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腾讯为何在近期频频聚焦于新形式的社交app?

OneSky


嗯,回答本行业问题!腾讯近期动作确实很大,一口气是推出了3款新产品,由此可见腾讯的焦虑!

腾讯推出了哪些新产品?

1、今年11月初,腾讯低调推出了一款视频美颜社交APP「猫呼」,主打陌生人社交。

2、11月中旬,腾讯推出一款定位为“高品质社交”的APP「轻聊」,目标群体包括互联网大厂和校园菁英。

3、11月28日,腾讯再推出一款社交应用「有记」,其口号为:记录认真生活的你,对标新浪旗下的社交圈产品「绿洲」。

那么问题来了,腾讯坐拥8亿QQ和11亿的微信,为何还显得如此焦虑呢?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QQ和微信的增速都快到顶了,国内的红利都被吃尽了,而腾讯近些年在海外的发展又极为不顺利,在加上对手的崛起,腾讯真心难在了!

字节跳动给腾讯的压力

我之前就说过,如果非要找一家能打败腾讯的公司,那么这家公司极有可能是字节跳动!字节跳动这家公司很低调,但是他的产品却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主要说两款!

1、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是字节跳动的当家产品,目前已是国内主流的信息流产品!直白说,腾讯在信息流领域已经败北!

2、抖音

抖音的影响力太大了,现在抖音上用户时长很高,而且对长视频的冲击也非常大。腾讯视频之所以开启超前付费,就是因为遭到了短视频的冲击,大家不爱办会员了!

马化腾的焦虑

曾几何时,腾讯一直是资本市场上的明星,称雄港股多年!但从今年开始,腾讯的股价几乎没有涨幅,这足以证明资本市场已开始抛弃腾讯。要知道,现在港股又迎来了美团点评和阿里巴巴!如果说腾讯再拿不出像样的表现,未来股价还将低迷!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腾讯今年是很焦虑,至于说腾讯未来的表现会如何,我们还得看看腾讯后续的动作!让我们拭目以待?


春公子


谢谢您的问题。腾讯有社交焦虑,所以要主动出击。

腾讯最近的社交产品。腾讯最新推出的社交产品是“朋友”,目前还处于内部测试阶段。之前的几个月内,腾讯还推出了5个社交产品,包括带有美颜的视频通话APP猫呼,虚拟交友APP轻聊、卡噗,直播交友APP回音、社交圈APP有记。 腾讯有了微信、QQ,似乎还不够,还在不断细化市场,挖掘社交潜力。


腾讯的社交危机感。科技与互联网公司都将拥有社交产品作为自己的流量池,用户也愿意体验不同人群的社交产品。所以,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京东都打算推出社交产品,很多人想玩陌生人社交产品陌陌和探探,社交产品只要积累了社交关系与用户,就能产生粘性,继而带动公司其他产品和服务推广,继而形成竞争壁垒。看着既有市场的不断被蚕食,腾讯依靠微信还是QQ,创新乏力,已经很难反击,所以必须推出新产品、探索新玩法。

年轻人的互联网社交需求竞争激烈。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新型的社交方式,特别是与陌生人分享与诉求,在互联网上寻找共同的兴趣圈。所以腾讯对社交产品的更新,主要是针对陌生人社交,最新产品朋友体现的就是通过兴趣与陌生人产生链接。但是音频、视频、语音互动模式并不新鲜,年轻用户的需求时刻变化中,如何真正获得他们的青睐与留存,腾讯也没有底气。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社交领域已太久没有亮点。近日,腾讯正在内测的实名社交APP“朋友”聚焦了众人的目光。“朋友”的前身是腾讯在2008年推出的网页版“朋友网”,这是一款继承了QQ社交关系链的熟人社交产品,用来对标人人网,但2017年,因社交产品迭代,“朋友网”被关闭。

