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风物志——姜沙钵

风物志——姜沙钵

冬天,没有任何饮料比一碗姜盐豆子茶喝得过瘾,如果有,那就是两碗。

可惜在深圳不常喝,芝麻、豆子、姜、盐、茶叶,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的一样东西少了,没味。姜钵,汨罗叫姜沙钵,少了这个不行。黄油(釉)当罐倒是可有可无。

黄油当罐是泡茶、筛茶的工具,这种陶器应该只有湘阴、汨罗周边有售,大肚窄口,施半釉,容量大,一次泡个五六杯不是问题。外地人不理解为何叫“筛茶”,董谦兄在《种稻计》里说得清楚:从有嘴的茶罐里倒茶,叫“筛茶”,虽然《赤壁赋》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得文绉绉的“酾”字也是“倒”的意思,我还是觉得“筛”字更符合姜盐豆子茶的操作场景。“筛茶”是个技术活,所有香(念“向”)料一般沉积在罐底,在倒出来之前须摇一摇罐身,使香料处于悬浮状态,倒出来才均匀。这个摇一摇的动作,不就是“筛”吗?(请允许我打个哈哈)

也是从《种稻计》得知古培杨梅铺有一口土窑烧制黄油当罐,这里做个记号,我要去看看。姜沙钵却是三峰窑的特产,我去过两次湘阴的三峰窑(岳州窑),没什么收获。望城的铜官窑倒是有陶制的擂钵,那是做擂茶用的,没有汨罗人惯用的姜沙钵精致。我不要在市场买的,要到烧窑的地方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