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电影《黄金时代》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你更喜欢哪一部?

鹏友程


说实话,黄金时代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但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是真的很经典。在这部电影里面的夏雨真的太年轻了,一度让我怀疑他和张一山有什么关系,但其实他们可能两人并没有什么关系。

而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但是让我记忆深刻。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看过这部电影,当时看完以后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就是觉得很好。就是那种不知道哪里好,就是觉得好!

讲述了一个青春,讲述了一个时代,那个年代的青春就是这样度过的,现在回想已经不记得大概的剧情了,但是依然觉得是一部很好地系很好的电影,也值得大家去看一下。


扭轱辘李


作为一名60年代北京出生的我,更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情里体现的那个年代的北京,可不是现在年轻北京人能够理解的,也是我童年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影片中马小军光着脚板赤裸着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上身,在屋顶飞檐走壁,太像儿时的自己。沾青蜓、(Dei)蛐蛐、骑驴、蹦弓子、弹球。。。更是那个娱乐匮乏年代我们的最爱。至于影片中马小军溜门撬锁、王朔茬架,在那个特殊时期更是司空见惯。

影片中好面子、骄傲自信爱吹牛更能体现那些生长于胡同、住在大杂院里的、“儿化音”特别重的老北京人。

总之,作为北京人的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很美好!











威灵顿666


《黄金时代》如果你把他看做一部纪录片的话,可能会收获不少掌声。但作为一部电影,尤其是人物传记电影,我不愿意过于赞誉。

因为首先,作为一部电影它的时间未免太长了吧。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要知道一般的电影长度一般在八十分钟到一百二十分钟左右,私以为一个半小时最佳。《黄金时代》共178分钟,将近三个小时。作为一部文艺片,它注定了“叫好不叫座”。文艺片本来就不容易大卖,一般观众花钱去电影院看电影,都是图个热闹,想要开开心心的看故事。没有谁喜欢在电影院里看三个小时的别人生平事迹吧。

其次我们要知道的就是这个故事不仅时间太长,而且故事讲得也不算好,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整个故事就是通过萧红的一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悲哀,中间穿插战争。通过一个文人的悲哀反映出整个时代的悲哀。面对战争,文人失去创作环境,想来也是悲哀的。萧红的时间线大概是:汪恩甲——表哥——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整体上的大时间线是没问题的,各个人物关联在书籍资料中都有迹可循。让我觉得怀疑的是,其中的细节。

《阳光灿烂的日子》无疑是90年代中国影界的意外之喜。它带给观众的决不仅仅是一种无所事事的闲聊调侃,也不仅仅是对特殊年代的追忆与讥讽。当观众深深地为影片打动时就会发现,这部影片所展现的竟是一个意象丰富、意味深长的“社会一个人”、 “文化一心理”图景。

所以二者,我更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只迷了路的牛


电影《黄金时代》主要讲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战乱纷起,主人公萧红,一个独立的女子,逃婚求学、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他先后与四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体现爱的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那个年代每个人的不同命运。她对生的坚定死的挣扎,人生的经历在她的笔下穿透纸背,人生亦如此。

与《黄金时代》的文艺范、悲惨、战争相比,我个人更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更多的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也同样像极了80后的我们,下面我着重的说一下《阳光灿烂的日子》:

