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平凉多人接到“警方电话” 与“林华洗钱案”有关 了解一下

4月12日上午,崆峒区的任女士接到自称是平凉市公安局民警

的电话,称任女士涉嫌上海的一起“林华洗钱案”,经上海警方委托联系到她,接着对方把电话转接到了所谓的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刑侦队陈警官和徐警官,告知任某的一张银行卡在“林华”家中,银行卡上有360多万的洗钱金额,让任某到上海配合他们调查,需要六至十八个月,并通过QQ将伪造的“拘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冻结管制令”发送给任女士。惊慌失措的任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将银行卡卡号给他们调查验证,进入对方提供的“104.167.95.108” 冒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网址,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网银登录密码及银行卡密码。

平凉多人接到“警方电话” 与“林华洗钱案”有关 了解一下

正当任女士在崆峒区某银行准备给嫌疑人汇款时,市公安局民警和任女士家属将其拦下,任女士卡上的10万元险些被骗。

4月14日,华亭县王女士接到同样的诈骗电话,诈骗分子使用的诈骗剧本,都是所谓的“林华洗钱案”、一样的拘捕令、一样的陈警官和徐警官。突如其来的闹剧,让王女士产生了怀疑,而骗子则对王女士进行恐吓,不许王女士将此事告诉任何人,拒接一切电话、删除有关短信,在宾馆开房接受他们的电话“讯问”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联合华亭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上门劝阻。在多方努力下,经过5个多小时工作最终在华亭某宾馆找到了王女士。王女士当时将家中所有银行卡全带在身上,正接受诈骗分子“讯问”,她两眼无神,一脸懵懂,还不相信自己被骗。

平凉多人接到“警方电话” 与“林华洗钱案”有关 了解一下

近期

多起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案件在我市发生,诈骗分子使用网络改号软件,将电话归属地改为平凉,他们使用的诈骗剧本千篇一律,都是所谓的“林华洗钱案”、一样的拘捕令,最后受害人都按照骗子的指引,把自己的钱转入到所谓的安全账号,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我市公安机关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加强分析研判,联合辖区县公安局,及时通过电话回访、短信提醒、上门劝阻等方式成功拦截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但仍然有多人被骗。

骗子套路分析

01第一步

个人信息泄露

晒朋友圈

网购

参与网络投票

等等都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第二步02

骗子利用改号软件冒充公检法机关向受害人拨打诈骗电话

3第三步

告诉你:你与“林华洗钱案”有关,在林华家中发现你的银行卡,同时发送拘捕令和冻结管制令。

第四步04

要求你向指定安全账户汇款

如果你怀疑骗子,骗子会要求你断绝和任何人的联系,让你开房接受“讯问”

骗子的"法律文书"

平凉多人接到“警方电话” 与“林华洗钱案”有关 了解一下

冻结管制令

逮捕令

平凉多人接到“警方电话” 与“林华洗钱案”有关 了解一下

电信诈骗分子多在境外,对我国法律及有关法律知识不是很明白,文书制作相当粗糙。文中文字表述为“上海人民检察院”(少打一个“市”字),“公章”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受骗之前得明白一点,得犯多大的事儿,需要最高检兴师动众发“逮捕令”。

“文书”引用的法条有“金融秩序法”“婚姻法”……蜀黍想知道这都是什么鬼,执行逮捕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好不好!

所以说,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才是防骗的态度。

警方提示

1.警察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

2.任何法律文书不会通过传真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到,逮捕证由警察现场出示。

3.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