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徐妙锦敢于多次拒绝朱棣的追求,不愿做皇后,最后还出家为尼?

东风谈感悟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上,最为尊贵的人就是皇帝。

对于女孩子来说,嫁给皇帝尤其是能够当上皇后,作为后宫之主,才是世界上最为风光的一件事。

毕竟只有在皇帝身边,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可是,世上偏偏也有一些女人,她们有自己的立场和主见,即使皇帝在尊贵,嫁给皇帝在怎么风光,他们都是不为所动的。

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就是徐妙锦。

这个徐妙锦就曾经拒绝过朱棣的追求,甚至她连皇后的位置都被他给拒绝了。当然了这个事情的真伪是有待考证的。

但是,有一些史料上说有记录这样的一件事,比如说明代陈琏《琴轩集》的记载。

那么,这个徐妙锦到底是何人呢?

大家都知道,大明开国皇帝中,有一个叫做徐达的将军。这个徐妙锦正是徐达的三女儿。

明朝的时候,一般开国功臣的女儿,都是嫁给了皇帝的儿子。

徐达的四个女儿,除了徐妙锦之外,其它全部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徐妙锦的大姐更是嫁给了朱棣,成为了朱棣的皇后。

当然了我们都知道朱棣是后来篡权夺位当上的皇后,但是,不管怎么说,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他也就成为了皇后。

在徐妙锦的大姐死后,朱棣得知徐达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儿的时候,朱棣就有了娶她的想法,想让她来当自己的皇后。

但是,徐妙锦并不想要嫁入皇室当中。

原因就是她发现自己的几个姐姐和妹妹,尽管加入到了皇家当中,但是,他们生活的并不幸福。

甚至有的时候,距离富贵越近,同时距离死亡也就越近。正如有一句老话说的,叫做伴君如伴虎。

还有就是皇家里的人,他们都是三妻四妾的,每一个人的身边有太多的女人了。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大部分女人是不幸福的。

尽管说她们是生活无忧的,想要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是,同样他们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痛苦。

当朱棣说要娶徐妙锦的时候,她就说自己长的很丑,脸上还有麻子,并且她孩剃掉自己的头发,以示自己此生再也不嫁入了。

朱棣知道后也就没有强求她,最后徐妙锦还是出嫁当了尼姑。也许,这也是一种选择,一种生活吧。

毕竟每一个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汉史趣闻


我是历史小明王,我来回答。

所谓虎父无犬女,第一名将徐达的三姑娘那也是个历史奇人,朱棣娶了她的姐姐,后来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不久姐姐就去世了,由于朱棣跟姐姐感情甚好,就想把皇后之位给徐妙锦,其实也说明了是对她姐姐的哀思之意,没想到却被她严词拒绝了。

从小饱读圣贤书的徐妙锦早就不是一般女子了,她拥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当时她的哥哥也是拥护建文帝的,只是最后失败了,徐妙锦对朱棣的夺位行为也是嗤之以鼻,所以从心理上是不认可姐夫的为人的,拒绝皇后之位那也是人之常情。

后来干脆出家为尼彻底断了朱棣的念想,常年身居寺庙之中,过着吃斋念佛的日子,后来朱棣死去明仁宗继位,徐锦妙又再次还俗,不久后死去,享年六十一岁,她这一生终身未嫁。


历史小明王


古代女人的身份很卑微,成为皇后是许多女孩心中的梦想。那么徐妙锦为什么面对垂手可得的皇后位会拒绝呢,而且拒绝的很彻底,她最终选择去寺庙面对青灯古佛当了尼姑。

徐妙锦是谁?