该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北京,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大人忙着闹革命无暇顾及小孩,孩子无忧无虑的玩闹、戏耍。由四个小孩组成的小团体把书包放学后把书包抛上天空,而马小军的书包抛出后久久的没有落下,再次到了他的手中已经是中学时代了,70年代属于他们。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胆敢戏弄老师、溜门撬锁窥探秘密却从不拿人家的东西。再一次的溜门撬锁去人家时被一个女孩吸引的马小军产生了朦胧的爱恋,结识米兰的马小军在她面前各种表现,然而米兰只是把他当弟弟,还喜欢上了马小军的兄弟-刘忆苦,这时马小军爱情路上的大挫折。由于与米兰交朋友马小军受到父亲的责骂,父子之间言语简练,以一个干脆的耳光结束冲突。几人在屋顶合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直到天亮太阳初升,这时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让人向往。阳光灿烂的下午马小光骑车带着米兰,沉醉在她的一言一行中,这应该是这时的马小军最快乐的一天。小军因为祖父的离世赶往奔丧,回来后却发现米兰和刘忆苦已经在一起,二人的打情骂俏让马小军心生醋意,踩着脚蹬发泄着醋意。在晚上的聚会后,马小军用仇恨的目光看着打情骂俏的二人怒火中烧,仿佛爆风雨要来临,紧接着是在游泳馆与人冲突的一场戏,马小军的懦弱与刘忆苦的勇敢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米兰心里对刘忆苦更是喜欢。潜伏已久的感情冲突在餐厅终于爆发,他侮辱米兰的人格、与刘忆苦互打耳光,马小军拿起酒瓶打碎走到刘的面前时,有没有对他的爆发寄予厚望?然而这只是马小军的幻想罢了,一样在酒桌上微笑的推杯换盏,他心中的不满变成雨夜声嘶力竭的呐喊,他的懦弱使他成为牺牲品,终于在对米兰的痴情与不甘中他做出错误的举动意图强暴米兰,他的懦弱再一次的击败了他,他被彻底的抛弃。兄弟疏远他,在他跳水时猛踩从水中出来的他(当然不是真的踩,应该也是他的幻想,表达他被孤立)。马小军不再抱有幻想,在成人的世界里只有你死我活的生死苦斗,这就是法则,是社会对你无形的枷锁。改革开放后几兄弟再聚,路上遇到一起长大的傻子。岁月如同一把锤子把我们的青春拍的粉碎,不得不面对残酷的明天,坦然面对今天,珍惜眼下的时光。

像极了80后的我们,童年无忧无虑,下河捉鱼、上树捉鸟、各种的玩耍,中学时代逃课、暗恋、打架等等的童年往事从脑海跑出,那真是最单纯无忧的回忆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变得越来越稳,不再是我们改变社会,变成我们被社会改变,或者说我们接受了现实。


白色猫小喵


更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多一点。——从马小军的情欲觉醒看《阳光灿烂的日子》

从未看过哪部电影像姜文的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用如此强的人造光线,把绝大多数的镜头和场景,尤其是白天的镜头和场景,都笼罩在一片充足刺眼的“阳光”下。故事中自称“这座城市属于我们”的“顽主”少年马小军,在强烈的阳光下大口呼吸着夏天的空气,在阳光下迎来了情欲的觉醒。之后,在情欲指引下他的所有交织着幻想和现实的故事,也都暴露在这阳光下。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裸露的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阳光充足,太亮,使人眼前一阵阵发黑。” 电影的第二段旁白便点出了电影的中心词:情欲。也巧妙地点出了情欲所处的大背景:阳光。最强的自然光在这里很自然地构成了天然力量的隐喻,奠定了属于少年的原始狂野的基调。而影片也在开头的第二个场景,便隐晦地交代了马小军情欲的觉醒。

在第二个场景中,脸型还保持圆润婴儿肥的幼年马小军循着音乐声,去偷看房间里翩翩起舞的三个女孩子,这场被认为是致敬《美国往事》的戏却用了很不符合常规的一处蒙太奇,以呈现马小军最初的情欲觉醒:

镜头先给了一个在粉尘颗粒徐徐升起的室内,三个女孩子在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的全景,然后切到小男孩半露在窗台的脸,他还很明显地先眨了两三下眼睛,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什么。接下来的蒙太奇非常耐人寻味,镜头直接切到的不是三个女孩的全景,也不是哪一个女孩的脸,而是一个女孩子穿裙子的小腿。小腿迈步,旋转,这个展示马小军视线的镜头足足在女孩子的腿上停顿了五六秒钟,然后才上移,稍稍拉远,小女孩转过身来,镜头呈现她的面庞。

从年龄判断,这个有关幼年马小军的场景距离少年马小军和米兰的主线故事发生至少还有四五年的时间,但它如此轻巧的开启了马小军情欲的觉醒和对性的懵懂认知,对女孩小腿看似不经意的特写和主线的两个镜头形成了呼应,串起了一根有关性和情欲的清晰主线。和《美国往事》里偷窥黛博拉练舞的少年“面条”比起来,在不过八九岁的年纪,马小军的性意识已经算得上早熟了,十二三岁的“面条”面对黛博拉故意掀起裙子的动作,是感到惊吓和恼怒,而马小军却在八九岁的年纪里,便开启了自己对性的隐秘好奇。

