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冰上活動莫大意 滑冰冬泳知多少?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一些河、湖的表面已經結冰。常有人們結伴到冰面上玩耍,有的人甚至駕駛摩托車、汽車等交通工具,在冰面上兜風、捕魚等。但許多地區的溫度還不足以讓水面結成足夠厚的冰,在冰上滑冰、行走、玩鬧,都有可能引起冰裂,發生有人掉進水裡等意外。因此,“三九四九冰上走”並不是說走就走!

在冰上玩耍時,遇到意外應該這樣做

如遇到冰裂,一定不要跑步逃生,應趴在冰面上匍匐前進。

如果不慎掉進冰窟窿,儘量保持冷靜,看到附近有人,應大聲呼救。

同時,可以嘗試採取自救措施,冬季身上衣服比較厚,初入水時衣服尚未被溼透,浮力較大,這是自救的最有利時機。落水者應儘快抓住未破裂的冰面,利用浮力,使身體上部浮出冰面。注意動作要小,以減小身體對冰面的衝擊,避免造成二次冰裂,然後用胳膊支撐自身重量,身體傾斜,將一條腿抬上冰面,然後爬行或滾動到岸邊。

說到冰上娛樂,怎麼少得了滑冰?滑冰作為冬季的代表娛樂項目之一,廣受人民群眾的喜愛。滑冰運動不僅能夠鍛鍊增強人體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以及身體的柔韌性,同時還可增強人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運動能力,還能夠有效地鍛鍊下肢力量。那麼我們如何滑冰才能保證人身安全呢?

冰場選擇不可大意

要選擇安全的場地,在自然結冰的湖泊、江河、水塘滑冰,應選擇冰凍結實,沒有冰窟窿和裂紋、裂縫的冰面,要儘量在距離岸邊較近的地方。初冬和初春時節,冰面尚未凍實或已經開始融化,千萬不要去滑冰,以免冰面斷裂而發生事故。

滑冰應該這樣穿

結冰的季節,天氣十分寒冷,滑冰時要戴好帽子、手套,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和身體暴露的部位發生凍傷。同時佩帶護具也可減少摔倒、衝撞帶來的傷害。

滑冰的時間不可過長,在寒冷的環境裡活動,身體的熱量損失較大。在休息時,應穿好防寒外衣,同時解開冰鞋鞋帶,活動腳部,使血液流通,這樣能夠防止生凍瘡。

集中注意力 做好防護措施

初學滑冰者,不可性急莽撞,學習應循序漸進,特別要注意保持身體重心平衡,避免向後摔倒而摔壞腰椎和後腦。在滑冰的人多時,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相撞。

不可避免衝撞的時候,重心側向傾斜,有利於避免正向衝撞和躲閃,保護好頭部和胸部,可以伸手緩衝撞擊。

在冬季的運動中,除了滑冰,一些游泳愛好者們最期待的事情應該就是去冬泳了。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自然水溫下的游泳運動。一般從立冬開始,至立春結束,以水溫低於17°C作為冬泳的起點。

冬泳的好處很多,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還能夠鍛鍊人的意志。但值得注意的是,冬泳是一項具有高風險的極限運動,並不是人人都適合。

這些人都不適合遊冬泳

患有較為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病、肝炎、腎炎、胃潰瘍等疾病的人,不宜進行冬泳運動。在身體不適應的情況下,冬泳也許會加重病情。

中耳炎患者不能冬泳,以免水進入耳朵不易排出,造成中耳穿孔。中耳炎治癒後游泳時要戴上耳塞,不能讓耳朵進水。

患有傳染性皮膚病的人、以及患有任何傳染性疾病的人,也不適宜冬泳。此外,16歲以下的少年和70歲以上的老年人由於身體狀況特殊,不適合冬泳。精神不健全的患者由於缺乏自控能力也不適合冬泳。

  什麼時間冬泳最佳?

中午時分,日光充足,氣溫相對偏高,此時是冬泳的最佳時間。早晚因日照不充足,光照有限等原因,易發生意外。

當水溫保持在10—14℃時,一般人在水中游100—500米最佳;而當水溫低於10℃時,游泳時間就應當受到嚴格控制。

冬泳前中後 這些要注意

前:冬泳者一般都是從夏季或秋季就開始活動了,不間斷地堅持到寒冬臘月結束,逐漸適應水溫從15度以上變化到1度以下的過程,這樣才不會因為在冬天突然下水而感到不適。

下水前要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讓身體逐漸入水,使身體對水溫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避免太強的突然刺激引發心血管意外的發生。

中:要根據自己的年齡、健康狀況、游泳技術等,來確定冬泳時間的長短。同時,還要綜合考慮水溫、水域、水質和流速等。初次體驗冬泳的時候,人都會感到很強烈的冷刺激,當身體感覺承受不了時,一定要及時出水。隨著對冬泳的逐漸適應,再逐漸增加時間。

後:冬泳後要注意保暖,上岸後立即用乾毛巾擦乾身上的水分。

穿好衣服後,通過慢跑或原地跳動來恢復體溫,切忌馬上烤火或洗熱水澡,以免熱水刺激四肢造成大量冷凍血液迴流心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