据明代陈琏《琴轩集》记载:徐妙锦是开国大将许达的三女儿,1380年出生在南京,徐达的小妾贾夫人所生。徐妙锦知书达理“贤且美”,举手投足间让人过目不忘,忍不住惊叹于她的美丽。


她的大姐是朱棣的原配夫人许皇后,她的二姐是代王妃,她的妹妹是安王妃。她的三个姐妹都是朱元璋的儿媳妇,豪门富贵。而她成了必胜客,人各有志,她喜欢单身生活,她有她生活的原则。

可惜她的大姐徐皇后在1407年去世了,终年46岁。这一年徐妙锦28岁。朱棣知道了徐府还有这么位人间尤物,多次差人上门提亲,但均被她拒绝。虽然朱棣多次提亲这件事的真实性在历史上有待考察,但从其它历史的字里行间来分析,徐妙锦拒绝朱棣,自有她的道理。


徐妙锦为什么拒绝朱棣?

徐妙锦不想走进婚姻的围城,除了她个人的人生目标外,还与她身边的人有关。首先她是明朝开国元首徐达的女儿,注定结婚要走政治联姻。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姐妹不幸的婚姻,不愿意重蹈覆辙。大姐虽然贵为皇后,但要和许多女人去分享一个男人,外表的荣华富贵,掩盖不了内心的酸楚。

(徐皇后)

二姐虽然是代王妃,但是两人婚姻并不幸福。二姐夫朱桂暴躁,花心,宠爱自己的侍女金荣花、菊花,徐妙锦的二姐看不下去,对二女报复,她用大粪堵住“二花”的口鼻,还用漆涂她们全身,最终害死二人。朱元璋看在徐达的面子上没有治她的罪,但是朱桂却不饶她,把她们母子赶出家门。

代王桂宠其侍女荣花菊花.妃徐氏妒之.粪其鼻口.漆其身成癞.已而傅药溃烂之.复潜令卫卒阴仲谦诱之亡去。——《明实录》事闻,帝以中山王故,不罪。桂移怒世子逊煓,出其母子居外舍。——《明史》



(代王妃)

因朱桂屡屡犯罪,建文帝时废他为庶人,看到二姐和二姐夫的遭遇,徐妙锦决定此生不会嫁人。

建文中, 妙锦有感代王妃被逮之事, 独不愿嫁。——《罪惟录卷二皇后列传之徐皇后》

除此之外,徐妙锦不愿嫁朱棣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哥徐辉祖。靖难之役,徐辉祖是建文帝这边的人。朱棣自然不会放过他,朱棣成功后削其爵并禁锢其在家。徐妙锦的大哥因此病死,还有一说法是被逼自尽。不管徐辉祖是怎么死的都和朱棣脱不了关系。试想,徐妙锦面对这么一个害死哥哥的人,会接受求婚?


徐妙锦拒嫁经过

朱棣命内使与六尚女官前去宣旨请她进宫。妙锦装病,闭门不出。女官们绞尽脑汁,无论怎么劝说她都不为所动。当女官来到病榻前时,徐妙锦用被子蒙头呻吟,女官们苦于无法复命叩头请求她。徐妙锦发誓说:“我不嫁是因为我太丑,脸上还有麻子。”,女官都跪着看了她许久说:“您的容貌明莹如玉,这是自谦。”妙锦用手指着面部撒谎说,这些就是麻痕,女官只好回去复命。妙锦给朱棣写了一封拒绝信,立刻启程去寺庙削发为尼。朱棣知道后,为了她永不再立后。


徐示其面曰:吾面着花,而天帝而帝则不如是。女官呆视,谓无有。妙锦谬指曰,班班矣。女官出,遂削发为尼。文皇亦觉不立后也。——《罪惟录卷二皇后列传之徐皇后》

徐妙锦的结局

朱棣死后,太子朱高炽继位,当了17年尼姑的徐妙锦还俗蓄发。 张皇后很早就听说过徐妙锦的事迹,很仰慕她。就和仁宗商量宣徐妙锦入宫见她一见。

徐妙锦入宫,她谈吐不凡,貌如仙人,进退恭重,不失跬步。仁宗夫妇敬慕她,朱高炽下令,在宫中要以公主的规格招待徐妙锦。出宫之后,徐妙锦常常得到宫中的赏赐,太皇太后令人为她养老。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徐妙锦去世,享年61岁。这就是徐妙锦的故事,一位不为名利所诱惑的古代奇女子,一位意志坚定宁舍荣华而坚守人生原则的奇女子。


