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自媒體必修課,微博人格化工作制度表

自媒體必修課,微博人格化工作制度表

今天來安排安排自媒體人如何讓自己的號具備人格化特點。

以辣媽母嬰人格化號為例:

鋪設渠道:微博

(為什麼沒有節目發佈時間?噢,節目發佈一般挑晚上8-10點的樣子發就行,都固定好!)

時間 9:00 10:00 12:00 13:00 18:00 21:00 24:00

週一、早上好、曬早餐;曬工作內容; 曬午餐; 曬下午茶; 曬晚餐;聊電視劇或節目;曬娃

週二、曬早餐; 曬溜娃; 曬午餐; 曬好貨; 曬晚餐;曬零食和娃;曬護膚品

週三、曬新聞和早餐; 曬身材; 曬午餐; 曬零食; 曬晚餐;曬玩具和孩子;隨機曬

週四、曬身材和早餐; 曬衣服; 曬午餐; 曬聚會; 曬晚餐聚會;曬宵夜; 曬喝醉

週五、曬早餐和孩子; 曬去哪玩計劃;曬午餐;曬閨蜜;曬晚餐和逛街;曬電影或逛街;累

週六、曬酒店窗戶(旅行);曬玩哪; 曬午餐;曬風景和孩子;曬晚餐;曬宵夜、私房話

週末、曬身材和旅行; 曬美女和孩子;曬午餐;吐槽一下熱點;曬晚餐聊熱點;曬宵夜;累

為什麼這麼密集的在曬東西?好像沒什麼可曬的卻強行曬?是的!人格化的自媒體人就是專業,每天和自己的觀眾有說不完的話。但是一開始沒那麼多人關注怎麼辦?那就一個人表演!

演到有人看位置!

一般來說固有的自媒體號都會開發一些自己獨有的節目內容,所以節目只是吸引用戶的一種手段,而實際要操作的就是讓自己的號活起來,如果自己手速夠快打字夠牛x,麻煩你把微博裡每一條內容都回復一下,畢竟你的粉絲需要你的尊重才活的有尊嚴,才有理由去關注你。

那麼引流怎麼弄呢?微博本身發出去不產生流量,前期要做的不光是從現有的視頻產品導流,還要學會在微博裡自己摸爬滾打,趁熱點,微博主要是明星類新聞為主要聚集地,所以說明星們說什麼,你跟著去湊熱點就行。比如說發生了一個什麼新聞,就拿這兩天的新聞來說“高鐵霸座女”出現了,你就可以一頓吐槽,然後就能趁到熱點了嗎?是的!你還可以去名人大V底下留言趁熱點,最好讓你自己無處不在,頭條裡有個叫李x斌的廚師,不務正業,每個熱門的頭條新聞下都有他留言,而且都是第一個坐沙發的,不得不佩服,然後他就這樣成了大V有好多人關注他了,雖然這麼做會很累人,但是做自媒體不正是一個很累很累的事業嗎?不累怎麼能做好呢?熱點也狂趁,不能停,停不下來!

那自身做好的節目呢?比如說自己是一個美妝達人,每天有美妝節目,除了發自己微博還發哪裡吶?如果你主線運營微博,那麼你就得在微博以外的地方通過你的美妝節目導流,首先給自己的視頻留個水印微博號“xxxxx"然後結束,這樣就能起到讓觀眾記得的效果,然後就是把視頻全網分發,沒錯,是全網分發,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搜狐視頻、acfun、bilibili、還有一些垂媒體比如蘑菇街,小紅書等等都可以發。

我這裡舉例為母嬰的媽媽號,那麼就應該連帶所有能發的媽媽平臺統統發一遍,這樣才能保證錘子群體的用戶能被你吸引過來。

這套表除了微博能用其他的能用嗎?能啊!頭條號就可以,頭條號裡有個微頭條,其實和微博和接近,而且頭條的公域流量比微博的方便採集和使用一些,微博啥啥都收費的,頭條就這點好,公域上搞流量相對免費的要多一些,當然你也可以花錢獲取更好的回報量。

人格化人格化,說白了就是記住你這個人,你叫啥名字,你長啥樣,你有什麼愛好,什麼血型,什麼星座,喜歡穿什麼,吃什麼,去哪旅遊,性格如何,等等綜合起來,我看這個號就像看一個人,而且我真的把這個人記住了,這就是人格化。關鍵這麼牛x的人還能和我聊天說話我感覺我有朋友了,還是一個大 V朋友我就更加高興了。

現在微博也好,頭條也好,很多號都是“殘疾人”,怎麼說呢?號裡每天都在說話,要麼說的全是專業知識,要麼就是個啞巴,粉絲留言一條不回不是個啞巴是什麼?只發專業知識,這個人是個機器人還是個工具?沒生活嗎?所以說人格化首先得是個在賬號上健全的人!觀眾沒事看你,ei,這個人還看電視劇,和我一起討論劇情,ei她還用和我一樣的化妝品,ei,她的書桌和我同款的,ei~她也吃這個零食啊~ei~她去的這個地方我上週剛去過,好巧啊~

更多的共鳴點贏來更多的粉絲和模仿者,你的生活有沒有高度取決於你曬了多少能吸引大家的東西,一個沒東西曬的人說明沒什麼貨,大家幹嘛崇拜你吶?

微博號說實在的現在不好做了,肯定沒有頭條號好做,要做就做頭條號吧,微博可以作為一個輔助的根據地,至於微信公眾號,這種東西人格化相對來說更難,因為它每天推送的條數有限,不像微博和頭條號限制寬鬆的多,寬度決定了發展的高度和格局,未來來說頭條號做的大一定有前途,當然了時下流行的抖音號不妨想個法子試試,也能做成大網紅(^U^)ノ~Y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