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雍正为什么要抄曹府,曹府犯了什么罪?

我爱吃八宝饭


乾隆年间,一本书名叫《红楼梦》的小说在京城知识分子中间悄悄流传开来,小说作者据传叫曹雪芹。

曹雪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曾祖父曹玺受到康熙帝的赏识与攫拔,被派往江南任江宁(今南京)织造郎中。织造郎中是专门负责给皇家办理、采买丝染服饰和其他昂贵日常生活用品的差使,官阶虽不高,地位却很特殊,油水也不小,是一个让人眼红垂涎的肥差。

据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帝玄烨是由同一个奶妈哺育喂大的,少年时又是康熙的伴读,因此曹玺死后,康熙命曹寅接替其父,还给他升了一级,职曰江宁织造。

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后来又接班做这个官职。史载,曹家三代人前前后后干了60多年的织造官,积攒下泼天也似的家私,是名闻江南的第一大豪门,称得上富可敌国。康熙皇帝好游历,和他的孙子乾隆一样,他在位期间也曾经六下江南,曹家负责接待过好几次,哪次不是花钱如流水,渐渐地有些捉襟见肘、拆东补西了。

曹家为接待康熙南巡,几乎将一座金山掏空,不得已还欠了许多外债,早已不复往日风光。雍正帝继位后,曹家因债务问题被人告官,曹頫后来又不慎卷入一桩经济大案,曾经炙手可热的曹氏一族渐渐失宠了。雍正帝下令抄了曹府,还撤了曹頫的江宁织造官职。曹頫无法,只得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京城老家栖居。

原来,雍正念曹家与其父康熙之旧谊,加上其所欠巨额外债也是逼不得已,于是没有赶尽杀绝,其京城旧宅和若干僮仆还是有意替他保留住了。

曹雪芹幼时过了一段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抄家时刚满10岁,开始渐渐懂事。家庭所遭遇的巨大变故、生活一落千丈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一生都难以愈合的创痛。后来其父曹頫病故,曹家本就困窘不堪的生活变得更加雪上加霜。祖屋已变卖干净,他只好搬到北京西郊一个荒僻的小山村里居住。全家蜗居在几间破烂不堪的旧屋子里,没有经济来源,有时靠雪芹卖画换点钱,再买米熬点稀粥果腹,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从含着金汤匙出生、居于巍峨豪宅、坐拥家财万贯的贵公子,陡然跌落到三餐不继的底层草根,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虚伪冷酷和炎凉世态以及世事无常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与认识,而正是这种巨大的苦难促逼他化茧为蝶,促使他用一枝如椽之笔写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章回体小说——《红楼梦》。

【欢迎探讨 剽窃必究】


铁马冰河wu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可不是一般人,他出生于当时的南京第一豪门曹家,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很多人都认为曹雪芹本人就是小说中贾宝玉的原型,而现实中的曹府跟小说中的贾府一样落得了一个被抄家的下场。那么,历史上曹家到底犯了什么罪,被雍正皇帝给抄家了呢?可能并非你想的那么简单。



历史上曹家的发家史要从曹家的一个女人说起,这个曹家的女人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这个女人可大有来头,她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正是由于这层关系,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成了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来担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受到康熙皇帝的极度圣眷。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驾四次。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雍正五年,那一年曹雪芹虚岁才13岁,曹家被雍正皇帝抄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曹家从此一蹶不振,走向了没落。关于曹家被抄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站错了队伍,后果很严重。曹家因为康熙皇帝的恩宠而发家,因此曹家一直以来都站在康熙皇帝这一边,可谓紧跟领导的步伐。但是在九龙夺嫡大战中,曹家并不看好四阿哥胤禛,反而跟八爷党有些眉来眼去,这可是上台后的雍正皇帝万万不能忍让的。

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家因康熙皇帝而兴起,但他们却不是雍正皇帝的亲信,对于江宁织造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雍正皇帝岂能交给一个外人呢?因此,随着康熙皇帝的离去,曹家注定是走向了尽头。

三是曹家自身就是一个大黑洞,遇到严打必然玩完。曹家可不干净,在江宁织造这个肥得流油的差事上干了58年,贪污腐败,造成了巨大的亏空。康熙皇帝在世的时候,亏空已经显现,但是由于康熙皇帝的庇护,没有东窗事发。在康熙死后,雍正皇帝打仗急需用钱,清查钱粮,追补亏空。在这样严打的环境下,雍正皇帝很容易就查出了曹家亏空的大窟窿,于是盛怒,将曹家的家主曹頫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入狱。



