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壹地產獨家專訪米宅:我們為什麼看好深圳?

親,如果你關注房地產,你一定關注過這個房產公眾號:米宅。

以坐擁50萬粉絲,盛產爆款文章的米宅,這個公眾號在地產界極具影響力。

2019年,米宅資深主編——大漁,南下深圳,開了一個新號——米宅珠三角。

壹地產獨家專訪米宅資深主編——大漁,看看米宅,如何看待2019年的深圳樓市。


01

Kenny:請問,你如何看待2019年的深圳樓市?

米宅資深主編——大漁

預測,從來都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尤其是預測房價。

不過,萬物皆有規律,我們如果掌握了足夠多維度的有效信息,然後進行合理整合與分析,還是可以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結論。

2019年,深圳房價會何去何從,漲?跌?還是原地踏步?

先來看數據,

2018年,深圳全年一手和二手房成交共計93627套,月平均成交7800套。

這個數據低於樓市火爆的2015和2016年,但和2017年相比略有上升,高出5000套左右。以最能代表市場真實現狀的二手房來說,成交均價為52321元。

再來看價格,二手房價格全年上漲了5.4%。

這兩個數據說明了什麼?

首先,深圳是本輪最早啟動,也是最早調控的城市,2016年325調控之後,後續又經過10月4日調控加碼,三價合一,房改新政,731新政等多項政策,每一次都是針對樓市的利空和打壓。

政策工具的持續疊加,加上三年的本地樓市盤整,和國內樓市的全面降溫,可以說,如果是一個戰鬥力稍微弱一點的城市,早就舉白旗投降了。

可是,去年的深圳不論是平均成交量還是成交價,都有了小幅回升,充分說明,深圳樓市泡沫已吸收殆盡,價格已經夯實,目前的深圳房價物有所值。

所以,首先我們可以基本確定的一點是:2019年,深圳的房價不會降。

不會降,那就只剩下兩個選擇,漲或者是橫盤。

漲又分為兩種,大漲或者小漲,2017年,多軍的祖師爺歐神喊出深圳2018年有一波大漲,依據是波段原理,房價三年一輪迴,深圳2015年最先啟動,那2018年滿了三年大限,會再有一波大漲。

事實打了神的臉,預測為什麼失敗?

第一,歐神忽略了價格漲到足夠高位以後,上漲的動力會越來越弱,就好比中國的GDP增速從1999年到2007年,從7.6%一直衝到14.2%,動力十足,但在08年之後一路下滑,前兩年還一直在喊保八,現在不喊了,已經跌到了6.6%。

其實每年的經濟增量還是在逐年增長的,但是由於總量實在太大,增速必然減緩。

房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前些年房價被低估,市面上又有大量貨幣在尋找合適的沉澱之地,而貨幣最終與房產一拍即合,擦出火花之後,房價就開始了轟隆隆的上漲之路。

5000翻倍到1萬,1萬翻倍到2萬,2萬翻倍到4萬,4萬翻倍到8萬,都是貨幣集聚效應,而非單純的房價上漲。

當房價基數足夠大時,需要同等倍數級的天量增發貨幣才能繼續推動,而目前中央在努力抑制放水衝動,一次幾千億,一萬億的貨幣增發,面對巨無霸的樓市,已是杯水車薪,無力再推動房價的急速上漲。

第二,還有政策調控、限購限貸限售等多方面的影響。

因此,2019年深圳也幾無大漲的可能。

首先排除了大漲的可能,那麼會橫盤嗎?

我要說,很難,或者說不可能。

剛才說過,2018年二手房成交均價52321已經是深圳樓市的真實價值,2019年如果房價想維持變,就需要以下幾點的配合。

一是貨幣不增發,二是繼續加碼調控,三是供需基本平衡。

首先第一點排除,新年開始就全面降準,從各個銀行降準、利率下調、信貸放鬆的動作來看,

2019年會是一個持續降準和貨幣寬鬆之年。而且貨幣增發的腳步只有快和慢之分,從來不會停止,這是基本常識。

至於加碼調控,去年年底開始,隨著樓市全面降溫,各城市就開始各種花樣鬆綁,房貸利率也在持續下調,不出意外,調控穩步放鬆是今年樓市的主旋律,做為一線城市的深圳,樓市調控即使不會放鬆,但繼續收緊從嚴的概率也相當小了。

三是供需平衡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深圳多少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深圳人地資源極度緊張,土地極為稀缺,人口卻在繼續湧入,目前新盤大部分是在舊改的基礎上完成,舊改成本極高,更高推動地價和房價。

近幾年,深圳教育資源一年比一年緊張,尤其是幼升小,學位嚴重供不應求,而幼兒園的幼兒人數還在屢創新高。

近期羅湖螺嶺外國語小學發生的針對小戶型業主入學限制,和羅湖區教委發佈的不受理非深戶子女入學申請的通知,都是人地和資源矛盾進一步惡化的結果,

也必然會進一步刺激人們入深戶和買房的熱情。

分析了貨幣是否增發、是否加碼調控、供需是否平衡幾個層面,我們發現,深圳房價繼續穩定的基礎是不存在,內在的動力是上漲的,但是由於資金總量已經過大,和政策性的干預,大漲不現實,但小漲幾乎已成必然。

至於是微漲5個點,還是小漲10-15個點,甚至20個點,這個無法準備預估,我個人更傾向於10-15個點的漲幅,因為深圳樓市已被壓抑三年,連續三年不漲或微漲,今年隨著降準降息,很可能衝破微漲,是一個小幅上漲之年。

當然,這個上漲只是一個平均的估值,具體到每個片區和樓盤,又會有不小的差異,就調控三年後的今天,深圳有繼續上漲30%的樓盤,也有一分不漲甚至微跌的樓盤。

具體如何選籌,又是一個更宏大的話題。


壹地產獨家專訪米宅:我們為什麼看好深圳?


