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江苏除了南京、苏州和无锡之外,还有哪座城市的发展潜力比较大?

纳兰谈史


No1南京,2018上半年GDP增速8.0%,是江苏省会,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代有很多政权在这里定都,因此一直是江南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优美迷人。南京历史底蕴深厚,人文科教观念深刻。提到南京游客最多想到的就是中山陵,这里大概是南京最出名的旅游景点。

No2无锡,2018上半年GDP增速7.5%,江苏省地级市,被誉为“太湖明珠”,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无锡其实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就是重镇,无锡的大飞机有配套的,是最尖端的,如发动机叶片,中国唯一的机载雷达研究所在无锡,世界第一的计算机在无锡,中国最尖端的深海研究工程在无锡。

No3南通,2018上半年GDP增速7.4%,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南通的前景无限,随着沪通铁路和后续高铁的贯通,相信南通融入上海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欣慰的不只是经济的增强,而且必然会带来南通人文化、意识以及各方面生活水平等的提升。

No4泰州,2018上半年GDP增速7.3%,位于江苏省中部,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崇儒祠、城隍庙、光孝寺、安定书院、日涉园、望海楼等。马可·波罗的泰州游记中说“这城不是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江苏排名最后一名的城市:

镇江,2018上半年GDP增速3.5%,长江三角洲西段,古称“润州”,民国时曾为江苏省省会,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镇江是一个小巧,精致,美丽,便利,幸福度较高的地方。她可能不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但真的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好地方。希望未来镇江越来越好。对于江苏的城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评论。


川游记


个人感觉是徐州和南通。来张全省GDP排名:

南京是省会各种资源、各种政策、各种优势加成下自然不会差。

苏州本身就是巨无霸,可能以后因为外资的撤离会稍微影响点,但是本身三产起来还是本地私营企业的发展会补充下,但是GDP太高了,离天花板更近了,所以以后再发展一段时间会更加趋于平稳。

无锡这里应该和常州算在一起,两个城市太像了,都是一市两县(金坛又划区了),民营经济发达,居民富裕,因为人口不是很多地方有点狭小,可能未来潜力不是很大,但绝对是江苏省里面过的最好的,未来可能像欧洲发达国家那样。

下面就是南通了,南通2017年GDP7734亿元,全国排名第十八,一个普通地级市在没有什么政策的情况下,能达到如此程度,确实难能可贵。常驻人口730万,毗邻上海,还有港口,都是其未来发展的优势。南通人也比较能吃苦,发达的民营经济,全国出名的南通建筑。未来因为都挨着上海,可能和苏州有竞争。

从南通各县区市区GDP中可以看出,南通县域经济非常发达,加上其庞大的人口,未来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高速发展。

最后我们说说徐州,徐州2017年GDP6605亿元,全国排名29,这个排名算是中等偏上,但又不是太突出,因为这个位置被盯得太死了,稍微不注意就降下去了。优势有:徐州常驻人口871万,苏州第一,徐州第二,这是一个城市未来活力的象征,京沪与陇海的交叉口,交通大动脉,淮海区中心,周围200公里左右没有大城市。同样有突出的优势,也有致命的劣势:虽然交通区位明显,但是周围收费站围城。人口众多,但是本地企业多为重工企业,不能带动太多人就业,而且民营企业发展缓慢,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官本思想非常严重,一般也都以打工为主,不怎么会做生意。要想有大发展,突破思想最为重要,但是原始的资本积累较少,突破思想可能要一两代人才能完成。现如今徐州大力改革,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转型发展,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徐州市区县域经济来看,以前徐州市市区强,县区弱,这几年县区发展起来,县区稍微变强了点,,如果未来县区不断发展短期内可能成为像南通那样的成绩。