由于曹家无钱补上亏空这个大窟窿,于是乎,雍正皇帝将曹家抄家,曹家全家迁回北京。为了补上亏空,曹家只好继续变卖在北京的财产,但又遇到家仆骗钱,更有贼寇入室盗窃,最后曹家以典当度日。乾隆元年(1736),曹雪芹二十二岁,乾隆皇帝下旨宽免曹家亏空。随后,曹雪芹在官府担任一些不起眼的小职务,养家糊口。他在闲暇时刻,搞搞创作,最终写成了巨著《红楼梦》,也不枉那如梦人生!


密探零零发


雍正六年,雍正皇帝下旨查抄曹府,其根本原因因为亏空国库银两不还。但是让雍正对曹家痛下杀手的还包括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雍正五年,曹頫押送雍正穿的龙衣进京,途经雍山东长清县,因正“于勘内外,多索夫马、程仪、骡价等项银两”骚扰驿站,被山东巡抚塞楞额参奏。

按理说,曹家往京城押送贡品,一般都走水路,又快又方便。但因前一年送往宫中的一件龙袍掉色,雍正大怒,下令彻查,曹家人诚惶诚恐查找原因,发现可能是走水路布料过了水汽导致掉色,所以第二年,也就是雍正五年,曹頫再次押送龙袍进京时,就改走旱路。然而,从未走过旱路的曹頫,第一次赶路就碰到枪口上了。



第二,曹頫暗中转移财物。

雍正登基后,为了充实国库,加大了对亏空官员的追缴。但因曹頫亏空数额较大,雍正恩准三年补完,并多次恩上谕要曹頫节俭,不要太奢靡。

几年过去之后,曹頫非但没有堵上亏欠,而且还传出暗中转移财物,真正犯了雍正大忌。




于是雍正下令“江宁织造曹頫,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著行文江南总督范时绎,曹頫家中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家人之财产,亦著固封看守,俟新任织造官员绥赫德到彼之后办理。伊闻知织造官员易人时,说不定要暗派家人到江南送信,转移家财。倘有差遣之人到被处,著范时绎严拿,审问该人前去的缘故,不得怠忽!钦此。”


那么曹頫到底转移家产没有呢?我认为应该是有的,从抄家结果来看,曹頫家的现金少的可怜,最为奇怪的是值钱的物品,比如古董居然没有,其他如金银首饰也没有,让负责官员不得不把旧衣服给报了上来充数。

我平时也看《红楼梦》。在红楼梦中,甄家抄家之前,把财产转移到贾府,我认为这是曹公在映射雍正六年曹頫家被抄前,其很多家产都运往京城亲戚家的真事。就是红楼梦中的甄家抄家时把财产转移到贾家。


小郭襄


曹雪芹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由他所著。

他本是名门望族,后因家道中落,沦为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书生。他命运的转折点即是雍正抄了他的家,而雍正帝以务实闻名,他为何要抄曹府呢?曹府到底犯了什么罪?

曹府被抄发生在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二十四日,当时雍正下了道圣旨:“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

由此可见,曹府犯了三个错:

一是行为不端、款项亏空;

二是不顾皇恩、没有及时将亏空补全;

三是转移财产、企图蒙蔽。

这三项皆是杀头的大罪,曹家几代为官,岂能不知其要害?那么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呢?

首先款项亏空还真不能只怨他们,康熙六下江南,四次住在曹家,消耗巨资。当时曹家甚得康熙宠爱,因曹寅从小伴在康熙身边且他的母亲是康熙的奶娘。可以说君王下住臣子家中乃天大的荣耀,故而曹家怎敢怠慢。为了让康熙与相随的妃嫔们吃好、住好,他们将宅院几经翻修且每日供应之物皆为贡品。虽说江宁织造是个肥差,但也经不起如此奢侈消耗。几次南巡下来,江宁织造入不敷出,亏空严重。

对此,康熙心知肚明,只叫曹家将亏空填补。然而这个窟窿太大,曹寅到死都没有完成。他死后康熙命其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继续填补亏空,但可惜的是两年后曹颙就病逝了。于是康熙又将曹寅阿弟之子曹頫过继其名下继任江宁织造,直到康熙五十六年(1717),这笔账才算补全。

