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車險分期場景越來越受關注

某持牌消金公司試水車險分期領域後,一家上市公司緊跟著也在對保險分期場景進行探索。

目前常見保險產品的分期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在支付方式上進行創新,例如購買保險時可用信用卡或者螞蟻花唄等信貸產品進行支付,再分期還款;二是在產品流程中引入消金公司,類似中銀車險分期的業務模式,針對具體保險產品開發信貸分期產品;三是從保險產品的設計根源上改變,無需第三方介入,保險公司直接將保險產品設計成按月支付的方式。

車險分期最匹配消費金融

目前消金產品與保險場景結合最緊密的,是第二種方式——針對具體保險產品開發信貸分期產品。一般來說,貸款金額作為墊資將被直接支付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收到之後為用戶出保單,用戶再分期向金融機構還款。

據調查,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保險分期產品基本以車險分期為主,幾乎難以見到其他險種的信貸分期服務。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有風險和客戶需求兩方面原因。

車險是最適合與消費金融結合的險種,符合消費金融“小額、分散”的特徵,車險分期的金額可大致分為三個維度:一般家用車保費約為3000-5000元;豪華車保費1-2萬元;大型營運車輛保費2-3萬元。而針對其他額度較大、期限較長的人壽或財產險種,風控方面相對難以把控。

車險分期場景越來越受關注

車險分期擁有天然風控屏障,欺詐風險極低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天然的風控屏障是車險分期場景的一大亮點。

在車險分期的申請流程中,當用戶發起貸款申請,保險公司會通過車管所數據核實車架號的真實性,車管所是第一道屏障,其次,不管是支付保費還是退保,資金不經過借款人的賬戶,客戶也不可能通過保險公司將現金套出。

從產品根源上,車險分期就大大降低了消金場景中的欺詐風險,形成了天然的風控屏障。

獲客是留給車險分期平臺的一大考驗。這需要車險分期平臺跟線上、線下的汽車銷售平臺、保險公司、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擁有大量車輛的B端企業等進行合作。

幾千塊的車險分期是偽需求?

或許有人會對產品邏輯提出了這樣的疑問,“車都買了,為什麼幾千塊的車險還需要分期?如果車險高,那一定是好車,有好車的人就更不用分期了吧?”從現金貸、信用卡等消費金融產品的蓬勃發展可以看出,即便車險分期的金額不大,但隨著人們消費習慣被培養和改變,市場需求必定是存在的。

除了C端個體用戶,也重點關注擁有車輛的B端客戶——公交車運輸公司、物流公司、環衛公司等擁有大量車輛的企業。這些企業每年需要繳納的車險費用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我們相當於為他們提供融資服務,釋放他們的現金流。

近兩年誕生了許多車險分期平臺,其中“車險分期王”值得關注,上線不到半年平臺用戶已達到10w,利用這種新興的車險消費方式,用戶往往只需要在線上進行申請,填寫資料,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完保險分期,確實給廣大車主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車險是必需品,明年可能超過萬億規模,利潤頗豐的車險分期未來的市場會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