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8房价是涨还是跌?

雨馨yan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几个月房价数据来看,上涨的城市明显多于下跌城市,全国房价平均值在上移,房价破万的城市越来越多,就连大部分县城房价都已经突破了9000元/平米,楼市火热氛围尚未看到真正降温。

我们再展望一下2018年下半年楼市情况。

楼市外围环境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也没有新的全国性调控政策出台,接下来更多的是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地针对本地区原有政策打一些补丁。

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实体经济境况可能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全年GDP目标,楼市将承担更大的任务。

所以下半年楼市下跌的可能性不是太大,政策调控的最大可能目标就是今年不涨或者少涨。

作者简介:财务专家、财经问题研究专家,本头条号解读大众关心的楼市、财经话题,用专业眼光帮你分析问题背后的真相。如果你对本内容感兴趣,请点击关注吧!


财经微世界


2018房价是涨还是跌?根据目前全国百城联创,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项目来看,房子价格2018年应该是涨。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需要拆迁,居民需要有地方住,买房子的也多了,现在房子供不应求,房子价格上涨了还少呢。
自去年拆迁开始,房子价格已经抬头,几个月过去了,房子价格有原来的3000多涨到现在的5000多,朋友买的更贵,一平方7200。2018房子涨价已成定局,想让房价回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拆迁带动了当地的房产市场,带动了房子价格,一套房子比去年涨了近二十万。以前曾经卖不动的房产9的是被抢购一空,现在根本没有现房。朋友买的7200一平方的房子要两年后才能交房,有的房子延期交房时间更长。
2018的房价上涨趋势一成定局,近几年回落是不可能的。有序房子需求量大,开发商手里没有现房,就是买也是期房。今年让准备买房子的人感觉到压力很大,因为房子的涨价,那以前买房子的钱,再买现在的房已经买不到了。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三农信息。


周口视窗


看整体没意思。

分城市来看,二线城市今年一季度,涨得还是比较多的,房子也非常难买的。

涨得比较多的是二手房,非常难买的是新房。

具体就不好多说了,成都楼市近来是一地鸡毛。

不少参与摇号的成都网友告诉我,成都现在所有的新盘摇号人数都是过万的,平均中签率只有5%,那个最离谱的是招商中央华城,416套房有43953组客户参与摇号,中签率不足1%。

现在普通的这些购房者很不爽,2017年调控到现在,房地产市场供需是极度恶化,炒房客没赶走,新房买不到,二手房又非常贵。

成都楼市极度扭曲的问题,2016年和2017年其他城市都出现过,短期内基本无解。

成都的压力很大。目前来看,只能压一下新闻,别再放大问题。

然后出台新的调控措施,炒房客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开发商也一样,他们拿了不少高价地后,推盘却一直不积极,今后估计也会给他们更大的压力,让他们尽快推盘。

二手房或许也会采取一定措施,通过出台二手房指导价的形式约束二手房中介,要求他们不得代理高价二手房。北京就是这么干的,中介不会接受报价过高的二手房代理需求。

成都是一个样本,其他二线城市的问题基本大同小异。

至于一些城市,北京已经要求新房转为共有产权房,只要开发商卖的房子比周边二手房便宜15%以上,就得转为共有产权房,调控是非常严厉的,房价肯定是难涨的。

目前房地产已经全面被接管了。在住建部约谈成都等12个城市之后,接下来房价肯定会难涨,这已经是一条不可能被突破的“红线”。

我是楼市微观察,只说真心话,欢迎点赞与关注。


楼市微观察


2018房价是涨还是跌?

今天小司专门来给大家总结一篇。

对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做一个预判,方便朋友们在购房置业的时候进行参考。

01

房价预测的前提

小司的房价走势预测有前提的,是在当下社会背景下做出的。

有几个前提先跟大家梳理一下:

一是中国的几种房产性质,都适合谁?

如果各位有住房买卖需求,一定要先明确房产的性质。

小司在上面列出了一些不同房产的性质,以及相关具体情况,请各位参考。

二是国家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未来房价

目前,国家实施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政策信息很明确,也就是说,目前既不会“大量印发货币”,也不会“大量回收货币”。但小司认为,一个货币政策从扩张走向中性,本身就是紧缩的过程。

紧缩,或走向紧缩,应该是未来数年的大趋势......