然而没过多久曹家又出现了亏空现象,而这次亏空是越补越大,至雍正即位已然无法忽视。况且雍正采取求真务实的治国方略,面对曹家挪用公款的腐败现象他绝不姑息。

雍正抄曹府实际是在大力整顿吏治,不过他深知曹府的亏空根源,所以起初并没有直接抄曹府。后来江宁织造上贡的织物因走水路褪色便改道陆路,但陆路花费甚多,这使节俭的雍正龙颜大怒。另外曹頫任由管家监工,其解送织物上京时不断骚扰驿站、勒索钱物,还企图转移资产。除此据说曹家于九子夺嫡时支持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

这种种原因聚集在一块儿,就引发了曹家的倒台。尽管雍正最终下旨抄了曹府,但念及曹寅与康熙旧情,不仅宽免其欠银,还将北京一处住宅(崇文门外蒜市口曹雪芹故居)和三对奴仆赐予曹寅遗孀度日。

总而言之,曹府的兴衰乃封建社会荣辱兴衰的照应,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当年康熙允诺曹家“大清不灭,保你永世华荣”,可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


读否


曹府被抄家的原因:


1、巨额亏空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的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颙,曹寅的继子曹,三代四人连任江宁织造近40年。


江宁织造和两淮盐务都是出名的肥差,曹寅身兼这二职,怎么会亏空呢?

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的奶妈,曹寅自幼做过康熙伴读,十六岁时曹寅又入宫当了康熙的御前侍卫。曹寅与康熙,从小时的玩伴到少年君臣,两人有深厚的感情。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非常信任他。


因为信任,康熙二十九年曹寅任苏州织造,两年后移任江宁织造,曹寅妻兄李煦为苏州织造。康熙四十二年起与李熙隔年轮管两淮盐务,总共四次。

2、不知感恩图报,没有对新皇尽心效力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家对康熙皇帝尽心效力,可却忘了现在当政的是雍正皇帝。不仅欠巨款亏空没还,又骚扰驿站,根本不把皇帝的话当回事,更没有“感激朕成全之恩”、没有“尽心效力,感恩图报”。



这些彻底惹毛了雍正,雍正六年,他下旨抄了他们家。


3.就是因为被隋赫德发现江宁织造府中竟然找出来赛斯黑胤禟交给曹頫的高近六尺的镀金铜狮一对


这是帝王之制才能使用的,胤禟因何会有?又为何交给曹頫存放?总之隋赫德吓坏了,赶紧上奏雍正,这才是曹家的灭顶之灾的因由。

按理说,曹家往京城押送贡品,一般都走水路,又快又方便。但因前一年送往宫中的一件龙袍掉色,雍正大怒,下令彻查,曹家人诚惶诚恐查找原因,发现可能是走水路布料过了水汽导致掉色,所以第二年,也就是雍正五年,曹頫再次押送龙袍进京时,就改走旱路。然而,从未走过旱路的曹頫,第一次赶路就碰到枪口上了。

曹府本来是有罪,但罪不致死。且曹府是康熙的心腹,雍正一直都不想去动他。


历史上,抄家曹府的理由是亏空欠银。


可是曹府除了亏空欠银并没有其他罪名。并且,亏空欠银的原因雍正也明白,那就是康熙下江南南巡的时候,曹府从江宁织造府报销的部分费用,从理论上来看,康熙是雍正的老子,这曹府掏钱给雍正的老子花钱,然后曹府欠了钱,雍正不允许人家补上。却还抄末人家家产。于情于理,雍正都是觉得亏欠曹府的!


个人认为主要是政治因素:


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即位,雷厉风行地清算国库,追缴欠款。大力推行自己的政策方针,树立权威。而曺家挡着道,所以这个锅只能由曹家来背,责任由曹家来负。查抄曹家,来震慑众人。不然以后的事怎么办?


路之意


不少人看过《红楼梦》,知道这本书的大部分是由曹雪芹创作的。这里的曹府就是曹雪芹的家。

雍正帝要抄曹府,曹家一定很显赫、既富又贵。

服侍康熙、祖上留下巨额亏空

曹雪芹祖父曹寅,17岁担任康熙皇帝的侍卫,受到康熙赏识与重用。

32岁时,曹寅被任命为苏州织造,两年后,升任江宁织造。从此以后,曹寅和儿子们连续担任江宁织造长达40年。


曹寅和自己的妻舅李煦,按照皇帝圣旨,曾经在十年内轮流掌管两淮盐税;后来,曹寅担任两淮巡盐御史。

曹寅一生之中,两次担任织造的官职,四次按照圣旨巡视淮盐。最受重视的是: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连续五次都是由曹寅承办接驾大典,四次在南京接驾,还有一次在扬州接驾,五次都住在曹家。康熙皇帝对曹寅的信任与器重远远超出了地方督抚等要员。