小姐姐讲史


徐妙锦我们很多人没有听过,但是她的父亲可是大名鼎鼎,那就是徐达,明朝的开国功臣,她在家中排行老三,姐姐是明成祖朱棣的皇后,由于姐姐徐皇后去世的早,朱棣听到其妹徐妙锦美丽聪慧,就想立她为后,但是屡次被徐妙锦拒绝。之所以徐妙锦如此做,主要有以下原因。

影视剧中的徐妙锦

【一】由其性格决定的。其性甘淡泊,不羡禁苑深宫,愿作山中小草,独自枯荣,隔绝荣华富贵之场,心胸顿然开朗。徐妙锦喜欢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她的志向不在深宫庭院,而在于山野民间。

影视剧中的建文帝



【二】政治队伍站队不同。徐妙锦和他的长兄徐辉祖在政治上都倾向于建文帝,所以在政治立场上和朱棣是不合的,以她爱好诗书的喜好,她的性格是非常率真和耿直的,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拒绝朱棣在情理之中。

影视剧中的朱棣

【三】她的姐姐真实生活参照。徐达大女儿嫁给了朱棣,姐姐的真实生活她是最了解的,我相信她对爱情生活也是非常向往的,但是正是因为姐妹的现实参照,她看惯和看清了宫内斗争的勾心斗角,还有就是拘谨没有自由,还有就是对于爱情看的很透,所以她立志单身不嫁。所以,综合以上她拒绝明成祖朱棣的求婚。



她拒绝朱棣,朱棣当然不死心,在女官跪下让其赏她们一条活路的时候,她以自己脸上有麻痕为由予以拒绝,女官回去复命,但是她知道朱棣不会善罢甘休的,写了一篇《告永乐书》,阐释了她不嫁的种种理由,随后她选择了剃发为尼,以此彻底断绝朱棣的想法。朱棣知道后,从此再未立皇后。徐妙锦守节终身,最后疾卒。



就如后世评价的那样:徐中山三女知君臣之义,明顺逆之理,身为弱女子,不获有为,因薄视成祖,宁牺牲后位,自愿为尼,以安淡泊。其识见高出靖难诸臣之上,洵千古一人也!



徐妙锦敢于多次拒绝朱棣的追求,原因是她之前是拥护建文帝朱允炆的,因而对于朱棣的夺位行为非常反感。基于这个主要因素,所以不接受凶残暴戾的姐夫朱棣。

徐妙锦(1380-1440),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她的父亲是明朝开国元老徐达,她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姐妹们的身份都非常显赫尊贵:大姐是朱棣的前皇后,二姐是代王妃,妹妹是安王妃。

徐妙锦敢于拒绝朱棣的追求,原因有以下几点:

愤世嫉俗、鄙视朱棣的为人

徐妙锦从小就天生丽质,同时又知书识礼,在长兄徐辉祖的影响下,胸怀、胆识也和普通女子截然不同。早在洪武末年,徐妙锦的二姐夫代王犯事被捕,二姐代王妃也跟着遭了罪。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从此就开始日日焚香祷告,祈求家人平安。从那时起,每次有亲藩来求婚的,都一律被她婉拒。她也立下誓言,要独身到老。因而,到了二十多岁的“高龄”,还是待字闺中。

然而,徐妙锦的美丽与聪慧,早就让朱棣惦记上了。当徐妙锦的皇后大姐病逝后,朱棣就向徐家提出,要立小姨子徐妙锦为新皇后。可惜,志不在此的徐妙锦因为之前和长兄徐辉祖一同拥护着建文帝,在心中仍然有着对朱棣的鄙视,因此根本看不上残暴的朱棣。并且,她对后宫里的尔虞我诈的生活也着实不感兴趣,所以她想着,能离朱棣多远就多远。

