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羅定市: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組織振興是根本和保障。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基層黨員成為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給基層黨組織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此,羅定市完善市鎮村“三級聯動”的基層黨建模式,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層級壓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實現農村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真正把農村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以及黨員密切聯繫服務群眾的作風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羅定市: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羅平鎮古勇村開展“百堂微黨課”活動。

羅定市: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蘋塘鎮良官村設立黨員形象牆,激勵黨員爭當標兵。

完善基層黨建體制機制

強化農村黨組織引領力

“羅定市建立健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推動各級黨組織增強主責主業意識,以大的格局、搶的意識、拼的擔當、比的勇氣,紮紮實實推動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羅定市委組織部有關人員告訴記者,羅定市目前正在建立“三清單”的工作機制,即各級黨組織和書記、班子成員要全面建立抓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責任清單、問題清單、項目清單“三張清單”,確保責任落實到基層和個人,推動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問題整改,並制定書記項目清單,以項目管理形式推動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落到實處。

此外,羅定市正在開展組織設置優化升級行動。計劃2018年年底前,符合條件的村(社區)黨組織要100%升級為黨委或黨總支,在條件成熟的自然村(村民小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面設立黨支部或黨小組,並按照“六有”標準優化升級黨員工作坊,作為自然村黨支部開展學習交流、為民服務、提事議事、民主監督的重要平臺;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農村黨組織“網格化”管理。建立農村黨組織爭先進位機制,制定典型示範村建設方案,按照“書記強、隊伍好、產業旺、農民富、鄉村美”的標準,在全市農村黨組織中打造3個精品支部、30個優秀支部、300個達標支部。

為了打造特色,以點帶面助推鄉村振興,羅定市在全市範圍內創新開展“一支部一特色”創建活動,要求各個基層黨組織以支部為單位,結合自身實際,以問題和實效為導向,制定特色黨支部的創建方案,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同時,羅定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重點選取了基礎較好的蘋塘鎮良官村、羅平鎮雙蓮村、華石鎮寨腳村、素龍街道沙豪崗村共4個村進行重點打造,其中蘋塘鎮良官村著重實行“三大模式”助推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羅平鎮雙蓮村結合長崗坡黨員教育基地建設,打造傳承弘揚長崗坡渡槽精神的核心示範村;華石鎮寨腳村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實現集體經濟增收,農民致富的“雙輪驅動”效益;素龍街道沙豪崗村則探索黨員“三諾”履職,助力鄉村振興。

羅定市還計劃開展“軟弱渙散村(社區)整頓”行動。用三年時間,重點針對帶富致富能力不強、組織動員能力弱,辦事不公、管理混亂,組織生活不正常、宗族宗教宗派和黑惡勢力干擾滲透等問題突出的農村黨組織精準排查,安排市鎮書記帶頭掛點、一對一選派“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駐點,整頓36個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限期提升。到2020年,村(社區)黨組織軟弱渙散整頓工作全面完成,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全面提升。

實施推進“頭雁”工程

培育村級帶頭人“生力軍”

鄉村振興,人才是魂。要做好振興鄉村的偉大事業,就離不開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此,羅定市把基層黨組織“頭雁”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程統籌推動,提高帶頭人隊伍建設,增強村級黨組織對鄉村振興的引領帶動作用,形成強大的“頭雁”效應,帶動村級幹部隊伍全面提質;並結合雲浮市“三個一百”培養計劃,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書記。今年4月,羅定市委組織部組織人員對全市35歲以下的村級帶頭人進行了逐一走訪和麵對面座談,近距離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並跟蹤督導這批“生力軍”的成長。

例如,連州鎮以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為重點,多渠道培養選撥村幹部,吸引更多政治覺悟硬、幹事能力強的農村年輕人進入村幹部隊伍。連州鎮黨委書記鄭輝亮告訴記者,在去年的村級換屆選舉中,連州鎮啟動了“領頭雁”工程,嚴把“入口關”和“能力關”,使27名學歷高、能力強、觀念新的年輕人當選為村兩委班子,為連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此外,羅定市通過深化村級帶頭人“1+1+1”組合式輪訓機制,即集中培訓一批、走出去培訓一批、分片區培訓一批,把全市村級黨組織帶頭人納入2018年市級幹部教育培訓整體規劃,進一步提升村級帶頭人的履職能力。4月份,羅定市結合市內四條精品鄉村旅遊線路建設,組織沿線村的支部書記和綜合素質較高的年輕村幹部進行了組合式培訓。

