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站立頂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這個假期,確實有一點長。而且沒有任何先兆。當然,有人在虧錢,有人丟了工作,甚至有人丟了親人。或許,對於一些人而言,就是所謂的逆境吧!當然,我們並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一旦發生了,我們怎麼辦?是自暴自棄,還是從容面對?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美國保羅史託茲所撰寫的《逆商》。第二次讀《逆商》除了感受到不陌生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感受,所以,想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僅代表個人理解。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站立頂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人生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是站在頂峰的高度,而是跌入谷底的反彈力”——巴頓將軍


人生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

逆境,這個東西極為奇妙,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經歷逆境,至少不會每天都會遇到。所以,很多人並沒有過多地關注它。然而,不得不相信,當我們希望在自己的標籤中加入“挑戰”、“迎難而上”等關鍵詞時,那麼必會與它不期而遇,而且它必將成為我們力量的源泉和成長的動力。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站立頂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人生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


成功學之父奧裡森·馬登博士曾經說過:“人的內心深處總存在著一些沉睡的力量。人們會為之驚歎,卻從未想象自己會擁有這些力量,一旦被喚醒並付諸行動,生活就會被徹底改變。

當然,生活當中的每一個我們並非只是攀越逆境,而是在逆境中探究如何去面對逆境,並且決定接下來的人生走向。

舉例1:1996年5月10日星期五,一陣猛烈的風暴席捲31名成功登頂珠峰的登山者。而在這些人中,有人遇難,有人則有幸生還。風暴來臨,郵政人員道格·漢森,立即躺下而且再也沒爬起來。而貝克·威瑟斯也同樣倒下,但是他的頭腦中閃現了老婆、孩子的相貌,而最終他就是靠著這種使命感爬起來蹣跚向前。對威瑟斯而言,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像幾個世紀一樣漫長,他知道一旦停下來休息就肯定會死,所以他不斷想辦法讓自己繼續前進最終成功地活了下來。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站立頂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我和張一米


舉例2:2011年5月,我從一個出門雙飛、五星別人口中的張老師,變成了“你是誰?”。是的,為了孩子,我必須放棄我熱愛的工作。只有27歲的我,並不知道“媽媽”意味著什麼,就稀裡糊塗地抱著一個娃。而且,我還在電腦中建了一個文件夾,名字叫“來來的健康是我一輩子的事業”……當然,我捨不得離開文字,更捨不得離開文字當中的我。於是,4:30-22:30,除了帶孩子,做家務,就是在寫作……只是我從來沒想過放棄過。現在回頭看看那些年認為熬不過去的苦,當今只是我人生滄海中的小山包兒。

當然,我是一個普通人,並非是實際意義上的攀登者。我並非貝克·威瑟斯,也不是經歷過50,000次試驗,連試驗筆記都寫過150多本的托馬斯·愛迪生。只是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每一個普通的我們,都能夠執著並且頑強地活著,以“逆境“、“挑戰”為驛站,並且努力盡自己所能地去追求,那麼一定比放棄好一些。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站立頂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人生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


生活就是登山,我們所需要的並非是只需登頂的那種滿足感,只是在當前的情況下擁有更好更正面的心態。逆商始於個人,卻超越個人,獲得成功的其他要素都是以逆商為基礎的。登頂前不要估量山有多高,登頂後你就知道這山是多麼矮小。


而人生不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嗎?!

你是誰?放棄者?紮營者?攀登者?


在所有傷感的語言和文字中,最傷感的是:“原本可能做到!”——約翰·格林裡夫·惠蒂爾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所謂的逆境。而且每個人眼中所謂的逆境難易程度都不同,但是,無論你信與不信。我們和我們身邊的人只分為三種類型:放棄者,紮營者,攀登者。那麼,你是哪一個範疇之內的呢?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站立頂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人生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


放棄者:對未來沒有願景和信心,沒有理由讓他們投入時間金錢和心血來提高自己。他們無視機遇,更無視向向上攀登的動力以及隨之而來的饋贈。

紮營者:不想攀登,只想找一個平穩舒適的高地,躲開逆境,從此度過餘生。當然,攀登者偶爾也是紮營者,紮營者也極有可能成為攀登者。

攀登者:終生努力攀登,不管優勢或劣勢,厄運或好運,他們一直都在努力。並且他們相信凡事皆有可能。無論年齡、性別、種族、身心疾病或任何因素都無法阻擋他們向前、向上、向固定目標發起總攻。他們堅持到底,他們不達目的不罷休,他們對於逆境並不陌生,他們就是克服無窮無盡的困難。而你,是嗎?

我們身處逆境時代,因此,前路並沒有我們預想的那麼順利。所以,放棄者放棄,紮營者紮營,而攀登者始終奮力攀登。

我們,身處逆境時代


即使我們每個人都面對著社會、職業、個人所帶來的逆境,但是我們沒必要被它嚇倒。因為,恐懼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當然,如果逆商不夠高,可能會誤入危險的岔道。

這些岔道,可能是由攀登者變為紮營者的逃避感,身處科技萬能時代的失控感,亦或是“持續打雞血”的上癮症,還是從無助到無望的絕望循環……這些,既是對於個人耐力及逆商的考驗,也是對於是否可以堅守原路,並不為之動搖的韌性驗證。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站立頂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人生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

如何提升逆商

要想提高逆商,LEAD工具和止念法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理性意識,並且緩解並且降低逆境所為生活帶來的影響。


LEAD工具

L=Listen,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在不同維度的得分)

E=Explore,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我應該對哪些結果負責,不應該對哪些結果負責)

A=Analyze,分析證據(什麼我無法掌控?困境會漫延到什麼的什麼地方?會持續多長時間)

D=Do,做點事情(還需要什麼信息?如何獲得掌控感?限制困境的影響範圍?限制困境持續的時間)

止念法

分心法(Distracters ):一巴掌拍向堅定的平面,大喊“停”;關注一個不相關的事物;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重塑法(Reframers):你的目標是什麼?重新關注自己的“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將自身渺小化;幫助他人;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在站立頂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人生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


寫在最後

這本21.6萬字的書,只有2000多字去提煉,那麼,我所提煉出來的內容註定不值得一提,我只是希望用我消化理解後的文字去告訴你:在我們有機會為結果負責的階段,去儘可能地嘗試吧!即便每個攀登者的心中都住著一個紮營的自己,但是敢豁出命去嘗試的時候,就會產生變革和進步。

有一些美好的事情,萬一要是成了呢?

願每一個肩負無數個家庭的老闆們,繼續攀登

願每一個身為父母的我們都身體力行為孩子做榜樣

願每一個孩子都不會紛繁所擾,積極、樂觀、從容面對一切不可預知的未來。

願你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笑對一切並且無所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