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腸鏡到底疼不疼?大媽說做的時候不疼,回家後很疼!元凶竟是腸鏡

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不論是面對意外還是疾病。經常在醫院就診,就會發現,

有時,生與死之間,其實只是一次胃腸鏡的距離。生活本來是美好的,擁有健康幸福的日子並不難。所以當面對胃腸鏡時,千萬不要以恐懼檢查而帶來終生的遺憾。

每一位受檢者對胃腸鏡檢查的認知水平、身體狀況和耐受程度不同,再加上醫生的臨床經驗和操作手法也有所不同,其感受難免會有差異。有的人做過一次腸鏡就再也不敢做了,而有的人雖然沒有做過腸鏡,但是知道到了一定年齡需要做腸鏡,就積極主動地來了。

腸鏡到底疼不疼?大媽說做的時候不疼,回家後很疼!元兇竟是腸鏡

大媽不一樣的腸鏡體驗

52歲大媽因為擔心患有癌症,就去做了結腸鏡檢查。腸鏡,是一條長約200cm、直徑約1cm,末端裝有微型電子攝影機的可彎曲的纖維軟管。結腸鏡檢查是從肛門插入結腸鏡,全面地觀察腸壁粘膜、血管及褶皺的情況,是結腸疾病診斷和治療中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檢查過程略有不適,但總體過程很順利,更讓大媽欣慰的是,沒有發現可疑腫塊或者病變。於是,大媽在麻醉消退後,和家人興高采烈地回了家。

誰知,回到家中,大媽出現腹痛、腹脹的現象,之後就噁心、嘔吐,當時就把家人嚇壞了。但考慮到可能是剛做完腸鏡的原因,應該休息之後就會好轉了。但沒有想到的是,這種症狀居然越來越嚴重。家人很生氣,氣哄哄地帶著大媽來到了醫院。

腸鏡到底疼不疼?大媽說做的時候不疼,回家後很疼!元兇竟是腸鏡

醫生趕緊對其進行檢查,生命體徵是很正常的,只是腹部右側有壓痛。經過腹部CT證實,大媽是在結腸鏡檢查後發生了部分旋轉不良和盲腸扭轉。經患者同意,立即進行了手術。住院四天,順利出院。

結直腸鏡檢查是非常常用的診斷方法。但會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腹痛、噁心等症狀,持續時間可短至一小時,也可長至幾天。腸旋轉不良的發生風險約為0.5%。

在結腸鏡檢查的知情同意書上,你應該會看到下面這一段話。

一般情況下結腸鏡檢查及活檢是安全的,但仍有極少數患者有發生以下併發症可能:

1.結腸穿孔、出血;

2.腸繫膜、漿膜撕裂;

3.脾破裂;

4.腹脹腹痛;

5.心腦血管意外;

6.藥物過敏;

7.不能完成結腸檢查;

8.各種感染;

9.其他難以預料的意外情況。

在美國只有受過專門培訓的醫生才可以做腸鏡檢查,並且多為消化內科醫生在做。任何操作都可能存在風險,但腸鏡檢查是相對安全的。據臨床數據統計,腸鏡檢查引起腸穿孔的可能性小於千分之一,出血的可能性小於百分之一。

腸鏡到底疼不疼?大媽說做的時候不疼,回家後很疼!元兇竟是腸鏡

腸鏡依然重要

儘管會出現大媽這樣的情況,我們也不能忽視腸鏡檢查的重要性。腸鏡檢查是有效的可行的結直腸癌篩查方法。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對於正常人來說,50歲開始,每十年就要做一次腸鏡。如果是慢性胃炎患者、胃潰瘍患者、胃癌家族史人群、胃癌高發地區人群等,都要及時做胃腸鏡檢查。如出現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瀉、長期腹痛、消瘦貧血、排便異常、間歇便血等情況,都應及時行胃腸鏡篩查並定期複查。

人到40歲,就應該開始人生的第一次胃腸鏡檢查,這樣才能對自己的胃腸道狀況有個基本的瞭解。雖然胃腸道癌症多發,但它是可防可治的!在這一點上,除了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戒菸戒酒外,早期篩查至關重要。胃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胃腸癌的主要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