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豪华品牌爱不爱,奔驰宝马成一排。

有钱造BBA,那是人生一快事儿,尤其是爱面子的中国人。

没有人说绝对不爱,也没有人敢保证绝对不抠标

这就要从华晨宝马、北京奔驰、奇瑞路虎等一干豪华合资品牌说起...

话说在国内销售的主力车型实现国产之后,抠标怪象随之出现,甚者在4S店的贴心服务清单里,都有不成文的提车帮忙抠标这一项。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不,不,不……我不甘心,花大几十万买个MADE IN CHINA,虽是事实,但依然不甘心。


抠,抠,抠……反正进口长得也一样,车标一抠,顺便捞了个「纯洋车」名头,我就是有强迫症。


看不上国产,为什么还买?


国产与进口差距不大,价格还便宜!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都知道抠车标属于脱裤子放屁行为,它既不能改变车辆本身的属性,更改变不了车辆的国籍。


那为什么要扣标?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 先说往事

追忆国产汽车的心酸和民众的无奈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基础薄弱。1956年,毛主席在讲「论十大关系」的政治局会议上,说到:


什么时候我们能坐上自己开发的小轿车来开会就好了。


主席的话就是方向标。当时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像打了鸡血一样,要搞出中国第一辆小轿车,甚至先取好了名字,叫「东风」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可是啥也没有啊,甚至是大部分一线员工都没见过小轿车。当时的定调便是,仿造为主,适当改造

车身设计和底盘结构借鉴的是西姆卡汽车,动力系统以德国「奔驰-190」发动机为蓝本进行仿造。

零件是工程师用进口的废钢材料经过后期对相关部件进行测绘一比一制作;磨具没有,车身是按照图纸,工人们拿铁锤敲打成型;发动机更是3天3夜就做出来了。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就是这么蛮干,1958年,中国第一辆自主制造的编号为CA-71东风牌小汽车完成,4缸顶置气门,最大功率71Ps,最高设计时速128公里。


这哪是造车啊,完全是堆废铁。这辆车也因为技术不成熟,故障偏多,并没有实现量产。


而真正让几代人产生全民记忆的,当属桑塔纳了。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那时候的上海汽车厂,在与外资接触时,对愿意提供技术也愿意投入资金的德国大众表达了爱慕,双方合作一蹴而就。


大众按照要求提供了当时正在研制的一款中级轿车-Passat B2,也就是后来的桑塔纳


即使是1983年的上汽,一没有设备,二没有生产线。


德国人也服气了,于是建议采用CKD,零件运到国内组装,工作方式和五十年代几乎没有差别,工人们还是拿榔头敲缝隙,拿锉刀锉拧不上的螺丝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外国工程师诧异,国内老师傅们也诧异。前者诧异在中国汽车工业怎么如此落后,而后者则诧异,原来汽车「白车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不用榔头捶,直接组装就好了。


就是这样的第一批桑塔纳,在国内火爆了,中德双方便加紧了谈判,以期更多合作,也是这样,拉开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发展的峥嵘岁月。


所以,你要说,中国汽车工业基础薄弱,我没话说。


但是,现在都9102年了。


一汽大众-奥迪中国生产线


另外一个故事,就是当年合资准入,我们国家最初目的是「市场换技术」,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讲道理,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


比如咱们的换标主角,华晨汽车,自主品牌华晨中华一衰再衰。


还有多少人知道中华V3,中华V6?


就连被当成是全家最后希望的中华V7,即便是用上了宝马CE16的1.6T发动机,也带不动这个品牌,月销200余台。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2017年,华晨中国集团股东净收益为43.76亿元,但应占合资公司净利润52.38亿元,也就是说,抛开宝马给的分红,华晨亏了8.62亿


另外一位主角,北京汽车也好不到哪去。


2018年,北汽自主品牌亏损35.16亿元,多亏有奔驰这条大腿,最终财报才不那么难看。


不管是最初条件艰苦,还是现在某些企业运营思维的短视,甘为代工厂,缺乏对自主品牌的重视。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导致目前,很多国人对自主品牌实力,或者说对中国汽车制造工业技术有一定的认知偏差。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 那事实是如何的?

现在不仅有了,还是一流

起步晚并不全是劣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巨大汽车市场潜力的号召下,合资品牌纷纷来中国建厂,在硬件设施和现代化生产流程管理方面,都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相当多的国家可望而不可即。


譬如,位于广州南沙区的广汽丰田第一工厂就被丰田授予模范工厂称号,也得到了业界的极大认可。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位于成都经开区的一汽大众轿车三厂,具有最完善的工厂建设标准,也被德国大众评为全球模范工厂。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应该来说,国内主流合资以及豪华品牌合资工厂,大部分具有国际一流水准。


甚至是民营企业,譬如吉利、长城、奇瑞以及在新能源领域表现较为突出的比亚迪,它们的工厂都有着相当不俗的实力,冲压、焊装、涂装以及总装四大工艺完善,而且年产量颇高。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你看看,光一辆哈弗H6常年霸占SUV月销榜冠军,吉利帝豪也作为自主品牌轿车新王,月销几万台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而稍有落后的是,工人的从业素质


国内汽车生产年限不长,有经验的工人不多,这些老师傅对于工厂来说,是灵魂。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对于这样的问题,中国工厂往往通过较高的自动化率来弥补。


比如上汽乘用车郑州生产基地,焊装车间自动化率高达 99.84%,涂装车间喷漆工序实现100%自动化作业,此外机器人换枪、焊装品质检测均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长城汽车首个海外独资全制造工厂——俄罗斯图拉工厂,主焊线自动化达到100%,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首个涵盖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工艺的整车制造厂,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制造技术走向国际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式买车:抠标抠一半,面子长几万

所以对于抠标,球斯基更多的是认为,你不会因为宝马或者华晨宝马去抠标,你只是介意「华晨」,所以很多人便抠掉了这俩字。

而新一代的合资企业也在诞生,比如长城和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比亚迪和奔驰合资的腾势,你会抠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