三是土地供应状态,要保持稳定

土地供应量,尤其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稳定,是房价预测的关键前提。

以下是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土地供应数据:

四是城市化的路线的选择

城市发展路线:美国路线、日本路线

美国城市化路线特点:以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达拉斯、费城、波士顿、亚特兰大等都市圈均衡分布,私人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各种城镇化星罗棋布。

日本城市化路线特点:以东京为核心,以密集的地铁网为纽带,一个超大型城市圈,占有全日本超过一半的产业和GDP总量。

预判:中国的雄安新区设立,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以后的城市化方向是选择了日本的城市化路线,即大城市圈地铁为主要交通工具。同时,乡一级行政区划会慢慢消失。

02

各地房价走势预测汇总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一线城市是全国房价走向的指标,也是受货币政策影响最大的城市。目前,“北上广深”的基本市政工程建设已完毕,但地铁网络建设仍有所不足。

加之,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土地成本昂贵,而租房价格不断攀升、高企的房价令人望而生畏,即便是拆迁成本也十分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一线城市都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外来人口回流趋势加大。但人口回流的主要方向不在户籍地,而是在次中心城市。

所以,有住房需求的人口不是在回流,而是围绕中心城市,在外围的次中心城市“环流”。

所以,一线城市的房价总体来说,是徘徊为主、微跌为辅。

建议重点关注城市:广州

广州房价总体上低于北、上、深,且广州既是传统产业的聚集地,转型压力巨大,又有大规模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广州市区人口和外来人口还在增长,且珠三角经济带还在不断的融合之中。

次中心城市:

大上海圈:苏州、昆山、嘉兴、南通、湖州、常州

京津冀圈:廊坊、保定、唐山、张家口、承德、沧州、秦皇岛

珠三角圈: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清远、肇庆、惠州

这些城市都有几个共同特点,次中心城市距离一线城市地理上较近,都缺乏足够的大学城和医院。

这些次中心城市主要在资金、人员、信息、技术方面与一线城市形成互动关系。

随着轨道交通设施越来越完备,在次中心城市买房置业,在一线城市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在北上广深城市圈外围形成了“两小时生活圈”,候鸟文化也越来越盛行。

另一方面,一线城市在早期房价上升的过程中,都有外来产业退出资本的助力。

而现在第一批产业退出资本进大城市已经完成,第二批产业退出资本如“包工头”、“印染厂老板”、“化工厂老板”这些人原来就在一线城市的周围活动。

在次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之后,这些人更多选择是本地化置业,或选择在一线城市的周边安置家庭。

早期,许多山西的“煤老板”在放弃经营高危产业之后,举家迁移到北京,而两淮地区的煤老板、矿老板大多在上海置业,购房置业、安置家人、儿女婚嫁等等,这就是房价攀升的动力。

还有搞电缆老板、倒腾建材的,更多更多的老板挣够了钱,不想干这种“脏活累活”了,都会选择去一线城市购房置业,帮助子女在北上广落地生根。

小司认为,对于这些城市来说,地铁和高铁是次中心城市房价支撑的关键。说白了,轨道交通也是连接优势经济资源的关键。

对于这些城市的房价,看涨!

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为什么要说计划单列市,就因为这些城市具有类省会城市的权限,在行政上级别相对较高,在税收上相对独立,且在城市发展问题上有与省会平等对话、与中央反馈意见的便利。

除了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均属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发展较快的海滨城市。

这些计划单列市的人才落户政策门槛都相对较低,人才持续流入,在全国所有城市的几个核心指标(人口、增值税、城市车辆、)的比较下,大连、青岛、宁波、厦门都是处于快速增长状态。

更重要的是,这些计划单列城市可以快速的承接国家的优惠政策,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均有保证。

唯一有所欠缺的是,这些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相对滞后。

但,相比之下,在宁波、大连两城的购房置业,性价比应该是最好的。

热点省会城市:成都、杭州、武汉、西安、南京、海口、石家庄、郑州、长沙、合肥、太原、南昌

这些省会城市,虽然在房价上比不上一线城市和次中心城市。

但从最近几年的一系列新闻和事件中可以看出,这些省会城市均在全国范围与次中心城市抢夺优势资源。

与其说是在“抢夺”,不如说是“保护”本地资源。

省会城市是政治中心,与政策、人脉网络的聚集地。大学多、医院多、产业多、进城务工人员多。

在户籍制度适当放开之后,这些城市的房价在本省内,便具有了巨大的磁吸效应。

应届毕业生、产业领军人才、创业公司纷纷来了,住房置业的巨大需求来了。

按住不涨,能按多长时间呢?