经济实力是她的底气

当时,徐妙锦的父亲徐达虽然去世多年,但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并赠三世王爵。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徐妙锦虽然不是男儿身,没有王爵的身份,但她的身份依旧很尊贵,不需要靠婚姻去改变生活状况。如果要靠自己生活下去的话,娘家能提供的经济实力也足够她衣食无忧过一生了。

才华是她的精神寄托

徐妙锦对于男欢女爱、荣华富贵根本不屑一顾,只对琴棋书画着迷。当她的心思有所寄托后,对于凡间的一切都不会在意了。后来她为了断掉朱棣对她的念想,便削发为尼,过着与世无争、安然淡泊的生活。

结局

朱棣知道徐妙锦出家以后,知道自己没办法说服徐妙锦,就把皇后的位置空着,不再立后,一来是他表达着对徐皇后的思念,二是对徐妙锦表明:只要你来,皇后这个位置就是你的。  

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明仁宗)即位以后,张皇后就召见徐妙锦进宫相见。因为张皇后早些年在当太子妃的时候,就听说过徐妙锦的离奇事迹,所以她很想看看徐妙锦到底是怎么样的离奇女子。

徐妙锦从容恬静地进了宫,风采非凡。张皇后见她年龄虽然大了,但却自有一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气息。后宫上下对徐妙锦都非常尊敬,张皇后也才理解了她这样的脱俗女子,当年为什么要三番五次拒绝朱棣的婚事了。

历史评价

明代学者黄佐这样评价徐妙锦:太史氏曰书称二女厘降礼云天子一娶九女使妙锦在当时继长姊正位中宫亦礼当然也顾乃逊避若将凂焉亦甚高洁矣哉世称光武不能屈子陵子陵亦呼帝文叔视若韦布皇甫士安犹疵其面君耀节不入高士传乌乎世之丈夫子汲汲求仕低首屈膝惟恐不荣以禄故遗子陵以高然此犹以君臣言也若中宫则与帝敌体并主天下大与委质事君者异妙锦乃竟坚厥贞守文皇帝亦竟不之强皆盛德事也呜呼难哉!清朝刘声木对徐妙锦的评价:徐中山三女知君臣之义,明顺逆之理,身为弱女子,不获有为,因薄视成祖,宁牺牲后位,自愿为尼,以安淡泊。其识见高出靖难诸臣之上,洵千古一人也!

历史疑点

关于徐妙锦,正史上没有相关资料。因而有部分历史爱好者认为“徐妙锦”是文人墨客杜撰出来的人物,或者认为她就是安王妃。然而,关于她的墓志铭却存于世间。

明代陈琏《琴轩集》中,有《中山武宁王第三女徐氏圹铭》:
徐氏讳妙锦,先世凤阳人,父中山武宁王,母夫人贾氏。仁孝皇后及代王妃其姊也,安王妃其妹也,中军都督景珩、锦衣卫指挥使景璜、千户景瑜及景瑛俱侄也,定国公显忠、魏国公显宗、金吾前卫指挥显聪俱侄孙也。氏毓秀元勋之家,夙承姆训,素闲闺仪,性复贞静。在室有年,未曾出适,惟以礼义自持。洪熙初,被召赴北京,仁宗皇帝敕有司给官舟具,饮膳视公主,遣中使护送。及至,今太皇太后特赐金帛、服用诸物优养其老,复遣中官护送回南京旧第,恩至渥也。洪武庚申六月初三其生之辰,正统五年正月初六以疾卒,寿六十有一。都督景珩等人卜于今年某月日,袝葬钟山先茔之次,因具行述,来请圹志。为之铭曰:生于勋门而终于室,祔葬先茔,其藏孔密。

