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厦门夜景

厦门岛别称鹭岛,原名嘉禾屿,明朝依据厦门城命名厦门岛。位于福建南部的海湾,因填海造地使面积从最初的110.80平方公里,扩展到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屿),岛上有厦门市湖里区和思明区,其中,思明区是2003年,由原思明区、开元区、鼓浪屿区合并得来。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思明区地图

思明区位于厦门市区南部,市政府驻地,境域由厦门本岛南部和鼓浪屿全岛组成。思明方言是厦门话的代表,也是闽南方言代表点之一。《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发布,评选出2018年中国百强区,思明区位列第33名。

下辖10个街道,分别是:厦港街道、中华街道、梧村街道、滨海街道、鹭江街道、开元街道、筼筜街道、莲前街道、嘉莲街道、鼓浪屿街道,区政府驻思明区民族路。总面积84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78万。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思明区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区境属同安县嘉禾里。明末清初郑成功据此置州,名思明州以念明朝,思念明朝之意。1911年置思明县。1945年置厦港区、中心区,1946年并为思明区(1966—1978年曾名向阳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立思明区。2003年由原开元区、思明区、鼓浪屿区合并为现有思明区。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思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过渡。周围海域宽阔、港阔水深浪小,港外有金门岛、大担、浯屿等岛屿组成天然屏障,通航条件较好。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温较高,降雨量充沛,四季草木常青,气候宜人。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思明区

这里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自三区合并以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全面凸显“1+1+1>3”的聚合效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7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21.9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软件信息业持续壮大,税收增量贡献率达57%。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思明区·远景

商周时代,境内有人类活动。唐末始有境内文化活动。至明代,文学、书画、戏曲逐渐发展。清康熙乾隆年间,民间具有闽南民俗的文学、音乐、舞蹈活动兴起。道光年间区境成为厦门通商口岸中心,西方的教会诗文、音乐舞蹈、建筑雕饰等相继传入,形成古今文化、中外文化并存与一起发展的多元文化。

新中国思明区文化活动活跃。1979年以来,境内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百花齐放。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得到系统整理传承;当代诗歌、小说、散文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思明区

境内人文荟萃,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深水岸线,碧海蓝天、沙滩奇石、宜人的气候,为思明区成为中国最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区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郑成功、陈嘉庚都在思明区留下了足迹。2017年7月8日被称为音乐岛的鼓浪屿以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万石莲寺

区内拥有鲁迅纪念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女民兵哨所、“八.二三”炮战遗址、郑成功演武场遗址、郑成功纪念馆、陈化成故居墓园、人类博物馆等景观;有鼓浪屿、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环岛路观光大道、万石山、华侨博物馆等景点。还有厦门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知名教育科研机构。


厦门市思明区,鹭岛之南,三区合一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是闽南乃至中国闻名的寺院。起源于唐代,曾数次被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建,因其与浙江舟山普陀山普济寺同为主祀观音菩萨,又地处普陀山之南,故名。寺中由会泉法师1925年创办的闽南佛学院,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学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