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創業者成為企業家,必看的5本管理祕籍


創業者成為企業家,必看的5本管理秘籍

作者 | 月兔

出品 | 我有嘉賓 (ID:wetalkTV)

時間的齒輪滾滾向前,碾壓過失望和不甘,也將驕傲與成績曬在一旁。

無論這個新的十年要帶來什麼,企業家面臨的問題似乎是永恆的:怎樣讓企業更為有效地、持久地存活下去。這是企業家們所有焦慮的本源,但遺憾的是,這世上卻不販賣現成的解藥。

閱讀,或許能讓人有一點安慰。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法總是需要人們回到原點審視,如同紀年一般,四季輪迴,循環往復,在變化中找到不變。

比如,從企業家的特質來審視自己,未來一年和過去相比能否成為更好的人?

現代創新理論提出者經濟學家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

中提出,創新是企業家特有的也是唯一的職能,成功或失敗取決於企業家的直覺和勇氣而非職業經理人擅長的計劃和執行,用於描述企業家的詞語是“首創性”“權威”“遠見”“智慧和意志的巨人”,他們的行為適合用心理學而不是經濟學來解釋。

在春節假期到來之際,我們向每一位創業者推薦以下五本管理秘籍,希望在新的一年,都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企業家。


❶換一種思維方式


熊彼特描繪了一種座標系,他認為企業傢俱有三項特質。

首先,企業傢俱有非同尋常的思維方式,能從敏銳的觀察和豐富的聯想中產生創新的念頭。

在21世紀前二十年,最具顛覆性的創新莫過於互聯網以及互聯網帶來的思維方式的轉變。互聯網帶來的喧囂與騷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令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感到焦慮不安。那麼,到底

《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有什麼關係?

創業者成為企業家,必看的5本管理秘籍


經濟學家許小年在書中指出,從秦朝的馳道、羅馬大道,到近代的鐵路網、通信網,及至現代的互聯網、物聯網等都脫離不了“網”的本質。從梅特卡夫效應、雙邊市場效應、規模經濟效應和協同效應四種經濟理論出發來看互聯網,透過現象看本質,才不會迷失在新名詞和新概念之中。

比如,P2P是缺乏最基本的風險控制,擺脫不了“涼涼”結局的小銀行;蘋果的成功源自技術壁壘,而非客戶規模,這也是小米追求的“生態(平臺)”;摩拜和小黃車藉助互聯網概念快速崛起,但其本質並未脫離“租賃中介”的根本屬性,所以“以補貼開發客戶,以低價換取市場”的策略並不能長久,當融資逐漸耗盡、當盈利遙遙無期、當資本失去耐心,失敗也將驟然而至……

而更為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傳統的科層制被壓縮、職能被簡化,自驅動和自適應組織興起,這對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到底要怎麼管理數字時代的工作者?

管理學是否只是一種“學術遊戲”?面對數字原住民大量湧入職場,管理學者包政在《未來管理的挑戰》一書裡,再次強調管理的本質——管理之於人,是一種素養。管理之於企業,是一個體系,或者說,企業的管理職能是以體系的方式存在的。管理學的問世,就是為了解決人及其關係的生產性問題。對企業而言,凡不考慮人的生產性,就不必考慮管理體系的建立。管理作為一種實踐真實存在。

創業者成為企業家,必看的5本管理秘籍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微信窗口的開啟,預示著一個金錢化的社會已經走到了盡頭,另一個人性化的社會正在開啟,因此出現“管理的五項挑戰”:

確立管理合法性基礎;把企業的原則轉化為制度;把企業的戰略轉化為任務;形成目標任務責任體系;按責權利對等的原則分利。

實際上,這是解決亞當·斯密時代成功進行工人管理,而無法管理知識工作者的問題。在知識經濟時代,包政認為:“管理不再基於交易,不再基於個體的激勵,而是基於分配,基於整體的約束。”


❷只有偏執者才能主宰世界


現實問題可以用“道與術”來調節,心靈和品質要如何被審視?