现在江苏城市都在高速发展,不管是哪里都希望越来越好。


城市观察员Real陈


有两个备选城市:南通或者徐州。

这个问题会出现很多的争议,因为毕竟江苏各城市间竞争非常激烈。



数据显示,江苏GDP在6000亿元以上有三个城市,分别是南通、徐州和常州,构成了江苏GDP未来冲刺万亿的城市矩阵。

这三个城市2017年的GDP总量分别是:7750亿元、6600亿元、6580亿元。从增速来看,南通肯定是江苏GDP万亿俱乐部的第四城了,估计在3年左右。

常州很富但是发展空间受限



但是论富裕程度,常州的人均GDP比苏锡宁略低,但是仍大幅领先南通和徐州。产业结构基本和苏州、无锡相似,目前制造业已经向高端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

但是平心而论,常州的城市规模太小,城市面积和人口基本处于省内倒数(仅比镇江高)。这一点对于城市排名是致命的。


所以,常州今后的发展应该是:不片面追求规模,以提高经济质量为主要目标。厦门和珠海就是榜样,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比常州还小。但不妨碍它们在国内的城市地位,同时富裕程度也很高。

南通的优势就是位置


南通这几年发展迅速,得益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建设中的沪通长江大桥将于19年底完工,届时南通市区至上海市区仅需1.5小时车程。

靠上海近就是其大的资本,不需要特殊的政策,只要与上海做好产业配套和对接即可。而南通对比苏州的优势在于土地成本要低不少,同时地方上有足够的劳动力。



所以,紧跟经济龙头上海的步伐,成为其“卫星城市”是南通最好的发展道路。

徐州的优势就是政策

徐州是华夏九州之一,处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2017年中,国务院对徐州城市规划作出了新的批复。在批复的开头,国务院首先对徐州城市进行总体定位: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是国家层面上首次对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的明确认可。



最近江苏省发改委正式公布关于《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意见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各项任务,推动徐州综合竞争力提升。

同时该《方案》细化分解一系列扶持举措,加大对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支持力度。


可以这样认为,徐州今后在经济上对标的是山东济南,甚至是河南郑州。

如果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能够落实,徐州未来的潜力将是巨大的。

结论&观点



南通也好,徐州也好,甚至常州,目前的经济体量都在全国前40强,而是发展势头良好。江苏其它城市的发展,也有各种期待的理由。

从目前的趋势看,南通比徐州稍稍领先,但两市都潜力巨大。10后究竟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注&点赞】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会给你回复!


爱读Ido科技


我大概浏览了一下上述回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认为:江苏的城市潜力都非常大。区别在于,这种潜力,是不同因素促成的。同时,也是会在不同阶段,不同梯度上表现出来的。

就现阶段,从经济上看,南通的潜力相比较而言,更有优势。

以下为正文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是由南通的天时地利人和“”决定的。

南通的天时

天时,可遇而不可求,这是一种时间机遇,不会永远存在,所以一旦出现,需要牢牢抓住。

何为天?在中国历史上,皇权就是最大的天。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历史上,政策就是最大的天。

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会说,南通是个不错的地方,区位优势也很好,就差一个政策利好。

这是事实。

诸如苏州,无锡,本身城市最高领导就是省常委,诸如徐州,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通的政策,从建国以来,细数也就是沿海首批开放城市之一了。

结果不用说,大家也都能看到。

目前的情况是,南通的政策利好,又要来了。

目前披露的消息显示,

政策利好的开始,便是现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江苏任省委书记的时候,认定南通为对接上海的北大门。

