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疆哈萨克族美食那仁,是怎么做的?

纵横伊犁


出生在游牧家庭中,在新疆去哈萨克族家做客,宰只羊来接待。家里来远方客人,亲戚,哈萨克族必须宰只羊做那仁肉来接待客人。

那我来给大家介绍那仁的原始哈萨克族家的做法。煮熟后放在大铁盘里。肉汤里煮熟皮带面后,连汤带面浇在羊肉上。上面再撒一些皮芽子(洋葱),连肉带汤、带面、带皮芽子搅拌在一起,味道奇香无比,又无膻味的美食。具有明显的牧区特色。


食用用料:


皮带面,新鲜羊肉,皮芽子,食用盐。

那仁的做法很简单,宰好的羊,按羊部位把肉分开,一般两个小时即可煮熟。


汤肉放盐、肉取出后,用原汁肉汤煮面,然后捞出盛盘,把面放在盘底,面上面撒点皮芽孜(洋葱)。把肉放在面上面,肉同面在一起。

端上饭桌后,把羊肉切成小块,同面搅拌在一起,然后就可以连肉带面抓着吃了,这样煮熟的那仁肉又新鲜,又好吃,味道更美,独一无二的哈萨克族那仁。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对于来访的客人,不管是哪个民族的,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来到家中,他们就要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来招待客人。而且他们认为招待最尊贵的客人就是要宰一只黄头白身的大活羊。吃饭时,热情的主人会亲手把一只大羊头献给客人,请客人吃,表示对客人的尊敬。而客人不光要向热情的主人表示感谢,还要先用小刀割下一块羊头的腮帮肉送给在座的年长主人,并切下一个羊耳朵给主人的小孩儿,自己再随便割一小块肉吃,然后才能把羊头还给主人。


莉安娜美食


肉中之王是马肉,饭中之王是纳仁”,这是哈萨克族的一句俗语。纳仁在哈萨克语中称“缩恒木”,虽然现在纳仁已经成为新疆很多民族的家常饭,但是纳仁还是保留了那种古老游牧民族食物的味道。是将面团擀成很薄面片(我们说的皮带面),和肉片一起煮,味道鲜美,具有明显的牧区特色。这种美食也叫手抓羊肉面。

我这是我在哈萨克餐厅吃的熏马肉纳仁

现在纳仁有很多种,有用羊肉、马肉、牛肉煮的,但现在,熏马肉、马肠子、熏鹅肉也可以做纳仁,里面还会加胡萝卜、土豆等材料,而且味道也是各具特色。纳仁的叫法一般就以里面的食材来叫的,要是去餐厅吃纳仁,菜单上面就是,羊肉纳仁、马肉纳仁、熏马肠纳仁等等。不管怎么做,都不改用羊肉汤煮面片,(皮牙子)洋葱丝做配菜一起吃的。纳仁一般爱和奶茶一起吃的,因为奶茶可以去油腻。

今天我就是分享我做的两种纳仁,第一种是羊肉纳仁

主料:面粉、新鲜羊排

辅料:洋葱、盐、胡椒粉

做法:1、面粉里加盐水和成光滑的面团,用保鲜袋包好,醒30分钟以上

2、把新鲜羊排切块,洋葱切丝,煲里加凉水,加羊排大火烧开,撇去浮沫,一定得撇干净,转小火炖80分钟左右,炖到羊排熟透、加盐拌均匀煮1分钟即可

3、 把醒好的面团多揉揉,用擀面杖擀成大圆片,折叠起来,切成宽条,抖散开

4 、把炒锅洗净,加羊肉汤,大火烧开,下皮带面,大火烧开,煮到皮带面飘起,加盐、胡椒粉拌均匀即可

5、把皮带面装在大盘子里,铺上羊排,在撒上洋葱丝、浇上热热的羊肉汤即可

第二种做法:熏马肠纳仁

主料:面粉 、羊肉汤、熏马肠

辅料:洋葱、熟黄胡萝卜块 、熏马肠 、 胡椒粉、

做法:1 、把面粉加少许的盐和水一起和成光滑的面团,抹上一层植物油,用保鲜袋装好醒2小时以上

2、熏马肠洗洗,加水煮熟,凉一会切薄片

3、洋葱切丝 ,熏马肠用蒸锅蒸熟,切片

4、把醒好的面团再揉揉,擀成大薄圆片,切成大长宽的面片

5、羊肉汤和熟黄胡萝卜块倒进锅里大火烧开

6、把切好的面片,用手两头扯扯下锅,大火烧开,加少许的盐胡椒粉调味,煮开后捞起装盘

7、把切好的熏马肠铺在上面,撒上洋葱丝,再浇上羊肉汤,撒上胡椒粉即可

我是头条号天山可可,原创美食达人,擅长新疆菜,每天更新不同的菜谱,记得关注我哟


天山可可


若不是懒惰,我或许会成为一优秀的厨子。前段时间和朋友们去阿勒泰路一家伊犁风味餐厅吃了几次那仁,味道极佳。那家店老板人极热情也极厚道,为回应老板的热情,我向他讨教了那仁的做法。

正巧前几天有朋友从伊犁给带来了熏马肉和马肠子,我便有了一试身手的机会。先把马肉煮到锅里,然后去菜店买了一个皮芽子,三个螺丝椒,一包和好的面。

皮芽子、螺丝椒洗净,切丁,把煮熟的熏马肉切成薄片备用,然后烧开水,下面,面片的宽窄随个人喜好。

把煮好的面片盛到大一点的盘子里,上面放皮芽子丁、辣椒丁和肉片,再把烧热的肉汤浇在上面即可。

我做得那仁味道和那家餐厅的一模一样。有两点不一样,一是我没有圆形的大铁盘;二是我创造性的加了青椒丁。还有,汤浇的有点多了。



就这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