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民国时期的粤军厉害吗?

用户54988624483


民国时期的粤军最佳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北伐战争中,还有其他方面?不过北伐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粤军这支军队一个人的功劳,还有湘军、赣军、豫军?但是北伐战争之后,抗日战争中渐渐很少听到粤军的声音,这究竟到底是为何?至于粤军到底厉不厉害,以下是粤军在战争中各种表现,看官可以自己评一评。

从粤军的战斗力上来说,无论是北伐还是抗战,粤军的表现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却绝对不是说的那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能说比一般的地方军阀强一些而已。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北伐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各军军长为:一军何应钦(中央军),二军谭延闿(湘军),三军朱培德(滇军),四军李济深(粤军),五军李福林(粤军),六军程潜(湘军),七军李宗仁(桂军),八军唐生智(湘军)。 这8个军就是主力军。当时的湘、赣、豫军全部参加北伐,滇粤军抽调一部随行。可见北伐军的主力并不是粤军,粤军主要留守广州。不过北伐军里面,势力最大的应该是粤军,毕竟北伐军的总司令是蒋介石,参谋长就是李济深。


当时在北伐战争中名望最大的就是粤军的第四军,由李济深任军长,陈铭枢任第10师师长、陈济棠任第11师师长、张发奎任第12师师长、徐景唐任第13师师长、叶挺独立团编成。

第四军曾在湖南及江西分别大败吴佩孚及孙传芳,奠定北伐的成功,从而也赢得“铁军”的称呼,前粤军第一师也称为“粤军之母”。

之后第四军发展成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成为一·二八事变中的著名抗日部队。抗日战争中的第四军先后参加淞沪、武汉、长沙会战。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整编为第四师。

1938年10月,日军登陆大亚湾进攻广州,北上抗战的各路粤军回粤,先后参加了两次粤北会战和桂南会战。



而粤军在后来几乎就没什么印象了,为什么?

因为粤军完全中央化了,粤军派系本来就多,陈炯明被赶跑后,张发奎还跟着新桂系一块反蒋,后来陈济棠也跟着反,但是反来反去,还是斗不过蒋介石的中央军,只剩下一些没有兵权的将领了,最后只好服从中央军安排改编。

北伐胜利后,粤系军队选择了支持汪精卫,站到了蒋介石的对立面,因此在蒋汪斗法最终蒋介石胜出后,粤军自然不受待见,在蒋的分化、瓦解和军事打击下,由第四军扩编的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基本散架了,只有陈济棠在广东保存了一定粤军实力。 以1936年“两广事变”中陈济棠的重将余汉谋倒戈为标志,民国时期的粤军已基本被蒋介石收编,薛岳、吴奇伟等粤军名将也都成为军队的大员。

所以,粤军虽然没能像桂系一样后来一直形成派系,但是在抗战中的光彩并没有黯淡。

粤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扭转乾坤的功效,在北伐战争中,粤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战爆发后,粤军更是浴血奋战,殊死搏杀,用自己的鲜血保卫了中华民族。1937年开始,90万广东士兵奔赴前线,抵抗侵略者,出兵数量居全国第五,确实值得我们后辈一辈子来敬仰!这是一支背后总带着斗笠的军队,他们是中国最具革命历史的英雄部队。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的“一·二八事件”是我国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抗战。战斗队伍是粤军第十九路军(由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改编而成),蔡廷锴、蒋光鼐率军与倭寇海军陆战队浴血拼杀,一时之间名声大噪。粤军第十九路军是打响全面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支部队。





粤军之后相继参加了淞沪抗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之战、广州战役、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两次粤北会战、衡阳解围战、桂平战役、韶关战役、赣南战役、反攻广西,以及广东省内的各大小战役。

这些广东兵,在民族危难时转战大江南北,各大战役无不出现他们的身影,粤军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铜墙铁壁,这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队伍,他们光芒万丈,无处不在。

因此粤军的这份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足以证明了他们的实力,至于他们到底厉不厉害,你们说呢?

关于历史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属于自身的答案,我们都应该用一种质疑的眼光去看待。读真实的历史,了解更多的知识。我是小编笙箫墨琴,欢迎大家评论加关注,了解更多新闻见解!