1703年,康熙南巡,随行的皇子中就有胤禛。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接驾、陪侍过程中,曹家“把银子都花的像淌海水似的”。具体数额实在无法统计准确。胤禛通过这次南巡看到了织造奢靡的风气太盛。

李煦在上报给皇帝的奏折中说:曹寅在生命最后时刻,核算出亏空国库白银二十三万两,曹寅家中实在没有资产可以补上。曹寅死的时候,双眼都没有闭上。

康熙皇帝对此深受感动。为了避免搬家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物品损坏,保全曹家在江南的家业,康熙皇帝特意任命曹寅的儿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曹顒病死后,康熙皇帝亲自安排将曹寅的侄儿曹頫过继给曹寅,并且接着担任江宁织造。


为了弥补曹寅生前的亏空,康熙皇帝任命李煦担任苏州织造、同时代管两淮盐差一年。

曹寅家庭开支繁多、官场应酬送礼,所需经济数额巨大,特别是接驾康熙皇帝五次南巡、吃喝玩乐一并支出,使得曹寅在经济上造成了巨额亏空。正是这样的巨额亏空,给曹家埋下了衰败、毁灭的祸根。

早在1709年,两江总督噶礼秘密上报康熙皇帝:曹寅和李煦已经挪用、贪污两淮盐税白银300多万两,请求弹劾、革职、查办。

康熙皇帝没有批准。但是,私下一再告诫曹寅和李煦,必须想方设法把亏空补上。

可是,债务实在太多,曹寅真的无能为力,只能让沉重的债务压在自己身上。曹寅心力交瘁、焦头烂额、积劳成疾。

曹寅去世已经三年,还有人查出来曹寅挪用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康熙命令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共同把这笔亏空补偿还上,两年后,这笔亏欠终于补齐了事。

康熙皇帝如此关照曹家,是因为与曹寅及其父亲交情太深。到了曹雪芹父亲曹頫时期,康熙皇帝年岁已高,对待曹家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

1722年,内务府上报康熙皇帝:李煦和曹頫拖欠售卖人参的白银,请求严令他们在年底前必须交清,否则,就严厉惩处。康熙皇帝稍加犹豫、还是批准了。

巨亏难平、雍正特批三年还上

雍正皇帝上台之后,发现亏空国库的银两太多,于是接连颁布几道圣旨,开始在全国范围之内严格清查钱财和粮食,所有亏空必须追查并补平。

雍正帝多次公开表明:自己不会像父皇那样宽容大臣的铺张浪费了,只要有人揭发亏空钱粮的官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革职并查办。

雍正皇帝上台第一年,就革职、抄家了几十位大小官员。苏州织造李煦就是因为亏空没有补平而获罪,被革职、被抄家。

雍正皇帝刚登基时,念在父皇与曹家的非同寻常的关系上,还是庇护曹頫的。他特批允许曹頫分三年把所亏空的银两还上。因为曹頫自身亏空不少、又加上父亲曹寅遗留下来的巨额亏空,曹頫压力太大,他想到去找一些关系、争取得到帮助,要么少交一些钱,要么从别人借一些钱。

为了保全自己明君的名声,也为了防止曹頫被人欺骗敲诈,雍正皇帝特别对曹頫下达了一个指示:不要乱找门路、乱找关系,那样做是白费心机;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事。除此之外,没有人能救得了你。