数日前,“微信被默认成常规办公软件”这一话题登上热搜榜,当微信逐渐承载了用户庞大而沉重的关系网后,或许人们需要更轻松的社交产品,而“朋友”正可以看作是腾讯对自己的挑战。

密集推出社交产品

据了解,目前“朋友”APP尚处于内部测试当中,并未正式上架AppStore等手机应用商店,腾讯相关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朋友app产品相关(的相关内容),目前都不对外发声。”公开信息显示,“朋友”APP是一款基于同学或同事关系来拓展社交关系的产品。

记者体验后发现,“朋友”可通过微信和QQ进行登录。不强制填写真实个人信息。登陆后,共有三个模块,“遇见”、“圈子”和“聊天”,分别对应陌生人、好友同事和同城以及一对一聊天。朋友官方认证账号“朋友”称,“会严格审核学校、公司信息,打造最真实的社交圈。”在“圈子”页面动态内容以图文为主,布局类似于Instagram,同城用户会显示其位置距离。

据报道,“朋友”APP由腾讯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出品,这一事业群是去年腾讯930变革中,通过整合原社交网络事业群(SNG)、原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新成立的,实际上,朋友APP只是近段时间腾讯推出的社交产品矩阵中的一员。

根据QuestMobile数据,在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的一年间,腾讯共上线了73款产品,分布15个行业大类,其中包括31款手机游戏、8款移动视频产品和7款移动社交产品。

在刚过去的11月份,腾讯连续推出了四款社交产品。11月4号,音乐互动社交App猜歌星球上线,主打从各种模式解锁猜歌的玩法;11月6号,视频美颜社交APP“猫呼”上线,主打陌生人社交;11月中旬,腾讯推出一款定位为“高品质社交”的APP“轻聊”,主打互联网大厂和校园菁英的真实社交;11月28日,腾讯又推出开放式社交平台“有记”,产品形态和微博旗下的“绿洲”类似。

业内人士指出,腾讯正在瞄准年轻一代的独特社交喜好,通过这种“广撒网”的方式,贴近各种细分场景,从而和其他新锐社交产品争夺Z世代用户。

社交存量市场的防御战

坐拥微信流量帝国的腾讯似乎陷入了“社交焦虑”。根据财报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腾讯共获得972.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1%,延续了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的低速增长态势。期内盈利209.76亿元,同比下滑10%。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51亿,同比增长了6%。外界不禁猜测,此次腾讯是否要通过推新产品获得新的增长点?

“本质上,朋友APP主要是一款试错和防御型产品,一来试错更多的社交玩法,探索后微信时代的新姿势;另一方面在各大平台都在不断试水社交应用的大趋势下,以同类或相似的社交产品,依托自身庞大的社交用户群体,对其他产品进行战略防御,确保不会对微信和QQ构成潜在威胁,同时顺便达成试错、试水的目标。”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国内社交用户规模在2019年Q3达11亿,行业渗透率97%,但用户规模增速仅为2.3%。此外,截至今年9月,腾讯系APP的使用时长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6.2%降至42%,而字节跳动系的使用时长占比则从10.6%增加至12.5%。

社交领域已不可避免地从增量市场的各自圈地走向存量市场的“贴身肉搏”,战争号角早已吹响。早在2019年初,快如科技和王欣分别推出聊天宝和马桶MT;字节跳动也在1月和5月分别推出了多闪和飞聊;9月,微博推出了类似于Instagram的APP“绿洲”测试版,主打图片、视频;阿里巴巴也在9月24日被曝出,旗下钉钉事业部已于近期重新启动社交项目“来往”,并推出全新社交产品“Real如我”。

挑战者前赴后继,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打击,但对于腾讯来说,没有触动是不现实的,不断推出新社交产品也就顺理成章。张书乐认为,腾讯要确保社交产品在迭代的过程中,总是能抢占到上风位。毕竟,既有的庞大社交用户群落和黏性,让其即使“跟风”,也能快速完成用户集聚。推出“朋友”APP等新社交产品,是在进一步确保腾讯的社交基因持续强大。