东北:沈阳、长春、哈尔滨

东北地区,人口长期外流进关,经济增速常年垫底,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超大型的重工业的产业地位尴尬,产业升级任务迫切。

在长期奉献情况下,产业积累多用于支援关内。

所以小司认为,房价多是关内房地产资金外溢的作用。也就是说,东北房价多是跟随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的房价变化,或是突发性炒作资金一拥而上。

东北省会的房价持续增长的动力,有!但不足!

辽宁自贸区在大连、沈阳、营口的三大片区的房价值得关注!

西南:昆明、贵阳、南宁

西南三省的省会,总体来说,房价上涨的动力是依靠回乡置业、棚户区改造和旅游经济带动。

从根本上来说,产业才是房价上涨的第一动力。

昆明、贵州、南宁均属于“逍遥派”,可以这样说,这三城的房价变化才是全国的典范,也是比较协调的。或者说,这三城的房价上涨来的晚了一点。

建议:值得入手,房住不炒,宜居保值的最好城市!

西部省会:兰州、银川、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

这些城市比较特殊,另作讨论。

房价跌,是社会大多数利益相关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事。

地方、城市有产者、开发商、炒房团、银行,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是发债券的、搞基金的,甚至是炒股票的,只要明白房产作为公允价值的作用,就不想让房价下来。

房价涨,除了炒房团的因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货币政策的温度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更是优势资源汇聚的反应。

大家对更多社保、保险知识感兴趣的,欢迎关注《小司淘保》的今日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小司淘保


近几年,在中央和地方各种调控政策下,楼市有如过山车,不少想要买房的人比较迷茫、纠结,房价到是涨还是跌?

这也难怪!房子是最值钱的资产,房价涨,有房的人财产就跟着涨。房价跌一下,那些等着抄底的人们就有了盼头。

首先,2018年,全国整体房价不会大涨!

听业内人士说,要判断一两年内的房价,会不会大涨,第一件事就是看RMB。 只要国家这一年发的RMB特别多,也就是印钱印得特别多,房价就一定会大涨。

多印的钱,会通过银行,通过贷款,流到市面上来。

本来市面上有1000套房子在卖,刚好有1000个人要买。供需平衡,房价不涨也不跌。

突然有一天,银行对不买房子的人说,房子买不起?来,我借给你钱,都去买房。

有了银行撑腰,变成5000个人都来买房了。怎么办?涨价!谁愿意出高价,就卖给谁。

这个过程简单概括,就是:钱印多了——涌进楼市——房价大涨。

所以,我们只要知道:2018年货币发得多不多,就知道房价会不会大涨了。

但这个问题,总理一句话就回答了,不多。

既然不会多印钱,那么,总体上,今年的房价就不会大涨。

那么,房价会不会大跌呢?也不会!

身边有很多朋友,早就想好了要买房,首付的钱都躺在账户上了,可是看看新闻,觉得政策调控得严厉,一定会跌了。那么到底要不要买啊?着急!

相信很多人都一样,看个新闻,内心戏老多了。事实上,很多的人根本没搞懂调控的意思。

政府调控,可以是限购、让房价跌;但也可以是给各种好处和优惠,让房价涨啊。

两会里面,政府一直说,“差别化调控”,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嘛?

这是说,每个城市、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片区,政策是可以不一样的,也是可以灵活改变的。中央政府把灵活性和力度放给地区上了。

房价涨得凶的,出一个文件、一个命令压不住的,就出第二个、第三个……就让你买不成房子。

房子卖不掉的,积压成了库存的,就想办法给优惠,鼓励买房。

甚至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政策都可以不一样。

比如海南就是这样,你一个外地人跑去海口买房,没有满足当地的社保记录,免谈。

再去其他城市偏远区,什么证明都不用,抢着卖给你,因为那几个区的房子积压得太多了,外地人就是销库存的希望。

你觉得,现在政府这个力度和灵活度,房价能跌下去多少呢?

