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經 絡 循 行

內經原文《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繫,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繫,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現代翻譯:該經起自心中,出來後歸屬於心繫(心臟周圍的組織),向下通過膈肌,聯絡小腸。其分支從心繫向上夾著食道連於目;其直行主幹又從心繫上肺,向下斜出於腋下,沿上肢內側後邊,至肘中,沿前臂內側後邊,到手掌後豆骨突起處進入掌內後邊,沿小指內側到達其末端。脈氣由此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

經氣逆亂表現病症:是動則病嗌幹,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咽乾,渴而欲飲,脅痛,手臂內側疼痛,掌中熱痛,心痛,心悸,失眠,神志失常。)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病機分析:手少陰心經支脈從心繫上夾於咽部,心經有熱則咽乾;陰液耗傷則渴而欲飲;心之經脈出於腋下,故脅痛;心經循臂臑內側入掌內後廉,心經有邪,經氣不利,故手臂內側疼痛,掌中熱痛。心脈痺阻則心痛;心失所養,心神不寧,則心悸,失眠;心主神明,心神被擾,則神志失常。

經 絡 穴 位 養 生

午時:上午11-下午1點 手少陰心經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心經,適度午睡佳】《午時》氣血流注於心經,稱「手少陰心經」,很多人說中午不宜劇烈運動,就是擔心在心經氣血充盈時,造成血脈運行紊亂,血不歸經,因此應適度休息,但午睡不宜過久。

少 海: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定位】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屈肘,在肘橫紋尺側頭陷凹中取穴

【功能】寧心安神

【主治】

①心痛,癔病、暴喑、健忘、癲狂善笑、癇證;

②肘臂攣痛,臂麻手顫,頭項痛、目眩、腋脅痛。

靈 道: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定位】腕橫紋上1.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功能】寬胸理氣

【主治】

①心痛,悲恐善笑;

②暴喑(失音)、乾嘔;

③肘臂攣痛、抽筋。

通 裡: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定位】腕橫紋上1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功能】寧志安神,益陰清心

【主治】

①心痛、心悸,怔仲;

②舌強不語、悲恐畏人,暴喑、面紅、婦人經血過多、崩漏。虛煩、盜汗;

③腕臂痛。

神門(保健大穴):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定位】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仰掌,豌豆骨的橈側緣,即尺側腕屈肌腱附著於腕豆骨的橈側,掌後橫紋上。

【功能】扶正祛邪,寧心安神

【主治】

①心痛,心煩,驚悸,怔仲、恍惚,健忘,失眠,痴呆,悲哭、癲狂癇等心與神志病變;嘔血、吐血、目黃脅痛、失喑、喘逆上氣;

②高血壓;

③胸脅痛。

少 府: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定位】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當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在4、5掌指關節後方,仰掌屈指,當小指端與無名指端之間

【功能】清心寧神

【主治】

①心悸、心痛、心煩,胸痛、善笑、悲恐驚;

②陰癢、陰挺、陰痛;

③小便不利,

④手小指攣痛,拘攣。

少 衝:

五臟六腑之大主——手少陰心經

【定位】小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在小指橈側,去指甲角橈側根部,約去爪甲指0.1寸許取穴

【功能】清熱熄風,寧神醒腦

【主治】

①心悸,心痛,癲狂;

②熱病,昏迷。

③胸脅痛,胸滿氣急,手攣臂痛。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神志,為參與人的情志活動最重要的臟腑功能系統,經常按摩或拍打心經穴位可預防精神方面的症狀。尤以神門,靈道,通裡,少府幾穴效果最佳。拍打或刮痧治療可清心火,除煩燥,改善睡眠,調暢情志,方向為沿心經由腋窩刮向小指內側末端。

以上論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足或不同意見之處請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