与这个镜头前两次形成呼应的是,少年马小军前两次遇见米兰的真人时,一次的镜头是从,米兰粗壮的小腿往上慢慢推上去,另一次是躲在米兰家床下的马小军只能看见她换衣服时裸露的小腿后侧并用想象补齐全貌,而第三次遇见也是真正认识米兰时,把烟掉在地上的马小军首先看见的也是她的小腿,旗袍下略有些粗壮的,他已经熟识的小腿。这个时候他的性意识与情欲,已然在瘦弱的身体里觉醒了,如同一只刚刚长成的小兽,在阳光下寻求嘶吼跳跃和奔跑的机会。

在很多国家的文学史和电影史上都有这样的作品,它自始至终都不刻意呈现什么宏大的、政治正确的主题,不带有任何外生的创作目的,只是真实而仔细的呈现一代人或者一群人一类人的生活图景,它平凡而又不平淡,简简单单却又包罗万象,让读者或观众不由得深深浸入故事本身,与故事中的人物共同呼吸。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有时构成了波拉尼奥和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全景式效果,从故事的每一个角,每一个视点看进去,都能看见色彩斑斓的映像。有时候,尽管这个故事讲述的只是特定的一代人的故事,然而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读者和观众,依然能够在故事中收获分毫不差的同等感动。

这样的创作现象似乎违背我们的认知,创作本身常常被认为是对生活元素的有意筛选,电影的紧凑性和张力往往要求这种筛选必须是围绕特定主题的或者有目的的,甚至是天然刻意的。而不加选择的自然呈现往往难以避免琐碎和混乱,全景式的创作理想常常因为包括所有的细节陷入纷乱之中,成为一个平淡而没有波纹的故事。就好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姜文并没有给出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他只是把强烈的人造光打入每一个场景,认真的记述马小军在已经觉醒的情欲指引下真实的生长过程,这个故事里没有英雄没有战争也没有赞歌,有的只是一个瘦弱稚嫩而迷茫空虚的少年,和他无处安放的荷尔蒙。阳光把他的无奈,他的饥渴,他的空虚,他的孤单,他的狂热,以及他的嫉妒都照的一片透亮。

“视野有多大,她的形象就有多高远;想象力有多丰富,她的神情就有多少种暗示。”溜门撬锁的马小军因为一张照片而迷恋上米兰。在别人的眼里,他还只是个孩子。他终于和米兰熟识、可米兰喜欢的却是他的大哥、帅气成熟手黑的刘忆苦,只把他当作小弟弟。他讲述所有听到的看到的想象出的英雄故事,把他们安在自己身上,米兰却从未显示过丝毫他想要的钦佩哪怕是惊讶。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里多么渴望成为大哥和英雄,同时又把对米兰的感情看做多么神圣的东西。他会把父亲的所有勋章别在胸口,哼着进行曲敬礼,对着镜子表演战争,他也曾对着镜子为自己在公安局的受辱而想象复仇,然后立即在群架中用暴力肆意宣泄着自己的情绪和情欲。

他的形象如此渺小,如此平庸,如此脆弱,如此真实,而他内心对于成熟女性米兰的迷恋却如此深远,如此真挚,并在他的心里被内化为神圣本身。所以当小帮派里唯一的女孩于北蓓涂抹唇膏玩起亲吻游戏的时候,他发火了。

背景音中同伴们亲吻游戏的背景音还在继续,特写镜头对准马小军带着唇印的脸,他的眼神里混杂的东西,远远超出了一般少年的眼神所能带有的东西,有懊丧、迷惘、恼怒,还有一些说不出的感情。

第一遍看这部电影,看到马小军骑着自行车带米兰穿过清晨树林路的阳光的时候,我已经不再关心情节的结局本身了,我知道这样的梦境预示着梦醒后的荒芜,但阳光注定照进少年心中那反抗荒芜的旅程中的每一个角落,并照亮所有混杂着情欲和狂热的神圣本身。

