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交城縣積極響應“新時代做好群眾工作”新要求

交城縣積極響應“新時代做好群眾工作”新要求,以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為重點,以維穩創安、服務民生為己任,按照“民意引領政務,政務服務民生”的工作思路,在著力完善基層基礎建設的基礎上,加大服務管理力度,注重三級綜治中心規範運行,為全縣社會、經濟、民生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創新理念,民意引領政務走

為強力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層工作,完善基層自治和服務功能,健全服務和管理機制,通過萃取兄弟縣市先進經驗,結合當地實際和群眾需求,交城縣委、縣政府提出將三級綜治中心打造成為“規範權力、服務民生的窗口;化解矛盾、維穩創安的堤壩;加強黨建、鞏固基礎的陣地;弘揚傳統、精神文化的家園”,並通過“六個一”建設思路,全力打造三級中心建設。

一是樹立一種全新的理念。鄉(鎮)黨委、政府和農村兩委主幹樹立依法規範運行的理念;樹立關心群眾事務,主動服務民生的理念;樹立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夯實執政根基的理念;樹立解決矛盾糾紛、轉變工作作風的理念;樹立加強依法治國、創建平安交城的理念;樹立黨委政府主抓,一把手負總責的理念,全力推動綜治中心建設。

二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完善綜治中心尤其是便民服務室建設標準,明確服務人員的配置,通過不斷的制度建設和運行實踐,確立規範的中心運行機制,鄉村首先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主任的工作體系;其次確立首問崗、帶班崗、值班崗,保證運行暢通;再次是依託便民服務室建設拓寬服務領域,將農村“兩會一隊”建設、鄉村調解中心建設納入建設體系,構建綜合服務管理的大平臺。

三是公開一批服務的事項。本著把權利置於群眾監督之下,把權利用於改善民生之中的原則。各級中心整合各職能部門職責,下沉人力,公開服務內容、審批事項,公開辦事流程、承辦人員,確定辦理時限,落實服務承諾,公開《民生服務清單》和《農村公共事務服務管理清單》,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落實“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徹底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四是抓好一個系統的運用。充分挖掘基層社會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通過信息平臺進行工作指令的發佈、平安建設和惠農政策的宣傳、工作事項的提示、工作內容的反饋、工作成效的考核、工作業績的瀏覽、民生事務的預約、各項政策的諮詢答疑,同時實時通過平臺瞭解基層工作狀態,掌握工作進度,評價工作業績,強力促進基層綜治體系高效運行。

五是突出一項重點的職能。農村中心的建設運行是整個綜治體系的起點,核心是服務,重點是矛盾糾紛化解,目標是維穩創安。在中心運行中,鄉村全部建立矛調機構,設立專門的調解中心,配齊調解人員,突出抓好調解服務,落實職能,關口前移,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打造好維穩創安的第一道防火牆。

六是抓好一支隊伍的建設。體系的建設,關鍵在人,歸根到底就是抓好農村幹部。首先是強化農村幹部的管理和培訓,提高其服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民服務的意識、愛崗敬業的意識、關心三農的意識、當好公僕的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明確農村兩委幹部和工作人員要兼任網格員,建設一支“基礎很紮實、服務很熱心、協調很得力”的隊伍,形成網格員、便民服務大廳、兩委主幹三個層次的服務格局,構築民生堤壩,促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強化措施,政務圍著民生轉

為將服務工作落到實處,實現既定目標,綜治中心提出“三個跟進”的工作舉措,確保體系建設和運行規範高效、方便快捷。

人員跟進,試點先行,強力推進三級中心建設。縣中心工作人員分組深入各試點鄉(鎮)、村(社區),從中心的佈局、設計、硬件建設、檔案完善、人員培訓、事務辦理、服務流程等各方面進行指導協助。按照“分組包乾、一包到底”的要求,全程參與到建設和運行的全過程,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整改意見、督辦落實,實時掌握各中心建設進展和運行情況。通過試點先行,著力打造“上下聯通、橫向對接、部門聯動”的服務管理新格局。

