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人民日报:发展靠实体经济,强大还要靠实体经济。那么电商还有前景吗?

东震木


我认为整个社会人的思维都被带偏了,被带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是电商毁灭了实体经济。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我们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1,为什么人们喜欢网购,而减少了去实体店购买东西?因为电商打破了区域限制,打破了时间限制,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更灵活的选择,减少了去实体店购物所要花费的时间,因为电商平台上售卖的东西要更便宜。

2,为什么实体店的东西会比电商平台上的东西贵?因为实体店的商铺租金高,所以会把更大的成本转移到购物者身上,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3,为什么租金会那么高?因为高昂的房价,高昂的地价拉动了所有行业的成本,这也是罪魁祸首,最终的导致原因。

4,电商平台销售的东西是虚拟的吗?

当然不是,销售的依然是实体,因此电商不是摧毁了实体经济,相反是让实体经济更好做了,扩大了每个实体单位的市场,真正摧毁实体经济的是高昂的地价,高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的负效应。


一抹雨嫣


大家都在攻击电商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电商其实并不是单纯的电商,它是商家的另一种销售模式,也可以说他也是实体生意,它也是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是利用互联网买卖东西,主要是没有房租开支,不用那么多店员开支,没有乱七八糟的管理费,这样算下来一年可以省下来很多很多钱,甚至省下来的钱需要干半年才能抵上房租!本人开过六年门店,生意有好的时候也有淡季,但是房租每年都在涨,八十平方门店,地理位置一般,最后一年的时候涨到三万六,什么概念,如果想要存钱,那就要提高物价,转嫁给消费者,但是后来我开始网购了,发现电商确实便宜很多,现在我没有门店,可以说是纯收入,感觉现在比开店的时候过的好很多了!该有的都有了!


俺村第一养鸽人


我既做电商又做实体,不要总以为电商成本低,实体店成本高,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我跟大家分析一组数据,同样一件产品,假如电商进货价是100快钱的衣服,平台的推广成本平均每件衣服达到20—50块钱,物流费要5块钱一件,平台抽成, 员工工资,,现在前期刷单成本一般是10—28块钱一单,最终这件进货100元的衣服挂在平台是最低价格也要168以上才有利润可图。

我再算实体店进货100的衣服,现在很多店铺的租金这几年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没有那么高得离谱,实体店基本上做零售也是在150—200之内出售。所以其实电商与实体店同等质量的东西已经没有多少价格优势可谈。

实体店是一种体验式购物,网店是感觉购物,不要说什么七天无理由退货,实体店如果有质量问题一样可以退换。但是实体店带动的经济领域不一样,市场经济是环环相扣,每个领域都息息相通,衣食住行哪一个行业生意不好就影响别的行业发展


锦源国际


本人实体服装店开过,8年淘宝经营,单从投入对比,实体:房租15+装修10+工资10,淘宝最低2000起,旗舰店买个2-5万,工资:客服+运营+拍图+仓库。给新手建议,淘宝属于投入少的行业,没有创业项目比淘宝简单粗暴,实力和运气都重要。建议可以试试,前面投入2000淘宝保证金,随时都可以退出,阿里巴巴或者杭州、广州档口的产品可以一件代发,不需要投入资本,认真运营,成功概率还是有的,如果可以接受一个月2000的投入,可以找好产品,每天平台刷5-10单,这样一个月有了200销量垫底,自己就知道如何处理订单、如何卖出货、发货、售后。运营的本质区别:推广、刷单。推广就是淘客、直通车、钻展。(新手不用了解,等入行有销量后在考虑),至于在平台刷单,90%淘宝商家都会有,多的一月刷1万单的top商家,刷少的商家每天去刷单平台,10-20左右补单,补单的原理是新品晒图、控制每天转化。


念你时光


大家做电商的都知道,举个例子,你9.9特价包邮的儿童玩具,用的是什么塑料,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回收再利用,虽然我家也有这样的玩具,都是孩子爷爷奶奶看直播看拼DD买的,倒不是为了省钱就是觉得即方便又新奇,但不知道这样的垃圾工业产品对孩子的损害有多大,实际成本1.5-2元,快递2.5元,扣掉平台的点卖家赚个2-3元,你说这种垃圾伪劣产品是不是在拉低消费水平,我宁愿周末带着去玩具反斗城买贵一些的正品玩具。珍爱生命不要用垃圾造垃圾,再卖这种垃圾,


