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游览古佛寺

山西画报五台山讯(记者 高峰毅)驰名中外的山西五台山是古佛经中记载的世界五大(中国五台山、尼泊尔蓝毗尼园、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印度拘尸那伽)佛教圣地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之首,素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汉藏佛教比肩发展,雍容华贵的皇家道场,各族信徒的无比尊崇,使五台山博纳厚载,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五台山古十景(大社铜牛、玉花罗汉、碧山字塔、台麓字崖、古佛牌楼、罗睺观佛、菩萨铜锅、显通铜殿、山西土地、五郎铁棍)就是其中之一。

游览古佛寺

古佛寺牌楼

拥有十景之一古佛牌楼的古佛寺,位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区台怀镇22.5公里处的金岗库乡清水河畔的蛤蟆石村,相邻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与海会庵、普济寺隔河相望。己亥年十月的一个周末,我利用在毗邻的石咀乡担任挂职党委副书记的机会,邀请了当地人耿二,到古佛寺游览。

游览古佛寺

古佛寺精美石雕

路上,耿二介绍到:古佛寺创建年代不详,当地有“未开天地,即有古佛,先有古佛寺即有五台山”之说,到清代中叶,只留一尊经风吹日晒,雨露侵蚀,眉目也看不太清楚的泥塑佛像,人们都称之为古佛。传说,民国年间,五台山南山寺得道和尚普济,前往山东、河北、东北三省等地去化缘,路经此地时,看见这尊无人供奉,香火无继非常凄凉的古佛,便心生恻隐之心,于是,就跪在古佛面前,边磕头礼拜,边说:“古佛、古佛,你叫我成佛,我来修你古佛。”言必,立即有人答话:“普济、普济你快来修我,我叫你成佛”。普济和尚向四下里望了又望,除断垣残壁外,连个人影也没有,心想,这一定是古佛显灵说话了。于是他又讨封:“真佛在此,何必远求!”话音刚落,就听见有人答话“是啊!是啊!”从此,普济和尚每到一地边度化弟子,边募化布施,五、六年的时间里化下二十三万两银子,返回来后立即开工重建此寺。建成后便命名为古佛寺。

游览古佛寺

古佛寺千佛塔

“那就是古佛寺!”转眼之间我们随着耿二过了清水河桥,顺着他的手指方向,但见不远处一座三门四柱,中高旁低的石牌楼矗立在那里。

来到石牌楼跟前,耿二给我们介绍说:“这座石牌楼是民国十一年(1922)八月二日用汉白玉建造的。五台山寺院以前精雕细琢的汉白玉石牌楼仅有两处,一处是在古佛寺,一处是民国十五年(1926)始建的,在龙泉寺。这两个牌楼都是由五台山著名的高僧普济和尚和其弟子募化布施兴建的。只是,古佛寺的牌楼粗犷豪放,龙泉寺的牌楼精致华丽,可谓各有千秋……”

游览古佛寺

古佛寺观音殿

听了耿二的介绍,我们饶有兴致地端详起了这古佛牌楼。只见牌楼中门镌刻着一副上联为:佛法信宏深化万却千魔都入无余涅槃地;下联为:祥云常缭绕昧三光七宝真起大像宗动天的对联。两边旁门的对联则为:开天收地早了此没后一着;说法舍法普化那无边众生。牌楼背面的中门和旁门也镌刻着对联,分别是:子会开天丑会辟地足见未有天地先有古佛;其次造物又次造生可见当之物生不无灵光。佛光道儒而专心斯为教主;名造天地以立极不愧世尊。这些对联不仅字体流畅,挥洒自如,而且虽经千凿百斧,却不露一丝琢痕,可谓是书法艺术与雕刻技艺的珠联璧合,凤落梧桐。牌楼中门宽约五米,两个旁门各宽约三米,高约十二米,柱为方柱,柱之里外有石墩,上置雕狮,不仅稳固了牌楼,而且颇具美感。中门楼头一层,旁门楼头两层,形成了三层楼头,这种独特的设计,显得格外紧凑。楼头雕刻的二龙戏珠生动活泼,姿态传神;松枝葡萄,形态各异、变化多姿;佛像及其他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并刻有“民国十一年桂月立”等字样,新颖别致,形体优美,粗犷雄伟,可谓是巧夺天工的石雕艺术之珍品,无怪乎,能在五台山如林的古建之中脱颖而出,跻身于五台十景之列。

过了汉白玉石牌楼,我们又随着耿二参观了寺院。寺院坐东朝西,依弥勒佛山,临清水河畔,依山傍水,环境深幽,山清水秀,风光殊胜。中轴线上,从东向西依次为正面供弥勒佛,背面供韦驮菩萨,西侧为佛教传说须弥山腰的犍陀罗山的四峰上各住有一王护一方天下(四大部洲,即为南赡部洲、东胜神洲、北俱芦洲、西牛贺洲)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他们是持利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持宝伞的北方多闻天王、持蛟龙的西方广目天王,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是佛教中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的天王殿。第二重殿是供有中为道场在浙江普陀山的大悲观音菩萨,左右分别是道场在山西五台山的大智文殊菩萨和和道场在四川峨眉山的大行普贤菩萨,合称三大士像的观音殿。第三重殿是殿内正中供横三世佛,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两壁供有跟随释迦牟尼修成了罗汉果的十六位弟子和中国唐代时又加了《法注记》的作者庆友和翻译《法注记》的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后这两个被降龙和伏虎所替代)的十八罗汉,也称十八尊者,墙上还彩绘有五百罗汉的大雄宝殿。最后一重殿是下洞上房,顶上覆盖着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的藏经楼,也称后高殿。

另外,寺前北侧,有1998年建的一座石塔,塔为八角七层,高约34米,内供大佛七尊,小佛千尊,故塔名千佛塔。塔虽是近代建的,但仿木构建筑的塔楼,斗拱密致,翘角翼然,整个塔结构匀称,造型优美,与寺院红墙碧瓦的殿堂、山门前边清澈透明的清水河和粗犷宏伟的汉白玉牌楼交辉相应,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