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你信还是不信?

你信还是不信?

  有人问我“信”或“不信”时,我总是不置可否。在我看来,对某件事情简单回答“信”或“不信”,那是一种轻率,更是一种迷“信”。

  我是个连经典都要先推翻,再重新思考论证的人,实在没什么事物能让我“信”的了,但若说我“不信”,那也非我真意。任何事物,通过自己分析判断之后,自会有条件地信和不信其相应的内容,对我无法判别的事物,我则直言“不知”,不作含糊。

  鉴于此,我在回答某些问题时,往往显得拖沓,我常会说出诸如“如果”怎样“就”怎样,“如果不”怎样“就”怎样的绕口令般的言辞来,如编程常用的IF...THEN...语句的堆砌与嵌套,分明是程序人或IT男的特点,但我既是程序人又不只是程序人,不论是我的工作、日常、还是思考方式。

  有人问我信不信鬼神,我会说,我不信众人口中的“鬼神”,我可以深更半夜毫不畏惧地独行于杳无人烟的山路,经过许多坟墓和所谓“肮脏”之地。我在读高中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向来坚信,“鬼神”没什么可怕,可怕的其实是“人”自身,只要心中无“鬼”,何惧之有呢?

  有人问我信不信佛?我会反问:有多少人是真的信佛?如果是,为什么一边做着缺德事,一边又烧香拜佛?一边以佛之名敛财,一边又私下里骄奢淫欲、为所欲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无?

  有人问我信不信主?那我想问,经文中充满的暴力、杀戮、强权,史上的信徒们亲手制造了无数暴力杀戮事件、为捍卫自身霸权残害了无数无辜人士甚至科学家,对这些事实,反复吟诵着经文的信徒们如何看待?唯我独尊、逆我者亡的论调充斥了大量的篇幅,真的值得去全盘笃信吗?

  信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一度流行过儒、释(佛)、道等等各种宗教,这些信仰见证了中国的过往、世纪的变迁。然而,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传统宗教依然存在着,还迅速传播起了一些洋教,但似乎国人唯一至高无上的信仰却变成了“钱”“权”,钱和权成了国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信仰”,为了它,可以罔顾法律法规,可以无视道德廉耻,可以不惜背信弃义,可以卖国求荣,可以低三下四,总之,可以无所不为。这种信仰赋予了国人无穷动力,产生了巨大创造力:从前要养近一年的鸡,如今1个多月就可出栏;从前1毛钱的药也可改头换面后卖到百元以上;可以肆意忽悠、随意造市,沦全民为房奴;等等等等,举不胜举。这种信仰,也给国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对外,我们可以怀揣巨额钞票“扬眉吐气” ;对内,我们可以挥金如土、弘扬政绩;对友,我们可以一掷千金、占尽风头;对敌,我们尽可以投掷金块、砸死对方;对上,我们可以投其所好、财色开路;对下,我们可以施恩降惠、笼络人心。

  然而,什么都不“信”的我,就是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信不了“钱”和“权”。

  我不否认任何宗教、任何信仰都有其积极的、值得学习的一面,也不否认广大国人对“钱”“权”的追求对经济发展、对GDP有兴奋作用,对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贡献突出。试想,如果组织和个人都对钱权没兴趣,那岂不是大家都该无所事事、坐吃等死了?

  什么都不“信”的我,始终坚持着一种自“信”,坚信着我所认定的真理(尽管没有绝对真理)。任何宗教、任何理论、任何思想都不必去盲从,求真去伪,转换成自己的见解和理念,然后才去遵从它,不为世事所撼动,不为利益所诱惑,这何尝不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