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衝擊“兩萬億俱樂部”,武漢還要靠什麼?

前些天,武漢市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謀劃佈局可支撐未來3年到7年、實現5000億元到10000億元經濟增量的領域,研究推出重要舉措,到2021年進入經濟總量“2萬億元俱樂部”。

武漢的GDP總量,6年前首破萬億元,進入我國大城市“萬億俱樂部”。2018年總量將近1.5萬億元,2019年預計會進一步增長。歲末年初,這座城市自我追問的是,以現有的邊際增長潛力,武漢能不能更快進入兩萬億俱樂部?除了傳統優勢,還有哪些領域可以挖潛出新,成為高質量增長點?或者更直白一點問,要更快更好“實力進階”,武漢還得靠什麼?

近段時間,武漢市的深入調查與思考,帶來許多啟發。

信息技術產業有望最先達到5000億元能級,必須突破性發展

GDP總量一年超過2萬億元,是什麼概念?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相關數據,2018年,中國大陸有16個城市GDP總量破萬億,其中北京、上海突破3萬億元,廣州、深圳、重慶均超2萬億。

2014年,武漢GDP首次邁出萬億大關。2019年前三季度,武漢實現11528.4億元的GDP總量,提前躋身2019年“萬億俱樂部”名單。

我們不唯“GDP”,但科學全面分析GDP規模和增速,能夠對城市的經濟發展有一個直觀判斷。對標先進城市,武漢在全國的座標清晰可見。

市委市政府分析認為,要想進入經濟總量2萬億元俱樂部,武漢必須要有5000億元以上量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核心支撐。而當前,汽車、裝備製造等現有支柱產業,離5000億差距還不小。

“這是我們謀劃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市委經濟工作會上,武漢市主要領導提出解題路徑: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製造、新材料領域,謀劃佈局更多引領性項目,推進集群發展,儘快打造1個到2個5000億級新興支柱產業。

綜合分析後武漢市認為,當前,信息技術產業最有希望率先達到5000億元能級,必須突破性發展。市領導要求,加快產業項目建設速度,既看規模,更看效率,不斷放大投資乘數效應。同時,持續高質量招商引資。

新年第一天,光谷傳來好消息:投資350億元的華星光電T4項目實現量產,武漢成全國最大的新型顯示產業基地。而此前不久,武漢舉辦了一個“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專場,簽約1300億元45個大項目,所涉的都是尖端信息產業。

先進城市多由服務業主導經濟增長,武漢還需快馬加鞭

繼續從先進城市經濟數據中看“門道”,一個共同特點顯而易見: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服務業主導經濟增長的特徵更明顯。

例如北京,2018年實現GDP過3萬億元時,金融、科技、信息等優勢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0%以上;上海,2017年全年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突破2萬億元,佔比69%。而在武漢,2018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僅為54.6%。

差距就是潛力,武漢市委市政府早有意識。2019年的多次會議和調研中,市委主要領導不斷強調發展現代服務業對武漢未來的重要意義:拉動經濟、帶動就業、為實現彎道超車提供歷史機遇。

此次市委經濟工作會上,武漢市更是將現代服務業發展上升至全市戰略,明確提出“現代服務業倍增計劃”,目標到“十四五”末實現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倍增發展。會上要求,中心城區、功能區要把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作為主攻方向。

提出“倍增”思路,武漢不是第一次。8年前,作為傳統工業強市的武漢,曾提出過實施“工業倍增“計劃,由此,武漢工業總產值呈現出了“跑步前進”態勢,一大批“新武漢造”在過程中湧現。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武漢服務業增加值有望超過萬億元。浙江商會總會會長馬雲也作出類似判斷,上月召開的楚商大會上,他認為,杭州、武漢很有可能是未來數字一線城市。此前,武漢已作為“華中首座新零售之城”被看好。

營商環境是萬世之基,要讓更多“小米傳奇”在武漢開花結果

新鮮出爐的“2019年武漢十大企業新聞”,“小米武漢總部開園”入選。

從動工到竣工,小米武漢總部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在不同場合坦承,他們在光谷創下的速度甚至超過了自己的預期。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主要領導向全市廣大幹部講述“小米速度”的成功經驗,重申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小米速度”決不能成為個例,要總結經驗,讓每個企業都享受VIP待遇——拿地即可開工、拎包即可入駐。

當前武漢市場主體已經突破125萬家,小微企業佔比超九成。如何真正服務好這些市場主體?市委主要領導指出:不看榜單、不看排名,“反對一切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要看企業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對於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老大難”的問題,市領導分析後認為,這個“難”,在於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互信程度不高。

近期調研和會議中,市委主要領導開出“藥方”:推進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金融產業、信用體系建設中的應用,發揮武漢市企業融資對接服務平臺作用,利用大數據信用評級為全市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融資服務。

近日,“漢融通”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期間,有227家支行在線受理企業的融資申請,198戶企業入駐。武漢市打算,未來兩年新增小微企業融資額1000億元以上,力爭每年支持10000家以上小微企業。

長江日報記者鄭汝可 劉功虎 華智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