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的文化包袱是好事還是壞事?

呆呆牟子


把文化比喻為“包袱”,不是指相聲藝術的“懸念”,而是指影響思想或行動的負擔。

筆者認為,文化從來就不是包袱,也不可能成為包袱。

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社會是與現代先進文化並行的主流文化。既然是主流文化,就不存在是包袱而恰恰是推進社會前行的財富。

有些國人把孔孟的“中庸之道”,視為“和稀泥”“懦弱不爭”的民族性格“包袱”。這其實是對中庸思想的誤解。

中庸之道恰恰是中國人高明的哲學智慧,它的本義是:中正固“度”。北宋著名哲學家程頤對《中庸》評價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明代著名哲學家朱熹對“中庸”的解釋:“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的基本含義中就包含著“中正”的原則。而“庸”字的搭配,就將原則變成了方法與態度——“持守中正”或曰“守正持中”。

如果把傳統文化的“中庸之道”放置在當代社會各種現象中來觀照,敬請讀者諸君看看它是包袱還是財富?

追求財富但不丟我誠信,就是守正持中的“中庸之道”。

融入世界但不失我本真,就是守正持中的“中庸之道”。

合作共贏但保我核心利益,就是守正持中的“中庸之道”。

不偏激對抗但守我底線原則,就是守正持中的“中庸之道”。

反對戰爭但保留我止戈為武,就是守正持中的“中庸之道”。

……

2012年11月,韓國國師金容沃出版了一本書,書名為《中庸:人類最高的智慧》。書中說了一句振聾發聵的話:“倘若中國的人民和歷史忽視《中庸》, 便是拒絕自身生命的本原, 而拒絕的結果,唯有死亡和敗落。”

這句話,足以令那些視“中庸之道”為民族性格“包袱”的國人,為之汗顏!

所以,筆者認為“中國的文化包袱”是一個偽命題。

(摘自筆者頭條號文章《“中國的文化包袱”是一個偽命題》)


和光同耀


題主,你既然認定,中國文化以是"包袱",那怎麼也好不到哪裡去。"包袱"當然是壞事。我記得,家鄉農村第一生產隊,一個姓陳的,上個世紀的70年代,已60來歲,背上長的那腫瘤,對他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大"包袱",好多人都認定不能割,再加經濟上的貧脊,的確也割不了。後來家庭情況好了,再加之醫療人員,也認定能割,割了對本人也絕對有好處,有輕鬆的感覺,還有美的瘦身的感覺。80年代到底割掉了,據本人說,真有輕鬆的感覺。在別人看來,雖談不上美,但的確順眼多了。關於中國文化的"包袱",我認為也應該是這樣。保持中國文化人,人背上的那個大"包袱",則必須割掉。凡是文化,必有民族的清香感,有拼搏上陣的輕身輕鬆感。孔老文化,對中華民族,的確太有沉重感了!


偉134682046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些事實不清。包袱是一種負擔,說它是好是壞,本身就帶有主觀預判,對答主和讀者都不太友好。

因此,我們首先必須明確“中國的文化包袱”是什麼?

“文化包袱”指的是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傳承至今,並且仍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就是古中國和現代中國仍舊聯繫密切。

世界上的文化古國有很多,古希臘、古埃及、古印度等,但沒有一個仍舊是與現代國家息息相關的。因此,可以說其他古國不存在這回事,“文化包袱”是中國特有的。

古中國與現代中國仍舊密切聯繫,許多學者已經證明了這是一個事實,包括中國特有的象形文字、書法、文學(比如:詩可追溯到《詩經》,小說可追溯到《山海經》)等。

在這裡,我認為可以再補充一點,就是在生活上,古人和今人也有密切聯繫的。舉兩個例子證明。

第一:古人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在這裡,我相信古人已經充分考慮到,大多數人是很普通的,都要面臨錢財等現實問題,因此總結出“鵝毛雖輕,但情義珍重”。

但我國“送禮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卻形成了禮物以貴重、稀有來表示情意,這就導致了攀比、奢侈、虛情假意等情況發生。比如過年包紅包這件小事,本來就是圖一個吉利,是增加親朋好友相聚和慶祝的一個“理由”,結果有些地區卻在紅包做起功夫,紅包最小几百塊,少了還會感到沒面子,一個春節那麼多孩子,有些人光是紅包就沒了幾萬塊,可是一年到頭才掙多少錢啊!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很多人因此害怕過年,把好好的情誼都毀掉了。即使紅包錢再多,禮物再貴重,終極不是真情實意,遠不如送鵝毛。在這方面,我覺得廣東人做得就很好。