每一个失意者的心里也许都住着一个马小军,幼小瘦弱而又狂躁不安,畏惧伤害却又好勇斗狠不服输,始终在幻想,始终在成长并反抗荒芜。

豆瓣网有一条针对剧照的热评,直截了当的评价马小军“他一直在意淫”。而我宁愿换一种表达方式,这样说:

“他在阳光灿烂的夏天感受到了冰冷,并力图用截住阳光的方式燃烧。”





小幽默大智慧


黄金时代是典型的文艺片,抱着看精彩剧情和浪漫爱情的朋友恐怕会失望,因为剧情平淡,另外爱情也是轻描淡写。这部电影描写的就是萧红坎坷的一生,她遇到的男人、女人们,几乎都是圈子里的知名文人。由于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信息量非常庞大,很多本可深究狠挖的情节都只能寥寥数笔带过,将足可拍成一部电视剧的内容浓缩在三小时的电影里,还能把故事讲完整并且将众角色刻画得丰满立体深入人心实属不易,可见导编功力之深厚。这片子不符合大众口味,只推荐爱好文艺片或者有一定思想深度和阅历的朋友前去观看。

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呈现出一幅形象丰富、有意义的“社会-个人”、“文化-心理”画面。 这幅画当然具有划时代的性质。作为时代的文化代言人,编剧王朔有着无限的风光,但从九十年代开始,他似乎逐渐衰老。一群网络时代的文化英雄和新人类正在崛起并取代他的地位。——如果可以这样说,那么阳光明媚的日子几乎可以像王朔那样,文化代言人以一种独特的时代意识离开了文化中心的时代立场告别演说,所以这似乎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个人比较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影片隐藏着特殊的历史文化。




吉丽影视剪辑


您好,我是little混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电影《黄金时代》与《阳光灿烂的日子》其实两部我都挺喜欢,两部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但非要选一个的话我更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

首先呢我先说说我对《黄金时代》感悟和看法吧,也许每个人都会向往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我们从他人的叙述中窥见这个时代的面貌,用想象力扩充它的躯干,然后忽然觉察到自己并不生活在那里。

好了言归正传,我喜欢《阳光灿烂日子》

有以下几点

第一,导演姜文的旁白贯穿全片,他的声音沉静低沉,就像一个跟你聊天的大哥,讲述他们哪一代人的记忆。

~~这是一场自我幻想,也许,马小军从未真实的接触过米兰,从未看过米兰睡觉,从未大胆的跟米兰打闹,一切关于米兰的故事,都是大脑记忆的主观嫁接。慢着,我的记忆好像出了毛病,事实和幻觉好像又搅到了一块儿,可能她根本就没当着我的面睡过觉,可能她根本就没有凝视过我,那么她锥子般锐利的目光和熟睡的样子又是怎么跑到我的脑海中来的呢。她像一个幽灵,来无影去无踪,只有我的感觉和嗅觉里留下了一些痕迹和芳香能证实她的存在~~

第二,充分了展现做为青春期的孩子们的最原始的一面。

在焦躁、苦闷、无聊的老北京,马小军竭尽所能的发泄着多余的活力,大胆放肆,充满了破坏力。翘课、撬锁、打架、抽烟、混社会,逞英雄。

但是在马小军的内心,同样藏着敏感、羞涩、朦胧;以及茫然不知所措的女性迷恋;

青春是特殊的,它需要持续的亢奋和激情,因为这能带来短暂的快乐;

青春躁动,总觉得世界是牢笼,想要一双铁拳将之暴力砸开,让自己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

青春是荒诞,做自己想做的一切,来证明特立独行的傻瓜确实存在!