骚扰驿站、山东巡抚参奏曹頫

1727年,雍正皇帝要穿的龙袍做好之后,曹頫亲自随队押送进京,运送途中,经过山东长清县。

事情过后,山东巡抚塞楞额向雍正帝参奏:曹頫经过山东境内时,以勘探路线、保护御用物品需要经费为名,从各个驿站索取大量银两,远远超出人力、车马、物品保管等所需费用。

曹家历年押送贡品前往京城,都是走水路。走水路运送又很多好处:运送物品比较多,安全系数比较大,运输成本比较低。

可是,上一年送到皇宫的龙袍掉了色,引得雍正帝大怒,命令彻底查找原因。曹頫诚惶诚恐,多方查找,最后认定是在运输过程中,水汽进了舱室,导致丝绸掉色。

痛定思痛,曹頫决定今年押送龙袍进京不走水路、改走陆路。曹頫第一次走陆路,花费很大,所以,就向沿途驿站多索要了一些银两。

雍正皇帝喜欢节俭,多次要求官员从简办事。

看了山东巡抚塞楞额的奏折之后,雍正帝异常愤怒。认为曹頫就是对抗朝廷,奢靡不当。雍正帝下旨:刑部严格审查这件事;随后,命令将曹頫革职。

织造失职、曹頫赔补罚俸两年

曹頫忠厚、老实、好学,但是缺乏行政管理才能、应变能力不强,工作中有时候出现差错。

雍正皇帝对曹頫的能力早就做了评估。经过三年观察,雍正帝认为曹頫普通官员都算不上。

曹頫负责的织造工作曾经失职,织造、纺缎过程中有三个地方出现质量问题。

雍正皇帝下令:江宁织造曹頫、杭州织造孙文成两人全部罚款两年的俸禄,并且按照损失大小全额赔上。

本来曹頫工作已经非常吃力,又加上质量问题罚俸两年,曹頫乱了方寸、无所适从,许多事情都接连不断发生纰漏。

1727年正月十八,两淮巡盐御史噶尔泰上疏雍正:经过走访得知,曹頫年轻无才,遇到事情畏缩不前,本应负责的织造事务都交给管家丁汉臣料理。我在京城见过曹頫几次,这个人十分平常,毫无过人之处。

这些都验证了雍正帝的判断,所以,雍正帝果断放弃曹頫、不再扶植。

转移资产、龙颜大怒朱批抄没

曹頫最大的问题是:转移财产并企图隐蔽。

1727年,江宁织造的亏空还没有完全赔清,眼看雍正给定的三年期限快要到了,曹頫非常清楚:如果不能还钱,迟早会出大事。所以,当知道有人告发他骚扰驿站的时候,他就开始考虑自己如何保全资产、如何能够全身而退。

曹頫悄没声息地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偷运出去,寄存到亲戚、好友、以及曾经的下人家里,还有一部分财产派人运送到自家在北京的老宅里。

雍正皇帝十分痛恨大臣转移财产,即使是自己非常宠爱的大臣也不例外,比如隆科多转移财产就受到了严厉惩处。

惩处之后,雍正皇帝痛心疾首,声色俱厉地说:真是岂有此理!隆科多昏聩到了顶点,竟然到处转移、收藏黄金白银。朕对他开诚布公、耐心教导,他应当感激不尽、感恩戴德才对啊!现在居然心怀叵测,真是可笑!现在这样做,实在是迫不得已。朕真是有愧于天下的大臣小吏啊!

当有人密告曹頫转移资产时,雍正皇帝龙颜大怒、拍案而起,当场用红笔批示:“有违朕恩,甚属可恶。”

下旨查封、曹頫举家迁居北京

1727年12月24日,雍正帝正式下旨:江宁织造曹頫,行为不端,其所负责的织造亏空银两很多。朕屡次对他施恩、放宽期限,命令他把欠款补平。但是,他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里的财产暗中转移到别的地方,企图隐蔽起来,实在是可恶之至!

雍正帝下旨命令:写一道行文给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頫家中所有财物,贴上封条、命人看守,并且将家中重要的家人,立即从速从严逮捕;所有家人的财物,也全部贴上封条、命人看守,等新任织造官员隋赫德到达那里再做处理安排。

雍正帝还做了一手预防,如果曹頫听说织造官员换人时,说不定暗中派遣家人到江南送信,转移财产。如果有差遣的人到达那里,命令范时绎立即捕拿,审问这人到那里去的原因是什么,千万不得怠惰玩忽。

1728年正月,范时绎实施行动查封了曹頫的家产。

1728年二月初二,新的织造官员隋赫德到达江宁走马上任,对所封财产进行了清点、并全部接收。随后,隋赫德把抄家的具体情况奏报给皇上。

清查了曹頫房屋、和其家人的住房十三处,共计483间;曹頫土地有8处,总共19顷67亩;大小男女家人,总共140口;其余的就是桌椅、床几、旧衣服等零星物品,还有当票100多张,没有其他东西了。

