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在社會上吃得開的人,都懂得用這種方法處事,越早學會越早受益!

在社會上吃得開的人,都懂得用這種方法處事,越早學會越早受益!

這裡是謀略國學!鬼谷子是我國戰國時期縱橫家的代表人物,其學問深不可測,門下弟子無數。鬼谷子說: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這句話是說,事物的變化雖然無窮無盡,但是各自都是有章可循的:或者屬陰,或者歸陽;或者柔弱,或者剛強;或者開放,或者封閉;或者鬆弛,或者緊張。因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陰陽、柔剛、開閉、張弛之道。

在社會上吃得開的人,都懂得用這種方法處事,越早學會越早受益!

東漢年間,有位叫戴就的小官,他是成公浮的手下。成公浮為官清廉,不善奉承,因此得罪了刺史歐陽參。歐陽參就派了一個叫薛安的人前來收集太守貪汙的證據,結果一無所獲。為了置太守於死地,薛安就把戴就叫來,威脅他,試圖讓他做假證。戴就沒有聽從。薛安對他動用了酷刑,戴就仍擲地有聲地怒喝:“成太守為官清廉,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會誣陷忠良!”薛安見戴就誓死不從,怕出了人命不好交代,只好放了他。後來,戴就憑著方正的品性,被推舉為孝廉。戴就的方正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您想收聽國學的音頻節目,可以點擊上方鏈接進入專欄,即可收聽到相關音頻)

剛是一個人立身於世的骨架,靠此才能成就事業。然而,如果一個人過於剛直、方正,什麼事都和別人硬碰硬,很多時候也會兩敗俱傷。所以我們在處世中應該學會適當柔和,該堅持的事就應該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妥協的事,也要設身處地理解他人,作出讓步。

在社會上吃得開的人,都懂得用這種方法處事,越早學會越早受益!

南朝齊代有個著名的書畫家叫王僧虔,他的書法造詣深厚,一手隸書寫得如行雲流水般飄逸。當朝皇上齊高帝蕭道成也是一個翰墨高手,經常在大臣面前顯露才能。一天,蕭道成提出要和王僧虔比試書法高低。於是君臣二人都認真寫完了一幅字。蕭道成居高臨下地問王僧虔:“你說,誰為第一,誰為第二?”

如果是一般的大臣,當然立即回答說“陛下第一”或“臣不如也”。但王僧虔卻不願貶低自己,明明自己的書法高於皇帝,為什麼要違心地回答呢?但他又不敢得罪皇帝,所以王僧虔眼珠子一轉,竟說出一句流傳千古的絕妙答詞:“臣書,臣中第一;陛下書,帝中第一。”既給皇帝戴了一頂高帽子,滿足了皇帝的冠軍欲,又維護了他自己的尊嚴和品格,使皇帝更敬重他的風骨。

在社會上吃得開的人,都懂得用這種方法處事,越早學會越早受益!

圓為處世之道,是以萬變應不變。圓通是一種處世哲學,需要閱歷與智慧,更需要找準分寸。但如果為人處世只圓不方,就好像是一個滾來滾去的球,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只方不圓,一味堅守一些規矩和原則,不知變通,就容易把局面搞僵,把事情辦砸。只有把方和圓結合起來,剛柔並濟,才能在處世中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在社會上吃得開的人,都懂得用這種方法處事,越早學會越早受益!

不知道您對鬼谷子的剛柔並濟之道是否有所領悟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喜歡我們節目的話,請您點贊關注,歡迎每天都來看看謀略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