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麼是“一女亂三曹”?

微風書房


“一女亂三曹”指的是三國時期絕代佳人甄宓與曹操、曹丕、曹植三人的感情糾葛,經過後人的演繹和傳播,形成了一女亂三曹的說法,那麼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甄宓本是袁紹二兒子袁熙的妻子,長得貌美如花,傾國傾城。甄宓不但貌美,而且心地善良,知書達理。俗話說:紅顏薄命,當時是三國動亂時期,甄宓的命運也隨著局勢的變化而變得多舛而艱難。

官渡之戰,袁紹被曹操所敗。袁氏家族從此勢力一落千丈,當時甄宓留守鄴城,負責照顧婆婆。公元204年,曹操帶兵攻破鄴城,魏兵包圍了袁氏府邸。

曹操在進攻鄴城前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今年破賊正為奴。這裡的奴指的就是甄宓。曹操聽說甄宓長得漂亮,儀態萬方,早就想一睹芳容,甚至佔為己有。因此當城破時曹操就快馬加鞭的往袁氏府邸趕。

誰知道還是晚了一步,等曹操到達府門前,有衛兵通報,五官中郎將曹丕已經先進去了。曹操進府後看到曹丕手牽甄宓,一副呵護佳人的樣子。無奈,曹操讓人先把甄宓帶走,再做安排。

甄宓剛被送走,曹植也快馬加鞭的趕來了,在甄宓出府那一刻,曹植看了甄宓一眼,頓時心波盪漾。曹操看出來,曹植也喜歡甄宓,於是心裡犯了難。

曹操為了試探兩人的志向,也為了妥善安排甄宓的事情,於是讓曹丕和曹植一起赴宴,詢問兩人的意見,看誰願意迎娶甄宓。而甄宓早就聽聞曹植是個才高八斗的大才子,所以心裡默默喜歡曹植。

曹丕擔心曹操認為他輕浮、好色,於是嚴詞拒絕了迎娶甄宓的詢問。而曹植則當面誇耀了甄宓的貌美和善良,有心屬之意。然而曹操卻認為曹植輕浮,而甄宓之才德是皇后的人選,於是將甄宓賜給了曹丕。但是因為曹丕捷足先登,先進入袁府,致使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因此,雖然曹操將甄宓賜給了曹丕,但是曹操對曹丕還是心有怨恨。

於是曹操一直拖著不立曹丕為世子,故意表現的喜歡曹植多一點,讓曹丕整天精神很緊張,生怕曹植搶走了自己的世子之位。

曹丕迎娶甄宓後兩人過的還算恩愛,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就是後來的魏明帝曹叡,女孩是後來的東鄉公主。甄宓在獲得曹丕獨寵時表現的很大氣,經常規勸曹丕要對其他嬪妃好一點,也曾勸曹丕要多留子嗣,這樣才能興旺曹家。

常勸帝,言“昔黃帝子孫蕃育,蓋由妾媵眾多,乃獲斯祚耳。所願廣求淑媛,以豐繼嗣。”帝心嘉焉。

曹丕很高興,甄宓的表現堪稱完美。既知書達理,又不是個醋罈子。可是後來事情發生了變化,致使甄宓的命運也發生鉅變。

曹操死後,曹丕即位為魏王。後來,曹丕篡漢,成了真正的皇帝。曹丕定都洛陽,而甄宓被留在了鄴城照顧曹丕的母親卞太后。

後來,曹丕納了漢獻帝的兩個女兒為妃,又偏愛郭貴人。尤其是這個郭貴人,不但長的清秀可人,而且腹有計謀,經常給曹丕出謀劃策。從此,曹丕很少再回鄴城,甄宓很長時間都見不到曹丕一面。

慢慢的,甄宓開始有怨言,埋怨曹丕偏愛郭貴人,致使後宮無序。郭貴人藉機發揮,在曹丕面前進讒言詆譭甄宓,說甄宓對曹丕口出惡毒之言。曹丕大怒,賜死了甄宓。

甄夫人留鄴不得見。失意,有怨言。郭貴嬪譖之,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賜夫人死

甄宓下葬時,以發覆面,口含米糠,淒涼至極。曹植知道這件事情後,嚎嚎大哭,悲痛欲絕。

後來,曹丕設宴款待曹植,在席間拿出甄宓曾經佩戴的玉器和衣環,試探曹植的心情。曹植強忍悲痛,離席而去。在歸途中,走到洛水邊,胸中澎湃的感情無處發洩,遂寫下了名篇《洛水賦》,以此來紀念逝去的甄宓!曹丕聽說後,將曹植數次遷徙封地,讓曹植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況,以此來洩憤!