这是从政治层面第一次明确。

之后,就是前段时间,省里认定南通的通州湾作为江苏新出海口打造。

通州湾一直都是南通市的重大战略,真金白银几百亿投进去不下于五六年,都是市里在坚持。说实话,没有更高级别的支持,通州湾能发展起来非常的艰难。

目前,通州湾作为省级认定的江苏新出海口,同时作为省里沿海几个重要的钢铁石化生产基地之一,会承接苏南的一些钢铁产业。

目前省里的政策,长江沿岸一公里红线内,是不允许有这些企业的。

所以,最近,位于常州的中天钢铁已经和通州湾签订搬迁协议,同时在谈的还有南京的梅钢。

徐州的部分钢铁也迁到了盐城。

沿海土地丰富,环境承载力强。适合布局这些大型企业。

有些人会不屑一顾,但是不得不说,这些巨头企业对拉动gdp效果非常显著。

同时以搬迁为契机,淘汰落后产能,升级生产设备和工艺。

这在短期内,对苏南的部分城市,对整个江苏的经济会有波动,估计要两三年。才能慢慢缓过来。

从经济数据上说,这是会改变目前江南江北的经济格局的。或者说通过倒腾挪移既有资源,进一步缩小长江两岸经济差距。

这种阵痛,对于苏南部分城市转型升级是迟早要有的。对于江苏转型升级也是迟早要经历的。

目前是新时代,无论再怎么对人民日报嗤之以鼻,新时代就是新时代。必须要和旧时代割裂开。

其实南通目前还有一个大政策优势,正在孕育,或许部分人通过一些不同的渠道可能有所耳闻。这个政策大到省级都没权利做出批复,需要上报国家,等待国家批复。

会不会最终批复,我也不知道,因为这个政策实在是有点敏感,目前全国地级市鲜有先例。

(对南通未来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一有什么新动态,我会在微头条第一时间发布)

以上是江苏方面。

上海方面,

上海画了个圈,把南通划到了上海都市圈的范围里。

上海第三机场也是频频吹风,南通在众多候选城市中曝光最多。

关于上海第三机场,南通市政府已经有规划了,当然,南通会对外叫南通新机场,实际上,我认为,是一回事请。

具体的我在南通的地利篇会说。

南通市方面,

今年7月底,南通市委开了个会。重点是高调宣布南通未来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

南通历届政府都比较低调,距离这次高调还是罗主政的时候,现在陆主政又高调宣布了。

主要内容很简单,2020一定要破万亿gdp,2025年务必必要超越郑州,佛山,排在全国第15位(目前全国第18位),同时在2025年达到1000万人规模城市,初步建设成与宁波相互呼应的长三角北中心。

能不能实现,暂时不知道,个人觉得难度有点大。倘若上面的政策利好,尤其是那个最大的政策利好到位,我相信应该会实现。

(要是对南通未来发展感兴趣,你们可以关注我,关于南通未来发展的各种政策利好,我都会第一时间发出来。)

好了,上面就是南通的天时。

南通的地利

南通的区位条件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

简单的把目前的情况透露一点。

1、沿海部分

通州湾的问题天时部分已经说了不少,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就是土地多了去,正发愁用不完,港口前期已经建设好,就是在发愁没有好项目。

以后,这些都应该不是问题了。

2、沿江部分

沿江部分,港口正在优化,比如南通的通富港区,前天的消息,部分岸线功能已经重新优化定义,专门为招商局的豪华游轮建造基地项目定制了地方。

沿海沿江,南通的优势就是江海联运,以后海港江港会通过铁路网络连起来。效率会大大提升。

2、铁路机场

铁路涉及到过江通道,沪通大桥正在建设,近期的消息,除了北沿江过江通道,苏通三桥,也就是海太过江通道已经首次明确远期会有公铁两用。(具体你们可以看我的微头条,感兴趣关注我啊!)

机场,兴东机场t3航站楼快要对外开放了500万人次规模。最为重要的南通新机场,也就是上海第三机场5000万人次规模的,已经决定要和北沿江无缝换乘。

最终看上海和省里的意思。

当然,昨天江苏东部机场集团成立,南通机场和无锡硕放机场可都是没有被纳入其中。

同时南通动车所正在建设。

全省,除了南京,徐州,也就南通了吧,目前看。

3、过江通道

我微头条上有,江苏新的过江通道规划,以后南通一共会有八个过江通道。

说实话,南通的过江劣势正在一步步的改善。

以后过江通道越来越不值钱。南通的过江优势,没几年也会消失殆尽。大家都拉平了。

要说地利,其实还有一个。

南通区位对于上海苏南与苏北,是承上启下的关系。其实所有苏中城市都是这样,不过南通阿比较凸显而已。

南通的人和

南通人,整体受教育水平高一点。这和基础教育发达是分不开的。

人才外流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在全国人依旧不断流向东南沿海的大趋势看,这点不是问题。

人口与产业是相互的关系,哪个先发展起来,都会带动后面的。

南通目前走的就是产业带动人口吸引的路。

还有什么,民间舆论上,老百姓对南通还是很有希望的,积极的氛围很浓厚。官方的一些举措,比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架快速路,地铁,老百姓还是积极配合的。民众基础好。

当然,与南通历任领导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好了,说的不少了,暂时就这么多吧。

其他城市不是太了解,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潜力的地方,发挥好,抓住一些时代机遇,就可以一跃而起。

还是那句话,对南通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

就这样。


小道南通


江苏除了南京、苏州和无锡之外,还有哪座城市的发展潜力比较大?