不知朋友们对于徐妙锦这个人物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名人史海观心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放眼整个天下都是皇帝一人,在古代皇帝的权力就是如此之大,所有皇帝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都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女人,男人们以博取功名而扬名立万,而女子的梦想大多是嫁入皇家从而一生显赫富贵。所以被皇帝看上的女子大多还是非常的愿意的,也有一些不愿的,但是皇帝的金口玉言又不能去反抗,女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想要嫁入皇家,第二种就是不想嫁入皇家却又只能妥协。


当然凡事都是有个例外的,那么这个例外就是敢拒绝皇帝的女人

此女子便是徐妙锦,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以相貌俊美德才兼备而出名,自然是让朱棣心生爱慕之意。说起徐妙锦不得不说起她的姐姐徐氏,徐氏乃是朱棣的妃子也是朱棣的第一位皇后,虽为姐妹,徐氏和徐妙锦的年龄却相差了三十岁之多,但是姐姐的年纪和朱棣相仿,所以这么算来朱棣比徐妙锦大了整整三十来岁。

徐妙锦为何拒绝朱棣

在我认为原因有三:其一便是年龄的差距过大,在徐妙锦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妙龄少女的时候,而朱棣已经是一个五十岁,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徐妙锦从小也是生于富贵之家,并且知书达理,她的内心对于美好的追求应是更多,所以自然不会答应。

其二便是徐妙锦不愿与自己的姐姐共侍一夫,自己的姐姐本来就是朱棣的妻子,然而自己再嫁入皇宫,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第三就是不畏强权,不喜荣华富贵,要知道朱棣让徐妙锦加入皇宫是去做皇后的,皇后是天下女人都梦寐以求而不得位置,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徐妙锦依然拒绝,可见对于荣华富贵和权力没有丝毫的兴趣。

徐妙锦为何出家呢?

出家的原因在我看来也有两个:第一就是徐妙锦一直被朱棣所骚扰,你想皇帝想要得到的女人没有得到谁还敢去和她谈情说爱,这也让徐妙锦很苦恼,唯有出家才能排忧解难。其次就是自己的意愿,王权富贵在她眼中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出家也许是她避开这纷纷红尘的最好办法。


司徒历史


母仪天下的皇后是无比尊贵的,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无数女子为了这个位置斗得你死我活的,可是却有那么一个奇葩女子居然拒绝做皇后了,她就是明朝的徐妙锦。

徐妙锦应该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拒绝进宫做皇后的人,他拒绝朱棣追求的代价是从此常伴青灯古佛,断料凡根,出家做了尼姑,可是她却是开开心心的。

徐妙锦为何敢这样做了?因为她自己也是身世煊赫,可是却又性甘淡泊,不慕荣华,虽然她没有进宫却也看透了宫中的尔虞我诈,坚决不愿意自己也卷进后宫中的纷纷扰扰中去,而只愿意一生清净地活着,所以出家做了尼姑。

一,徐妙锦出身煊赫,才貌双全。

我们先去看看徐妙锦的煊赫出身吧。

她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三女儿,徐达是朱元璋儿时的发小,两个人一起给地主放牛,后来又一起南征北战,朱元璋做了皇帝后,自然也没有忘记这个发小。

徐达的发妻去世很早,朱元璋主婚,把谢再兴的二女儿谢翠娥嫁给了徐达,徐达有四子四女,在明代史料中的记载中,徐达的几个孩子均为谢翠娥所生。

徐达的四个女儿中有三个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其中长女徐妙云嫁给了燕王朱棣,朱棣做了皇帝后,徐妙云自然也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也就是历史上的仁孝皇后。

二,朱棣选中徐妙锦做皇后。

据说朱棣和皇后徐妙云的感情非常好,而皇后作为徐达的女儿不仅贤良聪慧,还敢打敢斗,她曾经为了朱棣还披甲上了战场,对朱棣可是有救命之恩的,只是很可惜的是这个皇后在永乐五年就去世了。

六宫之主的位置不能空着,

朱棣看上了徐达的三女儿徐妙锦。

这位徐妙锦不仅生得貌美如花,还满腹诗书,比她的姐姐姐仁孝皇后更为出色,朱棣能选中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对于朱棣的追求,徐妙锦居然拒绝了。

三,徐妙锦为什么敢拒绝了?

