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很弱的光線條件下,怎樣拍攝出好的人像照片,有什麼大招呢?

手機用戶74817838034


提高感光度

在夜晚或者光線條件不好的環境中拍攝人像,我們需要使用ISO800甚至更高的感光度。目前,一般的單反數碼相機,在ISO1600時的畫質仍然很優秀,部分相機在ISO3200時也能正常出片。不過,感光度數值和照片中的噪點數量是成正比的,感光度越高,噪點也就越多,所以即使在夜晚拍攝,如果對畫質有嚴格要求,不宜使用過高的感光度數值。

放慢快門速度

減慢快門速度可以獲得更大的曝光量,如果是拍攝夜間的靜態人像,可以適當調低感光度或者縮小光圈,並使用三腳架穩定相機,採用數秒甚至更長的曝光時間,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手持相機拍攝,或者是拍攝夜間的動態人像,快門速度就不宜太慢,否則很容易造成影像模糊。

開大光圈

全開光圈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快門速度,因為定焦鏡頭光圈普遍較大,所以在弱光環境中拍攝人像有著天生的優勢,一般的定焦鏡頭都具有F2甚至更大的光圈,如果你喜歡夜拍,不妨考慮使用定焦鏡頭。

提高感光度,減慢快門速度,開大光圈是我們獲得明亮畫面的關鍵,如果拍攝靜態人像,只需要保證快門速度高於安全快門即可,大光圈帶來的淺景深,可以使畫面更具有藝術感

對主體進行補光

可以使用閃光燈來對主體進行補光,但是從正面引閃的效果總是那麼不盡人意,不僅容易過曝,而且面部經過反光會顯得非常油膩,看上去很不自然,不過,在必須補光的環境中,使用機頂閃光燈也是可以的。

如果在夜間拍攝人像,我們可以利用人造光源,比如路燈、商店櫥窗燈光,廣告牌等發光體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注意保證人的面部不要受到五顏六色的光線的影響,以免影響觀感。

拍攝人物,尤其是在逆光和側光條件下拍攝,大多時候需要對人物進行補光,使用反光板為其補光,逆光環境下,可以突出人物的輪廓。



攝影的秘密


在很弱的光線條件下,怎樣拍攝出好的人像照片,有什麼大招呢?

各位老師的回答精彩紛呈,都很有道理。我的觀點,在很弱的光線條件下,能稱之為拍攝好的人像照片的大招應該算兩個,因為這個大招必須是組合拳的形式,才能保證最終完美的出片。

一、補光。

很多人在遇到弱光拍攝的情況下,往往會依仗相機的性能,只要能對上焦,就能出片。但是勉強對上焦之後,出片的清晰度和準確曝光呢?你想要得到的畫面細節是否都完美體現了。

所以說這時候,對拍攝主體和拍攝場景的補光,才是大招。

關鍵是這個大招,很容易實現。一個點光源,一個小小的手機手電筒就可以給拍攝補光。這裡說下暗調人像,很多人覺得暗調人像,就是在光線很弱的情況下拍出來的,但是忽略了暗調人像唯美的出片效果,是對拍攝主體進行可苛刻的補光調整的。

再者就是不要完全依靠相機,極弱的光線下,你的相機可能連對焦都完成不了。

二、上三腳架、快門線、開大光圈,調整快門速度,適度提高ISO的組合拳。

這個組合操作,是為了我們得到清晰的出片畫面,或拍攝主體清晰的畫面(暗調人像)。當然,大家知道提高相機ISO,是弱光拍攝下,極其有效的措施。但是同樣有兩個弊端:一、夜景的拍攝環境,拍成了白晝,有違自然。二、過高的ISO,噪點增加,損失細節。

所以這個組合的正確方式,一定是適度的提高ISO,通過開大光圈,適度延長快門速度,通過三腳架和快門線的穩定拍攝,得到我們想要的弱光人像。

寫在最後,一、二大招組合使用,雙管齊下。才是有經驗的攝影師,最多采取的拍攝方式。


陌上小麋鹿


我們一直說攝影是用光的技術,怎麼用光,怎麼用好光,這是一個很大的學問。有些利用自然光拍攝的大師,在自己進行拍攝的時候,利用的人物反光正好是那個時間段,太陽反射到摩天大樓上,可以讓在馬上路拍攝的模特進行一個補光。

