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公司以疫情为由无限期停业,变相裁员怎么办?

应对现实者


可能公司经营状况不好,裁去的都是公司认为不太好的员工,中坚力量一个也不会裁!


宽松123


我给你出两个对策,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

第一,就按照公司的停业规定来,但必须要求公司支付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然后另外重新找一份工作干,两边拿工资,看谁更有利。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你对公司无限期停业的做法不满,也不想主动辞职,有能力跟公司耗,也不嫌麻烦,那可以这么做。

第二,直接辞职,遂了公司的心愿。只要你不想那么麻烦,能忍了公司的做法,那就直接辞职,没啥好犹豫的。

其实谁都看得出来,公司无限期停业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公司还有钱,那么后面等到员工走的差不多了自然会复工,如果公司真的没钱了,那也会在后面申请破产,也不会晾在那不管的。但无论公司最终怎么做,员工都会因为公司宣布无限期停业而辞职的多,如此一来,公司裁员的目的可能就达到了。

大多数情况下,公司这么做,员工是很难通过维权来保障自己的权益的,所以员工都会选择辞职,因为这样干脆、彻底。我也建议你采取我说的第二种策略,辞职算了吧,趁现在招工的企业多,早点找一份工作更好。


Sir聊HR


我想在现在疫情形势下,公司以疫情为由无限期停业,应该说是迫不得已的事,并也不见得全是为了变相裁员而无限期停业。

这存在两种情况可能。

一种情况可能是,公司不具备营业条件。可能疫情当地疫情控制情况不理想,政府还没有批准复工营业。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老板比员工都急。公司早一天复工营业,就能少点损失。即便是想裁员,也没必要采取这种无限期停业的方式。难道老板真的想放弃不干了吗?这种可能性很小。

这时候,需要员工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公司复工的通知,别胡乱瞎联系,影响自己的情绪。

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公司真的想以疫情为由,无限期停业,逼迫员工自离,达到变相裁员的目的。

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即便是有的地方放开了,你看整个街面上,有几家店铺开门营业的?几乎是没有。因为,人们信心的恢复得有个过程。

我们这里也算是绝大多数行业放开了,如小饭馆之类,可以自主选择营业时间。昨天我听见一饭馆老板说,开业一天,没有一个人来吃饭。

在这种情况下,营业也不赚钱,还要给员工开工资,还不如推迟营业,等人们信心恢复后再营业。

老板直接辞退不好说,还要给经济补偿,采取无限期停业的方式,被迫员工自离来达到变相裁员的目的。

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员工来说,还是早做打算,就别再耗了,重新另找工作应该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再耗下去,没有什么意义,公司都到了这种境况,自身都难保了,哪还有精力顾得上员工呢?您觉得呢?

【如果您满意我的回答,您的点赞、留言、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请点关注@职言心语,分享20年职场心得。谢谢!】

职言心语


第一,疫情之下,各地对复工均有不同的规定,您所在的单位是否符合复工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企业是否构成以疫情为由变相裁员更需要确切的证据证明。建议您与所在企业加强沟通,根据自身情况协商解决问题。

第二,疫情期间,如企业因此造成资金流断裂等原因导致发生严重生产经营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但企业依此裁减人员后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同时如因裁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如企业在未解除合同或停业期间没有发放任何工资待遇的,若经双方协商仍无法解决纠纷时,企业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

第三,建议企业员工尽量采用电子邮件、微信、书信等方式沟通,并根据公司管理层级抄送本部门负责人、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及分管负责人等,尽量保留与公司协商沟通的凭证,作为后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证明。

相关法条参考:

《劳动法》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爆笑励志视频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一年一个月的标准进行补偿。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ec000427cd88ca0705\

美景与人生


我们可以从两点去看待这个问题:

1.疫情当下对很多企业都有不小的冲击,抗风险差的早已经倒闭,有点实力的也元气大伤,作为企业此时开源节流无可厚非,为了避免法律风险及成本,停工停产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代价也是最小的,毕竟对于企业来说当下就是或者,资本市场本来就是利益当先,用到你时你就是利润,用不到你时你就是负资产,必须剔除掉。

2.对于个人而言,被停工停产无论你如何不愿意,都只能接受,因为这属于法律允许范畴。改不不了的事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积极面对它,并寻找新的机会,一份工作没有了,说不定还有新的工作等着我们,毕竟当前不是所有行业都不好,相信工作还是可以找到的,也许还有意外惊喜。



怪咖大叔


疫情冲击之下,部分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一些职工面临待岗、失业、收入减少等风险……如何稳就业、稳工资?当下,国家已经出手了。

你被裁员或降薪了吗?

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企业无法正常营业,现金流骤减,甚至归零,但是各种费用支出依然庞大,无奈选择裁员、停工、调岗、降薪等各种自救措施。

“昨天还说要降薪,今天就接到人事通知,我被优化了。”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刘醒(化名)告诉记者:“之前公司发通知说,受到疫情影响,需要全员降薪,领导降薪50%,普通员工降薪30%。当时我还自我安慰,降薪总比不发工资强嘛!反正1月份付完了一个季度的房租,只要不大手大脚还能勉强支撑。但是没想到最后还是被辞退了。”

“世事无常啊!不过公司赔偿倒是挺利索,按照劳动法走的,只是2月份的工资按降薪后的发放。这样也好,总比耗着强些,也许下一份工作会更好。”



在广州一家科技型创业公司工作的唐莫(化名)也收到了降薪的通知。“老板说疫情可能会让公司半年没有项目可做,因此工资减半。作为员工对此表示理解吧,每月工资只能拿到5000元了。但有些核心岗位的同事有房贷压力,肯定会有其他打算。”

“真的很忐忑,一方面我想辞职备考公务员,另一方面也担心不仅会降薪还会被辞退。”

“因经营困难、资金难以为继,近50%受访企业已有裁员安排。”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约86.5%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其中近30%反映影响“特别严重”,将导致亏损。资金紧张是企业最大压力之一,近九成企业账上资金撑不到三个月,能支撑半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宣布坚持不裁员、不降薪。有企业老板手撕员工要求减免工资的联名信,称“卖车卖房也要确保员工有饭吃、有班上”。

国家出手稳就业、稳工资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一方面是企业生死存亡,关系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职工的饭碗和收入,事关社会稳定。为了稳就业、稳工资,国家已经出招了。


“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

对于如何稳就业、稳工资,人社部副部长游钧给出了3招——

一是鼓励企业和职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指导企业和职工通过协商,采取调整薪酬、缩短工时、轮岗轮休等方式来稳定岗位。

二是政策帮扶到位。通过社会保险费的减免、缓缴,失业保险金的返还、援企稳岗等补贴来减轻企业的负担,使企业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三是指导督促确实需要裁员的企业,依法规范裁员,防止违法裁员,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当前宏观调控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实施“生存性政策”,即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减轻负担,保障其生存能力,减少倒闭。



图为返岗复工人员在西宁站外排队集结等候进入候车厅。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政策“大红包”使企业少裁员、不裁员


当下,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红包接踵而至,在贷款、用工成本、房租水电成本上给企业纾困,以避免企业因为现金流问题而裁员、降薪。

先是给低息贷款,央行先是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随后又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

然后是大规模降费。国务院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三项社保缴费,预计减免规模将超5000亿元,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上的第一次。

同时,阶段性减征医保费,最多可为企业减负1500亿。此外,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

不仅降费,还能返钱。对参保缴费1年以上、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另外,减免房租水电成本。数据显示,大一点的餐饮店,房租和水电费占到总成本的15%到20%左右,理发、服装、小百货等行业的房租水电成本也要占到总成本的30%左右。