调控差别化,因为各地情况实在复杂,就像一个老师要管几千个学生,根本管不过来。

所以,中央就是把灵活度和力度放给各地了,每个城市都不一样。

但是,不论对房价的判断是涨还是跌,都建议大家暂停投资房子的想法。

因为,都说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还用那么大的力度调控,就是不想让投资房子的轻松赚到钱。

认清这个趋势,就掌握了2018年房市的动向。


房盟旅居


2018年房价继续看涨,因为对于楼市来说,几乎不存在看跌。看跌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赚取阅读量而已。就像专家一直以来说的房价跌别买房,现在好了,房价涨了买不起了。买房的事情上,谁把谁当真呢?



为什么执意要说房价还会涨,今年不是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攻坚年吗?



不错,今年作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攻坚年,陆续出台了很多的调控政策,并且各地也有不同的细则。但是,对于房价近几年的涨势来说,单单想从2018年就让房价降下来是不可能的。就像一线城市的房价,也是经过了32。个月的持续不断的调控之后才在今年一月份出现了松动。

敢问,还有哪个城市的调控力度大得过一线城市的。答案就是没有,所以说,既然没有,那么房价短期内受到影响的概率也就几乎没有了。


那么还有其他原因助涨楼市吗?

楼市从来就不缺助涨剂,因为需求就是最好的助涨因素。

需求,多来自于刚需,刚需又不需买房,这会使得楼市一直是被偏爱得都有恃无恐,既然有恃无恐,那么房价又有什么好降的呢?

婚房的需求、改善住房的需求、拆迁房的需求、投资性住房的需求。种种需求之下,楼市的火热程度应该是不断增加的。房价也是随着火热程度水涨船高的。




总有人不相信楼市的火爆,这张图恰恰反应了从10年到18年这期间楼市的新房交易面积。2017年达到峰值,今年3月再次超过2017年之前的面积,说明楼市的心愿从三月份已经开启。


这张图刚好说明了在15年达到峰值的新建商品房库存量在逐渐下降,这就表明楼市的销量在逐渐增加,销量增加会是因为房价下降吗?不会,买涨不买跌,恰恰是说明房价在上涨!


所以说,2108年的楼市趋势还是继续上涨,不论是量价都在保持稳定,虽然相比2017年有些收紧,但是后续发力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房产老J


针对这一问题,2018年房价,官方数据显示有一定幅度的下跌,真正买房的人表示没跌反而微涨,卖房的人表示不好卖却不愿意降价卖。

1、从政策上来看。

(1)坚持住房不炒的定位,在限购,限售,限价、限贷等来看,打击投机炒房行为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表示防止房价大起大落,稳才是2018年房地产的趋势。(2)从2018年满足刚需,支持改善,县域去库存,因城实策,一城一个政策,房价的涨跌趋势明显,该涨的还要涨,该限的还有继续限制,(3)从租购并举,租售同权,共有产权房,大力发展租赁市场,实现居者有其屋,买共有产权房或租房,房价回归理性。



2、从市场上来看。

(1)一手房限价稳,一手房(即新建商品房房限价,按指导价进行销售,房地产开发商不得捆绑搭售,价外加价的违规行为),一手房稳稳的。

(2)二手房有涨有跌、地段好的还在涨,地段差前期价格涨幅过大的还在跌。

(3)每个区域的房价涨跌都不同,市场阴阳交错,有涨有跌。


3、总之,2018年的房价,官方数据显示有一定幅度的下跌,真正买房的人表示房价没跌反而微涨,卖房的人表示房子不好卖却不愿降价卖,看热闹的不是希望崩盘,就是希望涨上天。


天天房知道


2018房价上涨的周期要结束了,这个周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叫城市化率,是我们判断楼市拐点的重要概念。