服務跟進,效率先行,努力推動三級中心運行。解決在建設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思路不清、目標盲目、簡單整合等問題,縣中心通過試點的建設和應用,結合本縣工作特色和兄弟縣市的先進經驗,彙編了《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建設運行參考資料》,對建設的框架要求、標準、工作規範和運行流程做了詳細的說明,為中心的規範建設和運行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縣中心各組工作人員針對所包鄉村實際,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注重實效的原則,從便民大廳、調解中心、治保會、巡邏隊的整體格局設計、上牆制度到檔案建設、服務流程進行科學配置,建設了集信訪接待、糾紛調解、民生服務、內外事務辦理於一體的社會服務管理中心;通過深入村莊個戶摸底調查和對部門鄉鎮的意見徵求,編制民生服務清單,全部在鄉村中心便民服務大廳內公開公示,並將服務項目、辦事流程、提交材料、承辦人及聯繫電話製作成手冊和一次性告知單置於服務大廳內,方便群眾取閱;在檔案建設方面,中心從33項基礎信息檔案和13大類涉民部門信息檔案入手,統一完善、補充規範,通過制定統一表樣、統一標籤,按照分類歸檔方法,解決了中心檔案散亂無章的問題,方便了信息的調取,提高了服務效率;通過對中心工作人員就係統平臺操作、網上應用、事務處置、終端上報及基層綜治基礎知識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培訓指導和模擬演示,確保各級中心事務處置及時、流轉迅速、辦結高效。

監督跟進,實務先行,全面完善服務體系建設。縣中心秉承務實、求實的體系建設運行理念,不定時組織各小組對所包試點進行交叉檢查和觀摩,互相學習、交流經驗,發現問題,不斷完善,及時通過專題會議交流整改意見,安排確定工作方向,不斷完善運行規範,努力提升工作效能,推動務實發展。同時縣中心建立了交城縣綜治微信群,將各級中心分管領導、工作人員拉進群來,實時瞭解掌握工作動態,指導工作開展,跟蹤事務辦理進程,確保民生事務落到實處;其次,縣中心指定專門小組實時監控系統上報事務、綜合研判事務性質、合理調度承辦主體、跟進督辦重點事項、真實反饋群眾意見,通過每日觀察、每週通報、每月分析,瞭解掌握工作進度、共同分享典型經驗、督促整改存在問題,從而促進基層積極履行職能職責,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建設運行,增強中心生命力。

“十聯”運行模式,提升服務質量

交城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積極響應上級要求,以綜治中心為載體,以問題導向為引領,實行了矛盾糾紛聯查聯調、民生服務聯通聯辦、應急救援聯動聯處、社會治安聯防聯治、和諧社會聯建聯創的“十聯”運行模式及“六卡十簿十制”管理機制,形成了以一點匯聚、多點融合的新格局。

著力打造服務網絡。全縣10個鄉級中心、41個便民服務工作室全部完成建設並規範運行;山區農村中心採取“鄉鎮搭平臺,農村走進來”的模式與鄉鎮中心共建。通過建設大平臺,把農村幹部請回來; 利用微信群,把農村幹部拉進來;增派工作車,把農村工作裝進來的方式,多途徑、多角度開展農村服務。今年上半年,各級中心共上報社情信息9969條,上報信息涉及平安建設9164條、公共服務178條、工作動態及基礎信息627條,按時有效處置上報事務9941條,有效處置率99.72%,有效處置率省市排名均為第一;平安建設類信息佔總信息量的91.92%。

全力推動規範運行。各鄉鎮、村(社區)結合自身實際,以方便群眾辦事為出發點,創新民生服務新思路、新措施,將全部涉民13類65項服務清單公示,設置首問服務崗、帶班崗,保證群眾辦事找的見人、辦得了事;通過管理系統開展服務預約、網上諮詢等工作,降低了群眾辦事成本;部分中心還推出《公共事務服務管理清單》、社區名片,建立了中心與物業管理融合服務、代辦服務、流動服務、村幹部駐鄉級中心定時聯動服務、網格長上門服務等制度,致力於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全力推動中心的規範運行,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圓夢人”,使群眾在最基層即可瞭解掌握辦事的流程、須提交的材料、辦理地點、諮詢電話、各級中心和職能部門的受理權限,杜絕了辦事不公開、辦事不透明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讓群眾少跑路、少求人,真正實現“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設立服務檯,配備了老花鏡、放大鏡、固體膠、剪刀等工具,滿足群眾不同需求;印製了“一次性告知單”,把相關事務所需的材料、辦理流程、辦理單位等信息一次性告知群眾,公開透明,最大程度方便群眾辦事,實實在在地解決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上半年各級中心線下(便民服務大廳)累計受理承辦各類事務5303件,其中平安建設類393件,社情民意類88件,公共服務類1367件,其他類3455件;通過微信群、掌中交城手機臺、交城吧、短信、網絡平臺、網格公示欄等渠道發佈社情提示、警示信息101項,內容包含兩節安全、森林防火、校園周邊環境秩序、屏蔽網絡謠言、旅遊景點環境衛生及安保措施、新型勒索電腦病毒、高考期間安全措施等;發佈平安提示19項,涉及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

