起宦官感受到了壓力。

雖然宦官仍舊專權,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面對宦官的器張跋扈,還是有部分朝臣敢於頂住壓力,與宦官勢力相抗衡。而這種抗衡,如果不觸碰到宦官集團的底線,宦官勢力也會盡量收斂。

比如,事變發生後,昭義節度使劉從諫就曾上表朝廷:“如果朝廷中的奸臣難以控制的話,我隨時誓死清君側!”,並和新任宰相鄭覃、李石多次奏請朝廷,為以前因協助朝廷清除宦官而被貶逐的宋申錫鳴冤平反。最終文宗下詔恢復宋申錫的所有官職。“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及從諫表至,士良等憚之。”(《資治通鑑》)

仇士良手下一個軍將曾和宰相李石爭執,京兆尹薛元賞將其逮捕。仇士良得知後派人來叫薛元賞,薛元賞知道凶多吉少,就先杖殺了那個軍將,然後自己穿上囚服前去,任憑處置。仇士良見事已至此,只好作罷,還假裝公正,和薛元賞把酒對飲。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唐朝神策軍

部分正直朝臣的氣節,一定程度上震懾了宦官勢力。史載“由是鄭覃、李石粗能秉政,天子倚之亦差以自強。”(《資治通鑑》)可見,“甘露之變”後,宦官勢力雖然張狂,但也有所收斂,並不像有些文章所說的朝臣成了任人擺佈的“木偶”。

二是“甘露事變”為後來的君主提供了應對宦官專權的經驗教訓。吸取文宗“甘露事變”用人不當、處理宦官專權急於求成的經驗教訓,武宗上任後,對仇士良等權閹採取 “內實嫌之,陽示尊寵”的靈活策略。

之後,起用反對宦官專權的李德裕為相,並在關鍵時刻為朝臣撐腰打氣,君臣合力與宦官勢力周旋,最終採取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奪其實權,迫使仇士良主動告老還鄉,使宦官勢力受到打擊。武宗時期也出現了短暫的興盛,史稱“會昌中興”。

甘露之變:精心謀劃的“除宦行動”,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夢?

唐宣宗有“小太宗”之稱

宣宗即位後,宦官勢力明顯衰弱,素有“小太宗”之稱的唐宣宗再接再厲,對內穩定朝政,一邊繼續抑制宦官勢力,一邊終結朋黨之爭,唐王朝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再次出現復盛局面,史稱“大中之治”。

只是,此時的唐王朝積弊已久,表面的繁盛難以掩改深層的社會危機和重重矛盾。民變之象已現,藩鎮勢力壯大,而其後的幾代君主大都昏庸無能,皇權再度旁落,朝臣與宦官爭鬥再起,雙方又走上了勾結藩鎮相互打壓的老路,最終被朱溫鑽了空子,將宦官和朝臣一併清除,907年,朱溫滅唐建立後梁,終於把唐王朝送上了末路。

(參考史料:《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