应该是徐州。尽管徐州市的GDP在2017年只排在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的第6位,但就发展潜力来讲,徐州有明显的5大优势:



第一、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上有明显优势

2016年,国务院对徐州的定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个功能定位,是国家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除南京市之外,层次最高的定位。这个功能定位,为徐州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动力。这也是目前江苏省除南京市以外其他地级市难于达到的高度。

第二、在产业结构的布局上有明显的优势

徐州是一座工业体系健全、规模宏大的传统工业城市,也是我国纺织工业、现代工业的重要城市,在产业结构的布局上比较完善、合理,既有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又有以金融、贸易、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占到了GDP的52%,说明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明显优势

截止2017年底,徐州市的地域面积为112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876.35万人,这2项指标都位居江苏全省的第2位。同时,徐州市的建成区面积、高速公路里程、高铁车站的规模、民航机场的规模、地铁建设的规模等都位于江苏省的前列。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徐州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撑。

第四、在综合实力上有明显优势

2017年,徐州市的GDP达到6605.95亿元,名列江苏省第6位,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第29位;财政收入达到501.64亿元;居民存款达到6396.38亿元;2018年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得分46.00分,名列全国第40位。这些综合实力的因素都将为徐州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五、在科学技术和教育上有明显优势

截止2017年底,徐州市在省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2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企业研发机构757个民营型科技企业10279个。同时,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854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32件。另外,徐州市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248所,在校学生191.68万人。这些指标都排在了江苏省的中上游水平,从而为徐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润友


这个问题很显而易见,要是十年前的话毫不犹豫的常州,享受这江南无与伦比的优势,苏锡常的经济带,京沪高铁线等等可是到如今出了苏州雄起,无锡发张还是可以的,常州可以说是最差的一个。而南通与江南一江之隔享受不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带来的各种福利,尽管如此南通人还是凭借这自身的努力,把GDP做到了全省第四,人均存款做到了全省第一,这样的数据是江北任何一座城市都做不了的,凭借着经济实力,建起了苏通长江大桥,崇启长江大桥,还有在建的沪通长江大桥,一座地级城市大家口中的三线城市(官方报准二线城市)却即将拥有三座过江大桥,在未来十年里,凭借着陆路交通的便捷将拉小与江南的差距。兴东国际机场的扩建,地铁的开建,高铁站的兴建这些无疑给这座近代第一城的南通插上了翅膀,由于近年来人口的负输出比,政府也出台相应人才计划,相信不久的将来南通会是长三角区域又一颗熣璨的明珠。(一颗是上海)






24度的风yeah


如果以经济水平来划分的话,江苏省内部形成了三个阶梯,第一梯队是苏南,第二梯队苏中,第三梯队苏北。位于苏南的苏州、南京和无锡,成为了我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尤其是苏州,其经济规模超过了除广州以外的所有省会城市。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苏南地区的经济实力还将进一步加强。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基础设施健全,产业结构完整。

但现在苏南地区已经出现了经济减速的状况,苏州、无锡等尽管排名仍靠前,但位次整体都有所下滑。2006年,苏州、无锡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居,分别第5、第9。2017年下滑到第7和第14位。个人觉得,苏中地区将来会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其中,南通市会成为江苏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看点。

南通的地理位置优越性无需赘言,通江达海。发展都得益于上海,是上海的卫星城。自从2011年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后,与上海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有上海背书,南通的前途不可限量。或许,南通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苏州。