朱棣选中她,一是她貌美如花知书达礼,二是她是徐达的女儿,仁孝皇后的亲妹妹。

徐妙锦为什么敢拒绝了?原因也差不多的,她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姐姐是朱棣的皇后,朱棣就算生气也不会处置她的,并且这个徐妙锦也有自知之明,皇帝都不嫁,哪里还有嫁的人了?她自己出家做尼姑了。

徐妙锦淡泊名利,看透了宫中的尔虞我诈,估计也觉得朱棣是一个篡位的暴君吧,所以才选择宁愿常伴青灯古佛也不进宫做皇后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女子了。


湘西小木鱼


在古代如果女人能够成为皇后,自然是天下所有女人最高的追求。但是皇后只有一个,所以成为皇后是概率非常小的事情,一般女人如果有了这种机会,肯定是削尖了脑袋也要往上面钻。

不过在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女人有成为皇后的机会,却多次拒绝了,据说就是徐达的女儿徐妙锦。徐妙锦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第3个女儿。话说徐达一共有4个女儿,另外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做王妃,其中最牛的就是大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做王妃,后来燕王朱棣造反成功后,直接就成为了皇后。

可是徐妙锦一直没有嫁人,当时除了她的大姐嫁给燕王朱棣做燕王妃之外,二姐也嫁给了代王做代王妃,小妹嫁给了安王。可以说只要她想嫁人的话,做一个王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她的家世摆在那里。可是不知为什么徐妙锦一直不想嫁人,只想过自己的单身生活,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不久,他的皇后也就是徐达的大女儿很快就去世了,所以朱棣想立新的皇后。而他知道徐达家还有这么个女儿没有嫁出去之后,他就想求娶徐妙锦为新的皇后,不过徐妙锦一直没有答应。最后徐妙锦干脆出家去当尼姑,自始至终都在拒绝朱棣。这要是别的家族早就被灭九族了,不过因为她的家族比较特殊,所以朱棣也没有再治罪她。不过这恐怕也是野史的传说而已,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否有这回事不好说,毕竟

朱棣当时年纪已经很大,即使要立皇后,也有很多人选,并不是非要徐妙锦不可。

徐妙锦不愿意进宫当皇后,可能是因为诸多原因,首先是因为她的二姐和代王过得不好,最终还被代王赶出家门,这给她造成了一定的阴影。此外由于她的大哥徐辉祖站在建文这边,所以和朱棣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不好,而徐妙锦支持她的大哥,所以不愿意嫁给朱棣,朱棣要娶她恐怕也是政治上的考虑。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金庸先生的祖先查继佐,曾经在《罪惟录》(主体为明史案遗本)中提及徐妙锦,朱棣要娶徐妙锦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因为徐妙锦年轻漂亮有才华,最关键的是她和她的姐姐徐皇后一样,家教极好,是徐皇后去世后,母仪天下的不二人选。

徐妙锦在才华方面不输普通文士,她是在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包括礼乐方面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在非常小的时候,就被人们称为女教授。她的贤良淑德,和她姐姐一样,在当时明初的上层社会,广为流传,知者甚多。

徐皇后自从许配给燕王朱棣,表面上是王妃,其实终日操劳从未得闲,王府人员众多,事无巨细徐妃都要操心,到了朱棣就藩北平的时候,不但远离了娘家,到了新王府还要充当贤内助的角色,大事小情都要处理得周到得体,如果没有徐妃的贤惠,解决了燕王的后顾之忧,很难想象朱棣奉诏出兵打仗能安下心来。

朱棣心挺大,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奔袭而来,朱棣为了驰援永平,奔袭大宁直接扔下孤儿寡母的守卫北平,自己挥师而去。