這就是一女亂三曹的故事,其實甄宓有什麼錯,錯在三曹而已!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一女亂三曹指的是甄宓和曹操、曹丕和曹植之間的感情糾葛,甄宓因為貌美,在丈夫袁熙死後被曹家的曹丕所納,但是由於曹操曾經也惦記甄宓和曹植也欣賞甄宓,造成曹家三父子各有各的打算。最終,曹丕雖然娶了甄宓,但是卻因為郭貴人的讒言而輕率的賜死了她。佳人歸天,才子落淚,一篇《洛神賦》得以流傳百世!


每日趣評


一女亂三曹的典故,三曹自然是指的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這一女,則是甄姬。

甄姬是如何和曹家兩代三人都用感情糾葛的呢?這就要從一開始說起了。曹操愛人妻,遠的不說,從攻伐呂布之後,本來已經許諾了秦宜祿的老婆杜氏給關羽,結果曹操看到真人之後把持不住,直接背棄了諾言自己把杜氏留下做妾,杜氏和秦宜祿有一個兒子叫秦朗,也愛屋及烏似的深得曹操喜愛,後來在魏明帝時期還做到了驍騎將軍。

甄姬作為袁家的兒媳婦,自然是豔名在外。在世說新語裡面有這樣的記載,話說曹操攻佔了鄴城之後,立刻下令召甄姬,結果下人回報:曹丕已經先下手了。曹操於是笑嘆:“我就是為了她才打這場仗的啊!”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

但是曹操總是不能拉下臉來和自己的兒子搶女人,所以這件事情就這麼揭過了。很多電視劇裡面都把甄姬當作曹丕的皇后,其實不是,曹丕在納甄氏之前,已經有一個妻子姓任,後來因為甄姬冷落了任氏,甄姬還勸過曹丕,說任氏是大家閨秀,如果你把她休了,那麼大家一定說是我的緣故,請不要這樣!但是無奈曹丕不聽,後來還是把任氏給休了。

後流涕固請曰:“妾受敬遇之恩,眾人所知,必謂任之出,是妾之由。上懼有見私之譏,下受專寵之罪,原重留意!”帝不聽,遂出之。

甄姬不但貌美,也非常的有才華,還著有『塘上行』傳世。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

…………

而曹丕的弟弟曹植,也是當時不世出的大才子,自然也對甄姬暗生情愫。但是陷於禮法,甄姬又是自己的嫂子,只能默默的的把這份愛意藏在心底。甄姬自然也對這位才華驚人的小叔子青眼有加。李商隱的一句詩: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道盡了這其中的曲折。

在『昭明文選』中記載著這一段佳話。話說曹植在曹丕登基之後入朝,曹丕給曹植看了甄姬的玉鏤金帶枕,曹植看了不覺滄然泣下。而此時甄后已經因為郭皇后的讒言而死,曹丕也有一些後悔,就把枕頭賜給了曹植。後來曹植回封國的途中,在洛水邊休息,朦朧看到了甄姬,對他說:我本來託心於你,但是有緣無分,這枕頭本是我的嫁妝,先前給了曹丕,現在給你留個念想吧。

曹植要去尋甄姬,一睜眼卻失其所在,於是悲喜不能自勝,寫下了『感甄賦』。後來曹睿覺得這段故事傳出去,有傷皇家體面,就修改成了『洛神賦』。

這就是一女亂三曹,甄姬和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的愛恨糾葛。


經史通義


這是我國群眾最愛的“老公公扒灰”+“寡婦再嫁”+“小叔子偷嫂子”鄉村故事的總集合,主角還是三國名人曹操和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也就是文學史上所推崇的建安“三曹”。

至於說“一女”,則是魏文帝曹丕的文昭甄皇后,史稱甄夫人,其真名,史書記載不詳。

對於文昭甄皇后的記載,實有“正史”和“野史”之分。

《三國志·后妃傳》中的記載,自然是“正史”,而曹操對甄氏的覬覦,見: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

這段話,見於南朝宋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這是一本記錄“名人名言”的書,其中的怪誕故事,以及杜撰比比皆是,就是一個段子集,而且由於曹操後人家族衰落,在東晉、南朝的世家大族圈子裡沒有名人話語權,編排他本來就沒成本。

更何況曹操本就有喜歡人妻的前科,所以,這個“老公公扒灰”故事就堂而皇之地成“真”了。

而曹植和甄氏的故事,甚至甄宓這個名字,都是源自唐朝李善的說法,注意看,唐朝!

