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不送子女上大学的父母吗?

王东129748789


当然有啊,并且情况还是挺多的。

1.组团报道.

假如在暑假的时候能够找到从本地和自己去同一所大学报到的大学生的话,其实大家可以组团去大学报到。

我当时就是这种情况。当时在暑假的时候,我陆陆续续的联系到了本县另外四名也是去广西大学读书的同学。后来大家就通过电话qq的方式商议一起提前去学校,大家一起去火车站买的火车票,你觉得同一天时间坐火车去学校所在的城市。到了广西南宁以后,我们先在学校附近住下白天的时候去学校转了一圈,熟悉了一下校园环境,到了真正报到的时候,我们去各自学院所在的地方去报到。其实像我们这种路程比较远,组团去学校报到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方式,否则话家长可能还要来来回回坐很长时间的火车。


2.路程较远.

假如去大学所在的城市特别远的话,父母来来回回坐火车也是比较麻烦的,这个时候假如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强的话,可以让学生单独去学校报到。

我有认识的同学就是这种情况,他是从陕西这边到新疆乌鲁木齐上大学,这路程对于那些父母来说还是比较远的,所以说当时他去学校报到的时候是她一个人坐火车从西安到乌鲁木齐的。


3.路程较近.

还有的同学是属于那种距离学校比较近的情况,可能他学生以前就去过大学所在的那个城市,如果去学校报的话,其实可以不让父母去送。我就有亲戚是在本省的西安上的大学,因为他以前去过西安,所以说大学报到的时候就没有让父母去送他去学校。

4.经济条件不太好.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大学生,可能父母不舍得花这个钱,而且父母也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孩子自己去学校报到的。


饕餮视听


当然有,我就是。

2013年的9月13号,我和同学拖着密码箱,跨上了去大学的火车。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当时就母亲在家走不开,(其实后来才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打算送我,因为没这个习俗)两个人就一路走一路问的来到大学,结果没开学,就去了这个朋友的大舅二舅小姨家,这家一天那家两天的,那日子过得潇洒。

终于开学,报道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都有家长送,大包小包一大堆东西,都是父母亲帮忙搬,而我就不是了,是压根儿就没啥东西。

其实,家长不送我早就习惯了,爸爸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就出去打工,家里三姊妹就妈妈一个人带,我们其实可以说是不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就记得一年级开学第一天父亲带我去报道,从此以后,他们和学校再无关系,仿佛什么家长会这种大事儿都不会有他们的出现,他们太忙了,我能理解。


木花鱼316


这个还真有,我有个朋友,家在宁夏,来到大连上大学。他完全是自己来的,根本不像其他同学,各种寝室都来送,大包小包的。

可能很多人说他父母太狠了

可能会有人说,他父母也太狠了,儿子上学都去送送。其实,不是那样的。话说天下几个父母能舍得那样呢?后来熟悉了才知道,小伙的爸爸妈妈早在他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哪个时候我们还安慰他,他说早就习惯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自立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虽然不能全正确,但是基本都是这样的。他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从小到大都是奶奶照顾他,当他上大学的时候,奶奶多么想送他,可是奶奶年岁已高。不能长途跋涉了。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宁夏的一个农村能够考上大学是多么的难!


他在大学一直很努力

可能有雨家庭的原因吧,小伙在大学非常的努力。宁夏人是吃清真的。不吃猪肉。他省吃俭用的生活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各种奖学金。我们都以为他肯学为了能保送名校研究生。可是本科毕业的时候,他放弃了保送研究生。放弃了好公司给的高薪工作。而是回到了家长去了,去考了个公务员。他说他要为家乡做出他自己的贡献,让那里早点富起来!