萧尘


粤军最初的首脑为陈炯明,1922年陈炯明发生了叛乱,其中支持孙中山的粤军改称“建国粤军”,北伐时被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国民政府时期的粤军都由第四军发展而来。

李济深—陈济棠—余汉谋部粤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由建国粤军第1师改编而来,李济深是首任军长。蒋桂战争前,李济深被囚禁,其中一部由自己的手下陈济棠接管。到1936年时,号称“南天王”的陈济棠共5个军约78个团。两广事变之后,蒋介石让粤军将领余汉谋接管粤军。

抗战爆发之后,余汉谋的粤军被编成62、63、64、65、66、83等六个军,其中第64、66、83这三个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1939年第83军番号被撤销,1940年第66军在桂南会战后番号被撤销,64军被张发奎带去驻守广西。余汉谋出任第七战区司令,手底下只剩62、63、65三个军,此时的粤军已经虚有其名,已经被中央化了。



张发奎部粤军

张发奎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分出去的,曾经二次北伐和讨伐蒋介石,讨蒋失败之后,北上投奔蒋介石,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下辖第90师(粤军)。张发奎的粤军色彩后来也逐渐淡化。


陈铭枢部粤军

陈铭枢部粤军由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0师发展而来,中原大战之后被编为第19路军。上海的一二八事变时,第19路军与日军展开了激战,迫使日军三易其主帅。后来被调往江西,1933年“福建事变”之后,第19路军所属各师被改编为中央军。

北伐战争时的粤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称为“铁军”,特别是叶挺的独立团;抗战时期粤军逐渐被中央军化,多次参加大型会战。总体来说粤军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薛岳、张发奎、蔡廷锴、蒋光鼐、李汉魂、区寿年等将领都是粤军将领。


历史军魂


自己用心找的资料,总结出来的东西,不见得有多好,但是被人随便一个复制粘贴就成了一个文章,实在是痛心!

比如,这句话“从粤军的战斗力上来说,无论是北伐还是抗战,粤军的表现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却绝对不是说的那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能说比一般的地方军阀强一些而已。”

抄袭这个东西,说多了没意思,还是扯回正题,民国时期的粤军到底厉害不厉害,巅峰时期实力有多强。

孙中山领导下的广东革命故事

孙中山先生作为广东香山县生人,对广东有着深刻的情感,其革命生涯大多与广东有关,反清运动中,大多数都将广东当做起义的割据地,二次革命的时候,孙中山返回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广州国民政府。

其主要追随者,如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许崇智都是广东人。

纵横得出的结论是,广东不止有爱情故事,还有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故事。

然而,粤军在孙中山到来之前却是渣的一匹,当时两广都在旧桂系陆荣廷的掌管之下,粤军一直处于被打压之中,陈炯明联合孙中山,最终赶跑了陆荣廷,击败旧桂系,粤军得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西南军阀联合成一个整体,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后来陈炯明和孙中山意见不合,背叛革命,陈炯明随后被驱逐,从这一时期来说,粤军势力很强大,尤其是在政治影响力上,孙中山不但自身是广东人,其留下的接班人也大多是广东人,国民大革命其实也就跟广东革命差不多,只不过后来杀出老蒋这匹黑马,利用粤系政客间的矛盾,纵横捭阖,最终夺取了国民革命军的军权。

从北伐到反蒋,粤军的发展历程

1926年国民革命军集结了八个军开始进行北伐,国民革命中北伐的过程,其实也是西南军阀将革命蛋糕做大的过程,地盘占领的越来越大,各路军阀发展的也越来越大,北伐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代表中央军的蒋介石,占据了江浙富庶地区。

地方军阀中唐生智(湘军),一度扩大到几十万之重,甚至敢于挑战老蒋的权威;除了唐生智外,新桂系也快速扩张,李宗仁和白崇禧后来干脆联合唐生智,扶持汪精卫把老蒋扳倒了。

在北伐中,打了几次硬仗的第四军(粤军)作战比较猛,在攻打吴佩孚和奉军的过程中出力很大,尤其是在河南境内,粤军两个军更是击败东北军四个军,经过血战,击溃东北军25万人。