城市化率就是一个国家有多少人住在城里,如果10亿人口的国家有7亿住在城里,就是70%,10亿人口的国家有5亿住在城里,就是50%,回头看1980年中国12亿人口有20%的人口住在城里,这就是城市化的起点,现在我国14亿人口有8亿人已经进城,这时候城市化率已经接近60%,这就是我们判断楼市拐点的重要概念。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是在70%--80%,我们国家刚接近60%。城市化率在20%--55%的时候房价是会涨的。在中国城市化率的这几个阶段,人的预期寿命提高了,60年代的时候,人55岁就退休了,因为那时候人的预期寿命是61岁,而现在是76岁、女士78岁,这时候你就会看到当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同时,平均寿命上升了,带来的结果是本来城市化率提高的过程,一部分人进城还有一部分人死去,可是预期寿命提高之后一部分人进城但是没进城的人还没来得及死去,这就形成了我们要计算,一个国家可能城市化的真实的人口和留在农村经济中的存留人口,就是他们根本就不想进城。

我们可以用手机号来看一看中国的城市化率。尽管中国的人口已经14亿了,但是手机号现在才12.8亿,还不包括很多人用两个号,用手机上网的数字才11.7亿,这时候你就会看到中国至少有2亿人是不用手机的,更不用手机上网,他们习惯于田园生活,这些人不会进城,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把这2亿存留人口删除,按照12亿左右的数字来计算总人口,于是如果可以进城,即将进城的总人口一共才12个亿,其中8--9亿已经进城了,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70%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过去这几年,村里人进城的人口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你在的那个城市人口外流了,流到我这个城市了,于是你在的城市就变成了人口外流的城市,我在的城市就变成了人口持续净流入的城市。可是在过去的这几年,我们看到人口外流的城市越来越多,人口持续净流入的城市就越来越少。这样你就理解了人口持续净流入的城市才会出现天价豪宅,而人口外流的城市房价就会一落千丈,无论哪种情况投资性房产抓紧卖,2018年中国房价涨不起来了。


远见财讯


3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近日中国央行参事盛松成曾表示:

鉴于金融去杠杆的进程和大量融资回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广义货币M2增速与经济的相关性会提高。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的差异将会缩小。2018年,M2增速或有所回升,将超过去年。

CEO来信君给大家“翻译一下”,上面的意思大概是说今年还会印更多的钱。

其实2018年1月9日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任志强就回答过关于房地产的一些问题。当时他说:

我现在不能再讲房价会不会涨,但我可以说,货币一定是会贬值的。

货币贬值了,实物肯定相当于涨价了嘛!上面两位大佬的这些话大家就自行去参悟吧。

其实还是应该引用任志强的那句话:大家不要考虑房价是涨还是降。如果你现在有需求,那就买!

任志强之前对房产的预测确实很准确,而且每一句都是大实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可以听一听。你只要手里有钱,又有买房的需求,那就去买吧。至少买来自住,不算是炒房,而且一旦买下一套以后,你也就不会想太多房价会不会涨,会不会降了。

因为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心理就会平静很多了。

最后给大家一个提示,看我配图里,有没有哪张图里有方向感的?你就明白,房价到底是涨还是降了。(声明一下:这里只是讨论话题,至于买房这件事,还请大家自负盈亏啊,本人概不负责)


CEO来信


2018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根据该系列数据,可以对2018年房价走势做出大致的判断。

一、一线城市新房价格低于同期,但二三线城市保持同比增长

从统计结果来看,北京、南京、杭州等11个热点城市新房价格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是一线城市房价30多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也必须看到,全国70个城市新房价格指数同比增发为5.4%,仍然保持了上涨态势,不过上涨幅度有所缩小。这表明楼市尚未进入降价区间,但一线市场调控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二、一线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二三线城市房价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0城中新房价格环比下调的城市有13个,持平5个,上涨52个。其中,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月出现下降,但二三线城市环比依然保持增长,但二线城市环比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三线城市回落0.1个百分点。换言之,二三线城市房价仍在增长,只不过增长幅度有所减缓。一方面可以说调控政策见到一定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房价已涨到一定水平,势必进入一个整顿期。另外,结合成交量来看,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成交量成下滑态势,但三四线城市仍然保持了升温,三四线新房和二手房搜索热度环比上升了2.2%。这也和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感受是一致的,即房价继续在疯涨。



结合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笔者坚定了一直以来的观点,作为一种长周期的特殊商品,房子不能单看月度数据,相信房价仍将保持正增长、增幅小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恐怕短期之内不会出现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