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些农村教育较落后,有什么办法改善农村教育问题?

淳朴乡村辉哥


教育的基础是经济。

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教育也比较发达,比如江苏;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教育也比较落后,比如贵州。

我为什么要提到江苏和贵州呢?因为我就是在贵州上学通过高考来到江苏南通的。所以对这两个地方的经济和教育都非常了解。

贵州是一个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就更差了。我的小学和初中就是在农村上的,我上学的时候农村的教育条件就很差,包括硬件设备、师资力量、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我们上学时,根本没见过电脑,但初中时有个计算机课程,但我们连鼠标都不会用;没有打印机复印机,为了节约钱,我们很多试卷都是老师手刻蜡纸用油墨印的,全是手写体;学校周边连文具店都没有,就更不要奢侈有书店了……二十多年过去了,那里的教育条件还是不好!

当初还没有进城务工潮,农村的生源还是比较多的。但现在,我们上学的初中已经关闭,小学也要关闭了。

我来到江苏南通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经济条件发达,当我接触教育后,发现贵州和南通的教育真是天壤之别。

造成这种天壤之别的原因还是经济。

在贵州和其他经济条件落后地区,人民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实在没有多余的资源支撑孩子上学,更不要说给孩子报兴趣班了。由于教育的落后,考上高中的孩子很少,考上大学的就更少了。

随着进城务工潮开始,农村人开始进入城市,发现城市的教育比农村好很多,于是把孩子带到城市上学,于是导致现在农村的学校生源少,学校面临关闭。

这样一来恶性循环就开始了,农村经济条件差导致教育落后,教育落后于是生源不足,生源不足导致教育更差!

所以,要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现状,首先得改善当地的经济。经济环境好了,外出务工人员也就陆陆续续返乡了,就有了生源。家长钱包鼓起来,就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了,教育就好起来了。从而走向一个良性循环!

要改善农村经济,目前可以借助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舒适的自然环境。可以开设度假区、打造旅游景点等;政府可以为当地百姓打造电商销售渠道,销售纯天然的农家食品;可以开展一些城市孩子体验农村艰苦生活的活动,让城市里的孩子懂得珍惜自己良好的学习条件……


南通诚德教育


现在看不见农村教育落后啊!国家普及教育之后,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老师都是优秀教师。没看出来有什么落后的!向我们老家镇里高中每年清华北大都有录取,而且频道出现省级文理科状元。

我母校高中本科升学率很高,艺术本科升学率能到99%从这升学率来看好像没有比城市低

要说农村教育有什么地方比不上城里的,我思前想后也就是补习班没有城里多,学生们的作业没有城里的学生多,学生近视眼的比例没有城里学生多。还有一点最看不上的就是,家长都不用辅导子女做功课。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看看城里的家长每天上班公司汇报完后必须在班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再教育学习,而且还要汇报学习成果!这个在农村没办法实现。这也是赶不上城里教育的原因。还有一个现在农村的老师喜欢拖堂,该下课的时候不下课,非得在讲几分钟!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补习班。

想要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就一句话让老师在课堂上讲课。





灰色的太阳系


其实国家推动的这个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改善城乡教育的距离。但这个乡镇教育这块呢,硬件资金是用上了,老师的工资是提高了,但教育得不到提高,我觉有以下几点。

1.国家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每个乡村小学,中学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建校区,增设备。学校是建美了,学习环境好了。但我觉得

孩子的生存环境不好,城乡均衡不了。象我们那,赌博成风,村头村尾,街头街尾。随处可见。.应该严厉打击这些好吃懒作,不劳而获的行为,给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

2.老师的素质不高,特别老一辈的老师。教学落后,设备不会用,依老卖老。用老一套的教育方法对待现在的孩子是有代沟的。对于这些老师,国家该培训的,培训,该整治的整治,不要误人子弟。

3.对于学生少的学校,进行整顿,合并。我们那就有一些乡村学校一班只有十来人的,这样既浪费资源也浪费师资。但好的学校,就学生很多,六七十一班,严重超标。

4.让乡村教师只做教学的相关工作。我们那教师教要到村里进行一对一的扶贫工作。这样的工作浪费很多教师的宝贵时间。

5.让家长参与教育。我们那初中学生辍学率非常高。都是留守儿童居多。既我所见,我们那初中,从未开过家长会。小学也只有镇上中心小学会开家长会。其它的乡村小学也从未开过。当然原因很多,主要的还是家长不在家。小学到初中都是孩子认识新生物的过程,没有人在身边引导,很容易走弯路。老师引导小部分,家长引导大部长。所以国家要有相关措施管理家长引导孩子。不要养而不教。


Lailili


我是一个农村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要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必须从三个方面做文章。

一、走集团化办学的道路。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农村学校就读生普遍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随父母外出就读,或因社会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自愿将子女送入城内学校就读。农村很多学校学生少,教师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整合教育资源,撤点并校,走集团化办学的道路。集中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多管齐下,缩减城乡教育差别。一要改变农村落实的交通现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上学交通不便问题。其次是加大整合后的学校基建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在硬件设施上,努力向城区学校看齐。没有差别就没有选择。再次是实施乡村教育计划,出台一系列鼓励优秀人才到乡村从教的政策。

三、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改革教育评价体制。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向农村学校倾斜,让农村学校的学生看到优势,呈现特色。同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整顿违规办班,有偿家教等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从严治教,让城乡教育都在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良性环境中运行。这才是教育的曙光。