另外,他的家人供出外面有人欠曹頫银子,连本带利共计32000多两。

清查织造衙门的钱粮,除了机缎纱之外,还空亏1727年皇上用品、朝中大臣用的缎匹等各项材料费用31000多两。

隋赫德计算了一下,外人所欠曹頫的钱,全部用来抵补曹頫的亏空基本上正好。

1728年6月,曹頫带领全家迁回到北京。

承蒙雍正皇帝大恩,将位于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的十七间半的房屋、三对家仆,给与曹寅遗孀,让她能够维持生命。曹頫带领家人就生活在这里。

第二年,刑部下文:清查曹頫因为骚扰驿站获罪,现在已经上枷标明罪状示众。曹頫在京城的家产人口、以及在江宁的家产人口,除了居住的之外,其他全部根据圣旨赏赐给隋赫德。

雍正帝对曹頫的惩办措施有:革职、抄家、枷号、追赔,相比其他案件中的官员所受惩罚,这已经算是比较轻的了。有的官员被圈禁、被流放、被充军、被赐死、还有畏罪自杀的。

一年之后,曹頫的枷号取消了。

1735年12月,曹頫被赦免罪责;骚扰驿站还没有完全赔偿的302两银子也被朝廷宽免了。

曹寅应该是《红楼梦》中贾政的原型;曹頫应该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

曹家因为服侍好皇上而发家,因为第三代不擅长从事行政而衰败。如果不擅长行政的第三代不当官做府,只是继承家业、过着平常人的生活,那肯定不会被抄家的。

你怎么看待曹家被抄?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不请自来,大家都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吧,电视剧第30集:彼时国库空虚,西北年羹尧正在平叛,雍正为筹措不到军费而发愁,他也担心恐日久生变,与群臣说起各级官吏拖欠钱粮一事,有大臣奏曰:江宁织造曹寅之侄曹頫、苏州织造李煦两家拖欠官银达数百万两之巨,雍正一听,立马嗨起来了,问题解决了,竟然有人敢顶风作案,当即下旨抄家。

这是曹府被抄的直接诱因,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接下来聊一聊皇室与曹府的爱恨情仇。大家都知道曹雪芹,他的曾祖母孙氏是康熙帝的奶妈,爷爷曹寅是康熙幼时的伴读,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好的如同穿一条裤子,皇家无亲情,因此康熙格外珍惜与曹家的关系。康熙亲政后,曹家因此鸡犬升天,曹寅多次担任江宁织造和两淮盐课监察御史的官职,不仅如此,曹家后人还得以袭任,前后长达60多年,可谓恩荣无双。

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住在曹家,皇帝住的地方能差吗?作为康熙的行宫,每年都要花大笔银子维护,还要养一大波左右仆役,这都是要花钱的;四次南巡,康熙叮嘱不许骚扰百姓,每次接驾耗费巨大,又不能动用国库,只能走江宁织造的小金库,每天的花费动辄如流水,曹家哪能负担这么多的花销,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卯吃寅粮,亏空相当之大,举报曹家的密折从未断绝。加之在九子夺嫡中,曹家站错队伍,被迫卷入皇子之间的争斗。

雍正登基后,严厉打击国库亏空,因此大老虎、小老虎说打就打,第一只大老虎就是曹家,查抄曹頫家产时,有一条罪名就是“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用了就弃之如履。最终曹家 “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局面。


喜欢就关注我,三藏说史,与你一起做有趣的事。


小格格爸比


曹府犯了一条普天之下最荒唐的罪,钱多多罪!由于曹府有钱,雍正缺钱,在非常时期,雍正只能用抄家曹府这种牺牲小家来拯救大家的方式来维持清政府的统治!这件事在雍正眼里一直都是耻辱,这也是导致后来雍正杀允禟的主要原因!

曹府本来是有罪,但罪不致死。且曹府是康熙的心腹,雍正一直都不想去动他。历史上,抄家曹府的理由是亏空欠银。可是曹府除了亏空欠银并没有其他罪名。并且,亏空欠银的原因雍正也明白,那就是康熙下江南南巡的时候,曹府从江宁织造府报销的部分费用,从理论上来看,康熙是雍正的老子,这曹府掏钱给雍正的老子花钱,然后曹府欠了钱,雍正不允许人家补上。却还抄末人家家产。于情于理,雍正都是觉得亏欠曹府的!

曹府是一个官商结合的典例,曹府掌家曹演是康熙的心腹,而曹家在江宁有大片丝绸产业,利用这片关系,曹府赚了大笔钱,否则也无法承担康熙多次南巡的花费。到了雍正年间,曹府的资金链还没恢复过来,钱不算很多,但是旗下还有大批产业。雍正就是把这些产业收来转卖,以筹集军饷!