弱光環境下如何拍攝

弱光環境,一般我們說的是夜晚,也許只有一個昏暗的路燈,或者霓虹彩燈的道路,拍出五彩光斑的霓虹背景虛化,這都是我們追求弱光拍攝的一個初衷。

弱光拍攝下需要:

1. 大光圈鏡頭

2. 高iso感光度

3. 三腳架



弱光環境下如何拍攝人像

1.尋找光線和利用光線 因為在弱光環境下,光線分佈不均勻。你會發現有順光的情況還有逆光的情況,所以你要通過這些光線去合理的補充人物面部的補光,突出人物的神態和表情,這樣可以拍出好的人像作品。

2.尋找黑暗中光線的平衡 比如你要進行拍攝時候,要尋找畫面中光線的明暗。避免畫面中有過明或者過暗的地方,只有我們進行有效的辨別,如何是畫面中的光線達到一個平衡,從而拍出豐富飽滿的人像作品。

3.使用定焦鏡頭,手動對焦 一般我們使用定焦鏡頭是因為需要定焦鏡頭的大光圈,手動對焦的話,是可以更好的確保對焦成功率,因為弱光的緣故,你未必可以自動對焦時候進行一個準確的對焦操作,所以手動對焦是必須的,超焦距對焦,對焦播到無窮遠的位置,然後手動往回撥一點點,實現無窮遠對焦。


當我們進行弱光拍攝人像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弱光拍攝下,因為畫面有明暗關係,有氛圍感,發現背景的虛化更加明顯,這也是我們進行拍攝所追求的,多嘗試沒有錯,多拍幾次,相信你也可以成為優秀的弱光人像拍攝大師。


光影的光陰社



弱光,對於現代的相機測光系統來說幾乎不是問題。相機幾乎可以100%的判斷到您拍攝的場景是什麼?甚至可以判斷到您拍攝的意圖是什麼?


而且現代相機的高感一般都很好。


所以儘管放心拍攝。交給相機去幹就好。


上面的畫面,全部在極端光線環境下拍攝。


我使用一臺奧林巴斯相機,配合45mm F1.2鏡頭。光圈設置到最大,保證儘可能高的快門速度,不考慮景深了,以確保快門速度為最優先考慮。ISO設置到800即可。實際上1600也沒有問題。


考慮到燈光泛黃的顏色,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自動白平衡矯正出來又不好看,所以用黑白模式拍攝了。



同一天的拍攝,這次回到了彩色模式,白平衡我調整為日光型,目的是:保證色彩的自然感受。


此時,儘量利用好環境中的燈光即可。



我也在燭光下拍攝過,對器材的要求就比較高了,要儘量要使用高感性能非常好的相機。


測光:使用點測光來處理。力保主體的曝光準確,其他部分放棄,不予考慮。


樣片就不呈現了。


91拍照聊相機


BY田德友

微光人像的攝影作品有著獨特的氛圍和情感,觀察環境尋找那種能拍出有質感有明暗調子的場景,用光來把握畫面的結構和層次,控制畫面的色溫改變照片的色調,學會捕捉細微光線,更好的拍出神秘質感的微光人像。因為是在弱光下拍攝,僅依靠蠟燭的光線會造成很多細節喪失,如果有條件,建議拍攝時可以找其它的光源作為輔助。比如,多點些蠟燭、閃光燈、反光板、檯燈、手電筒等等。

尋找有效的環境光源

圖1

圖1是光線條件不好的低照度環境,找光就變成了首要任務。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場景,在畫面中都有恆定光源電腦的微光照明,有畫面感的環境只要把人物合理地安排進去,控制好人物的姿態情緒、溶於環境。