小张老师的分享


当年我上大学,就没人送我去,我自己去的。因为买了常州到厦门的连票,在上海中转签票有限定时间,比学校报道的规定时间早了两天。况且火车还是晚上到厦门的,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可把我愁死了,可巧赶上一辆学校接老师的车,我挤着跟到了学校。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小轿车。到了学校,新生楼静悄悄的,就我一人在那一层楼住了两晚,现在想想,当时简直在冒险。

同班有一位上海的男生,没有父母,是姨父和姨妈送他去学校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父母的孩子特别与众不同,姨父和姨妈离开时看到他哭得唏里哗啦。

附上前几天写的头条号父亲节征文,讲述当年我爸在上海站送我情形。


你坐着别动,我买冰棒去

1985年9月4日中午,上海火车站。从上海开往厦门的火车正停在站台边,静静地等待着上车的人群。你早早地送我上了车,找到了我的座位,将我的大箱子费力地托上了行李架。然后连声说了三遍:第一次出门,一个人要小心,不要随便跟别人说话。我使劲地点头,一遍又一遍,却愣是说不出一句话来,唯恐一说话,眼泪就止不住要掉下来,你似乎觉得再跟我说下去已然不知道再说什么好,返身下了车,回到了站台上。

是的,那一年,十八岁的我,是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乡下妹子,那之前我到达最远的地方,就是老家的县城,我上中学的地方,除此之外,我再没往别处去过。站在城市的人群中,我不知道东南西北,离开了你,我就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你是早已决定好不送我的。一来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在读书,上面还有年迈的奶奶要抚养,二来你的单位也离不开你,单位虽然人并不多,但作为一把手的你一向处事负责,平时家里有再大的事也从来都没有请过假,倘若为我请上一周的假似乎也不妥。那时候从上海到厦门的火车得三十多小时,来回就得好几天,再加上从上海回常州,常州到金坛,然后再回到乡下一次次倒车的时间,起码得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周转。你算来算去也做不到,只好任由我盲人摸象,自己独自一人去学校报到。可是,心头的不舍却又满满地写在脸上,擦都擦不掉。

我坐着挨窗的位置,你在下面踮起脚敲敲车窗,问我渴不渴,我不敢回你话,你又说:“你坐着别动,我买冰棒去。”我点头,然后又摇头,表示我不渴还是渴?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你向月台上的卖货车走去,不一会儿,拿来了一支奶油冰棒,你把雪糕外面的纸撕去抓在手上,将雪糕柄费劲地递上来。

那时候的车厢要比月台高出许多,你站在月台上,我坐在车厢里,但是,我的位置仍旧比你高了许多,在你面前,第一次有了居高临下的感觉。一米七的你,第一次在一米五八的我面前显得那么渺小,我能一眼看清楚你的头顶,这是我第一次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花白的头发在你的头上显得那么刺目,而你平时总是在家里总是乐呵呵地说“少年白头,老来不愁”,上中学你就有白头发了呢,到现在有点白头发算什么?忽然想起我小时候也曾有一次以这样的角度看过你,那是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不上工,你坐在椅子上,任由我拿着一根红头绳在你的头顶上折腾给你扎小辫,竖着扎的,一个又一个,扎不好再重来,再扎,再不好,再重来,而你却在学着杨白劳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哎嗨嗨……”唱的是啥嘛,分明是我在给你扎头发,又不是你在给我扎头发,这个杨白劳一点都不像。那时的你,虽有白发,只不过三两点缀。

见我冰棒吃完,你又说:“你坐着别动,我再去买一支啊。”这次你递过来的是一支绿豆冰棒,接下来还有赤豆冰棒、红糖冰棒,如果那卖货车上还有更多的品种,你一定都会给我买来,一次又一次地追着人家的卖货车跑,背上的汗湿了一大片,像是谁在你背上画了一幅地图。我人生第一次吃冰棒,就把自己吃到冻得两唇肿胀。

火车终于在汽笛声中慢慢启动了,我看你别过头去,抹了抹眼睛,然后使劲地摔了摔,那泪珠儿仿佛开成了一朵花,散在了空中,我迷蒙的眼睛完全看不见……


苏小妮


我也是宁夏的,当时我父亲其实倒没有送我上大学的意思,但母亲有,母亲还为此骂父亲狠心,当然我是不赞成他们送我的,大一的时候我连飞机场都没让他们跟着我去,最后只是让母亲把我送到小区门口(其实我就想平平常常的走,但是母亲说你不让我送你到学校,不让我送你到机场,小区门口总该让我送到吧,我才让母亲跟我出来的),我兄弟开的车把我送到了机场。其实为什么不让送呢,我是个男孩子,如果是我独自出门,我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我知道不管父母送到哪里,总有分开的时候,那个时候肯定会难受,我不想难受,所以才不让送的,第一次是送到小区门口,我妈哭的挺凶的,第二次是非要把我送到机场。我过安检回头看大厅里的她的时候,我没忍住眼泪。其实我不愿意让他们送,因为这样分开的时候都难受。其实还有一点原因,母亲上学少,小学连一半都没读完,字认识的少,我怕她在飞机场找不到回去的车,更别说她之前说要送我到我读大学的城市,我更怕她回不来。这也是不让她送的一点,很担心她出事。


