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無論是國民黨主導的國民政府時期,還是現今的教科書上,“逆黨”、“叛軍”、“叛徒”都是對陳炯明的蓋棺之論。然而,當時的社會各界對這位曾經炮轟總統府的“叛徒”頗多讚譽。

1920年《上海新申報》對陳炯明的評論雲:“陳氏為人剛毅果敢沉默寡言,其私人道德,可為南北權要之模範。”革命家章太炎也曾讚譽陳炯明“清操絕於時人,於廣中彌不可得”。就連孫中山先生對這位生平大恨的評價也是“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儉樸,我也不如”。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1933年秋,陳炯明在香港病逝後,身無長物,由部下故舊籌捐葬費。

國民黨元老吳稚暉贈輓聯:“一身外竟能無長物,青史流傳,足見英雄有價。”

舊金山致公黨總部追悼大會門前的輓聯:“人心存正氣、國難吊英雄。”

祭堂輓聯:“功業永留民國、精神常護洪門。”

更有輓聯“好權不好利,好儉不好奢,如公有幾;叛情不叛理,叛黨不叛國,謗滿天下,名亦隨之。” 算是其一生的真實寫照了。

陳炯明其人,1878生於廣州海豐。自幼聰敏好學,光緒二十四年中秀才。光緒三十二年就讀於廣東法政學堂,光緒三十四年以成績優等畢業。宣統元年被推選為廣東諮議局議員。雖然一直接受的是封建教育,並受重用,但陳炯明卻心懷革命理想1909年便加入同盟會,積極投身辛亥革命並參加了著名的黃花崗起義,黃花崗之役中為敢死隊第四隊隊長。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武昌起義後,陳炯明也在東江組織民軍起義響應革命,1911年11月9日廣東“和平光復”後不久,任廣東副都督,後為代理都督。然而不久便被迫離粵,幾經波折,最終在1920年8月奉孫中山之命回師廣東,10月28日攻克廣州。任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

1921年4月,非常國會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陳炯明卻對此持反對意見,也因此事,與孫中山的矛盾公開化這裡。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陳炯明認為:依總統選舉法,總統由兩院聯席選出,出席議員至少須全部的三分之二,即580人才能舉行選舉總統會,當前廣州的舊國會議員才兩百多人,還不夠原眾議院人數的一半,而且實行記名投票,這是自毀法律,與北方毀法有何不同?而且一旦廣東成立正式政府,南北之間將再次陷入戰爭之中。陳炯明反對孫中山任職,不參加就職典禮。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後,任陳炯明為陸軍部總長兼內務部總長,並說服其加入國民黨。

1922年6月陳炯明與孫中山因護法運動而再次合作,又因“聯省自治”與“中央集權”政見分歧而決裂。1922年3月21日,陳炯明的親信、負責為北伐軍在後方籌劃的粵軍參謀長鄧鏗從香港公幹回省,在廣九車站突然遇刺身亡。陳孫雙方互相指責,兩人徹底決裂。

其實,自1922年5月後,陳炯明已經離開廣州在惠州隱居,廣東省由其原部署葉舉掌控。各界籲請陳炯明回省的函電,鋪天蓋地,見諸報端;前往勸駕的使者,車水馬龍,絡繹不絕。甚至連陳獨秀也到了惠州,勸陳炯明不如加入共產黨,領導華南地區的革命。孫中山也一連拍了三封電報,要求陳炯明立即到廣州面商一切。但陳炯明拒絕在省城軍隊撤出之前回廣州,他不希望被人誤解。陳炯明曾經說過,一旦粵軍叛孫,則“天下之惡皆歸焉”,這是他所不願意看見的。然而他最不樂見的事情還是發生了,1922年6月16日凌晨,葉舉命令炮轟總統府,還好並未想致孫中山於死地,再開炮艦電告了孫中山,孫中山在葉挺等人的護送下離開總統府,登上軍艦。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8月15日,陳炯明回到廣州任粵軍總司令——坐實了“逆臣賊子”的名聲。並於1925年軍事失利後,舉家避居香港。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陳炯明統領廣東軍政事務期間,制定省憲,重視教育,禁賭禁菸,建立獨立司法體系,一舉將廣東打造成模範省,得到粵人的熱烈支持。連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也盛讚過他在廣東的政績。共產國際也對他大加讚賞,撰文稱他是中國最先進最有聲望的人之一。 但由於陳在廣東掌權時間太短,很多政策措施還沒有機會實現,便在孫中山完全掌權後消失殆盡。但陳炯明也不可避免的有軍閥不可避免的問題,比如壓制言論自由等。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1925年秋,五大洲的洪門第四次懇請大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洪門組織華僑政黨,定名為“中國致公黨”,陳炯明受邀成為首位總理。然而洪門原來是一個鬆散的幫會組織,要改造成具有現代意義的政黨,殊不容易。致公黨的成立,並沒有為他提供一展政治抱負的機會。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隱居香港的陳炯明依然關心國內的民主革命,曾經幾度北上,與段祺瑞、章炳麟等人聯絡,希望對國家政治有所貢獻,但都是無功而返。最終將自己的所有政治理想寫成了《中國統一芻議》。

1933年9月22日凌晨2時,陳炯明永遠合上了雙眼,結束了自己富有爭議又傳奇的一生。陳炯明逝世後,社會各界紛紛發來唁電。最終於1935年4月3日,靈柩由香港移葬於惠州西湖紫薇山之麓,魂歸故里。

陳炯明,這位歷史人物,他的功過得失自有公論。正如他生前為孫中山親擬的輓聯所云: “惟英雄能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再戰,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

請在評論區留下你對這位“辛亥元勳”的看法,也不要忘記點擊關注我,愛你們

死後多有讚譽的“叛徒”,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大恨——陳炯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