朗月清风不常随



荆楚农旅


现在农村教育也在慢慢提高,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的孩子,九年义务教育,本来就是好事,让孩子们不花多少钱就能学到文化,可是,却不是表面的那么美好,孩子们读书是不要书本费了,可是却比我们哪时交学费时用的更多,老师上课学生们没有学东西,考试过不了关,怎么办拿钱补课,现在上个高中,比上大学钱还花得多,可还不能支声,怕老师对孩子不利,不管,现在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孩子都是一个宝,老师张口要钱,买资料,买学习用具,买补课费,学习没花多少,尽在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花家长不少钱。



哎要想改变农村教育,必须有铁一样纪律,律已利已,让资深大学教师扎根农村,对孩子们全面教导,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政府支持直教的,老师也得做到教育学生,尊重自已,把国家的花朵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的精英人才。


川乡阿萍


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这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客观存在,也无法回避。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人都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那么必然会造成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再加上基础设施相比城市会有很大差距,生活便利性也无法和城市相比,必然会造成师资力量的流失,加之农村信息相当闭塞,教育质量自然不高。

要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政策倾斜,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另外也能吸引更多教育人才和资源的入住。2、对农村的入学和考学政策给予一些照顾,尤其是高考政策,这样会有更多的优质生源愿意留在农村学校接受教育,从而改善生源质量。3、关于师资力量,通过优待政策鼓励更多的优秀的老师去农村,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4、让城市里好的学校进行对口帮扶,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定期不定期互换交流,这样可以拓宽农村学校的办学思路。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真正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是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样才能根本解决这个难题。


二飞生活日记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农村而言,农民的文化知识不多,科技素质低下,观念和习惯落后,市场参与能力不强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但是当前的农村教育体制却存在种种问题,妨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一)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需要相脱离

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脱离农村的实际。我国现行的农村教育把应试升学作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用城市教育的体制、办学模式,以及所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来办农村教育,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生,结果造成农村教育很少体现农村的特点,很难满足农村的特殊要求。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农村中学毕业生普遍欠缺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现行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为了农村”培养人才。这样的农村教育,已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能真正起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已严重落后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亟需改革。

(二)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缺乏可靠来源

国家对公共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更少。我国初、中、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比约为80:16:1,而教育经费投入比则与此相反,约为1:3:52。据测算,我国中小学的在校生数占全世界的1/4,而其教育经费却只占全世界相应经费的1/145。在如此少的基础教育总经费中,财政性经费所占的比例(75%左右)又严重低于国际通常的比例(85%以上)。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其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它所得到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却还不到城市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的教育负担的确有所减轻,但农村教育投入又出现了新的难题。按现行的体制,一方面是财政体制中的财力向上集中,越到基层可用的财力越少;另一方面教育体制中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把保障农村办学基金的主要责任下放到乡镇一级。然而,许多乡镇受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源减少、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乡镇企业经营不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后劲不足,乡镇政府已经成了“吃饭财政”,有的甚至成了“要饭财政”,更谈不上对教育的支持。此外,在原农村教育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取消之后,改革后的农业税却没有规定用于农村教育的相应比例和各级财政如何保证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这也使得农村教育投入失去了保障。


(三)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

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是以“乡(镇)统筹和村提留收费”的财政预算拨款为主、以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为辅的投入体制筹集的。所以,我国目前实行的“普九”义务教育实际上并非“义务”,农村学校的学杂费很高,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农民自己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义务”。根据中部地区某省的基础调查,农户供养一个小学生一年需1000元,初中生约1400元,高中3年要交学校1万多元。这些费用是现金消费,并具有强制性、集中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农民家庭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些家庭因负担不起教育费用而致子女辍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二、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构想

(一)强化政府主体地位,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1、强化政府投资办学的主体地位。全民办教育的思路并没有错,但不能就此淡化政府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下,更不能盲目夸大社会办学的作用。对农村的教育投资首先是也必须是政府从整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角度考虑所承担的一项义务,各级财政应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的比重。

2、切实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要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真正成为义务教育,坚决堵塞农村中小学校因经费不足而将负担转嫁到学生身上的漏洞。国家要依据《教育法》的精神逐步疏通、改善、规范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尤其要全额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

3、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也应以政府为主体。在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政府应出资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金和基地,针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年龄、文化和居住地的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免费进行分类培训


内蒙事考圈


大学生高材生进行支教对农村孩童进行说服教育把自己在大学期间受到的良好教育普及给别人。让更多人更多孩子有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准则。严肃的约束自己。严于律己。为传播正能量而不惜一切代价。做个合格的公民。做个合格的老师。做个合格的子女。做个优秀的妻子。一人可以是一片天。天的蓝色与否取决于你自己付出努力的多少。农村的孩子纯朴善良。值得新一代教师等等师资扎根农村。对农村孩子进行全面教导。同时希望市区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有好的友谊。互相学习,互相改进。互相增进友情。共同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付出一点绵薄之力。也许就在农村就有人才辈出。江山如此多娇。只叫人以身相许……


宋佳丽898


农村教育落后,校舍差一点不要紧,可以吃苦。但教师留不住是大问题,教师是关键问题。教师要求不高,只要他们有稳定收入,保证稳定生活就够了。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能不能国家拿一奌,省里拿一点,市,县拿一点乡镇拿一点,慈善事业支持一点让一些中年乡村教师的工资达到4000一5000元。留住他们。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开销很大。但收入太低。我了解贵州省大专文化中年教师工资只有1650元。家中五六口人,能安心工作嗎?另外大学委培师资队伍招大一些,定向去山村,保正师资队伍不断层。城市教师二年一文教农村。退休人员支教农村,都会对农村教师队伍得到改善。使农村教师队伍短板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