陌生2935


我爸年轻的时候开货车大江南北的跑,我妈一个人在家里没出过远门。

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爸去喝朋友家孩子的大学酒,他朋友喝多了说:你们的孩子都没我孩子有本事考大学。后面我爸心里不舒服也喝多了,回家的时候一直拉着我说他朋友笑他的孩子没出息,让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我爸一家兄弟姐妹五个,只有大姑的闺女考上了大学,但是我爸觉得表姐是别人的孩子,不姓李。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是第一个大学生。)

初中中招的时候我爸和我说,考市里最好的高中给我买手机,我相信了,后面我考上了,我爸说上高中要好好读书不可以玩手机。。。还和我外公外婆说,害我被骂。。我们海南高二会考400分折合40分加入高考总分,我考了36分,我外婆家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表姐也是36分(外婆家表姐从小成绩很好,我们两个同年所以一直被比较,表姐成绩很好,我外婆家是比较有读书基因的,大舅二舅都是大学生,表姐是大舅的闺女)

我告诉我爸我考了36分,我爸喜不行于色啊,特别能忍,我本来还想这回能被表扬了,可惜并没有。(我爸一直都是,家里一个人犯错,兄弟姐妹三个一起挨打,考好了从来不夸,考差了班主任一个电话他就能爆炸。。)不过后来听我爸朋友说,出成绩那天他和朋友去喝茶,心情好的都要飞起来了。。。

我爸和我说,我考上大学,他带着我妈去送我去。

高考前一个月,我打电话和爸妈说我可能考不上二本,爸妈和我说压力不要太大,考不上二本我们去三本,三本也是大学。。挂电话我就哭的稀里哗啦的,感觉自己要辜负了爸妈十年的期待。。最后一个月我爸重心放在了自己比较好的科目上,还好见效果了。

查高考成绩的时候刚好过二本线,会考的36分刚好是比二本线高出来的分数。看到分数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太难过了那段日子。

报志愿的时候和我爸有分歧,他之前答应我只要考上了我想学什么专业都可以,但是报的时候他让我要么报护理要么报师范,我从小就跟反感的两个职业。但是和我爸吵起来了,我爸让全家人一起说我,我说我不去了,我爸说爱去不去。我躲在房间里哭,我妈就劝我,她说我们不听家里人说,我们听听别人怎么说。后面还是不情愿的选了护理,大学四年还因为专业的事情和老爸吵了很多次,现在实习了,有时候受委屈了还是会怨我爸非要让我学护理。

大学去珠海,我妈和我爸送我去的,因为担心外面的被子不好,特地给我在家里买了一床洗好了晒干带着。

我和我妈是第一次坐飞机,能感觉到我妈和我一样激动⊙∀⊙!我们是报到前一天下午就到了,在学校附近的村子里住下,买了生活用品。第二天一大早陪我去排队报名,折腾到中午终于到宿舍了,打扫卫生的时候看别人家父母都是鞍前马后,然而我爸妈就坐着看我自己一个人折腾😂😂😂下午爸妈坚持要走,订了第二天广州回三亚的机票,说是要带我妈去广州玩一下(事实上后面我听我妈说,我爸没耐心陪她逛,她自己也没力气逛,两个人在宾馆睡觉等飞机。。)