优己


三个“慎之”,四个“万嘱”,四个“小心”,五个“留心”,康熙和曹寅是铁打的莫逆之交,但最终还是被雍正抄家法办,康熙早就警告过曹寅,但曹寅也实在是无法弥补亏空。

到了雍正一朝,曹家家道中落,这真的是雍正心黑手狠么?其实未必。

三“慎之”

关于曹家的没落,曹寅本人恐怕要承担最大的责任,他的确为康熙帝解决了很多资金问题,他也的确与康熙帝“亲如兄弟”,甚至在康熙晚年,有感时日无多,特地密件曹寅,警告他关于补款的问题“慎之、慎之、慎之”,康熙帝当然不是让曹寅提防自己,他俩的关系,康熙有生之年都不会法办曹寅,康熙要他抓紧补上亏空,让他当心,一旦自己哪天“交差”归天了,继位的皇帝恐怕不会放过你。

五“留心”

“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

四“小心”

曹寅初任监察御史,对康熙感激流涕,想到北京谢恩,康熙说:

我身体好着呢,你不必来北京。我明年春天想去南方转转,但行程未定,你有事,可以写密摺给我,密摺可别让别人代写呦······一旦有事,影响甚大,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四“万嘱”

如果三个“慎之”,四个“小心”,五个“留心”还不能表现出康熙与曹寅的莫逆关系,咱们再看看4个“万嘱”。咋回事呢?

曹寅病危,向康熙求药,康熙赐药金鸡纳,啥都没说先赞了一记:

“尔奏的好,朕欲赐驿马星夜赶去······”

注意事项:“疟疾若未转泄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

抒发感想:“南方庸医,每每以补剂伤人者不计其数······”

分析病因:“今得此病亦是从人参中来······”(康熙对人参非常不屑,他是不吃人参的,一辈子不吃。他一生也不饮白酒,只在晚年被胤礽气出心悸的毛病以后,经人建议,每天一杯葡萄酒。)

如何服用:用二钱末,酒调服······

治疗效果:连吃二服,可以出根(除根)。

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可惜曹寅没有等到康熙的救命药就撒手人寰,慎之慎之对他来说已无意义。

曹寅死后康熙给予的特殊照顾

人死账未清,曹寅任职江宁织造期间,共亏共30多万两白银(已经补上至少百万两了,弹劾的折子上估算为300多万两,已经没钱可补,曹寅死后,家人公职私贪的另外算。),康熙也很无奈,为了保全曹家只能让曹寅的儿子继续担当此职,以便继续弥补亏空,换外人是不行的,旧账翻出来的话,曹家当时就完了,这是康熙对曹家的特殊照顾,不但如此,康熙还安排李煦巡视两淮盐务,这是捞银子的肥差,巡视一年后将银两都补给曹家填补亏空。

雍正心黑手狠不念旧情?

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雍正继位后整饬吏治,追缴亏空,仅仅雍正元年就有几十人被法办,而这些人中却没有曹頫(曹寅嗣子)的名字,因为雍正特批曹家可以三年内补完,补齐则既往不咎,曹家的亏空雍正都心知肚明,大部分是康熙南巡所用。

曹頫对此非常感激,表示省出一分则还上一分,三年补清。雍正批复,你要心口如一,真能如此,你也算“大造化人了”。


不仅如此,雍正还以铁杆兄弟允祥给曹頫撑腰

曹頫只说尽力去补,他可没说必定能补上,现实是,曹頫自己的亏空都补不上,更何况曹寅的老账了,快被逼疯了的曹頫上下打点寻门路,想要走后门,让事情有所转机。

雍正是最讨厌这套了,所以警告曹頫,你不做坏事,允祥才能照拂你。如果你有不法之事,谁也救不了你,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除了允祥,你也别求别人了,反倒变成自己的拖累,你们想来混账惯了,有人恐吓你,因为亏空讹诈你的话,你直接找允祥做主,我知道怡王疼你,但是再败坏我名声,我必重重处分,怡王也救不了你。

表面是斥责,其实雍正说话就这样,他把关系公开化,让怡王公开保护曹頫。

而曹頫对雍正则是一骗再骗

对蝗灾,面对大灾,曹頫竟然说“人心慰悦,太平无事”,雍正下旨公开斥责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