以上就是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欢迎大家讨论和关注。


little混剪


我最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经典之作,不刻意的青春故事,不做作不矫情的表白,我们每个人好像都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倒自己的影子,马小军的溜门撬锁,不服管教,胡作非为,雨夜喝醉跑到米兰家楼下向心爱的女孩米兰表白,他鼓起勇气对米兰说出了一句“我喜欢你”。然而当米兰让他重复一遍的时候,他把这句话变成了“我车掉沟里了”妙趣的一个细节,把我逗笑了一秒后,让我想起了自己也是一样,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也想马小军一样的怯懦和幼稚,其实也是我们有时候看这种青春电影就习惯在里面找生活找回忆,这部电影给人很大的共鸣,演员们的演技好,夏雨眼里有台词,每个人都能从他眼里看到欣喜时的内心独白,愤怒时候心里最想讲出来却无声的话。故事好是亮点,拍的好是能力,演的好是本事。而恰恰这个电影都做到了,让人过目难忘,回味良久……

致敬:鬼才导演姜文[送心]




帅死的骆驼


在我心中,我觉得阳光灿烂的日子可能更好看,大家都知道《阳光灿的日子》是姜文导演的一个作品,它是非常好的一部国产电影,并且这部电影也获得了各种奖项,也被很多电影导演夸奖,斩获各大奖项。

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的是一个少年的荒唐青春,它并不像一般的那些伤痛文学一般,只是一昧的讲言情,不像琼瑶那样,只是讲青春里伤痛故事,而是讲述的是70年代部队大院的生活,对于很多从未经历过看过的观众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去了解的影片。



海角的一条咸鱼


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很难不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作为青春物语,两者有着太多的相似元素:

一个精力旺盛,内心宇宙丰富,却又不知如何燃烧荷尔蒙的小少年;

一帮熊孩子组成的无所事事,四处惹事生非的“帮派”;

火并,互殴,流血。

一个若即若离,周旋于各方,暧昧不清的女孩;

因为痴恋这个女孩,兄弟阋墙,小少年最终疯狂爆发。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甚至在镜头方面,第一次拍长片的姜文,和他在“北洋三部曲”中招牌式“哐哐哐哐——咚~”的快速剪辑各部位特写,后接中景中长镜头的影像风格几乎判若两人,悠长的固定镜头和以人物为中心缓缓的跟拍镜头,徐徐推进的节奏都与《牯岭街》颇为神似。

然而少年们都有着差不多的筋络皮相,若是再多看一眼,就能发现内里乾坤的迥异。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一个是“阳光灿烂”,一个是“杀人事件”,第一印象开始,就岔走了。

回忆里的马小军大多时候总是一副嬉皮笑脸,无法无天,到哪里都是一副贫嘴。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小四则是木讷少言,倔强刚直,除了后段在医务室里集中的一段表露出少年心性,似乎连笑容都很少。

这也让两个故事,气质上先分出了明暗。

故事结构上,《阳光灿烂的日子》以马小军的第一视角回忆展开,他就是剧情的主轴,无可争议的核心。虽然我们可以从他的回忆缝隙拼凑出其他人物的侧影,但是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马小军的叙述服务。

与之相比,开启全知视角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更像是一个网状结构,小四是网中的重要一环,但是以他为起点,延展出的父亲,朋友,女生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也因此增加了整个电影的厚重感。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不过也难言《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多么的轻盈洒脱,虽然它的情节简单,线条清晰,但是刺破马小军的回忆,我们知道诸多的美好只是长大后所幻想的,回望时的迷离梦境。由此正可以反推出,当时的少年是多么的怯懦而孤独。

年代的阴影也增添了对“阳光灿烂”的怀疑和疏离。无论那时候的马小军过得的飞扬洒脱,还是唯唯诺诺,境遇都应该算是极好。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青春的确有资格“阳光灿烂,白云朵朵”。

但是对于马小军的同龄人,恐怕很多也并没有能力享受和他同样的回忆。

我的父亲便是如此,他给我们讲述的少年时期,是翻越十几公里去上学,是散学回家帮助父母忙里忙外,是一刻不歇的劳劳碌碌。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而对于马小军的大部分晚辈们而言,这种放纵同样的不可思议。现在的学校,即便一直退让,但约束仍在,而家长更是不断的对你施压。像我的小时候整天被耳提面命的便是:“好好读书,否则长大没有出息。”

换而言之,无论什么年代,绝大部分人的青春,甚至是一生,都在不断鞭策向前中疲于奔命,而在明媚的阳光中忧伤的马小军,是不属于绝大部分的那一小撮人。

这层隔阂并不会阻碍我们对这个简单的青春期故事表象的理解,那份懵懂和悸动还能引起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们的共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