旅徒买手


我来说说实体是怎么死掉的,这么多年,深有体会。

实体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太多,房价高企迫使租金增高,消费增高和新劳动法迫使人工成本增高,各种费用增高,实体企业已经生不如死。

看着你做个实体,就以为你赚大钱,人人眼红,各种刁难,坑蒙拐骗,吃拿卡扣。小企业小鬼缠你,大企业大鬼缠你。请客送礼各种灰色付出也是一笔不小支出。

电商的平台化操作集权化效应,迫使竞争加剧,打价格战。低价格需要低成本,催生低品质,假冒伪劣盛行。好产品好品质成本高,卖不起价没利润,死掉了一大批。

传统实体企业大多精力在研发和生产产品,突然的销售模式改变,不善于玩电商的,没有生意可做,又死掉一大批。

擅于玩电商,终于生存下来的一批实体,随着电商竞争加剧,推广成本越来越高。原本的一点点利润也被电商平台媷了羊毛。又死掉一批。

原本实体的销售渠道是分散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现在,全国的实体销售渠道,全挤在了这么两个电商平台上。又挤死一大批。

电商的平台效应等于扼住了大小实体企业的咽喉,你想活,你得先把电商平台喂饱。问题是,电商平台看你没死,就以为你的血还很多,直到你死了它才知道把你炸干了。

但是,已经晚了。

这就是恶性循环……

国家想搞好实体,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和有利于实体企业生存的大环境。在我看来相当困难。



卡莱雅定制家


什么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本来老百姓能做的生意就这多大,,

除去央企垄断,国企垄断,房地产垄断

,金融垄断,资源垄断。国家垄断+税收的收入,中国70%的钱养活了2%的公务员,25%的钱养活了富商人大代表。剩下5%的资源小本买卖吃喝住行养活了十几亿老百姓。

原先都是文化不高的人去做生意挣点钱。现在大学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也出来挣这点生意。全民创业,全民经商。你挣钱,就有人赔钱。现在把做小生意变成高技术活了。

没文化,老实人以后靠脚踏实地干活是没出头之日了。


遇众不同666


电商只是一种销售方式,跟实体经济搭不上边吧。工厂是实体经济,那工厂里出来的产品,搭上电商的平台去销售,省确了中间商,店铺租金,让产品直接到消费者手中,中间省了多少环节,这不还是人民得利吗。电商只是损害了一部分房东的利益,其他真的百利无一害。电商带动了快递,电商能把产品送到家里,节省了多少时间,对吧。实体店的老板做不下去了,那你也可以学做电商呀。电子商务势不可挡,这是时代的潮流,你为什么不跟着时代走,却在怨电商呢?汽车时代,抛弃了抬轿夫,作为轿夫,总不能怨恨汽车生产商吧?农业的机械化,使许多手拿镰刀的麦客失去了生机,难道国家会为了照顾这群老实人的生机,而去阻止机械化的使用?所以说,关键的问题是,人的思想观念要进步,要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要跟着时代的脚步走,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掏汰。


莲塘田舍翁


国情都是有区别的,存在就是合理的,电商是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业态,一头连着消费习惯,一头连着实体经济,你卖的东西哪个不是实体经济的产物?买你的客户哪个还愿意为买过的东西还去跑商店超市?关键在于电商诚信优质童叟无欺!平台升级你升级,平台多样你多样,跟上时代潮流,不论电商还是实体商都会有出路的。你以为实体经济还是老样子吗?AI人工智能还有机器人将取代多少人工?潮流之下工人们也在淘汰升级中另谋出路呢,老天饿不死瞎家雀,放心吧!


空林松屋


这句话没错。实体经济和实体店是两个概念。

实体经济是制造加工企业,如果实体企业再加上电商的促销只能是如虎添翼,越来越历害。

实体店是销售工业产品的传统店面,它不生产产品,仅仅是销售的渠道而已,实体店遇到电商,还真斗不过电商。因为实体店的成本高于电商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