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人说温州女孩子滴滴遇害,终究原因还是司机的准入门槛太低,你怎么认为?

村姑平平上城


将乐清女孩遇害的原因完全归咎于滴滴司机的准入门槛过低我认为是有失公允的,毕竟这起命案发生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

从现实来看,滴滴顺风车司机的从业门槛偏低是客观事实。从业者只需一部智能手机、一年以上的驾龄、没有犯罪记录外加一部车龄在六年以下的汽车就可以顺利通过注册认证开始接单。

没有严格的背景审查,没有专门的入职培训,加上司机自身的素质良莠不齐,导致了滴滴司机这个特殊的群体鱼龙混杂。由此,因为司机的个人问题所引发的恶性事件才会屡屡发生。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将所有的滴滴司机一票否定,毕竟作恶者只是少数。

不过,少数滴滴司机的素质底下已经到了没有底线的程度,他们虽然暂时没有作恶,但极有可能就是潜在的犯罪分子。乐清女孩的不幸遇害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滴滴司机自然也不能将其忽视。有网友曝光了事发后武汉滴滴司机QQ群中的聊天记录,记录中所显示的少数滴滴司机的言论根本不堪入目。对于受害者他们不仅没有分毫的同情,更加有着与凶手相同的可怕想法,看着这一切真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之感!

三个月前,郑州空姐被害一案发生后我曾经专门与我的一位警察好探讨事发的原因,当时他归纳出四点原因。

首先是滴滴司机的准入门槛不高。朋友说每年都有一些出租车司机到其所在的单位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因为这是出租车司机入职之前的背景审查中必须通过的一道关卡。而对于滴滴司机来说,似乎并没有这样的限制。所以,我这位朋友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位滴滴司机前来找他开具该证明。两者相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所在。

其次是滴滴平台的监督力度不强。滴滴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其优势领域在于技术层面。然而滴滴的监管方式没有从起擅长的技术层面入手,反而只是通过电话询问这种最为低级的方式来处理用户的投诉与反应的问题。试问仅仅通过一个电话就能让存在问题的司机“认罪服法”现实吗?难不成滴滴客服的“审讯”能力已经堪比公安的刑侦老警么?

再次是个别乘客的防范意识较差。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凡为人处世还是多留个心眼的好。有些人在乘坐滴滴之际,想当然地认为司机不敢有任何的不轨之举,这种疏忽大意往往会给对方提供了作案的可乘之机,将自己置于险境。所以,提高个人的防范意识是必须的。任何的风吹草东都应该引起用户的足够重视。

最后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网约车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当前法律对其监管束缚的力度十分有限。尤其是对顺风车这样合乘性质的行为来说,不少地方在立法上完全就是一片真空。想要通过法律来惩罚涉事的网约车平台以及司机是非常困难的。过低的违法成本,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司机的不轨行为。

要想避免类似发生在乐清女孩身上的悲剧,提高司机的准入门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想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是需要企业、监管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城丹妹


我认为这个结论有点问题,一个顺风车平台,本就不是盈利性的,为什么要设置多高的门槛,乘客和司机本着自愿互助原则共同出行,在这个过程中,司机和乘客的所有信息都被平台掌握,即使出现冒名注册,顺藤摸瓜也不过分分钟的事情,两次出事命案都在极短时间内锁定嫌疑人并破案,可以说平台有很大的作用。这种事情放在黑车身上,怕是要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本案司机要求乘客取消订单并线下支付的行径已经是想逃避平台监控的黑车手法了。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我认为就是出在客服这一块,上次空姐时间我也曾发表过意见,平台客服的不作为才是最大的症结所在,两次命案司机在犯案前均有相关的投诉记录,而平台客服只是僵化处置,从而给犯案人员更多的作案机会。

综上,滴滴平台对于这两次命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客服这一方面,其对待生命的态度麻木到令人发指!单但这一切并不应该算到这种共享出行方式的头上,要知道,这就像一个人拿菜刀砍人就喊着尽售菜刀一样,一个人有了犯罪心理,犯罪工具你是禁不过来的,何况买菜刀又不用像滴滴一样实名认证,且全程定位。

以上均属个人见解,绝非为平台洗地。


青岛啤酒635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之前也成功注册了滴滴司机,虽然一次单都没接过,但是对其整个流程还是比较熟悉。


手机上注册用户上传身份证和驾驶证行车证照片,即可顺利通过审核,至于你这个人曾经做过什么,现在在做什么,这样任何的简历都不需要提供。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曾接触过很多滴滴司机,除了少部分是工作之余上下班途中接几个单的,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正常工作的无业者,花几万块钱买一辆车专门来跑滴滴的。我倒不是说滴滴司机整体素质不高,但至少从这种毫无门槛的情况来看,确实有很多低素质人员会轻易就加入滴滴的司机行列。要知道,应聘一个出租车司机至少都还要考察其从业经历和过往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呢。