也就是一段“悽美”的小叔子偷嫂子故事,是500年後給扣出來的。

見梁代《昭明文選》卷十九 唐代李善註記曰:

魏東阿王,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後(郭女王)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宴飲,仍以枕賚植。植還,度轘轅,少許時,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自雲:我本託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遂用薦枕蓆,懽情交集,豈常辭能具。為郭後以糠塞口,今被髮,羞將此形貌重睹君王爾。言訖,遂不復見所在。遣人獻珠於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勝。

《昭明文選》是南梁昭明太子所編,唐代李善為《洛神賦》作註釋,裡面的東阿王說的是曹植,可以說,從開頭就是胡話,即曹植之前求取過甄氏,沒娶上。

而曹植公元192年出生,甄氏至遲建安四年(199年)已經是袁熙之妻,虛歲8歲的孩子去求美女為妻子還不得?叔嫂之間,年齡淨差9歲,這種故事好玩不?

這後面,曹叡還幫自己老孃給小叔子通信物。

說到底,就是《洛神賦》的原名,《感鄄賦》的鄄字惹禍,讓一群熱衷花邊新聞的主兒,直接弄到了甄和鄄不分。

所以,“一女亂三曹”,純粹就是一個杜撰的愛情故事,一堆胡話的結合,看到那麼多人煞有介事地編,佩服,佩服。


劉三解


《洛神之美,三曹同往》

三國戰亂,英雄如雲,美女如雨。雲雨成雙本是人間美事。奈何總有好色之徒,竊愛偷歡,就給我們留下無數趣事典故。
貂蟬戲愛,一女亂三曹,關羽求美,江東二喬納銅雀,就是其中集大成者。今天我們就說說這一女亂三曹。


女主甄宓者,少有神蹟,母懷其時,夢入一仙,手持如意日夜守候,及臨盤之時,仙人覆一玉衣,甄宓生。

看看甄宓的出生是多麼傳奇而具有神秘色彩。他的一生也確實如此,從小甄氏美名就傳遍鄴城。貌若天仙,膚若凝脂,據說她有一次在家裸睡,其母進門觀之,見其玉背如綾羅綢緞般,光澤無比。另當時多少女人嫉妒,男人窺視。

甄氏如此美就算啦,她還博覽群書,通曉經史,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才女之名就如她的美貌一樣傳聞天下。


時有月旦評曰《四大美女》甄宓為首。

這樣的人當然是求親之人踏破門檻。

第一個享受到甄宓之美的是當時最大勢力袁紹的兒子袁熙。可惜,袁家看上去風光無限,最後被雄才大略的曹老闆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掃入歷史的角落。

打敗袁紹的曹老闆,早就對甄宓之美眼色不以,哪知道他兒子捷足先登。

曹操和曹丕不僅是父子,而且愛好也一樣,都喜歡別人的老婆,還都看上了甄氏。

曹操擊敗袁紹後,正準備去找自己心目中的女神甄宓誰知曹丕比他動作更快,打下鄴城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精兵將袁府團團包圍。

就在同時,曹操也派了心腹許褚趕去袁家,卻發現曹丕先到一步,曹操得知情況後也是鬱悶不已。

可是底線還是要有的,做老子總不能為了一個女人跟兒子鬧翻吧,於是就忍痛將甄宓賜給了曹丕,曹丕如願抱得美人歸。
然而再美的人也抵不過日久,好色的曹丕,自然不可能從一而終,他有一片森林,而甄宓只是哪最美的一棵樹而已。時間越久,曹丕就越冷落甄宓。


