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医保新政下的危和机

正大天晴是我非常喜欢的医药企业之一,他现在的市值大概1400亿人民币,2018年这个企业大概的销售额200亿元,都是制剂,上1亿销售额的产品大概有30多款,预计在市场中有销售的产品超过50款。

正大天晴仿制药为主,近3年开始研发投入创新药,也开始陆续的收获,创新药部分比恒瑞晚了5年,跟大部分国内正在仿创转型的企业周期相近。

过去我不会想到这个企业200亿的销售额才有1400亿市值,而200亿销售额作为仿制药公司,已经可以达到国内西药总仿制药的5%甚至更多。

近些天医药企业暴跌,尤其这个企业的市值从2000多亿迅速缩水到1400亿,让我慢慢走出了具体标的分析,开始想清楚整个行业巨变所带来的估值变化,尤其我重仓的信立泰,当前市值270亿,对应2018年制剂部分销售额约40亿。

看到正大天晴的这个市值,我想大部分投资药企的同行都应该释然了,华海也好,科伦也好,乐普,甚至京新或者德展健康,包括恒瑞等等,都应该释然,你们比比正大天晴的仿制药部分,差距有多大呢?按照正大天晴的估值,大家都还贵。尤其是乐普。

现在回到正题。

医保11省招标政策只是一个引子,这个引子出来之后,整个市场发现格局变了,为什么变了,因为整个仿制药市场这个大蛋糕如果全部按照这个政策招标来,会减少到一半总盘子。过去仿制药市场原研大概占70%,国内企业占30%,国内企业价格大概是原研的50%,如果全国都是按照这个政策招标,等到全部药品都有了3家以上的竞争,预示着必须都降价40%以上中标,然后拿到70%,那么这个市场会变成仿制药占70%,原研和部分仿制药占30%,我们来推演一下:

原来仿制药30%,原研70%,原研价格算10元,仿制药5元。这个市场的总单价是7+1.5=8.5元。

现在仿制药70%,原研30%。原研价格算10元,中标仿制药价格3元,这个市场总单价3+2.1=5.1元,因为30%部分还有其他仿制药,那么整个市场总单价应该在4-5元之间。

按照整个市场8.5下滑到4元多,整个市场的总盘子减少了一半,就是说仿制药原来有10元钱的蛋糕,现在蛋糕的基数变成了5元。

当前国内西药企业大概年5000亿营收,假如全国所有仿制药都按照这个11城市的政策来,全国西药仿制药大概总盘子的起点变成2500亿。当然起点是起点,未来整个市场的增幅会开始加快,再回到5000亿的盘子,可能不用5年。

这就是为什么药企暴跌的基本逻辑,盘子小了,即便你本次受益,后面总有不受益的时候,今天中标,明天丢标,未来就是常事。

回到正大天晴这个例子来看,尽管恩替卡韦占了它30%的份额,但是因为它有众多的仿制药,今年这个就算丢标,还有另外的中标,总体因为数量庞大,会出现概率一致,长期看仍然会比较稳定在一个营收水平上。但是200亿的营收大概占比整个仿制药的10%,就显得比较高了,不过随着政策更加严峻的推行,我相信未来90%的药企可能都会退出这个市场,或者关门,或者被收购。当前2000多亿的仿制药给6000多家分实在太少,600家其实都多,最后有点量的有100家,可能都还是多。定格在50家左右,也都不意外。

不利的因素摆在这里,那就是盘子急速缩小,这个不是针对某一个企业,针对全部西药企业,尤其当前99%的西药企业都是仿制药为主。

也不要太悲观,还有有利的一面。

有利的一面除了前面说到的总基数减少之后,总的增长率会起来,再就是有生物药,原研药和高难度的首仿药的企业反倒会开始慢慢获益!

用信立泰举例,这个我相对熟悉。信立泰当前申报了几十款新四类的仿制药,这些药都慢慢上市后,会补足仿制药之前落下的布局,比如形成30多款仿制药,其中氯吡格雷占整个仿制药大概30%的份额,那就形成了当前正大天晴的格局,即便某一年氯吡格雷没有中标,还有其他很多药从0开始突然拿到70%的份额,让整个仿制药部分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平稳的营收上。这个仿制药部分企业正在努力,不出3年,信立泰仿制药部分就有当前正大天晴当前的雏形,到那个时候仿制药部分就不用太过担心,甚至氯吡格雷是否中标都不会太多担心,因为自己的仿制药数量多了。

我要说的是原研药和生物药,未来信立泰重点的部分在这两块,好在信立泰的阿利沙坦这款药已经存在,而特立帕肽这款药19年年中就会获批上市。这是两个重点中的重点,尽管这两款药都不是疗效革命性的产品,但是一款是自己原研的me better药,一款很难仿制尤其很难量产的首仿药。

为什么我单独拿出来这两款药,因为原研药和生物药未来可能会占整个公司销售额不到20%,但是它能贡献利润可能超过80%。

未来只有原研药和生物药有定价权,阿利沙坦之前的定价我也认为高了,比原研的氯沙坦贵一倍,现在我慢慢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个产品尽管推广起来可能会稍微慢一点,但是作为创新药,它肩负着利润的部分,可以想象一下,当前政策下,如果信立泰没有阿利沙坦这个产品,满手仿制药,该会有多难受。

特立帕肽也是一样,这个药很多人都不看好,之前我也不太看好,但是这个药只要出来,信立泰还是会花大力气推广它,也是因为生物药没办法做一致性评价,再就是这款药的生产有很大的难度,很难仿制,作为一款很难的仿制药也有很大的定价权,这款药的推广方法也会参考阿利沙坦,价格不会太低,要利润。

未来的S086,S092等也都具备这样的特点,都是原研药。还有金凯手上的几款在临床的生物药。

当前的仿制药政策会有3年慢慢的落地,激进一点的话,2020年以后,仿制药基本保持在全国3-4000亿的水平上,各大品种都有了3家或者3家以上参与竞争,价格打到降价40%以后基本各家都会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比如15-20%的纯利润率。而如信立泰这样的企业因为仿制药品种越来越多,单一产品的是否中标已经几乎无法影响全部,形成比较稳定的格局。

重点看这个企业其他的部分,那就是原研药,首仿高难度药和生物药吧!(作者:TOPC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