熊彼特總結的企業家特點之二——企業家有自由的心靈和戰鬥的衝動,否則便不能承擔創新的重任。

在21世紀前二十年,最激動人心的企業涅槃例子,恐怕莫過於諾基亞的故事。這家曾經風頭無兩的公司,在iPhone時代一度如自由落體般跌落懸崖,卻憑藉技術轉軌的方式尋找到轉型方向。

帶領轉型的諾基亞董事會主席李思拓,用《偏執樂觀——諾基亞轉型的創業式領導力》將這家公司納入新的賽道:從終端手機行業進入通信領域,在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裡,企業價值增長20倍以上,公司得以重生。

創業者成為企業家,必看的5本管理秘籍


李思拓在書中舉過一個例子,2017年,他關注到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也擔心諾基亞對於技術趨勢消化理解得太慢,於是他向幾位全球頂尖人工智能專家請教,但是並沒有明白“人工智能是怎樣運行的”。對於一位創業型企業家來說,問題永遠代表著機會。李思拓認為,“不要等著別人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而是要以某種方式付諸實際行動。”

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在線上學習六門算法和架構的課程,並且動手為每門課程做了一個項目。接著他又用一種儘可能簡單明瞭的方式,向人們解釋“機器學習”的本質。接著他發表了一篇題為《你為什麼要學習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我是怎麼做的》的博客,並在諾基亞內部進行學習分享,他的博文和演講視頻被近十萬人看過。

公司的員工看過視頻之後來跟他講,董事長身先士卒,而自己卻尚未邁開腳步,他們感到羞愧,並開始將自己的業餘時間花在“機器學習”上。很快,諾基亞的機器學習項目得到擴展。

這種管理者的偏執做法,不僅在實際上促動了公司項目的推進,也在公司內建立了一種學習文化。後來,李思拓還在芬蘭國內,受邀進行學習心得演講,向中學女生以及芬蘭內閣成員、歐盟委員會委員、聯合國大使宣講,點燃他們對於科學的興趣。這家科技公司,藉此將科技引發的思維火花撒向更多的人。


❸決策到底是項什麼技能


創業的心態讓企業家即便面臨懸崖也有求生的勇氣,而最為關鍵的是具有強有力的決策能力。

熊彼特總結企業家氣質的第三點,企業家勇於面對社會傳統觀念與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善於抓住機會,激發人們的想象,說服人們接受新的事物。

促動企業家能夠如此行動的,應該是他們看到了未來,是

《遠見:如何做出對未來有利的決策》

創業者成為企業家,必看的5本管理秘籍


真正的決策能力是面對兩難選擇,在關鍵當口能不能做出明智選擇的能力。事實上,經歷糾結的取捨正是企業家所經常面臨的工作之一。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都認為經過訓練,找尋到科學決策的規律是能夠提高決策水平的。

作為美國“技術界的達爾文”,擅長講故事的科學家史蒂文·約翰遜用5年時間蒐集了關於決策的各種案例,總結出實用的三步決策法:“繪圖—預測—選擇”。

如果決策如此簡單,那麼擊斃本拉登也就不需要那麼開很多次的會議、進行多次模擬,最終還在實際圍捕行動中損失了一架直升飛機。

在書中敘述的驚心動魄的圍捕過程中,展示了影響決策的諸多複雜因素。這一切似乎正如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所說“要知道,所有條件的重要性都會在某個特定時刻顯現出來,但沒有人知道這個時刻何時到來”。

在這本案例頗多的書籍中,揭示了決策方式背後的腦科學和哲學意蘊。而更關鍵的提示則是,決策學所涉及的多學科,正在科學和人文學科間建起寶貴的橋樑——科學能夠提供具有觀察性的洞見,而文學作品能夠為人們提供科學所不能提供的智慧。作者偏愛喬治·艾略特的小說

《米德爾馬契》,他認為這部小說對大腦的決策力做了非常生動和細緻入微的描述。

事實上,邊沁功利主義思想的基石,認為無論是公共領域還是私人領域的道德決定,都應以謀求“最大多數人的幸福”為行動標準。而在實際的管理中,因一念而起的善意行為,激發的卻可能是組織中錯綜複雜的變化。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一生著作頗豐,在晚年卻用一部小說《行善的誘惑》講述了管理與人性之間的衝突。這部小說提醒人們,200年來信奉科學、信奉客觀唯物的時代,並未解決人類尋求內心安寧、企圖行善的需求。管理大師意識到了西方管理學登峰造極背後的隱患,提醒人們觀望內心是企業家們永不能停止的功課。


創業者成為企業家,必看的5本管理秘籍


時至今日,大數據主宰了信息篩選、滿足易逝的快感成為盈利手段,快速變化帶來焦慮已然成為現代人的“標配”。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停下腳步,抬頭看看永恆的星空、尋找四季在大地留下的各種痕跡,關照時時刻刻都在因外部環境而發生變化的內心,企業家們可能會意識到:唯有此刻恆新如常。

這個假期,就讓我們從以上5本書中尋找到恆常的定律,探索管理的真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