极光大数据《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有14.6%的用户刷朋友圈频率下降。调查还显示,约90%的用户希望通过社交应用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同时超过半数的Z世代用户认为,微信和QQ无法充分满足其社交需求。当用户需求变得逐渐多元化,细分赛道间的流量争夺战正在拉开大幕。


破冰时刻


自今年以来,腾讯上线过五款社交产品,上线数量上我们似乎能看到腾讯的焦虑和急切。

广撒网揭示着腾讯的社交焦虑

几个月内推出五款社交软件,布局不同受众的人群、满足不同属性的社交需求:

11月4日 猜歌星球-音乐互动社交

11月中旬 轻聊-声音社交

11月20日 猫呼-视频美颜社交

11月27日 有记-开放式社交(对标绿洲)

12月初 朋友-二度人脉社交

腾讯虽然依靠微信赢得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但是由于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80后,已经从校园步入社会,所以微信的职能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初衷,更多的是将其当成了办公软件,所以即使微信的使用需求较大,但如果市场上出现一款足以替代微信的社交产品,腾讯立马会陷入被动,这是腾讯焦虑的地方。

内忧外患

在内部,腾讯一直在自求突破,而外部不管是头条上线的各类社交产品,比如飞聊、飞书;还是快播CEO试水的陌生兴趣社交马桶MT,都在试图革微信的命。

在内忧外患之下,腾讯不得不加紧步伐,争取抓住他最看重的社交领域。

总结

社交领域大多数企业不敢触碰,一是用户迁移的成本较高;二是要想同时满足一个人的多种社交需求跨度比较大,难度系数高,你不可能希望你的亲朋好友知道你喜欢新鲜感;更不希望那些新鲜感被你身边的熟人知道,所以社交还是自己割自己的命比被别人割命的好。


小毛看世界


频繁试水社交App 腾讯的社交焦虑?


2019年,是新一代社交产品的元年。

沉寂的社交赛道上,不但涌现出了很多新产品,一些老产品也跟着复活起来。

继人人网回归之后,昨天,腾讯版“人人网” 也重获新生。

新的App延续了四叶草Logo,由“朋友网”更名为“朋友”,定位仍然是校园、职场实名制社交,目前正在内测。相信大家的朋友圈已经被刷屏了。

那么,这款App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已有QQ和微信两大杀手锏的情况下,为什么腾讯还要探索新社交产品?社交产品决定胜负的关键又有哪些?

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不妨和我一起往下看。

朋友App有何亮点?

打开朋友App,完善资料和学校、公司认证之后,我们就可以“遇见”有趣的朋友。

可惜的是,目前只支持个别大公司认证,而且上传的证明材料,包括工牌和在职证明。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道门槛。 (比如我司- -

“圈子” 是类似Ins的图文动态流,包含朋友、同校(或同公司)、同城3个tab。内容还不多,也没有算法推荐,大家看到的初始内容是一样的,基本是些好看小姐姐的照片。 (社交网站的常见套路

聊天界面只能发文字和基础的emoji,这对于没有表情包就不会聊天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提不起社交兴致。

“我的”页面可以填写个性资料,例如工作经历、我的关键词、兴趣爱好等。

目前并没有看到更新颖的功能。这款App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主打真实社交,并且强化了内容分发的空间。所以……是个产品化的微信朋友圈?