02

Kenny:看好深圳哪些板塊?

米宅資深主編——大漁

深圳的發展,一路向西。前海,一定是未來深圳發展的重中之重。

南山是深圳上市公司最集中的一個區域,購買力強勁,加上片區有稀缺的山海資源,後期開發規劃好,樓盤新,所以豪宅在這裡集中。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跨時代規劃,深圳中心西移,未來、深圳灣、蛇口、前海、寶中、碧海,一定是成片的豪宅區,未來深圳豪宅集中在這片。

另外,雖然深圳一路向西,但是深圳寸土寸金,這個城市,未來遍地都是中心,不存在所謂郊區,郊區只能是臨深。

深圳東部,一定也有一個價值至高點,那就是大運。深圳有5大國際門面,香蜜湖、深圳灣、前海、大空港、大運,東部唯一上榜的地方,就是大運。

過去30多年的發展,深圳一路向西,所以造成今天西強東弱的局面。但是,有短板,就意味著有機會。

隨著1.4萬億東進戰略的推進,深圳的東部也在補齊短板,整個龍崗,佔據了深圳接近一半的成交量,剛需都在用腳投票。

4萬左右的單價,依然能在龍崗、坪山買到新盤、5年以內的次新盤,地鐵口,大花園社區,環境優美,這在北京上海是完全不能想象的。

深圳的剛需還是比較幸福的。未來,隨著深圳幾大副中心的崛起,地鐵口、4字頭的新房、次新房,剛需房,還是有比較大的投資空間的。

畢竟這個城市,只有百分之30的人才有自己的房子,有百分之70的人想要買房,剛需房還是很有投資價值的。


壹地產獨家專訪米宅:我們為什麼看好深圳?


03

Kenny:你如何總結2018年的深圳樓市?

米宅資深主編——大漁

你要問我如何總結2018年的深圳樓市,我會用一個字“穩”。

根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提供的深圳年終房地產數據分析報告,2018年,全市二手住宅成交64627套,比去年上升1.7%,成交面積531.2萬平,成交均價52321元。

全年64627套的成交量,從過往十年的緯度來看,屬於一個穩定偏下的數值。


壹地產獨家專訪米宅:我們為什麼看好深圳?

分析真實的深圳樓市,要重點研究二手房市場。

因為深圳是一個存量市場,二手房成交量遠大於一手房,而且二手房遍佈全市各個區位,成交更穩定更均衡,不受限價影響,自住客多於投資客,更能反應真實的市場價值;

來看二手房的幾個成交數據,年成交64627套,月度平均成交5386套,這是在2018年深圳房價很高、樓市不火的前提下產生的,可以推導出是一個被壓抑的成交數量,也是一個很難繼續下探的成交數量。

52321的成交均價反應了人們對深圳房價的接受度,五萬多的房價是入股這個城市的基本門檻。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二手房套均成交面積,為85平。

這個數據比我想象中要高,深圳40-70平的小戶型房源眾多,85平的平均成交面積,說明深圳的購買力還是比想象中更強,大多數人會努力選擇一步到位。

成交均價445萬元/套,是這個城市的安家門檻線。

第二看新房數據。

2018年,全市新房成交2.9萬套,比去年上升13.8%,成交面積292.4萬平,同比上升12.8%,成交均價54120元。


壹地產獨家專訪米宅:我們為什麼看好深圳?


首先,新盤的成交量和成交面積和去年相比,都上升了不小的幅度,一方面是因為和2017年相比,捂盤已久的開發商看不到大漲的希望,迫於資金和政策的雙重壓力,加快了推盤速度;

二是新盤大部分位於郊區,面積大,社區環境好,價格相對便宜,年輕人接受度更高,外地投資客基於對升值的預期,加上不需要自住,也普遍選擇郊區新盤。

因此,新樓盤雖然沒有推一個火一個,但還是保持了相當不錯的去化率。

華潤城潤府、海上世界雙璽這些開盤即售磬的項目雖然是極少數,但大部分項目慢慢推慢慢賣,也都能賣個七七八八。這說明大部分人還是很看好深圳樓市的。

只要價格合理,新房就不愁賣不出去,很多人期待的樓市暴跌並沒有出現。

米宅作為一個全國號,雖然全國的房地產都有涉及,但是,米宅的50萬粉絲裡,大家最關心的城市,還是深圳。

這也是2019年,米宅為什麼要在深圳成立分公司,打造米宅珠三角這個公眾號的初衷。

我們

米宅很看好,深圳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