第二:現代人提倡務實嚴謹的科學思維,殊不知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的聖人先賢早就對此有所總結。

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表達了一種尊重習俗,但保持理性思維的觀點;“未知生,焉知死”(活著的事情還沒想明白,怎麼能知道死後的事情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侍奉人還沒待奉好,怎麼能侍奉鬼神?),表達了一種務實、嚴謹、重事實的觀點。

儒家是嚴謹務實的唯物主義,與現代的科學實踐,馬克思唯物主義,十分相似,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適合中國的“文化土壤”,讓人們能夠快速接受和吸收。

現在批判傳統文化,大多是說它封建迷信,剝削殘酷,拉幫結派,思想頑固等等,但很多批評的人,卻很少有人會去認真看看儒家、道家、法家等經典著作。原因很簡單,批判不需要任何成本,但認真去驗證一件事的成本卻很高。

如果你認真去讀讀早期中國思想家的書,就會發現封建迷信、思想奴役是他們特別反對的,比如孔子對自己定位就是“人臣”,但明清時代卻成了“孔夫子皇帝”,這是嚴重背離儒家思想的。我們不能把孔子死後,那些利用孔子發財和進行統治的人所犯下的錯誤和罪行,都歸到孔子身上。很多“批孔”的人,實質上就是利用“死人不能講話”,對活人他們未必敢如此。

總之,對中國的文化包袱是好事還是壞事,清末民國以來無數的大師,早就總結了一句非常精闢的話:“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幾千年的厚重文化,固然是一種包袱,但也是一種巨大的優勢。有學者提出說:“你知道美國最大的弱點是什麼嗎?是它沒有歷史和失敗的經驗。”悠久的歷史,數次失敗的經驗,就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讀書小當家


中國的文化包袱

是一個完整的詞

不能斷開來讀

既然是包袱

自然是不好的

只要是不好的

就應該剔除掉

應該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

問題是

你怎麼確定

它是不是包袱

不能枝葉樹幹全去掉

不能搞一刀切

事物的存在

必定是正反兩方面共存

不可能完全去掉另一方

只能是一方壓倒一方

一方為主

一方為輔

正氣壓倒了邪氣

社會就穩定

國家就安定

人民就心定

邪氣壓倒了正氣

社會就混亂

國家就動盪

人民就難過

我們要做的

就是不斷地剔除糟粕

不斷地取其精華

不斷地將好的文化發揚光大

這樣

老百姓生活好了

社會就會穩定

國家就會強盛


用戶82253286110


中國文化的包袱是好事還是壞事?我認為是既可以變成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的事沒有一統論可以解決是成為包袱一直揹著成為沉重的負擔!也可以變成當代進行精益改良的來源而成為民族復興的運行”軟件”!民族復興不僅需要有”硬件”建設也必須要有適用的”軟件”文化在其中運行來促進社會具有靈性!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大約就是這種共軛推輓不可分相互促進而生百業興旺發達才能獲得繁榮昌盛不斷進步的社會!故:不能將文化變成包袱揹著不能用的也不知道淘汰那就必成負擔。文化是社會運行中不可或缺的資源的原因就是能促進創造與創新來助推社會在不斷變革中保持發展的動力不會枯竭的源泉。動態的人世間決定得使用動態變化的方法來應對才會具有前途……


公議


凡事不可以絕對,我想但凡讀過千年經典的都知道,群經之首《易經》就告訴我們,不要單獨一個角度去看問題,要從整體到局部!我想這種智慧,每個家庭的老人家應該都教育過自己的孩子們吧!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智慧思想,一定要明白!西方的二元對立思想,已經腐蝕了很多年輕人!如果還不理解,就去親自讀讀《中庸》,而不是從別人嘴裡聽來的‘’中庸之道‘’。凡事和人都不能用好壞來做結論!


將抗衰進行到底


文化不是包袱,題主才是個大包袱。


晴空SINGLEMAN


中國的文化是動力而不是包袱!


梅花雪4689


既然是包袱當然是壞事。社會是發展的,沒有包袱,輕裝上陣當然更好。背上沉重的包袱能跑快嗎?能趕上世界發展嗎?


蘇申js


題目直接把文化當包袱了,本身含有一定的立場。文化這個東西不能簡單地用精華糟粕來判定,這裡有平衡和適用的問題。就像空氣,即使被汙染了,也不能不喘氣。文化是個混合體,有精英文化也有通俗文化,前者需要具體地學習,後者不知不覺中實踐著,有時候,你也沒得選。文化的傳承在各種目的下被拉伸和變化。這個題目太大,只能泛泛而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