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董登新:中印股市差異比較

董登新:中印股市差異比較

近兩年來,國內許多券商及股民似乎都在關注或羨慕印度股市的十年慢牛及持續上漲,甚至還有一些券商組織專業團隊對印度股市進行專題研究,結果也未能見到全貌。有感於此,本人借用已有研究機構的少量數據,再加上世界交易所聯盟的統計數據,在此做一客觀素描與比較,僅供投資者討論和參考。

一、印度股市歷史十分悠久

在亞洲地區,印度股市被公認為歷史最悠久。1875年,22名股票經紀人成立了亞洲最早的證券交易所——孟買證券交易所(BSE)。目前印度擁有兩個全國性股票交易所:一是印度孟買證交所(BSE India Limited);二是印度全國證交所(National Stock Exchange of India Limited,NSE),1992年11月也設立在孟買。

新中國股市誕生較晚,1990年底上交所正式成立,半年後,深交所正式成立。不過,我們僅用30年時間跨越了印度股市100多年的歷史。

二、中印兩國股價指數重要性比較

在印度股市,主要有兩個指數:一是孟買交易所的敏感30指數(Sensex 30 Index);二是印度全國交易所的漂亮50指數(Nifty 50)。其中,Sensex30指數從1986年開始編制, 共有30只成分股,主要由金融股及其他大市值股構成,其市值佔孟買證交所總市值的比重約為45%,孟買敏感30指數是印度最廣泛使用的指數。

在中國股市,上證綜指是中外投資者使用最廣泛的指數。

三、近30年中國股市總漲幅遠超印度

1990年底,上證綜指100點起步,2007年最高點6124點,以此計算,17年總漲幅為60倍!若以目前上證綜指2900點計算,30年總漲幅為29倍。

印度Sensex30指數從1992年自由化改革迄今總漲幅約為15倍。

四、印度股市掛牌公司數是中國的2倍

截止2018年底,印度兩大股市掛牌公司總計為6989家,其中,僅有2家外國公司。

截止2018年底,中國兩大股市掛牌公司總計為3584家,沒有外國公司掛牌。

印度股市掛牌公司數量差不多是中國的2倍。

五、中國股市市值規模是印度的1.5倍

截止2018年底,印度兩大股市總市值為4.14萬億 美元,而中國兩大股市總市值為6.32萬億美元,相當於印度的1.5倍。

照此計算,印度股市每隻掛牌股票平均市值為5.9億美元,而中國股市每隻掛牌股票平均市值為17.6億美元。

由此可見,印度股市掛牌公司以中小企業為主,而中國股市掛牌公司則以大中型企業為主。相比之下,印度股市對中小企業更包容!

六、中印IPO體制及IPO數量比較

1992年印度股市廢除核准制,全面推行註冊制,取消行政定價,大幅提升了市場的包容性,市場化程度也大幅提高。

據興業證券提供數據顯示,1993年至1996年四年間印度兩大股市總共有3552家上市公司新增掛牌。

2019年中國科創板率先試點註冊制,但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仍未推行註冊制,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市場包容度也較低。

2017年是中國股市發放IPO批文最多的一年,也只有380家。中國股民很糾結,一方面他們希望申購新股獲取中籤暴利,另一方面,他們又害怕新股擴容。這是印度市場從來不曾有過的現象。

七、中印退市制度及退市數量比較

印度股票的退市制度也是借鑑了美國模版,它是典型的“大進大出”、大浪淘沙的市場格局。比方,僅2004年一年,印度孟買證交所就有多達974家公司退市,其中,除少數是私有化退市外,其他大多數均為強制退市。

在有的年份,印度退市公司數甚至還會超過IPO數量,這直接導致上市公司數量的絕對減少。例如,2017年底,孟買證交所上市公司數為5616家,而2018年底其上市公司減少至5066家,當年退市公司數與IPO數相抵後,上市公司數一年淨減少550家!這就是印度股市的“大進大出”、吞吐自如,氣勢磅礴!無人鬧事、無人遊行示威!這就是印度股市的博大胸懷及巨大的包容性!這是A股市場自愧不如的地方!

不過,相比之下,中國股市一直存在“上市難”、“退市更難”的難題。但在科創板註冊制落地實施後,已對A股市場產生了明顯的預期效果。今年已有8只垃圾股通過股民用腳投票,被“一元退市標準”趕出股市,這是A股市場自成立30年來首次出現如此壯觀的景象。可以預料,A股一元退市公司將會越來越多。

八、中印交易機制及換手率比較

印度股市的交割制度是T+2,但它允許T+0的迴轉交易,並設有做空機制。此外,它還設有10%的個股漲跌幅限制。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印度股市的換手率卻遠低於中國股市。

根據世界交易所聯盟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股市換手率排行榜(不含美國股市),深交所排在全球第一位,其換手率高達244.2%,上交所排列第五位,其換手率高達129.67%。而印度全國證交所換手率僅為54.52%,印度孟買證交所換手率更低,僅有5.35%。由此可見,深交所全年換手率是孟買證交所的40多倍!

更何況,中國股市是不允許T+0迴轉交易的,由此可見,是否T+0迴轉交易,好像與換手率並無直接關係。如果說,中國股民的確是在“炒股”,那麼,印度股民可能是在“投資股票”,因為他們並沒有像中國股民那樣超高頻率換手、買賣股票!

中國股民一般認為,沒有換手率,就沒有人氣,更沒有牛市。那麼,印度股市如此低的換手率,又是如何維持人氣和慢牛的呢?

九、中印股市的證券化與國際化比較

一國證券化率=該國股票總市值/該國GDP,它反映資本市場(或直接融資)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重要性。2018年印度證券化率為76.42%,中國證券化率為46.48%。

一國股市的國際化包括兩個維度:一是境外機構或國際資本准入門檻及條件;二是允許境外企業IPO的准入門檻及條件。目前印度股市有2家外國公司掛牌,而A股市場至今沒有外國公司掛牌。

相比之下,印度股市對外開放更早。1992年印度允許外資投資印度股票和債券市場;1993年外國證券公司獲准在印度營業;1997年,印度將外資參股本國證券機構比例從24%提高到30%,且外資被允許投資印度境內股權衍生工具。2012年印度股市對外國個人投資者完全開放,外資成交佔三成以上,最高時佔一半。

目前,中國股市正在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從QFII到RQFII,從滬港通到深港通再到滬淪通,境外機構與國際資本進入中國A股市場越來越便利,境外金融機構來華合資或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越來越少。不過,由於我國A股市場開放時間相對較晚,目前外資成交比重仍然偏低。

總而言之,印度股市的包容性、市場化、國際化程度極高;印度股市較早實行註冊制,並擁有強大的做空機制,而這些方面正好都是目前中國A股市場改革的痛點與難點!

董登新:中印股市差異比較

董登新:中印股市差異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