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真正修行的人是怎样的?

真正修行的人是怎样的?

不思善,不思恶

有一位名求道者,久仰慧空禅师的道风,跋山涉水来到慧空禅师的道场,跪求慧空禅师开示。

慧空禅师说:“我居住在洞窟里,一事无求,不过大地的一切都在我的心中,你跟随我恐怕不能跟我相应。”

求道者再三恳求:“不管禅师怎么待我,我都依教奉行。”

由于天色已晚,慧空禅师就让求道者留宿一宿。第二天早上快用餐时,因为慧空禅师没有多余的碗,慧空禅师便随手捡起洞外的头盖骨当做碗,盛粥给求道者吃。

真正修行的人是怎样的?

求道者左右为难,接过吧,实在恶心;不接吧,有恐得罪慧空禅师。

正当求道者犹豫不决时,慧空禅师说:“你没有道心,不是真的为法而来,你以净秽和憎爱的妄情来处世接物,又怎么能跟我学道呢?”

《六祖坛经》说:“目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如果是真正的修道人,对于世间的是非是不做分别的。

求道者是一个修道人,自然明白必定要洞察一切,在他来到慧空禅师这里前,他也认为自己的内心是看破了这一切,已经大彻大悟。而慧空禅师的一道难题,让他看清自己离“不思善,不思恶”还相差甚远。

行平直心,不执着于相

一日,活佛仓央嘉措在堪布的陪伴下,在大昭寺内游逛,突然看到长廊一端出现了吉祥天母。仓央嘉措奇怪,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年老的画工佝偻着身躯在长廊的角落,一边念吉祥天母咒一边给脱色的壁画敷彩。

令人感动赞赞叹之余,仓央嘉措觉得有些遗憾,错误的咒子在诚心的作用下尚有此功力,若他会正确的念法……想到这里,仓央嘉措走上前去,跟老人解释并教会他正确的念法。

几日后,仓央嘉措前去探看老人,意外的是吉祥天母消失不见了。仓央嘉措忙问老人最近是否有特殊的事情发生,在得到老人否定的回答后,仓央嘉措觉得也许是咒子的问题,请老人当面念咒。老人刻意咬清字眼,咒子也一字不错。

真正修行的人是怎样的?

仓央嘉措百思不得其解,便询问堪布其中缘由。堪布回答:“念咒一心投入,咒子错而心中有吉祥天母,故而有效。念咒时只想咒子对错,心中的吉祥天母没了,所以咒子失去了效力。”

《六祖坛经》说:“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老者原本是用心念,而后因刻意改过读音,却变成用口念。《无相颂》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如果心不平静,光守戒律有什么用呢?只有当戒律不再成为戒律,而是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时,才是最高的境界。

在现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修行就是盘腿而坐,修行就是要去出家当和尚,却并不知“一行三昧,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禅就是直心、平常心、本来清净的心,以禅定的心去行住坐卧,即是修行。

内观修功德,人心变道心

梁武帝曾问达摩:“朕一生建造寺庙,敕度僧人,布施财物,广设斋会,有什么功德?”达摩却说这并没有什么功德。因为梁武帝心存邪见,所有的做法都是在求有漏的人天福报。

真正修行的人是怎样的?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我们现在很多人学佛,都是为了“求福报”,是功利的,而功德不等同于福报。如果做了很多好事,但是不明白自行本来清净,那还是没有入门。

六祖慧能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能认识自性就是功,能无差别对待万事万物就是德。《尚书》说:“人心惟危”,人的心思变化莫测,而恶念往往多于善念,只有内观自心的静,不起心动念,“吾日三省吾身”“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才是修功德。

真正修行的人是怎样的?

真正修行的人是怎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