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別當職場“待宰”的慢馬

文:冠群職說 本文共6003字 閱讀約6分鐘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職場心理:

老闆開會交代了一項工作任務,讓你們部門去做,你當下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工作可別交給我,我可不想幹。

年底了,公司要求進行個人工作總結,你心理的第一想法是:寫什麼工作總結,就這點工作,領導還看不到嗎,總搞這些“面子工程”,我就不寫。

有一天,財務發工資,你不小心看到了和你同部門的小劉的工資條,你的工資比他高了500塊,你心裡暗喜:小劉平時幹那麼多活,還總捱罵,工資還沒有我高呢。這公司,幹多幹少一個樣。

我的前同事老王(雖然叫老王,其實還不到35歲),私底下聊天,總愛掛在嘴邊的話:咱們公司,乾的多、錯的多;乾的少、錯的少;啥也不幹的,啥毛病沒有。


每次只要部門安排工作,老王能躲的躲,能推的推,只要公司按月發工資,老王就萬事大吉。領導也找過老王幾次,沒有明說,但也旁敲側擊的讓老王注意工作態度。


老王對領導的話從來都是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直到公司因業務調整,老王被列入裁員名單,老王臨走的時候還在說:我是公司內部競爭的炮灰。


可能老王到現在都不知道,當時他所在的部門,是沒有裁員名額的,是他的領導主動申請加上的。

老王這類人,就是職場上典型的“慢馬”,而這種職場現象,就是常說的“慢馬效應”

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別當職場“待宰”的慢馬

心理學中有一個專業術語,叫依賴共生關係:指的是過度付出又不敢、不願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往往又會吸引那些不願付出,只求索取的人。他們之間所發展出的關係,就被稱為依賴共生關係。

而“慢馬效應”恰巧驗證了這種關係,職場的“慢馬們”總是因為部門工作有人做,出了問題有人扛,久而久之,對那些願意付出、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產生了嚴重依賴。

所以,我們在職場中,經常會看到這種現象:有一部分人抱怨,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這部分人是“快馬”;而有一部分人就是“得過且過”“偷懶耍滑”,這部分人是“慢馬”,慢馬的結局,我們也都看到了,不是已經被淘汰,就是早晚會被淘汰。

針對職場“慢馬效應”,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 什麼是“慢馬效應”?職場中的“慢馬”有哪些特點?;
  • “慢馬效應”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 “兩位一體”的方法,是如何破解職場“慢馬效應”難題的?
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別當職場“待宰”的慢馬

什麼是“慢馬效應”?職場中的“慢馬”都有哪些特點?

一、“慢馬效應”來自兩匹馬的故事

“慢馬效應”一詞,出在陳世清所著的《對稱經濟學》一書,源自於一則故事。


“有兩匹馬,一前一後,拉一輛車,後面的馬偷懶,出力少, 主人看到一匹馬也能夠拉車,就讓後邊的馬留在家裡幹零活。


前邊的馬多幹了一匹馬的工作,吃得還是那些草料;後邊的馬不用再幹重活,生活愜意,‘待遇’也沒有降低,後邊的馬,當時覺得很得意。


轉眼來到年底,主人家準備過年招待客人,發現沒有肉,主人看到‘閒逛’的那匹馬,就把它殺了,犒勞了客人。”

這則故事,就是我們現在常聽到的:慢馬效應。“慢馬”比喻的是職場中偷懶、幹活慢、不思進取的員工,通過故事,告誡職場人,如果不努力工作,老闆覺得你可有可無,你被踢開的日子就不遠了。

二、職場中的“慢馬”都有哪些特點:

  • 奉行“乾的多,錯的多;不幹不錯”的工作準則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

同一個公司,一個員工,老闆找他交代工作,他總是不做或者做不好,那領導下次就不會在找他;另外一個員工,老闆找他交代工作,他總是做的很快而且做的很好,那麼領導以後有什麼工作都會找他。

第一個員工就是我們我們的“慢馬”,他們誤認為“乾的多、錯的多,不幹不錯”,其實根本原因,是領導都不給他們“乾的機會”。

  • “貪圖安逸,缺少危機意識”