腾讯的社交焦虑:一口气上线5款社交App

在过去的4个月,腾讯一口气上线了5款社交产品,光11月就连续出了4款,不得不让人侧目。

我们先来看看分别是哪几款App。

1.卡噗,主打3D虚拟形象社交

9月初,3D虚拟形象社交产品“卡噗”正式上线。

用户可以通过QQ账号或微信账号登陆。进入App后会看到界面简洁,主要有 “形象” 和 “小窝” 两个tab页。在形象页右侧,可以看到捏脸、换装、制作头像和合照四个功能;而在小窝页面的相应位置,可以看到求访、收集、装修和探索四大功能。

此外,QQ赋予了卡噗更多的社交属性。卡噗可以获得QQ的社交关系,用户设置的头像还可以同步到QQ,用户还可以邀请好友来访进行互动。

2.猜歌星球,主打猜歌玩法

11月4号,音乐互动社交App猜歌星球上线,主打的是从各种模式解锁猜歌玩法。

有1V1 PK模式、单人限时赛模式、多人竞技模式以及单人闯关赛模式等多种玩法,以猜歌为主,社交方面的功能较弱。

3.猫呼,主打陌生人社交、视频美颜社交

11月6号,视频美颜社交APP“猫呼”,主打陌生人社交。

“猫呼”提供美颜、面具等功能。App在首页推荐在线的用户,用户可以带着虚拟面具和对方视频。在用户完善资料后,还能使用限时匹配功能。

4.轻聊,主打互联网大厂和校园菁英的真实社交

11月中旬,定位为“高品质社交”的APP“轻聊”,主打互联网大厂和校园菁英的真实社交。

用户需要进行人脸+学历+公司三种认证,“轻聊”会根据用户特点个性化推荐好友,心动互选功能类似探探的玩法,不过限制每日匹配次数。

5.有记,主打开放式社交

11月28日,又推“有记”,属于开放式社交平台,产品形态更像微博旗下的“绿洲”。

用户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浏览朋友的日常小事,还可以给自己的动态贴上特定话题,在话题广场参与讨论。

“精选日报”是“有记”的独有功能,用户可以在“精选日报”中按“昨天”、“今天”、“小时”等不同时间段,浏览精彩文章。

一次次的尝试,似乎在暗示腾讯的社交焦虑。

为什么腾讯频繁试水社交App?

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已经社交制霸的腾讯,有什么可焦虑的?为什么要不断试水社交App呢?

我们先从最本质的点去看这个问题:

1)社交关系是腾讯的核心壁垒

腾讯的商业核心是什么?对,社交关系。

腾讯的核心商业逻辑,是基于社交关系持续生产流量,分发到其它平台。

而社交关系的迁移成本又非常高,就像大家都在使用手机号,一旦有了几十甚至上百的好友,就很难把这个号给换掉,无论科技多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是人性的根本,所以用的人越多,粘性越强,社交因此具有极强的粘性和前瞻性。

基于此,腾讯会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核心疆土,维护好社交关系链。

但现状是,各大厂都对社交这块蛋糕虎视眈眈。

在恋爱交友领域,阿里推出了Real如我、京东推出了梨喔喔,字节跳动收购了Biu校园,

于是腾讯推出轻聊,提高身份门槛,保障双方的基本信息真实度。

在语音社交这一领域,字节跳动系入股了音遇,阿里巴巴发布了唱鸭,网易也上线了声波,腾讯不甘落后,回音也诞生了。

此外,字节跳动前后推出多闪和飞聊,分别主打小视频社交和兴趣社交;百度押注了匿名社交App“听筒”,陌陌推出了“ZAO”,微博推出生活时尚社交产品“绿洲”。

......

互联网江湖几大巨头,谁不想为自己配上一枚社交的核心武器?

