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親情丨外婆和奶奶,誰更親?往事歷歷在目!

圖來源網絡,侵刪

親情丨外婆和奶奶,誰更親?往事歷歷在目!

在我年幼的記憶中,覺得外婆格外的親切。外婆不美,背有些微駝,一年四季裹著一條深藍色的頭巾,四方的臉型上爬滿了蜘蛛般皺紋,右眼眉宇間有一顆蠶豆般大的黑痣,聽人說,這樣的面相是毒八字,剋夫克子。但我左看右看,都覺得外婆慈祥,和藹可親。

外婆40歲才生下我母親,作為外婆唯一的女兒,我這個做長外孫的,自然而然受外婆格外的疼愛。外婆住在鎮上,有一棟很大很大的宅院,不過這棟宅院,外婆卻將它給賣了。外公我沒印象,只是聽母親說,我剛出生幾個月大,外公就去世了。只是常常聽父親抱怨起外婆是“毒骨頭”,只顧她自己好!房子全賣了!外公臨死前曾立下遺囑,這棟宅院得留下一半給上門入贅的父親。

親情丨外婆和奶奶,誰更親?往事歷歷在目!

父親當初甘心情願做倒插門女婿,婚後一年,母親生下我,父親卻反悔了,因上我戶口的問題,以及其他原因,父親攜兒帶妻,捲起家當離開了外婆家。外婆大呼上當受騙,一氣之下,將整棟宅院廉價出售。

記憶裡,父親很少陪母親回孃家,即使逢年過節的,父親陪母親回孃家看望外婆的次數屈指可數。很多次,都是母親揹著弟弟,一手提著籃子,一手牽著我的小手,去看望外婆。我家離外婆家只有1公里,趕集時也去外婆家玩,再方便不過了。

在我七歲生日那天,外婆送給我的生日禮物是一支鋼筆和一個帶塑膠殼的日記本,還有一瓶天藍色的墨水。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能擁有鋼筆和日記本,是最奢侈了的事情了!目不識丁的外婆,不能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鼓勵我將來好好學習,但她用筆墨紙硯來詮釋讀書的重要性,告訴我“讀書需用心,一字值千金”的道理。

親情丨外婆和奶奶,誰更親?往事歷歷在目!

外婆家住小鎮,很古樸,青磚瓦房,木窗典雅,古色古香,巷子裡鋪滿了青石板,屋後是一條淺淺的江河,潺潺流水,清澈見底,江中的鵝卵石奇形怪狀。河床乾涸的季節,外婆牽著我的手,去江中撿色彩斑斕的石頭,丟丟撿撿,總會撿回一大堆寶貝。

在滿載而歸的途中,外婆總會拉著我存拐彎處的米粉店大吃特吃,有時在米粉里加油條,有時是麻焰或包子……

外婆帶著我吃遍了整個小鎮的美食,我仍不覺得滿足,更讓我開心的事情是,外婆帶我去鎮上最大的電影院看電影,喜歡《上甘嶺》裡郭蘭英演唱的《我的祖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纏綿悱惻,《白蛇傳》裡的白蛇與青蛇美麗與善良……外婆還給我講《西遊記》前傳唐僧出世的故事,以及宅院裡屋頂上盤旋著大蟒蛇。也許是,我從小跟隨外婆受文化陶醺原故,才對文字情有獨鍾吧!

親情丨外婆和奶奶,誰更親?往事歷歷在目!

外婆的命很苦,可我從沒聽外婆訴過苦。聽母親說,外婆因為面相,右眼處有一顆大肉刺,到了談婚論嫁時,沒有媒人來說媒,外婆從小就不喜歡裹小腳,她任信、叛逆,常常偷偷解下那長長的裹腳布,任自己的腳長的似男人般寬大厚實。

在女人以腳之美“三寸金蓮”雅稱的年代,外婆裸露的大腳讓男人望而生畏。外婆好不容易嫁給一個大她12歲肢體殘疾的男人,結婚才一年,丈夫就死了。後來,外婆才嫁給我外公,生下我母親——她唯一的女兒。母親19歲那年,我還在襁褓中,外公就不在了。母親38歲那年,因心臟病撒手人寰,丟下孤苦伶仃的外婆,白髮人送黑髮人,肝腸寸斷!

有一次逛街,我遇見外婆的鄰居蘭嬸,她告訴我說,你外婆好可憐,自從你媽不在了,你外婆整夜整夜的哭泣,但在白天,你外婆卻是若無其事的樣子,常常是一副慈祥的笑容……

我忙去外婆家,只見外婆的大門上了一把鎖,我心想,年近80歲的外婆,佝僂著背,拄著柺杖,手臂上挎著個竹籃子,踉踉蹌蹌的,一定又去撿破爛了!

當我打工掙得第一份工資,回第一件事就是來到外婆居住的小鎮看望外婆,向外婆口袋裡塞了些錢,雖然我掙的少,也給的少,但,那份孝心外婆能感受到,就像當年,外婆給予我點點滴滴的愛,讓我至今銘記心間。

親情丨外婆和奶奶,誰更親?往事歷歷在目!

奶奶在我年幼的記憶裡,是一個很模糊的名詞。說不上親切,也談不上生疏,而是骨子血緣關係的緣故吧,抑或與我母親,他們婆媳關係不太融洽,讓這份親情有些若即若離吧。

奶奶孫兒孫女太多了,而我又不是耀眼的,更何況,自己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哪像堂弟妹們,圍著奶奶團團轉,左一聲奶奶又一聲奶奶,奶聲奶氣叫的奶奶笑開懷,心裡似蜜糖一樣甜!更何況,叔嬸表兄妹聯姻緣,姑姑帶侄女,親上加親,堂弟堂妹更是受寵愛。

奶奶每次逛街回來,買不少糖果食品,總也沒有我一份。若留一份給我,得是有條件的,或使喚我幫她做些小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去提水,去地裡摘菜,去拾柴禾……反正,奶奶給我吃的,都是有付加條件的,我從裡有些鄙視奶奶,尤其是,父母不在家,小姑幫我做些家務,奶奶會將小姑罵的狗血淋頭!

一次,小姑偷偷給我一些花生,奶奶正巧碰上,罵小姑吃裡扒外,下次再敢罰她一天不吃飯!

親情丨外婆和奶奶,誰更親?往事歷歷在目!

大冬天裡,奶奶身體不好,氣喘,咳嗽,腿腳不靈便,我去河邊幫奶奶洗衣服,提回,晾曬好,奶奶一個勁兒誇我:“好孫仔,還是我這個大孫仔好!”奶奶在過年時,也記得給我壓歲錢了,雖然不多,但她一碗水端平也是很難的,

成年之後,我才慢慢明白,有些愛,需要時間,就像花期,或長或短,需靜靜等待才會綻放。

我第一次出遠門,奶奶在頭一天晚上,為我準備一些家鄉特產,花生、紅薯幹、大豆、餈粑等,塞在我的行李包裡滿滿都是,並給我一些零花錢,叮囑我一個人在外要學會照顧自己……後來,好多次,我外出打工,奶奶從沒忘記過在我行李包裡塞家鄉特產,更沒忘記過對我千叮嚀萬囑咐的關愛。

如今,外婆和奶奶雖然都已作古,回想對我點點滴滴的關愛,往事依然歷歷在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