“只要每月按時發工資就行”、“我不能加班,週末要出去玩呢”、“都下班了,你們還不走啊,那我先走了”

“慢馬”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卻忘了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工作。工資高低往往是與付出的努力程度成正比,這是鐵的定律。

  • “說的多,做的少,缺少執行力”

“我覺得這個方案應該這麼做,明天我改一下吧”

“小李,你說這個事兒是不是應該重新考慮一下,明天我打個電話問問”

“明天開始,我得好好看看書了”

可是“慢馬”們,永遠都沒有“明天”

正如馬雲所說: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老路。

  • “善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給自己開脫”

很多時候,慢馬們是知道自己的“缺點”的,知道自己應該努力工作,但會用“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當藉口;知道應該提升自己,但會用“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當藉口,活在當下,讓自己開心最重要。

“慢馬效應”給人們的啟示,多數都關注在“個人”品質上,如:偷懶、不思進取、眼高手低、貪圖享樂。誠然,會有這部分的原因,但在職場中,現在看到的“慢馬”多數都是由“快”到“慢”的,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轉變的呢?

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別當職場“待宰”的慢馬

職場中“慢馬效應”產生的原因

莎士比亞說:智慧是命運的一部分,一個人所遭遇的外界環境是會影響他的頭腦的。

室友老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託關係進入了當地一所實驗中學當老師,剛進去的頭兩年,每天都會在群裡各種興奮的討論怎麼備課、怎麼講課、怎麼從學生角度出發把課上好。這兩年,說的最多的:講好講壞一個樣,良心活。

第一次知道“制度壓抑”這個詞,是在《商情》雜誌上裡面,一篇名為“制度壓抑是農民貧困的根源”一文,文章中說:我國農民貧困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制度,而且由制度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的其他問題,其中最為普遍和深刻的問題就是分工。

這個觀點用在職場上同樣適用,因為企業制度設定的不合理,領導和員工分工的不同,造成“多勞不能不得、少勞又沒少得”的現象,使得本來是“快馬”的員工,因為制度問題,分工問題,產生“心理”問題,變成了職場“慢馬”。

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別當職場“待宰”的慢馬

下面,咱們就從“企業制度”、“領導能力”以及“個人因素”,三個方面,來探討職場“慢馬效應”產生而的原因

  • 企業制度的問題

企業的制度有很多,但能致使一個人由“快”到“慢”變化的,一定與是否合理“分配”有關,與“利益分配”相關的制度有兩個:一個是薪酬制度;一個是績效考核制度。

孔子在《論語·季氏》第十六篇中指出:“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可見,企業管理中,合理分配的重要性。而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因為薪酬制度的不合理,如:沒有明確的職等職級和薪資測算,全憑領導拍腦袋,新員工永遠比老員工工資高,老員工就會變成“慢馬”,而隨著更新的員工不斷引進,曾經的新員工慢慢的變成了老員工,慢慢的變成了“慢馬”。

如此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就是企業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

  • 領導能力的問題

一切管理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而大部分領導,在執行績效考核的時候,往往只關注員工的短處,如同醫生診斷,專找人的毛病,問題,短處。這種績效考評制度從來就沒認真執行過,只是流於形式。

而對於員工來說,卻造成了深深的“心理傷害”。既然我做與不做,結果都一樣的,那就不做。最終變成了職場“慢馬”。

  • 個人認知的問題

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是思維模式的不同,而思維模式不同的本質是“認知層次”的不同,簡單來說,

認知,就是對事情的看法。

“老王怎麼那麼懶,什麼事都不幹?”


這是我們根據自己的認知系統,看待老王,認為老王現在的所作所為,是“懶”的表現。而“老王”根據自己的認知系統,認為自己的表現很正常。

所以,職場中我們認為是“慢馬”的員工,在他們自己的認知裡,覺得自己是在正常的工作。當然,也有一部分員工知道自己“懶”,但受認知侷限,不知道如何去改變自己。

既然知道了職場“慢馬效應”產生的原因,那麼我們該怎樣去改變這種現狀呢?