這個時候,我們的風流才子,曹植同學出現啦,他也早已對甄宓愛慕不已。於是用自己的全部感情,還有心思,寫出傳世之作《洛神賦》獻給自己的佳人,只願博得佳人一笑。


可惜事與願違,才子有心,佳人無意,甄宓對曹植的示愛給出的只有欣賞而無任何實際行動。

因為甄宓最愛的還是曹丕。對於曹丕的冷落,甄宓心生怨恨,寫了一首給負心人的詩《塘上行》,表達自己的哀傷。曹丕見此詩,認為甄宓。在表達對自己的不滿。

再加上一些關於甄宓和曹植的閒言碎語時有傳出,深感自己可能被綠的曹丕惱羞成怒,完全不念多年夫妻情分,下令賜死甄氏。

據說賜死甄氏後的那天晚上,曹丕做了個夢,曹丕不解,就讓人解夢。夢的意思是說,天下將有高貴美麗女子被冤死。

曹丕一聽馬上就明白啦,自己沒有被綠,懊悔不已,馬上下令阻止甄氏自殺,可是終究晚啦一部,甄氏已死。

曹丕聽聞,想起夢中所說,就下令在甄宓嘴裡塞滿米糠,臉用頭髮蓋住,然後下葬。目的是為啦不讓甄宓在地府去告狀申訴自己的冤屈。

哎,可憐一代佳人,因為自己的美麗才華讓曹家三代人心馳神往,最後也因為自己的美麗害死自己。


也許她在地府最想為自己辯護的就是,我沒對不起曹丕,這是莫須有的罪名。


阿斗不傻


所謂的“一女亂三曹”大概指的是甄宓與曹操、曹丕、曹植的故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說法或是因為甄宓嫁給曹丕時是二婚,而曹操又有“好人妻”的屬性,再加上曹植也很欣賞甄宓的文采作出了疑似向甄宓求愛的《洛神賦》,導致甄宓成為了曹氏父子共同覬覦的對象。但細細想一下,這些所謂的推測其實只是後人的YY罷了。

首先,甄宓作為袁熙的髮妻,在袁氏兵敗後能被曹丕所納,除了其貌美之外更多是還是因為她的名聲,畢竟河北甄宓可不是光靠臉吃飯的,而曹操聽說曹丕要迎娶甄宓後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認可。在這之後,曹操基本沒和甄宓有什麼故事交集了(估計有也只是公公與兒媳婦的正常交流吧),也別再編什麼我們武帝聽說曹丕先納甄宓所以大發雷霆之類的蠢話了。

甄宓在嫁給曹丕後對婆婆卞夫人的照顧可謂是盡心盡力,可以說做到了一個優秀兒媳婦能做的一切,在那個十分注重孝道的年代,甄宓的行為其實也沒什麼值得稱讚的,或者說這些舉動是理所應當的。而曹丕在初期也對甄宓很滿意,甄宓為曹丕生下曹叡與東鄉公主,一家人也算是其樂融融。

後來曹丕對甄宓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有人說是因為甄宓和曹植走得很近,曹植還寫了《洛神賦》來讚美甄宓,而洛神賦又叫《感鄄賦》,又把甄宓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但如果大家眼睛沒毛病,其實發現此“鄄”非彼“甄”,這裡的“鄄”說的是曹植的封地鄄城,不能因為讀音和象形問題就強行把甄宓牽扯進來。而甄宓被冷落比較主流的說法是曹丕當時寵幸郭照、李貴人、陰貴人,導致甄宓失望無比,寫了一些傷感的詩詞,曹丕覺得她在散播負能量,所以將其刺死。

總之無論如何,甄宓不是那種把男人玩弄於鼓掌間的女人,曹操、曹植也沒有對她動歪腦子,別拿段子帶節奏了…


你們再這麼吹,曹叡都要懷疑自己的生父了…


邏輯文史游


明代楊慎說“甄氏何物,一女子致曹氏父子三人交爭之如此?”大概流言就是從這兒起的。而反觀早於楊慎的魏晉時期對甄氏的評價恰恰相反。

作為曹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明帝曹叡的生母,甄氏也是武帝曹操和武宣卞皇后的兒媳。《資治通鑑》上明明寫的是曹操入鄴城,當時為五官中郎將的曹丕見到袁熙之婦甄氏而傾心,“太祖為之聘焉”,說明曹操是認可甄氏做兒子曹丕的妻子。婆婆武宣卞皇后對這個兒媳的評價《三國志》裡記載說““新婦謂吾前病如昔時困邪?吾時小小耳,十餘日即差,不當視我顏色乎!”嗟嘆曰:“此真孝婦也。””也就是說甄氏對婆婆卞夫人非常細緻周到,因為甄氏為了她的一點小病因不在一處而格外擔心,所以卞夫人說她孝順。

