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王國維: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學貫中西的大家,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種,多為後人難以超越的學術經典。其中《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最為著名,尤其《人間詞話》,讀來口齒生香,甚至成為了文學名著。

梁啟超稱讚王國維:“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而陳寅恪先生對他的評論:“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更是他一生的寫照。今日讓我們一起來品味這位大師留下的經典文字。

1、起居之不時,飲食之無節,侈於嗜慾,而吝於運動,此數者,致病之大源也。

解釋:王國維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家。他在養生方面的這些理論,大部分來自《黃帝內經》及古代中醫理論,強調生活要有節度,要少私寡慾,多運動。

2、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解釋:這是王國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廣為流傳。這句話,用古人的詞句,點破人生的三種境界,實在經典。

第一境界是孤獨的境界,要想成大事,做大學問,就要獨立思考、獨自謀劃,放棄那些沒用的社交、告別那些沒用的朋友。就像獨自登上高樓,獨自忍受孤獨寂寞,但也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第二境界是堅持的境界。大事、大學問不是輕易成就的,需要持續投入精力。很多人,有始無終,遇到困難,或者短期看不到回報就放棄了。而有心人懂得堅持,就像古代的女子等待自己遠方的丈夫,即便為此消瘦,也不悔當初。

第三境界是靈感的境界。《管子》中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當你用全力做一件事,“眾裡尋他千百度”,卻得不到結果。這時候不放棄,總會在某個時候打通思路,眼前豁然開朗,就像詞中所說:“驀然回首”,答案已在眼前。

3、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

解釋:王國維曾於1901年末至1902年夏到日本留學,後來自學西方哲學,並從日文翻譯西方近代哲學、倫理、心理、美學、邏輯、法學著作。他曾經深入研究德國哲學,尤其喜歡探討人生意義。這其中,王國維深受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的影響。上面這句詞,可以說流露出悲觀主義的情緒,有時候也感覺與林黛玉的悲慼有異曲同工之妙。

4、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僕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解釋:王國維對詩人的描述實在太經典了。作為一個詩人,對宇宙,對生活,只有入乎其內,去體驗、去經歷,去悲傷、去高興,才能有“詩意”,才能有真實的感悟,寫出來的東西才不會空洞。

而出乎其外,就是要從一個“詩人”的角度去看經歷和經驗,跳出情感來寫情感,這樣的事才是真正的詩,也才有真的境界。

5、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謂完全之人物?謂人之能力無不發達且調和是也。人之能力分為內外二者:一曰身體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發達其身體而萎縮其精神,或發達其精神而罷敝其身體,皆非所謂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與身體必不可不為調和之發達。

解釋:民國時期的大師都是真正的大師,無所不通。王國維的成就主要在考據、在元雜劇研究和詞學研究上。但在教育上,他的觀點也非常經典。

王國維認為,教育,就是要培養完全的人,讓教育的對象完善自己。而所謂的完善,最基本的就是身體和精神的協調發展。只發展身體,卻抑制精神的發展,只會造就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

而如果只發展精神,忽視身體的發展。也必然失去發展的資本,因為身體是人幹事創業的本錢。這樣只會培養一群沒有前途和希望的早衰者。

6、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解釋:這是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一首詞《蝶戀花》(之一)中的一句。王國維崇拜宋人的詞,自己寫詞的時候,經常引用或者借用前人的詞句。

“朱顏辭鏡花辭樹”出自五代時期南唐詞人馮延巳的《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但王國維的引用絕非抄襲,而是自成一格。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九十多年了,“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他自己的這句詞,或許是我們對他最好的懷念和紀念。

◎本文圖文源自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