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尿常规上的蛋白加减号是反映蛋白尿的情况吗?

手机用户73972182224


尿常规上的蛋白加减号并不是反映出蛋白尿的情况,也不能反映出最客观的情况。有些患者可能在做完尿常规后看到加减号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是否有蛋白尿的症状,这是不准确的。尿常规上的尿蛋白加减号只是一个定性的检查,是让我们对蛋白尿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已,所以,单从这里来看是不能用来判断患者的病症情况的。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尿液的浓度、污染物的影响以及尿液排出后到检查的时间都是可以影响尿常规检查。所以,建议用于检查尿常规的尿液最好是早晨起来后的第一次小便的中段尿。

为什么会留早晨起来的第一次排出的尿液呢?这是因为身体一整晚都没有饮用水,并且睡觉时是不会经常排尿的,所以早晨起来的第一次排出的尿液浓度较高,比较能反映出问题。

最后,一次尿常规检查出来的不一定代表着就存在问题,但是能够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多查几次有助于更好的诊断。还有尿常规中尿蛋白的加减号,只是用来大致判断出蛋白尿的程度,不能用来准确的反映出蛋白尿的量。


泌尿外科黄海教授


很多患者喜欢从尿常规上的蛋白几个加号来判断自己的蛋白尿的情况,其实这样是不准确的。尿蛋白的加减号只是定性检查,也就是对蛋白尿情况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因而单单从尿常规上的蛋白加减号来判断患者的蛋白尿的情况是不合适的。

尿蛋白的加减号不能反映最客观情况

医生常常会碰到门诊偶然查尿常规蛋白+-的人,没有别的毛病,做了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小于150mg/天,医生会讲这种情况不用紧张,基本就是正常的,不需要吃药,也不能诊断为肾炎。 也常常遇到尿常规查蛋白只有1+,2+的人,去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天的尿蛋白排泄结果,反而比有些尿常规蛋白3+的人24小时定量结果还高。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就是因为尿常规的尿蛋白加减号它就是一个定性的指标,什么是定性啊?给你一个大概的范围,但没办法精确的给出结果。

此外,尿常规还会受到尿液的浓度、污染物、送检的时间等因素影响。所以为什么医生会讲,留尿常规要求最好是早晨第一次,清洁的,中段尿!

为什么要早晨起来第一次?一晚上睡觉没喝水,没怎么上厕所,这时候尿是最浓缩的,最能反映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清洁的中段尿?如果女孩子来月经去查尿,尿液里面混有经血,结果是不会准确的。其他还包括白带、精液、前列腺液,如果混到尿液中,都可能影响到检验,因此,留尿常规标本,要求保证尿道口是清洁的。中段尿也是为了前面一段尿可以冲刷尿道后,留取到中间干净一些的部分。

因此,在门诊查,有些不懂这些规矩的人,就有可能得到有误差的结果。一次尿常规出现些许问题,并不能代表一定有问题,还需要复查几次。

而已经明确有肾病的患者,针对蛋白尿做治疗决策时,不依靠尿常规中的加减号,而主要是24小时尿蛋白。

就拿IgA肾病打个比方,下面的的截图是国际指南对IgA肾病的治疗决策指导,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治疗决策的制定是,当蛋白尿大于1g/天,当蛋白尿0.5-1g/天这样的字眼。

其他肾病类型也是这样的。

当医生需要根据蛋白尿决定用药时,不是你蛋白几个加,而是,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少。

那这么说,尿常规中蛋白变化不如24小时尿蛋白?

每个检查,有每个检查的优势劣势。医生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来选用不同的检查,不能一概而论。

例如有时,患者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了,而留24小时尿,我们都知道有些麻烦,就不需要查得那么勤了,可以用尿常规的变化来大概判断。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总结一下:尿常规中的尿蛋白那一项的加减号,可以大概判断蛋白尿的程度,但是不能很精确客观的反映尿蛋白的量。

反映尿蛋白量的金指标是24小时尿蛋白检查!


肾上线


并不是。

蛋白加减号只是对蛋白尿的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而已。尿蛋白加减号它就是一个定性的指标,并不能给出精确的结果。另外,尿常规的检查也会受到尿液浓度、污染物、送检的时间等因素影响。所以不懂这些的朋友,就有可能得到有误差的结果。一次尿常规出现的问题,并不能代表一定有问题,还需要复查几次。一旦检查确诊后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因为蛋白尿是影响肾功能的一危险性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