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作者 张鹏

最近,《西洋镜》丛书出版了两本老照片集,一本是《燕京胜迹》,一本是《一个英国风光摄影大师镜头下的中国》,作者分别为美国的怀特兄弟和英国的唐纳德曼尼。这些拍摄于100年前的北京老照片令人爱不释手,通过摄影家的镜头,我们甚至能感受到100年前他们面对这样美丽的古城北京,内心受到的那种震撼。

英国摄影家唐纳德曼尼说——

在中国除北京之外,再无他城拥有如此装饰华丽、规划宏伟的建筑群。北京城中央的紫禁城占地方圆几英里,专攻皇室居住,其建筑丝毫不逊于现代的高楼。即便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与之相比也是相形见拙。此外,天坛和先农坛等皇家祭祀场所林木环绕,花园交错,距繁华的市井街巷不过几步之遥。显而易见,皇室的气息已经与北京融为一体,决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消散。

怀特兄弟说——

北京可不仅仅是一座被巨大城墙包围的城市,这座北方都城个性鲜明,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独具魅力。与北京的建筑遗迹一样,城内很多东西都能追溯到大约两千年前,就像是整个中国画卷和历史的一个缩影。的确,那些历史的遗迹,不管是废弃的还是无奈遗弃的,都在迅速地衰败。此情此景,每每映入眼帘都让人倍感痛心。不过衰落也只是让这座城市愈加浪漫,曾经的权势滔天也显得愈加神秘。紫禁城、天坛、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巍峨壮观,慑人心魄。面对那古老而灿烂的文化遗迹,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显得渺小而卑微。

摄影家在100年前就已经痛心地看到,北京这些伟大的古迹正在迅速衰败,然而,经过这100年的战乱、浩劫和大拆大建,老照片里的风景还能找到多少?它们今天还在吗?

因为这个偶然升起的念头,最近,我和几位喜爱摄影访古的朋友利用假日,带着老照片到故宫、颐和园、北海、雍和宫去寻找100年前的风景,每找到一处,心里就很庆幸,很想轻轻对它们说:“你们还在,真好!”

故宫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故宫大概是北京保存最好的古迹了,100多年来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故宫博物院“的牌子变了。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故宫博物院民国时期匾额为李煜瀛先生书写。现在悬挂的匾额为解放后郭沫若先生书写。(宋君伟摄)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美丽的角楼一如既往,望百年沧桑,云卷云舒,只不过当年筒子河中长满水草浮萍,解放后进行了清淤,一度可供游人划船。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这张角度略有不同,实在找不到当初的拍摄点。同时拍到角楼和白塔,似乎只能在不对外开放的建福宫才能做到。

颐和园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长廊的这两处景观如今都可以找到,但是想找无人的时候实在不易,朋友老张和大神都去拍过,最后大神终于在早晨6点半拍到寂静无人的长廊。新旧对比可以发现,彩绘和过去明显不同,显然是修复重绘。

(张凤祥摄)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颐和园的玉带桥在外国摄影师的眼中,极富中国园林的典雅浪漫,所以留存了不少倩影,如今玉带桥依然是颐和园的曼妙风景,相互比较,很怀疑现在玉带桥为复建,桥砖和栏杆已有明显不同。老张一大早沿着昆明湖转了一圈寻找最佳角度拍摄。(张向阳摄)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北京颐和园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在园林中建石舫不仅是为证明水是活的、可坐舟,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对照百年新旧照片,几乎没有差别。(张凤祥摄)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此桥名为荇桥,位于石舫西北侧,荇桥以北为万字河北段,蜿蜒北行,直通“宿云檐”城关。荇桥以南可观望石舫,面临昆明湖盛景。但很奇怪的是,老照片的背景中没有石舫的踪影,‘难道石舫后来改变了位置,它真的可以在湖上游走吗?顺便说一句,我的朋友大神为了拍这张照片还碰破了头。(张凤祥摄)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老照片中的佛香阁经过手工上色,带有一种奇幻之美,今天烟雨朦胧的佛香阁,则有飘渺之美。(张凤祥摄)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铜牛、十七孔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可惜栏杆太煞风景。(张凤祥摄)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百年颐和园,美丽依旧。老照片拍摄的年代,颐和园应该是刚对公众开放,据说票价不算便宜,所以游客不多。当年,王国维还是跟同事借钱买票进的颐和园。”。据说,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感怀今昔,望湖兴叹。(张向阳摄)

北海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北海东邻故宫、景山,南濒中海、南海,北连什刹海,是北京城中风景最优美的前“三海”之首,”一池三山“,一池为太液池,琼化岛如“蓬菜”,团城为“瀛洲”,中海犀山台似“方丈”。湖光塔影,苍松翠柏,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境。外国摄影家对北海也是青睐有加,留下不少北海风光照片,相比今天,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幸甚。只不过当年摄影家拍摄九龙壁的角度如今已不可得。

中轴线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景山北望,远远可以看见钟鼓楼,这便是北京的中轴线,但是和百年前相比,明显建筑物增加了不少,天际线多了好些高楼大厦的影子。(彭泽民摄)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著名的正阳门,过去是皇家进出的城门,北京还有句俗话”你说前门楼子,他说胯骨轴子“说得就是这个地儿。相隔百年,在同一个地方,仍旧人来人往,只不过换了衣装,改了朝代。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百年前一人踽踽独行,百年后二人相拥而立,钟楼依旧屹立于时光中,不曾改变。

西黄寺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西黄寺是北京著名藏传佛教寺庙,曾为班禅和达赖活佛的驻锡之地,现存北京最美白塔又称”班禅塔“,是乾隆皇帝为纪念在北京去世的6世班禅而建。白塔之美在100年前就震撼了外国摄影家,可惜的是,西黄寺300年来从未对外开放,普通百姓难以一睹真容。幸运的是,上个月西黄寺终于开放,京范儿才得以拍到这些照片,白塔和石雕牌楼保存完好得令人惊讶。

雍和宫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真庆幸百年后你们还在

百年前在雍和宫青铜狮子前摆pose的这位古人,有种怡然自得的闷骚劲儿,令人绝倒,百年后我的朋友大神摆了相同的姿势,向这位古人致敬。(张凤祥摄)

我和我的朋友们能够找到这些老照片中的美景是相当幸运的,实际上,更多的景色已经完全消失,比如和北京城墙、城楼有关的一切。如果北京失去了这些美丽的建筑,真的就不能称其为北京了。感谢你们还在这里,并希望百年后的人们能如我们一样,陶醉其中,珍惜以待。

[说明 : “京味儿”是北京晚报首席记者张鹏的头条号专栏,全部为原创文章,内容以名人专访、北京故事、人物特写为主。如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微信号zp5357976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