但腾讯不能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2010年,米聊刚一上线就引起了巨大轰动,之后微信横空出世,所有QQ用户均可凭原有QQ账户登录微信,腾讯凭借QQ的用户量迅速击溃米聊。

再看陌陌和YY的崛起,正是抓住了“游戏语音社交”和陌生人社交这两个领域的空白。

这些战斗经验都告诉腾讯,必须疯狂占满空白细分领域,防止敌人进攻。

如今短视频之战,腾讯已落了下风,社交就更加成为必守命门。全力防守,宁可错误,也不错过。

基于腾讯“社交关系”这一核心基因,我们还会发现,其实腾讯最需要担心的,并不是抖音,反而是快手,因为快手上沉淀着大量的社交关系。这会是很大的一个隐患。

2)Z世代年轻用户崛起,赋予社交产品新可能

我们知道,今年社交赛道如此动荡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变化。

95后、00后用户开始涌入互联网,他们有更强烈的社交需求,也有全新的社交理念,永远追求新鲜。这给了社交赛道新的机会。

巨头公司和创业者们相信新的代际必然会诞生新的商业模式。

所以,在维护住微信和QQ这两大优势的同时,腾讯必须跟随时代去探索更新的玩法。

但QQ和微信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们已经成长为用户数亿甚至数十亿的庞然大物,一举一动都必须照顾大多数人的感受,任何一个新功能都万众瞩目,试错成本极高。

更有趣和好玩的探索,必须留给更轻量的新产品去做。

在2018年底的员工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提出,希望QQ团队可以开拓一些新的社交产品,让他们去想想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交、下一波浪潮是什么。

而为什么短时间涌现出这么多新社交产品?

这与腾讯内部的“赛马机制”不无关系,腾讯鼓励不同的部门去探索新项目,最后胜者为王。“微信”和“王者荣耀”,都是赛马机制下的明星产品。

今年在社交领域的这些尝试,可能大多只能沦为“陪跑”,但对于腾讯来说,宁可被自己打败,也不能被竞争对手打垮。

社交产品的决胜关键是什么?

社交赛道,来来往往,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都是常态。

那么,决定一款社交产品的胜负手可能有哪些?

产品好用是基础,运营手段也是锦上添花。 最核心的点其实在于,能不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段,找到合适的人,为他们建立起社交关系链。

因为社交关系的迁移成本太高,所以一个时代,往往只有极少的制霸社交产品。那么什么时候,社交关系可能会发生迁移呢?

一是平台的迁移、设备的迁移,比如在PC时代,QQ火了,到了移动时代,微信起来了。

第二种是人的关系的迁移,构建关系的维度发生了变化,社交产品就可能随之变化。比如人人是做校园社交,陌陌是做陌生人社交。

那么在今天,这个时代,朋友App想圈住的是什么人,定位的是什么社交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它主打的点是“专为年轻人打造的实名社交平台”,可以基于熟人关系社交,也可以基于兴趣、位置探索新的关系。

泛泛而谈,其实并没有定义清楚,像个什么都想要的小孩子。

如果定义熟人社交,很难,因为整个时代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大趋势是基于垂直兴趣维度社交。熟人社交这个命题,也许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

如果说定位是兴趣社区,很显然暂时没有体现。

但有趣的是,聊天功能被放在了第4个tab,第2个tab是基于关系链的内容分发,看起来更加侧重内容。

如果是主打内容的话,还能有一定想象空间。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微信朋友圈已经太过冗余,无法满足高效的熟人社交和优质内容获取。

二是仅仅依靠“社交关系”做留存,商业价值并不如“内容”来得更大。

如果定位更强调内容的话,那么胜负手就会成为内容的质量和稀缺性。

综上,朋友App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首要前提是定义清楚产品的用户和切入点。这同样是决定生死的一步,毕竟对于任何社交产品来说,切入角度垂直则有受众过窄无法拓展的风险,切入角度太广则劲敌太多。

朋友,或者腾讯旗下任何一款新社交App,未来能否迈出这决定胜负的一步,完成自我进化?的确值得期待。

毕竟,就算这些App如烟花般转瞬即逝,都代表了中国互联网人创造更多可能的决心,和一种颠覆社交格局的勇气。


天天聊聊科技


因为朋友 App 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目前看产品形态还比较简单,跑通了实名注册、发动态、文字聊天、朋友/同城/同校/同公司功能。后续的发展情况还需要看腾讯公司怎么样利用现有的流量资源,产品的运营和迭代策略。