雍正四年,曹頫督造布匹质量不达标(偷工减料,涉嫌贪污)被罚俸一年。不久又查出,还是曹頫督造布匹掉色,又罚俸一年,即便被雍正红人噶尔泰告密弹劾,雍正气得大骂曹頫“不是一个东西”也还是没有法办曹頫。

三年弥补亏空的时限到了,雍正特地让曹頫押送贡品入京,曹頫为了弥补自家亏空竟然沿途索贿,不久遭人告发,雍正大怒,对于钦差索贿的情况,雍正曾经严令禁止,着内务府和吏部查实具奏,没想到曹頫骨头太软,本来就是查索贿的事,曹頫把自己转移资产的事儿也和盘托出,这下曹家时运算是泄尽。

曹頫倒霉自不必说,连他的家人也都被捕到案,到雍正六年曹家家产全部抄没,家人也都押解到北京,至此曹家败落。

归罪于雍正心黑手狠有失公允

曹頫足够死罪,但雍正并没有杀他,曹頫的家人全部迁往北京,雍正还特地开恩给他家留下六个仆人伺候,人口虽多但也分了17间房,如果下手狠些,别说北京分房了,估计得全部发配宁古塔。

最重要的,负责这件事的是怡亲王允祥,这是雍正特地交代的,康熙帝南下允祥作陪多次,和曹家关系极好,说是负责抄家,其实就是该法办法办,该保护保护。

即便曹家败落,也还是有人“递条子”,否则内务府不敢触雍正霉头,没来由的上报提醒雍正-曹頫尚在枷号,这绝对是有人指使,内务府也恨曹頫,因为贡品的问题,内务府倒过大霉,如果不是能绝对压制内务府的皇亲,根本指使不动。

雍正十三年,曹頫被特赦,之前内务府上报后不放,无非就是风头未过,两年太短,现在7年已过,曹家也完了,放出来也没人说什么,勒索驿站的银子也被雍正免了。

曹家获罪的原因和罪名

倒霉的原因,一是悭贪,二是能力低下,尤其是曹頫。

罪名:亏空公款,管理不善(渎职),贪污索贿(在皇供上做手脚,沿途索贿),转移资产(欺君罔上,他曾对雍正承诺,省一分补一分,其实就是骗),其他都是道德类“罪名”,比如奢靡成风,年少无才,行为不端等等。

很多朋友觉得康熙时期风光无限的江宁织造,一到雍正朝就家道中落,肯定是因为雍正的铁腕政策,其实雍正深知亏空的由来,已经对曹家有所照拂,他一生最恨别人欺骗,但是曹頫惹他那么多次也没有痛下狠手,足足忍了曹頫5年,如果曹頫不敲诈勒索、转移资产的话,未必就会倒霉,宽宥数年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实在太令雍正失望了,而且曹頫能力低下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倒霉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今通史


读过《红楼梦》的人应该都知道,《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根据自身家庭经历遭遇所编写,书里面的“贾不贾,白玉为堂金做马”可以说就是当年江南曹家奢靡生活的真实写照。当然这种奢靡生活没有能延续很长,雍正六年,雍正皇帝下旨查抄曹家,理由是“亏空国库银两”,江南曹氏彻底弄得个“白茫茫大雪真干净”的局面。



曹家当年在江南的身份是“江宁织造”,所谓的江宁织造明面上其任务就是负责为朝廷督造绸缎,官阶也只是个从五品。虽然官阶是从五品,但实际上因为其由皇帝钦点,身份特殊,相当于皇帝密派江南的钦差大臣,为皇上在江南刺探情报,把着江南的“国库钥匙”,往往江南一省的督抚都需要去曹家“拜门”。


曹家之所以会亡,因为康熙爷已经不在了。曹家的发迹是因为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和康熙是“发小”,两人关系“铁”,但等到康熙驾崩,雍正继位,祖辈的情分已经“烟消云散”了。对于雍正而言,曹家仅仅是当年为康熙爷盯住江南的一条“看门狗”,可是并不是他雍正的人,“一代新人胜旧人”,曹家自然要被拍在沙滩上。

曹家被抄,还有一点就是“办事不力”。雍正给出的官方理由是“亏空国库银两”,众所周知,雍正皇帝不同于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还能允许手下贪污受贿,但雍正皇帝是真的励精图治。曹家如果能够收手,专心为雍正“创收”,双方还有合作的余地,可惜的是曹家没有收手,雍正也只能下杀手了。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