朱高炽自己走路都费劲,面对五十万大军头疼不已,自己一万人怎么打呢?徐妃也着急,于是在城中招揽士兵和普通百姓家的女眷一起顶盔掼甲走上城头拒敌,砖石瓦块儿,雨点般撒向敌阵,女眷们同样为北平保卫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守军靠着顽强的意志才得以保全北平城。

(这其中也有李景隆的功劳,张掖门眼看破了,李景隆立刻召回了瞿能,他的攻城决心并不坚决,也有人猜测他和朱棣私交甚好,有意放水,因为南京城陷也是这个“内应”李景隆为朱棣打开的大门。)

建文四年,靖难之役成功,南京城陷路,徐妃也迁往南京并在同年被册封为皇后,这对徐皇后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个金印和小本本而已,还是该干啥干啥,而且这个徐皇后和老朱的马皇后近似,遇有政事偶尔而参言几句,比如官员任免,人事关系等等,不过却并未为自家争取任何利益(也是不敢。徐达的后人啥都不缺,再往上爬也爬不上去了,除非干掉朱棣^_^)。

朱棣和徐后可谓相得益彰,朱棣手够狠,而徐后拉拢人心有一套,有效的转化了一批忠实的建文粉,变成朱棣的有力臂助,她总是要召见朝中大臣的女眷,不但赏赐颇厚,而且还敦敦教导让她们充分理解自己老公的工作,他们为国操劳,女眷可不能拉后腿呀。

徐皇后于永乐五年去世,临终叮嘱朱棣千万不要纵容外戚为祸百姓,告诉儿子朱高炽为她还愿,当初一起走上北平城头拒敌的姐妹们根本都没落得什么好处,咱们荣华富贵可不能忘了人家,你爹今年本有北平之行,我早已想好了赏赐,可惜不能成行了,遗憾。

首要问题,徐妙锦这位大美女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呢?

徐妙锦这位奇女子应该是有的,南京博物馆已经发掘徐达家族墓葬十几处,墓志也有详细的整理分析,而墓志的内容恰恰对应上了明代以来,种种涉及徐妙锦的私史、笔记,“明年为洪熙改元,(徐钦)夫人侍姑太夫人(徐妙锦)拜谢阙下(张太后)。”,据考证,徐妙锦生母贾氏的墓志也有相应叙述,真正的“神隐”是四女儿,而不是徐妙锦。

徐妙锦为何不嫁给朱棣呢?

大概三种记述,一是天性使然,二是受二姐失败的婚姻影响,三是义愤于建文的悲惨下场。

徐妙锦和朱棣沟通过程大概两条:

①朱棣听闻徐妙锦貌美贤慧,有其姐之风,希望让她继任皇后,先是通信询问,而徐妙锦则写了“答永乐皇帝书”:不学园里夭桃,邀人欣赏,愿作山中小草,独自枯荣。

②徐皇后死后,朱棣便派了宫中的女官,前往徐家颁布谕旨,而徐妙锦假装生病在床,女官直接走到她的卧榻前,徐妙锦抱着被呻吟道,我的面容丑陋,都没个女人样,不符合选入六宫的条件。女官仔细看了看徐大小姐的真实面容,惊为天人,返回复命,而就在女官走后不久,徐妙锦就削发为尼。

为什么如此决绝呢?

①天性使然。天生就比较恬静,不喜嘈杂,山中小草的命,二十几岁不嫁人不是没原因的,那年代除非极其特殊的原因,哪有二十几岁还不结婚的,勋臣名将后人,知书达理风姿卓越,皇后和两位王妃妹妹,这条件要嫁人早嫁出去了。

②徐妙锦的二姐,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桂,被惯坏的朱珪性情暴躁苛待百姓,状告他的人不计其数,在建文元年,建文帝没有留手,直接削爵,废为庶人。这种人对徐妙锦的二姐也好不到哪儿去,算是极其失败的婚姻,所以徐妙锦不想嫁人。