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別當職場“待宰”的慢馬

“兩位一體”,破解職場“慢馬效應”難題

對於企業來說,任由“慢馬效應”肆意橫行,危害企業的長久發展。

當企業中的“快馬”負重前行時,“慢馬”在坐享其成;同樣的待遇,不同的負荷。即使“快馬”發揮能者多勞的高貴品質,但因為受“驅利”本質的影響,終究抵擋不住任務、晉升、待遇等各方面的壓力,日益變懶,渙散了鬥志、消磨了心態。

最後,“快馬”不是走在變成“慢馬”的路上,就是走在另謀高就的路上。無亂是哪種,對於企業來說,都是不利於長久發展的,

對於個人來說,任由自己懶惰、貪圖安逸、不思進取、耍小聰明的心態任意妄為,當真正危機到來的時候,你將沒有任何還手之力,等待你的,只有任人宰割。

那麼,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

本文提出的“兩位一體”解決方案,是“精準破解”慢馬效應的有效方法。所謂的“兩位一體”:就是將“企業”和“個人”看做一個整體。

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別當職場“待宰”的慢馬

一、企業管理方面

(一)制度層面建設

1、建立公開、合理、透明的“薪酬制度”及晉升準則

如前文所說,企業中,現在一部分“慢馬”是由“快馬”變化而來,而這種變化,產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企業的薪酬制度由領導主觀臆斷,造成曾經的“快馬”心理不平衡,慢慢的變成“慢馬”,因此,建立“合理”“透明”的薪酬制度是解決“快馬”變“慢馬”的最有效方法。

  • 薪酬制度的建設合理性

薪酬的合理性,是指對既能滿足企業的戰略發展,又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薪酬的建設原則有很多,而為了解決企業內部“快馬”變“慢馬”的問題,本文所說的薪酬合理,主要是:對內具有公平性,主要關注兩個方面內容:

內部公平:企業不同職務,同等職級的薪酬比值一致,才算內部公平。

員工公平:企業應根據員工的個人因素,諸如學歷、知識、技能、業績,對完成類似工作的員工支付大致相同的薪酬

  • 薪酬等級的晉升標準要公開、透明

曾經在《讀者》裡面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只會嫉妒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快馬”變“慢馬”,大多數情況都是受同部門、同級別、同崗位的影響。曾經的“快馬”只有看到同一個部門的、同樣都是基層員工的“慢馬”,無所事事、還拿著相同的工資,才會產生“心裡不平衡”。

因此薪酬等級的晉升標準要公開、透明,讓“快馬”知道,完成什麼樣的任務就能獲得什麼樣的“待遇”。讓“慢馬”知道,完不成任務,不會晉升。以此來助推“快馬”更快;“慢馬”逐步向“快馬”靠近。

  • 建立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績效考核機制”

在同部門的績效考核建設重,既要有競爭,又要有合作。

如果只有“競爭”,“慢馬”可能會因為“競爭不過”而私下對“快馬”進行考核阻礙;

因此,在設定績效考核機制的時,在“快馬”的績效目標和“慢馬”的績效目標設定上,要既有競爭又有合作。讓“快馬”帶動“慢馬”。

(二)領導力層面建設

出現“快馬”變“慢馬”的原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領導的識人、用人問題。

傳統的管理者大多數的時間只關注在“具體事”上面,因為事務佔據了大部分工作時間,沒有空餘時間去認真識別人才。因此,有些會溝通表達的“慢馬”就時長出現在領導的視野裡,在領導心裡留下了“愛工作的印象”,而實際的工作,可能都是“快馬”做的。

到了升職加薪的時候,因為領導的印象裡只有“慢馬”,所以機會就落在了“慢馬”頭上,長此以往,“快馬”不滿的心理會越發強烈,最後變成“慢馬”或辭職。

所以,領導者要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要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會彙報的“員工”不一定是會“做事的員工”,領導者要有分辨能力。

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別當職場“待宰”的慢馬

二、個人管理方面

“慢馬效應”,告訴我們,我們怎麼對待工作,工作就會怎麼對待我們?