这里想展开说一下对实名社交产品的理解。在国外 Facebook 已经发展成为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巨头,但是在国内实名社交领域相对还比较空白,人人网之后没有出现过影响力足够广泛的产品。脉脉作为职场社交产品,在这里抛开不说。

想象一下,有这样一个线上的产品,完全承载了你的所有人际关系。它和微信的工具属性不同,微信是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沟通工具,而这个产品本身就是我们的线上社交场景。

在线下我们会和不同圈子的朋友一起吃饭,聚会,针对各种话题展开讨论。而在线上,通过「发动态」这种异步的方式,在「小圈子/群」这样的范围内,是有可能形成同样的聚会或讨论氛围的。

线上相比于线下,能够接触到的朋友范围更广,对实时性的要求更低。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失联的往昔朋友,在线上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持弱连接,维护好关系的。这种场景类似于在百度贴吧、知乎,人们基于一个话题发起讨论,但是区别在于这样的讨论是在你熟识的人之间进行的。那么这样的场景,和微信朋友圈有什么区别,和微信群聊又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这些事情我在微信内不能做呢?

我们先整理一下微信在实现这样的场景上存在的问题,

朋友圈的互动方式是广播,而我们更愿意发起和参与互动的场景是「小圈子/群」

微信群即时聊天的特征,对时效性要求较高。而人们在线上处理信息是异步进行的人人网的消失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因为社交关系只停留在校园,毕业后人们的社交活跃度越来越低,登录的频次也越来越低。最后不但没有人发状态,连评论状态的朋友都不见了。而人人网内部问题导致新的校园用户没有进入,两三年之间人人网就衰败了。

对于新生的产品,这个问题更是考验。所有的社交产品都需要逐渐沉淀社交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维持住已经沉淀下的关系的活跃度,才能逐渐成熟稳定下来。如果不掌握好运营推广的方式,只是一味砸钱但是没能沉淀出熟人关系,没能维持住互动关系的活跃度,即便是腾讯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做成的。

还是特别期待在国内能看到有这样的一款产品成长起来,来释放积压多年的表达欲望,找回不断丢失的朋友关系。如果看不到表达,没有讨论和碰撞,就会感觉每个人都千篇一律,没有不同没有乐趣。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内心是多么丰富的啊。


劳伯爵


之所以,腾讯集团,现在害怕了,觉得地位不保,危机四伏,怕有一天被竞争对手打趴下,现在腾讯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对抗竞争对手!我觉得腾讯焦虑起对的,竞争对手也可能太强悍了!腾讯不得不防备。我觉得未来社交领域只有字动跳节公司,能和腾讯抗衡,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加油!字动跳节公司


舒德起


社交APP是腾讯的营收大头吧。

腾讯现在两块市场做得非常成熟,一块是游戏,另一块是IM,游戏因为国家出台了诸多限制,导致游戏市场目前出现萎缩,而下一代游戏会随着5G到来变为以云游戏为主,那么对于很多原本没有集中在游戏领域的企业来说有了新的机会来加入到这块市场。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来互联网,IM软件会得到一块非常可观的市场,加上以字节为主的一些新兴互联网企业开始对IM市场发起冲击,目前来看已经存在一些趋势导致微信和QQ的地位并不稳固,腾讯不得不使用传播限制的政策来保护自己家的产品和用户群体,那么对于未来的挑战,腾讯如果继续维持微信和QQ两种IM为主流的策略的话,在未来遇到的挑战会更大,那么随着5G帮忙引起一系列转型的机会,腾讯也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开发出新的IM形式,取代现有的微信和QQ,从而吸引到新的一批用户。


榻榻米的榻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腾讯有忧患意识,知道让团队不断摸索创新始终保持团队创新激情,才能在激烈的互联网不断发展变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领跑社交软件领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