其实这事是对不上的,首先,她的二姐代王妃,绝对毒妇,有些吕雉的风采,即便被剁成肉馅被也不冤。其次,我记得那是正统年间才发生的事儿,而徐妙锦拒婚是在永乐年间。

③出于义愤。这点存疑,其实黑朱棣和黑雍正的都是同一路人,至少也是看不惯他们,他们自己说出来怕惹麻烦,咋办呢,徐三姐死了二百年了,借她的名头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感言,借她的口说,就该在大殿上等着朱棣到来,叛臣要杀便杀,为啥自焚呢。

朱棣靖难成功,建文帝不知所踪,当时天下很多文人,包括王公大臣,地方官吏,对朱棣夺权犯上之举,极为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文人嘛,不管是以后的朱厚照还是现在的朱棣,只要不为文人所喜,他们在形象上就绝不会好。实际上,他们所写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怒和质疑。

徐妙锦还俗

一直等到朱棣去世,朱高炽登基,徐妙锦才改回普通人的服饰,又到了朱瞻基继位,张太后听闻徐妙锦的声名,召其入宫。徐妙锦入朝后,自称徐达第三女,太后对她的赏赐颇为丰厚,宫中的宫女们看到徐妙锦纷纷窃窃私语,“这就是给皇后位子都不坐的人”。


古今通史


在古代,很多名门望族的女子都渴望入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而明朝就有这么一位奇女子徐妙锦,她出身将门,才貌双全,朱棣倾心于她,她却敢于多次拒绝朱棣的追求,不愿意做皇后,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为了表现自己的坚贞,最后还情愿选择出家陪伴青灯古卷,她怎么能如此任性呢?这是为何?

徐妙锦是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个女儿,徐妙锦的姐姐是朱棣的徐皇后,徐妙锦是朱棣的小姨子,天生丽质、满腹诗书,沉鱼落雁宛如天仙,才貌极其出众,更比姐姐徐皇后更胜一筹,是当时著名的美女和才女,朱棣一直沉迷已久,因此朱棣在自己的原配皇后去世后,便一门心思想娶自己的小姨子徐妙锦为皇后,然而却碰了钉子,因为徐妙锦根本不领情,才不管你是不是皇帝呢,直接拒绝了朱棣,宁愿去常伴青灯。

首先:之所以徐妙锦拒绝了朱棣,可能是因为出身显赫,从小其他几个姐妹都成为了王妃,姐姐还成为了皇后,然而却深知后宫险恶以及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入宫门深似海,自己的青春和自由都会埋葬在深宫大院里面,那是她不愿意看到的,她渴望自由,因为从小就出身优渥,并不喜欢攀龙附凤,倒喜欢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其次:徐妙锦拒绝朱棣是不愿意和自己认为的暴君同眠,朱棣和自己的侄子抢皇位,然后又残忍打压拥护建文帝的其他大臣,因此在徐妙锦眼里朱棣是个心狠手辣的暴君,她打心眼里都瞧不上朱棣的冷血暴虐,和这样的人做夫妻,可能比杀了她还难受,而自己不嫁给皇帝的话,也没有人敢娶自己,谁能和皇帝抢女人呢?因此也只有出家为尼这条路可走了。


徐妙锦比朱棣小三十多岁,年龄差巨大,而徐妙锦对朱棣也无一丝爱情,在朱棣下手谕打算封她为皇后的时候,她没有选择谢主隆恩,而是果断的写了一封信给朱棣委婉的拒绝朱棣于千里之外,大概意思是自己淡泊名利不喜欢浮华的生活,对荣华富贵没有半点奢望,宁愿出家为尼,希望皇帝不要强求之类的,朱棣看到信以后,也没办法,因为毕竟徐妙锦是徐达的女儿,不是平常普通人家的女儿,不能强娶,也只能默默放手了,后来的朱棣再也没立过皇后。

徐妙锦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在封建社会女子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她坚守本心,不畏强权,情愿忍受一辈子孤寂,也愿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心志和勇气让人不得不佩服。你们怎么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