下午我爸妈坐学校的大巴去机场,我爸问我送不送她们,我说不送了,怕自己哭鼻子。

现在开学就大四了,条件允许我打算让我爸妈来陪我拍毕业照,然后接我回去。

最后总结一句,可能父母的决定不是你喜欢的,但是他们的决定都是生活总结出来的。不论是错是对,你都可以好好努力。


被时光移动的城市133


今天刚刚送女儿去大学回来的路上,很伤感,孩子一个人在1500多公里的地方读大学,我和她爸有太多的不舍,我是哭了,昨天报到手续办完孩子就不和我们住宾馆了,就在自己的宿舍睡,因为今天要开始军训了,女儿不在身边我一夜都没睡好,晚上又跑出去买了一些零食准备第二天早上给孩子送去,一夜醒来好几次,今早6点就起床带到学校去,因为要军训快到宿舍和食堂之间陆陆续续的出来好多穿统一军训服的学生,我们只好站在路边眼睛不眨的盯着每个孩子,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孩子,终于女儿看见了我们跑了过来,我们赶快把零食塞进孩子的背包里,孩子说我是去军训不是去烧烤,她爸一下子就塞进孩子的背包了,孩子拥抱了我然后就跑进人群中去,孩子消失在花花绿绿的军训服里,我们自能惆怅的走了,昨天报到的



昨天报到现场几乎都有家长在陪同的,有的还有爷爷奶奶弟弟妹妹一起陪同,排队办相关事宜的时候都是亲人们分别在排队,哪里快就先到哪里办,场面很热闹的,学校的志愿者们也很热情,看见你拉大袋子会跑过来帮你拉,直到把你送到宿舍为止,非常感动,有次上女儿的宿舍的时候遇到一个小女生提着重重的箱子,我赶忙帮她一起抬,因为没有电梯也没有父母在身边,箱子很沉很沉,帮她送到宿舍她也很感动一连串的谢谢,校园里好多车都是附近不远的家长们亲自送孩子来的,我们因为路途遥远坐高铁到当地后开亲戚家的车子送孩子进校园的,校园太大了拉着那么多行李实在太累,而且也不熟悉校园,女儿来到这么遥远的陌生城市求学而且是第一次坐校,希望女儿坚强勇敢的面对自己独立生活,一定要好好的,爸爸妈妈都会想你的。





福建观音座连


当然有不送的啊,学校离家近的、想锻炼孩子的、没这个条件的等等,可能都会选择不送孩子上大学。

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宿舍有个江西的妹子,就有一个是自己来的,他们家有3个孩子,还有个弟弟妹妹要照顾,夏季农务也正忙,所以父母就让她一个人去,她就找了两个同考到上海的同学,一起到上海,再分开到各自的学校,一个人完成了所有的事情。

还有个浙江的妹子,全家送她来了,爸爸妈妈姐姐爷爷奶奶,挤了一寝室。

我是只有爸爸送的,直到现在我妈妈还遗憾呐。

第一次啥也不知道没经验,等到开学前订宾馆的时候,学校周边早已经全订完了,学校安排家长住宿的地方也住满了,然后我爸爸就在一个24小时的便利店先待了一晚,第二天陪着我办了报到手续、收拾宿舍、买生活用品、参观了校园,第三天下午就走了。

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进大学校园,许多个第一次都是送我上大学完成的。

所以,我觉得送不送都可以,看自家情况,无关孩子独不独立。

孩子考上大学,是父母的骄傲,这也许是他们一辈子第一次到大城市,也许是父母最后一次送孩子上学了,请珍惜吧。


甜甜圈伐木累


只能说这样的家庭真的很少,能自己来上大学的子女,也真的很少。就拿我们班来说,当初开学的时候,班级的其他同学,都是父母送过来的,而我,却是自己过来的。这点可以去求证的。

我自己过来,是因为我家里就一个亲人,但老爸还得去工作,所以,不能来送我,从小学但大学,他就没送过我。

当我来到宿舍的时候,其他宿舍已经来了一个室友,他爸妈在帮他整理床铺,我和他们打了一声招呼,那个叔叔就反问我,怎么家里人没有来送啊。我笑了笑,说我同学来接我了,不需要家里人送了。后来,宿舍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位室友,无一例外,他们的父母都跟着。帮着拿行李,帮忙整理床铺,吃饭的时候去看看食堂,等等吧。

反正,在我们这个学校,子女自己来报道的,真的很少,很少。都是父母过来送的,条件好的还是开着车送过来的呢。

至于,有没有家里人没来送的,当然有了,因为我就是啊。

拎包的就是我,大一刚进校的时候跟这个类似。


小幸福的萌萌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