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9岁男童中毒后“满脸笑容”,急送抢救!快过年了,这个教训现在看还不晚

偷偷喝酒这件事,相信不少人在小时候曾干过。

可能是出于对味道的好奇,不过多数孩子尝过一口后应该不太会喜欢酒的味道,尤其是火辣辣的高度白酒,但也有例外的。

几天前,9岁的浙江男孩小宇(化名)放学回家,看到家里放着父母从老家带来的新酿高度白酒,也禁不住好奇偷喝了一口。结果他一点也不觉得辣舌,反倒觉得甜滋滋的,他感觉不过瘾,竟然一下子咕咚咕咚喝下去不少。

9岁男童中毒后“满脸笑容”,急送抢救!快过年了,这个教训现在看还不晚

等到爸爸妈妈回到家,小宇早已醉醺醺地倒在家里。妈妈急坏了,大声把他叫醒,小宇连连喊着“头晕”,然后“哇”地一下吐出大量咖啡色的呕吐物。小宇当即被送到医院。

到医院时,他又沉沉地睡着了,满脸通红,嘴里不时说着胡话,脸上还带着笑容,呼出的气体和吐出的呕吐物都充斥着浓浓的酒精气味。可接诊的医生却一点也笑不出来,小宇“意识模糊、呕吐4小时”,被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紧急送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

医生在了解小宇病情后,迅速下达医嘱: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导尿、胃肠减压、抑酸护胃、营养心肌、止血扩容……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小宇的神志慢慢清醒。

第三天开始,小宇能够进食半流质软食,精神也渐渐好转。病房里,他喜欢拉着大家聊天,跟医生护士们讲述自己那晚的“小酒人生”。医务人员不忘趁机“教育”他一番饮酒的危害。小宇赶紧答应,以后再也不偷喝酒了。

9岁男童中毒后“满脸笑容”,急送抢救!快过年了,这个教训现在看还不晚

临近春节,佳节之际,餐桌上免不了“觥筹交错”,孩子容易好奇模仿。而有些成人喜欢用筷子沾酒逗引,所谓“锻炼酒量”的做法更不可取,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儿童胃肠及脑髓血管丰富,酒精吸收更快,加之肝功能不成熟导致酒精代谢速度慢,更容易淤积在体内引起中毒,所以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明显高于成人。而根据我国《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酒精成人致死剂量在250g-500g,婴儿和儿童的致死量则小得多,婴儿为6-10g,儿童约25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