圖2 運用了環境裡面電腦亮度的恆光對人物進行照明,由於四周基本是全黑,那麼在構圖的時候,儘可能的選擇畫面的光照範圍,採取了高機位的俯拍,照片有環境感。圖3圖4 在拍攝的時候,人物的姿態設計迎合了電腦邊人物的工作狀態,採取了緊湊構圖,突出人物的情緒專注感。圖5採取了低機位運用前景的表現手法,在人物的後側方,增加了一隻照明燈,增加畫面的空間感。

製造拍攝點

圖6

圖6就是在之前拍攝的基礎上在選擇了另外一個微光拍攝點,把前面的微光場景電腦作為背景環境,在右後側逆的位置增加了一支照明燈,使過於暗的環境能有一些明暗層次。

圖7利用了室內的檯燈對人物塑型,增加了面部的照明效果。後背景的電腦豐富了畫面的空間層次感,側逆的照明效果讓人物從暗背景中分離出來。圖8採取了特寫的的表現手法,色調偏暖。由於環境類的微光都比較弱,現場的色溫相對偏低,都在3200K左右。為了使照片有色調,相機設定的是8000K值,所以這整租的照片都是偏暖調的,有溫暖的感覺。

圖9 的現場花絮照片,能感受到現場四周的暗區很大,通過現場的照明光源的合理運用。圖10 的構圖空間感加強,人物面部的塑型效果立體感強,檯燈和後背景的電腦都是為了畫面的空間需要,所以在構圖的時候,採取俯拍的機位烘托了畫面的氣氛。圖12使用了打火機的微光增加了人物的情緒感,同時也豐富了畫面。

利用環境元素增加畫面的情節感

圖13的環境背景的電視大屏幕的色彩感很強。圖14利用了大屏幕作為背景,面部的照明光源來源於電腦的亮度,但是電腦的亮度是有限的,我增加了一隻手機的手電筒打開,提亮人物的面部強度。場景的營造增加了畫面的劇情感,有故事情節的敘述。

圖 15利用空間環境的地面,增加一些畫面的元素,燭臺的增加是平衡畫面的空的位置。還有一些書,紅酒,目的是在相同場景的用不同元素,產生變化。

圖16畫面的檯燈所擺放的位置,是為了面部的塑型效果具有方向性,加上了手機手電筒,亮度增加,加強了面部的立體感。陪體元素,紅酒,燭臺,還有書,等等,是為了增加人物的情緒感。

以上的一些小的技巧,也是通過一些陪體的合理運用,在微光的環境條件下,能夠完整的拍出具有影調,色調,情節,空間透視的好照片。除了記錄,更是具有藝術性和欣賞性。

BY田德友


中藝攝影微課堂


現在年輕人的夜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篝火趴,燈光晚會以及各種夜場活動往往應接不暇,有活動就必然離不開活動攝影,而作為參加活動者,也經常需要在這些弱光的環境下拍攝一下人像紀念照等,所以掌握弱光下如何拍攝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這裡分享一些我的夜景拍攝經驗。

一、設備選擇

弱光環境下,要想讓CCD更好的識別我們看到的世界,相機參數設置往往是:慢快門+大光圈+高感光,針對這種設置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採用大光圈增加鏡頭的進光量。因為套機鏡頭的最大光圈一般為3.5,相對定焦還是小了很多,所以這裡推薦定焦人像鏡頭,50mm f1.8的人像鏡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帶上最新最好的相機。要想拍出高品質的夜間人像,你的相機必須有足夠高的感光度範圍,搭配先進的影像處理器,擁有強大的降噪功能。

3.遮光罩。弱光環境下,點光源比較多,光環境複雜,如果沒有遮光罩,很容易產生炫光。

4.如果可以的話,三角架也帶上。雖然重了點,但它可以讓你慢快門拍攝時相機更穩定。

二、尋找合適的光源

攝影本身就是用光的藝術,這個光不僅僅熱情的太陽光,溫柔的自然光,也包括那些弱小的點光源。

無論是多麼弱光的環境,必然還是有光存在的。這時,作為攝影師,你的任務就是去找到這些光,然後分析這些光,並思考該如何使用這個光源。具體該如何思考,我建議如下:

1.分析光的強弱明暗

2.分析光的冷暖色彩

3.分析光的角度方向

這是我在水燈節晚會上為我朋友拍攝的一張夜景人像照片,主要光源是中軸線左80度高60度左右的暖色路燈強點光源,所以在人物臉部左下側有明顯的陰影。之所以沒有選擇讓他正對著光源,是為了在他臉上營造點光影,增加人物的立體感和層次感。

三、準確測光與對焦

因為是夜間,一張照片中明暗反差比較大,且容易失焦。所以建議使用點測光,以及手動對焦。

如果你是50mm焦距的定焦頭,並且沒帶三腳架,那麼你安全的快門速度就必須小於1/50,因為光圈已經調到最大了,這時ISO的選擇便至關重要,如果調低了那麼畫面偏暗,如果調高了,那麼噪點又會增加,這樣如何設置合適的ISO呢?分享一個小技巧

先把ISO設為自動,然後走近要拍的人物,近距離對其臉部進行點測光,鎖定測光結果,這就是你最合適的測光值。

總結一下就是帶好設備、選好光源,設置好參數然後開始工作~
另外弱光環境下嘗試一下創新攝影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可以拍剪影
(部分圖像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一輪明月亙古今


在很弱的光線條件下,怎樣拍攝出好的人像照片?

1.用有中端以上的相機,有32000以上的高感。

2.用最大光圈的鏡頭。



3.用心認真的構圖。

4.用敬業的模特。


萇的攝影


電影攝影中,光線照度水平在100燭光/英尺以下,統稱為低照度。而人們生活的各種室內環境基本上都處於這樣的低照度光線裡,人眼最舒服的光線,也在這個低照度範圍內。

然而,我們今天所談的“低照度”,並不涉及嚴格的學理定義。低照度光效不只是一種理性的概念,也是一種感性的感受。本文將探討幾種典型的“低照度”拍攝環境,希望給您的拍攝實踐帶來幫助。

製造反差,調和色彩

先來看一個例子:

這個場景其實很不起眼,在大理城郊路邊的小河溝,水面上幾乎長滿了水葫蘆。傍晚8點多,當時的太陽角度已經很低了,光線從背面柔和地勾勒出一條條樹幹。助理在畫面左側兩棵樹中間,用閃光燈和反光傘模擬斜射進來的晨光,照亮人物。同時在女孩的背後放了煙,模擬出清晨水氣蒸騰、霧氣嫋嫋的感覺。

△ 光圈:f/1.6,速度:1/1000s,焦距:85mm,ISO:500

低照度光效,往往能給影像帶來生動而富有神秘感的獨特韻味,運用得當能夠更好得烘托人物,展現意境,表達情緒。攝影師Jack擅於在平淡、柔和、灰暗的氛圍裡製造出畫面的對比,其核心原則不外乎兩點:製造反差、調和色彩,同時還要控制好取景器內點、線、面之間的關係。下面,攝影師將為我們分享其具體的低照度拍攝處理手法。

1利用人工光實現“戲劇真實”

照片首先要有明暗關係。我個人很偏愛在環境光線有反差的時候拍攝,晴天我會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去拍,如果是陰天就要根據所處環境的特點,嘗試用燈模擬出有反差的環境光。

談到低照度,就必然談到攝影師對與自然光效的追求。而用燈最忌諱的是,畫面的明暗和反差太突兀。閃光燈的使用要結合自然光,遵循自然光的規律,要與自然光融為一體。我所追求的是讓人物和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渾然天成,人物在環境中必須要舒服。

所以攝影師一定要學會“模擬真實”。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曾經說過:“一切藝術都是模仿,戲劇是對人的行動的模仿。”那在周邊環境不理想時,我們就是在模仿理想狀態,實現一種趨向真實的光效。很美、很真實,像是自然光,但又比自然光多一點藝術性。

下圖是大理洱源縣的茈碧湖,傍晚8點左右,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整個世界都顯得格外寧靜。我讓助理站在畫面左側的拱橋上,用一盞低色溫Led燈照亮人物,同時也打亮了身後的樹幹,模擬出最後一抹夕陽的韻味,這也是在古典風景油畫中常常能看到的光線處理手法。