电费降低了。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除高耗能行业外,工商业电价阶段性降低5%。


房租减免了。国务院提出,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目前,北京等很多地方已经出台减免房租的措施。

在稳工资方面,人社部提出,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失业了也有钱可以领

疫情期间,万一你失业了,也是有钱可以领取的。

人社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2月19日表示,允许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对符合领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对其他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具体期限由各省确定,确保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也就是说,如果你被裁员,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可以领取失业金;自己主动辞职,不符合领取失业金条件,也可能领取失业补助金。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领取失业金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缴费满1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目前,很多地方提高了失业金标准。至少已有包括贵州、山东、辽宁等地提高失业金标准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

多地也明确了领取失业补助金的条件。比如,辽宁提出,为疫情防控期间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失业的参保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发放标准按疫情防控期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95%执行。

陕西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至疫情解除,对受疫情影响失业,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但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人员,按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发放失业补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71aa0c16f267458e954d39c713da6bc2\

翌达VLog




一种情况可能是,公司不具备营业条件。可能疫情当地疫情控制情况不理想,政府还没有批准复工营业。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老板比员工都急。公司早一天复工营业,就能少点损失。即便是想裁员,也没必要采取这种无限期停业的方式。难道老板真的想放弃不干了吗?这种可能性很小。



这时候,需要员工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公司复工的通知,别胡乱瞎联系,影响自己的情绪。

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公司真的想以疫情为由,无限期停业,逼迫员工自离,达到变相裁员的目的。

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即便是有的地方放开了,你看整个街面上,有几家店铺开门营业的?几乎是没有。因为,人们信心的恢复得有个过程。

我们这里也算是绝大多数行业放开了,如小饭馆之类,可以自主选择营业时间。昨天我听见一饭馆老板说,开业一天,没有一个人来吃饭。

在这种情况下,营业也不赚钱,还要给员工开工资,还不如推迟营业,等人们信心恢复后再营业。

老板直接辞退不好说,还要给经济补偿,采取无限期停业的方式,被迫员工自离来达到变相裁员的目的。

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员工来说,还是早做打算,就别再耗了,重新另找工作应该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再耗下去,没有什么意义,公司都到了这种境况,自身都难保了,哪还有精力顾得上员工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8e6daac6459498ca52ce5318d9be8a7\

往事随风866


公司以疫情为由无限期停业,变像裁员应该怎么办?

因为疫情的原因,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公司以疫情为由无限期停业及裁员,现在是疫情期间,可能有些公司会有这样的想法,疫情期间不能按时复工,又要承担着一些费用,就像我们员工一样,没上班了就没收入。我觉可以去尝试做一些副业,也可以选择别的行业,只要能吃苦能坚持,没有自已做不了的。


三姐的VIog


#博文微金融#公司以疫情为由无限期停业,变相裁员,我认为可以理解。

现在是什么时候?就在春节前,大家还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有谁知道这个年过得这么漫长和惊心动魄?

疫情它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意外。但是这个意外太大了。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停业关门的很多,现在您去大街上走走,

看看有多少门面没有开业的?要知道门市房的租金很贵的,

租金还在照常算(有几个能减免的呢?人房东不也得过日子吗),如果店铺里还有雇员工的话,想想看,店里不营业,员工工资照常,一天不开门营业得亏损多少钱?

我想,公司本来是想要好好经营的,任何一个老板,

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公司无限期停业,你要是老板,你希望吗?

之所以现在要裁员,要无限期停业,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儿。

现在如果强行留在公司,人家公司都不营业了,咱在那算怎么回事儿呢?

再说,就算是留下了,公司发展不景气,工资怎么给你开?

难道要老板自己掏腰包开资吗?他的钱又从哪来呢?

公司现在是有难了,无力养活更多的人,人家不是特意不要你。

所以,我建议您别纠结了,听从公司安排是最好的选择。赶紧想办法谋下一个职业去,好好想想以后应该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