同時,羅定市還以鎮街為單位,逐村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摸底排查,撤換調整政治上不堅定、經濟上不廉潔、能力上不勝任、結構上不合理的村黨組織書記和班子,重點從本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在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返鄉大學生中物色優秀黨員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沒有合適人選的可跨地域或從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選派。全市每年選派不少於30名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開展示範培訓,選派不少於30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掛職鍛鍊,引進不少於30名外出優秀人才、大學生回村(社區)擔任黨組織書記或村(居)委會主任助理,厚植黨組織書記隊伍後備力量。

上門“推銷”便民服務

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他以前是做推銷的,當選村總支部書記後把做推銷的那一套方法用在了村子的治理上。”羅平鎮黨委書記樑子球口中的“他”指的是古勇村總支部書記張永華。當選村總支部書記一年的時間裡,張永華主動上門“推銷服務”。村裡的700多戶村民,每戶家裡都會有一張“古勇村群眾工作站崗位職責聯繫卡”,張永華稱之為“便民聯繫卡”,紅色的小卡片上記載了村兩委工作人員的姓名、職務、分工、責任區和手機號碼。張永華說,村民有事可以24小時打上面的電話向村幹部求助。“以前村幹部沒有上門服務的習慣,,在我的帶領下現在村幹部們都習慣了。”張永華談到。

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還有蘋塘鎮。蘋塘鎮在12個村(社區)設立黨員中心戶,建立“黨支部+黨員中心戶+群眾”工作網絡,充分發揮中心戶骨幹黨員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領跑作用。蘋塘鎮良官村按照“雙高雙強”的標準設立黨員中心戶13戶,範圍覆蓋全村69名黨員及55戶貧困戶。良官村為中心戶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設崗定責,設立“公益組”“服務組”“維穩組”等特色黨小組,推動新農村建設。該村還充分發揮黨員中心戶致富、帶富能力強的特長,設立黨員形象牆和黨員責任田,以先進典型為引領,激發黨員活力,幫助群眾致富增收。

附城街道高峰村黨支部成立5個特色黨小組,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協調群眾統一租賃山地等工作,大力發展廣盛藥用桑種植基地,實現了群眾致富,村集體增收;龍灣鎮設立136個“黨員先鋒崗”,每位黨員帶頭種植2畝以上南藥廣藿香,激發了貧困戶發展南藥種植業的熱情和信心,讓貧困戶跟著幹,全鎮281戶貧困戶已經簽訂種植、回收合同,貧困戶種植面積達600多畝。

組建外出黨員服務站

健全鄉村治理體系

“在鎮黨委、政府的倡議下,依託連州駐廣州外出黨員服務站這個平臺,連州籍鄉賢兩年內捐資650萬元成立基金會獎教助學,社會反響很大。”據連州鎮教育基金會會長陳東榮介紹,連州鎮黨委以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為載體,強化村黨組織在村級事務的核心領導作用,引導村民理事會、外出同鄉會等民間組織參與鄉村自治,聘任本地鄉賢為“外掛村官”“鎮長顧問”,引導本土能人、鄉賢在引資回鄉建設、化解矛盾糾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積極發揮外出鄉賢作用,引導鄉賢參與家鄉的建設和管理,羅定市按雲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發揮鄉賢作用作為社會建設工作的重點”,積極實施反哺工程。推行外掛村官、鎮長顧問等制度,把鄉賢吸引到鎮(街)、村(社區)領導班子中,為家鄉發展當好“智囊團”“治安隊”“慈善家”“招商大使”。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羅定市共聘任外掛村官407名、鎮長顧問108名,直接或間接引進項目180多個,引進資金28.6億多元,有效培養了農村農業產業,推進“一鎮一品”進程;為家鄉公益事業共捐款1.25億元,協助實施各類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項目829個,修築村道400多公里,解決矛盾糾紛526宗,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在外出鄉賢黨員中成立黨員服務站,是羅定市加強反哺工程建設一個重要創舉。自開展該項工作以來,羅定市各鎮街均成立外出支部籌建工作領導小組,並派出組織委員專門組建指導,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鞏固一個”的組建原則,推進組建外出鄉賢黨員服務站。目前,羅定市21個鎮街已經在外出黨員比較集中的珠三角地區城市建立外出支部場所,使外出黨員有了一個家的同時,把更多的外出鄉賢團結在黨的旗幟下。

雲浮融媒中心

值班主任:劉炳華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