夕陽時分,在日本京都的東山。當時天色已晚,夕陽的餘暉勾勒出景物的輪廓,氛圍很好,但自然光已不足以將人物照亮並突顯出來,於是我在人物身後藏了一盞閃光燈,從日落光的角度順打,模擬夕陽的感覺。

△ 光圈:f/3.2,速度:1/400s,焦距:116mm,ISO:160

重慶有很多老房子,我很喜歡找這樣的地方拍攝,別有一番味道。房間裡的兩扇百葉窗很有特點,我讓女孩位於兩扇窗子都能照到的位置,從畫左的窗外打了一個低色溫Led燈,模擬夕陽照進來的感覺。其實如果天氣足夠好,這扇窗是會有夕陽照進來的,可重慶絕大多數時候都處在漫射光條件下。

2巧用色彩,突出亮點

除了利用光線製造反差,打破平淡的暗調環境外,攝影師還可巧妙運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來襯托人物,表達情緒,突出主體。一個優秀的婚紗攝影師必須對色彩有強烈的敏感度,並擅於運用色彩讓畫面更具藝術美、更吸引人,更主要的是以此傳達出一種信息、情緒或氛圍。

拍攝時還要考慮到光源色溫對色彩的影響,隨時觀察、善於分析不同光源的特點。利用環境中不同光源色溫的差異來實現畫面的冷暖對比,也是一種常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

拍攝地點位於日本京都小倉山二尊院,當時是陰天,環境光線和人物服裝都比較平淡。我想添加點色彩進去,讓畫面更生動。這把紅傘調和了蒼涼、陰冷的環境色調,使畫面形成了絕妙的反差,突出了人物。

△ 光圈:f/3.2,速度:1/500s,焦距:200mm,ISO:250

這是在重慶周邊一個廢舊的廠房裡拍攝的。想要表現紅色,最好選擇黑白基調。我利用曝光組合把環境壓得很暗,用閃光燈照亮人物,紅色在破舊的輪胎裡會顯得非常生動。我將燈頭的焦距設為200mm,且燈離人物儘量近一些,這樣較窄的光線角度就能確保集中照亮人的上半身。

3嘗試用慢門展現動靜相宜

較暗的拍攝環境提供了嘗試慢門攝影的絕佳條件,不用在鏡頭前添加灰度鏡,就能獲得相對較慢的快門速度。除了要在畫面上控制好明暗反差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營造動靜對比來實現獨特的意境韻味,豐富畫面,增加趣味性和藝術感。

通常人們習慣把1/30秒以下的快門速度稱為慢門攝影。慢門,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主要通過速度的差異營造出畫面上的虛實對比。拍好慢門的關鍵在於:慢和穩。 想要使用慢速快門拍攝,手持幾乎是不可能的,三腳架是必不可少的,若條件允許,最好再有一根快門線,這將更有利於保持拍攝過程的穩定性,確保最終畫面的清晰度。

提供這種“低照度”感受,並不等同於用功率較小的光源進行光效設計。用燈來實現低照度效果,能讓暗部的細節更加豐富讓畫面更加細膩,對於攝影師控制畫面的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京都郊外的山林裡。傍晚十時分,天色已黑,照度較低,這時稍稍收縮光圈就很容易實現慢門效果,讓瀑布呈現霧化狀態。用閃光燈邊緣的光照亮人物,起到柔化和補光的效果。製造一定的反差,但一定要在可控範圍之內。後期處理時稍稍壓暗了地面,提亮了瀑布和人物。


光影中國網


如果在不找光源(路燈、商店門口的燈)、在漆黑的夜晚拍攝人物很受限制。本身街道的其實比人眼看到還要暗(拍下照片)。主要的幾種方法

1、提高感光度。

2、提高光圈。

3、放慢快門速度。

4、閃光燈。(快門速度放慢、可以實現人物和背景明亮)

說來說去、比較直接方法藉助路燈、等有光地方照射到模特臉上。如果使用大光圈的話還會有很好的背景虛化。希望能給你幫助。


劉134636166


用閃光燈或其他光源補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