当时粤军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粤军军事方面的领袖张发奎在政治能力上略逊一筹,还得依靠汪精卫这杆大旗耀武扬威,七一五事变后,最令张发奎难堪的就是,所有我党起义,全部来自粤军系统,张发奎因此遭人话柄。

随后在宁汉对峙中,张发奎极力支持汪精卫,卷入国民党内战,张发奎空有一身打仗的本领,却在国民党的内斗中被消耗殆尽,到衡阳会战后,张桂(张发奎与新桂系)联军被陈济棠率领的粤军击溃,张发奎这支粤军退入广西的时候,就剩下两个团了。

(张发奎)

张发奎的粤军时代结束了,粤军并没有消失,国民革命军北伐时留守广东的军队扛起粤军的大旗继续前进,前期以李济深为主导,1929年李济深的干将陈济棠与老蒋合作,扳倒李济深,1930年陈济棠击败张发奎后,开启了粤军的陈济棠时代。

从两广事变到全面抗战,粤系的中央化

粤军其实挺能打的,奈何粤军支持的政客汪精卫和胡汉民都不太靠谱,使得粤军一直以来在反蒋与拥蒋中迷失了自己。

张发奎先后经历附蒋和反蒋,陈济棠号称南天王,前期也是在老蒋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然而后期却开始反蒋。

尽管,蒋介石把孙中山捧的很高,但是粤系打心眼里就不服蒋,只要有机会就要反,不反不是好粤系。

(汪精卫)

1931年中原大战结束后,老蒋囚禁胡汉民,以陈济棠为首的粤军与新桂系达成和解,共同反蒋,并且再次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形成“宁粤对峙”,要求释放胡汉民,胁迫老蒋下台,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迫于压力最终同粤方达成妥协,同意释放胡汉民。

从1931年到1936年,陈济棠卧薪尝胆,趁着老蒋剿匪期间,快速发展壮大,巅峰时期拥有二十五万军队,还拥有可以与中央军抗衡的粤军。

1936年在西安事变之前,陈济棠领衔两广反对蒋介石,逼蒋抗日,是为两广事变。

尴尬的是,针对陈济棠的发难,老蒋沉着应对,一方面调兵遣将随时准备应战,另一方面还是老一套,就是收买、分化、瓦解陈济棠的部队,这一招被蒋介石在攻打地方军阀的过程中,运用的炉火纯青,屡试不爽。

(陈济棠)

首先是粤军重金打造的空军,被蒋介石收买,飞离广东投靠中央;其次是广东军政大员李汉魂通电反陈拥蒋;最后,收买陈济棠手下重要大员余汉谋与张达,宣布拥护中央。

两广事变失败,标志着粤军反蒋计划的彻底流产,也标志着粤军中央化的完成,此后的粤军在余汉谋的率领下,是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坚决抗战的队伍。


史论纵横


民国时期的粤军,虽然没有川军厉害,但是在中国历史地位非常重要,黄埔军校培育了大批军事指挥官,在抗日和内战中,这所军校学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抗日战争中,全国划分为九个战区,有三个战区司令长官都是广东人,第四战区张发奎,第七战区余汉谋,第九战区薛岳,其中薛岳歼灭日军最多。


博览群史


厉害👍,前期比较厉害!后期一般。

前期代表是第四军。

中期代表是19路军。

后期64军算翘楚。

个人认为把64军消耗在山东,是老蒋一大失着。粤军在北方战力大打折扣。

另外,川军不厉害,就是杨森部厉害点,刘湘部次之。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不足论。


吴林宝1


民国时期粤军和川军都厉害,但我感觉他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厉害!


风雪寒梅540


粤,广东省称谓。粤军,民国时期北伐起义军之一,其内部将领大多是黄埔学生,北伐前期还是一向势如破竹的,其中号称"铁军"的北伐第四军就属于粤军,其将领叶挺名将,所以粤军是很厉害的。


冰火方圆


只听说川军团厉害,不过抗日战争时期哪个团也不孬


颩譁茂210238459


应该厉害,北伐军第四军就是粤军号称铁军


Scott100579281


粤军是很厉害的,第一,是经济因素,广东在民国时期经济实力是非常强的,武器装备也是非常强,第二,先进的思想,广东作为沿海城市,对西方接触很多,对于军事思想,是更加先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