就拿这次乐清女孩坐滴滴顺风车事件来说,原本是令人悲痛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城市的滴滴司机微信群里,却充斥着大量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很多的滴滴司机作为从业人员,不仅没有从中去警醒,反而是侮辱死者,甚至教唆更多的司机去犯罪,真的是令人愤慨,从这些聊天记录中也能看出,这样滴滴司机的素质有多么低下。

女孩坐滴滴顺风车遇害的事情,真的应该引起滴滴公司的重视,提高门槛,降低司机犯罪几率,也给乘客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


图图什么


温州女生遇害,其根本原因不能全部归根滴滴司机。它的总原因其实就是滴滴的责任心太过薄弱。



可是从现实看来滴滴顺风车司机的从业门槛低是客观事实。因为他只需要一部手机和一个驾照就可以顺利的通过注册并开始接单,你没有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也没有入职培训。更不像出租车一样要到警察局备案。所以司机的人自身素质怎么样,大家也不知道。

滴滴司机这个特殊的群体虽然给别人带来了很多便捷,但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除了是滴滴平台的不作为之外,还因为司机的个人问题才会引发恶性事件。



再者,滴滴平台的监督力度,实在是不够。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责任心非常重要。而他的优势就在技术层面。

但是他却没有把别人的安全放在心上,反而通过电话咨询这种低级的方式来处理用户的问题。



其实在温州女孩出事之前还有一个女孩子遭到骚扰。投诉滴滴平台,并没有受理才导致了下一例案件的发生。

所以从多方面来说哪里都有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个别乘客的防范意识太差了,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出行万万不可大意啊!



觉得这样的网约车行业。法律对于他的监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必须完善法律法规。

可是通过法律来惩罚这样的网约车平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违纪违法成本太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司机的不作为。

因而提高司机的准入门槛非常重要,但是,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是要从企业和监管部门上面入手。

(欢迎关注娱乐砖家的后院,只生产独到的娱乐观点)


娱乐砖家的后院


根本原因不是司机准入门槛太低,而是滴滴责任心太薄弱,只管赚钱,哪管安全?

在滴滴的逻辑里,赚钱第一,安全第几不知道。何以见得?

不扯远的,仅分析温州女孩被害案便知。

案发前一天,滴滴接到一个女乘客的投诉,有顺风车司机把她带进偏远地方,企图实施侵害,她侥幸逃脱并向滴滴投诉。但滴滴迟迟不予处理,估计是同样的事情多了,早已麻木。直到温州女孩案发生,这件事还是没有处理。

而这位女乘客发现,她与被害女孩坐的是同一辆车!遇到的是同一个司机!

多么可惜呀,如果当初滴滴有一点责任心,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怎么可能发生后来的悲剧?

因此,所谓重视安全,对滴滴来说都是套话安全而已,无非死一个赔一个,你尽管死,我负责赔,赔三倍!

在滴滴的逻辑里,钱是第一的,乘客的安全最多排第三,因为还有用户的“隐私”排在第二位!

温州女孩失联并向朋友发出求救信号,朋友向滴滴求助,但过一两个小时都不处理。后来,好不容易联系上司机,又说不能泄露用户的隐私,拒绝向被害人的朋友、家长和警察提供司机的电话号码等信息。

所以,对司机而言,生命不可贵,隐私价更高,赚钱最重要。因为滴滴的麻木不仁,间接导致悲剧发生,它就是此案的帮凶!


李蓬国评论


笔者非常认同题主说的准入门槛太低这一说法,确实如此,门槛过低,各种各样的顺风车穿梭于各大城市,这种模式与拉私活的形式没有多大区别,只是那些没有营运证的黑车有了一个拉客的客源保障,而对于这些良莠不齐的顺风车司机来说,并没有起到一个系统全面的管理,并不能形成有效安全的管理机制。

所以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那势必会造成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就像空姐奸杀案,温州女孩奸杀案,都是血淋淋的教训,这就是对这些顺风车的要求太低,门槛过低,或者说没有门槛,是个车就可以加入滴滴顺风拉客行列。

笔者并不是诋毁滴滴打车,只是就事论事,确实如此,今年半年所发生的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这种混乱的管理让这些有作案动机的人有机可乘。

入门门槛过低,对于这些人的审查也是存在问题的,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好人坏人又没写在脸上怎么看出来呢?确实如此,这就是管控制度了,好人坏人没写在脸上,但并不代表他们的行为或预谋在过程中不能表现出来,错虽然说全不能怪滴滴平台,但他们绝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

加强管理,抬高入门门槛,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是特别有必要的,这里的特别需要特别说明,因为如果再不提高和加强管理,这种趋势发展那对于滴滴自身发展那将是致命的因素。


珞珈社


出租车的准入门槛高吗?各行各业都有害群之马,不要走“羊群效应”,要冷静对待。


莫拉尼3


认同,准入门槛过低了


勤力的星星


司机年轻素质低。网约车司机36岁以上较稳重。


BGA918


主要是平台上都是黑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