我們把工作當然苦役,不付出,得過且過,得到了一時輕鬆,洋洋得意,最後等待我們的就是那匹因為“閒逛”被宰殺的馬。

曾經有幸跟隨老闆去聽領導力培訓的課程,課下,老闆們互相交流心得,有位領導說:現在人才難找,肯定花錢都找不到,我們公司注重人才建設,花錢請了一個又一個高學歷的人才,留下來的不足10%,不是能力不行,是態度不行,太懶,又不上進。

企業不養閒人,團隊不養懶人,任何時候都適用。為了不變成待宰的“馬”,現在開始就要改變自己。

1、轉變思維:沒有人的懶惰是天生的,只是沒有找到目標

職場中,“慢馬”都會被打上:懶惰的標籤,是“人品”問題。不可否認會有這樣的人,但絕對是極少數,大多數的慢馬是因為沒有找到目標。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情節,一個富二代,平時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直到家庭出現了變故,開始找到自己生活工作的目標,通過奮鬥實現人生二次逆襲。

這個例子,當然不希望我們的生活出現什麼變故,是說目標對人生的重要性。

丹麥有句名言:混日子的生活只是早死而已

盧梭說:一個人抱著什麼目的去遊歷,他在遊歷中,就只知道獲取同他的目的有關的知識。

你的關注點在哪裡,目光就會在哪裡。如果你現在是職場“慢馬”中的一員,從現在開始樹立一個長遠的職業目標,轉變自己的工作態度,用積極的態度去工作,工作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2、要有危機意識,不要沉浸在舒適圈中,不能自拔

這兩天,北大方正集團破產重組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北大方正集團是誰?


中國最大的校企,中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1986年投資創辦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也是國內僅有的兩家資產超過千億元的高校之一。

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強大背景,資產超過千億的大型國有企業,居然要破產重組,而在此之前,沒有一點點消息。

危機來的總是沒有一點點防備。“居安思危”是有古人的智慧在裡面的。

文章開篇的老王,是典型的“慢馬”,在工作中一直“得過且過”,他以為工作也就是這樣了,直到被裁員也沒意識到,正是自己的“舒適圈”害了自己。

方正集團在一夜之間宣佈破產重組,老王“得過且過”的工作,說明一個道理:能力強的人,如果缺乏危機意識,沉溺於自己的舒適圈,不求上進,都會被淘汰出局。更何況像“老王”這樣的職場“慢馬”。

從現在開始,時刻懷有危機意識,勇於跳出舒適區,那麼被宰的那匹馬,一定不是你。

3、轉變工作態度,用盡全力工作

“慢馬”們不是不能工作,不是不會工作,不是沒有能力工作,而是因為思想、態度的偏差沒有用盡全力工作。

歌德說:凡是不為自己工作的人都是辛苦的

愛迪生說:所謂天才,那就是假話,勤奮的工作才是實在的

職場中,所有的表面看似為“領導”、為“公司”而工作,說到底都是為了自己在工作。你因為工作,拿到了報酬;因為工作,掌握了生存的本領;因為在這家公司工作,積累了去下一家公司工作的經驗。

看,所有的工作都是為“為自己而做”。因此,你給予工作什麼樣的態度,工作最後都會反饋給你。你的態度是盡職盡責,那麼反饋給你的就是職場競爭能力的增加;你的態度是的得過且過,那麼反饋給你的就是待宰的“第二匹馬”

從現在開始,轉變態度,用盡全力的工作吧,你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別當職場“待宰”的慢馬

寫在最後

由“兩匹馬”的故事演變而來的職場現象,在警醒著我們不要做待宰的“慢馬”同時,也深刻反應了因為企業管理不當,造成的職場不公平問題。

任由“慢馬效應”存在,在“乾的少、錯的少、不幹、不錯”的思想引導下,會讓“慢馬”越來越“慢”,“快馬”因為覺得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平衡心裡,最終變成“慢馬”。

職場中之所以會出現慢馬效應,除了個人的原因,與企業的制度建設、領導的能力都息息相關。

只有將轉變“個人思想”“工作態度”“樹立個人危機意識”與企業的“薪酬制度建設”“晉升等級標準”“績效考核目標”“領導力建設”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慢馬”問題,助推“慢馬”變快馬,讓企業充滿活力,最終達到“企業”和“員工”雙贏的局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