傾力夯實基層基礎。2018年上半年,該縣創新人力資源調配格局,在不突破原有網格長總量的基礎上,重新選聘網格長,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責”的人力管理機制,網格長全部兼任綜治中心、兩會一隊的工作人員,全面落實網格長“九大員”職責;人員在選用和考核時,徵求鄉鎮派出所和司法所意見,確保選用人員和鄉鎮實現對接聯動。通過人員的選聘整合,農村“兩會一隊”及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每年2400元的報酬有了保障,解決了各管一攤、效率低下的問題,消除了冗員,有效發揮了團隊的力量。出臺《綜治業務培訓方案》,通過一對一、集中培訓、網上指導等方式,對全縣484名網格長、150名村級管理人員、40餘名鄉級管理人員、110餘名便民服務工作室人員開展了業務培訓;完成了與110服務檯部分信息共享、交城108社區網的民生事務互動、交城吧信息推送、工作室服務承諾、網格公示欄預警信息公開等工作,使群眾能夠及時瞭解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知曉各類預警信息;完成系統主要關聯部門信息採集入庫25萬餘條,完成與公安、衛生、教育、工商信息交換8700餘條,為建設綜合性管理服務平臺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撐。

有效聚合社會力量。按照專群結合、社會輔助、結構優化的思路,縣綜治中心主動與天龍救援隊、公益順風車、藍天救援隊等社會公益組織對接,通過掛靠、互聯、服務等方式,組建了一支500餘人,由綜治協調、各自發展、社會輔助、高度融合的平安志願者隊伍;依託綜治中心信息化指揮平臺,建設統一指揮調度、統一信息發佈、統一應急機制、統一物資分享、統一技術支撐的“五統一”公益組織服務模式,將社會力量從“分而治之”引導為“聯動聯處”,在應急救援、社會服務、治安防範等平安建設工作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並藉助他們與周邊縣市志願者隊伍保持聯動,實現無縫對接。

健全多元化解機制。集聚司法、行政、專業、行業、社會等調解力量,在綜治中心設置聯調席,採取常駐、遠程多種進駐方式,輔以法律援助、心理疏導,聯合開展矛盾糾紛調查化解工作。橫向與行業性專業性調解機構、公檢法調解等橫向對接,縱向與鄉村調解中心、社會調解聯通,建設橫到邊、縱到底的大調解網絡。縣調解中心整體入駐縣綜治中心,作為對接點與公、檢、法、行業性、專業性等調解組織形成互聯互通,實現信息共享,糾紛聯調,形成了一點匯聚,多點融合的多元化解格局。

強化農村法治建設。從相關部門抽調專人組成19支法治宣講小分隊,每月深入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監所,利用報紙、電視、廣播、宣傳欄、宣傳車、網格公示欄、網絡、新媒體等載體,通過講黨課、主題黨日、現場諮詢、散發傳單、入戶宣講、案例演示、法治講堂、模擬庭審等方式,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開展以“法律六進”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轉變群眾信“訪”不信“法”思維方式,構建全民學習法律、遵守法律、崇尚法律的法治格局。

傾心關注陽光成長。縣綜治中心與司法局、團縣委、職業中學共同建立了青少年陽光成長基地。從法制宣傳、道德重塑、心理疏導、技能培訓等方面實現閒散青少年矯正矯治。一方面避免了其過早的進入社會;另一方面使其掌握一技之長,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從源頭上減少了社會不安定因素。基地建成後,共培養專業技工817人,進入社會後無一人違法犯罪。從源頭上減少了社會不安定因素。將學生培養成行為端正、積極向上、健康自信、技能精通的有為青年,實現個人、家庭、社會和諧共贏。

交城縣通過不斷的摸索與創新、建設與運行,以維穩創安、服務民生為宗旨,以民意引領政務、政務服務民生為理念,以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為目標,緊緊圍繞“人民要求是方向,人民滿意是標準”的要求,強力推進三級中心規範化建設和深度應用,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整體水平。

王文博 曹龍

交城縣積極響應“新時代做好群眾工作”新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