另外,地处苏北的徐州也会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城市。2017年,国家正式批复了《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017年修订),确立了徐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这对于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完善提升徐州的城市功能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可以说意义十分重大。


财经知识局


作为镇江人,从内心讲,真心希望镇江成为这个潜力城市。可惜,怎么排,怎么分析,怎么把各种可能的潜力都找出来,也无济于事。于是,只能在其他城市中选择了。

也好,把自己所在的城市剔除,也就没有了偏向,那么,分析起来,也就更客观些。理性地讲。南通应当是江苏最具潜力的城市。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第二。

从区位来看,南通已经基本融入于上海辐射区范围之内,上海的发展,已经足以对南通形成辐射。也就是说,未来南通的发展,会伴随着上海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上海的前进而前进。一定程度上,上海对南通的辐射,可能要比苏州还要大。原因是,南通的自然资源比苏州好,上海对南通的辐射,更容易产生效率。

从产业发展来看,最近几年,上海利用港口优势,在港口机械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加上纺织用品、床上用品、建筑等传统产业,南通的产业承载能力还是很强的,发展潜力也是很大的。

从城市竞争力来看,虽然在2018年的最新排名中,南通在二线城市中还落后于常州,但是,近几年南通的发展势头,明显好于常州,并已超过了常州。那么,常州也就很难再与南通竞争江苏第四个最有潜力城市。至于徐州,也很有竞争力,但总体上还不如南通。

从发展的心气来看,南通的心气已经很高,很有“野心”,而常州等地在心气上明显不如南通。尤其是常州,似乎有停滞不前之感,再这样下去,可能要连老五的位置都不保了,更别说争江苏苏宁锡之外的第四大最具潜力城市


谭浩俊


苏澳合作园区选址常州,相当于澳门与江苏合作在常州再造一个澳门,常州一举成为南京、苏州、无锡之外江苏省内潜力最大城市。苏澳合作园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两地将于12月18日首航,每周一、三、五飞机往返澳门与常州。

相比较其它江苏省内兄弟城市,常州人口和面积江苏倒数第二,2017年前三季度江苏省DGP排名常州位列第六,2016年全年人均GDP全省排名常州位列第四。

2017年10月,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和江苏省省长石泰峰签署了《江苏省人民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联合筹建苏澳合作园区的备忘录》,决定在江苏省常州市合作建设苏澳合作园区。

苏澳合作园区的总体目标是“一年快速启动,三年初见成效,十年硕果累累。” 初步规划建成一批商贸、金融、旅游、医疗等项目载体,快速启动核心区域;发展一批金融商贸、电子商务、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常州远期发展战略:一是打造中轴枢纽常州,从地区角度把常州建设成国家通道战略枢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二是打造具竞争力的创新智造常州,培育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实现常州制造业的4.0升级,推进以创新、服务为核心的产业空间拓展,实现创新、服务“融入”城市。

除了常州之外,南通、徐州的竞争力同样勿容小觑。通徐两地在2017年上半年GDP排名中,分别名列第五、第六在总量上压倒常州。

在今年9月江苏省委提出的“淡化苏南苏北地理行政区域 江苏重构‘1+3’格局”中,有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一说,就是徐州为主,拓展江苏发展纵深。

去年上海公布城市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在内的“1+6”城市群范围,总面积为2.99万平方公里,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其中南通入选,可见常州的竞争对手均实力不凡。


陆燕青


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一定是盐城。有人可能觉得会是常州或者南通,我觉得长远来看,盐城的前景更大。

第一盐城的地域面积大,这是未来城市化进程重要的一个条件,未来10年后,中国城市化基本实现,必须要足够大的城市建设才能实现,不会因为城市扩张而烦恼。

第二盐城的人口多,未来城市的竞争更是年轻人口的争夺,盐城目前人口是江苏最多的城市,而且二胎政策开放盐城人选择生二胎的比例高于其他城市,这更加保证了人口的增长和年轻化人口的占比。

第三盐城在外创业的很多,未来城市发展,回乡发展的概率也很高,加上城际高铁的施工,未来盐城的交通地位越来越高,加上靠近上海,苏州的优势。

以上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