時人王朗說甄后“恭讓著於幽微,至行顯於不言”說明甄氏很自謙低調。當時的史學家王沈也說“後之賢明以禮自持如此。”什麼叫作“以禮自持”,說明甄氏是非常注重禮制的。

另外有關於說甄宓就是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也是無稽之談。根據無非就是《洛神賦》又名《感鄄賦》。但此“鄄”非彼“甄”,這裡的“鄄”指的是曹植的封地鄄城,與甄宓毫無關係。


沅汰


對文史知識有足夠了解或者去年追過《軍師聯盟》的朋友應該不難猜出題目所指,沒錯,題目中所說的“一女”便是甄宓,“三曹”自然就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了。

(甄宓)

甄宓生於183年,中山無極人,是漢太保甄邯的後代。甄宓從小就是個美人坯子,天生的花容月貌,傾國傾城,而且喜好讀書,博聞強識,才子雙絕,因而方圓百里聞名,登門提親的人簡直要踏破門檻。

建安年間,袁紹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甄氏為妻,婚後很長時間,甄宓留在鄴城照顧婆婆。

(甄宓)

好景不長,建安九年,袁紹官渡之戰倉皇潰敗,曹操直抵其老家鄴城,甄氏被率先進城的曹丕俘獲。曹丕雥乍進袁府,便看到披頭散髮的甄宓躲在劉夫人身後哭泣,待她髮髻挽起,用手巾擦拭臉龐後,感到果真驚為天人,為其傳說中的美貌深深折服。於是,曹丕當即納甄宓為妾。

等到心急火燎的曹操趕來,發現垂涎已久的美人已被自己的兒子所佔,只能心有不甘地感嘆一番,忍痛割愛,默認了這門親事。

(甄宓)

一開始,甄宓和曹丕倒也情投意合,一年功夫產生了曹睿。只是,隨著時間的轉移,二人性格差異越來越大,加上郭女的出現,曹丕與甄宓日益離心離德,最終甄宓被賜死。

關於曹植與甄宓的曖昧關係其實並沒有確切證據,最早對二人的曖昧關係有所描述的是唐代李善,他在《昭明文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說一開始想娶甄宓的其實是曹植,沒想到的是,他的兄長曹丕卻搶先一步娶走的甄宓,曹植對此也十分無奈,只能默默地愛在心裡。甄宓被殺,曹植內心悲痛萬分於是在一個不眠的夜裡寫下千拒絕唱《洛神賦》。

這類故事都有想象成分,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直觀的記載,曹植與甄宓的關係也值得深究。人們之所以津津樂道於二人,只不過才子佳人的故事模式素來喜人罷了。

(甄宓曹丕大婚)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曹植的《洛神賦》被譽為千古絕唱,而《洛神賦》裡那個絕代美人說的就是甄宓!那麼甄氏之美,美到了什麼程度了呢?竟然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紛紛為之著迷呢?



話說這甄宓原本就是有婦之夫,婆家家室也很顯赫,公公是漢末群雄之一的袁紹,丈夫是袁紹二子袁熙,甄宓的美麗大家都知道,這也就導致曹軍一攻破了下鄴,曹操曹丕父子就上演了爭奪沒人一出大戲,不過好在曹丕還是棋快一招,報得了美人歸。



儘管曹操也是垂涎美色已久,但兒子搶了先手,卻讓他很無奈,因為當時曹丕不想節外生枝,便急切地徑直對父親說:“兒一生別無他求,只要此人在側,此生足矣!望父親念兒雖成年而無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所以曹爸爸只得忍住氣憤,擺出老子的姿態,做個順水人情,使人做媒,把她讓給了愛子,卻仍暗暗心痛不已。



而當時曹植還只是個孩子,尚不大懂得男歡女愛之類。但後來隨著年齡增大,且與甄氏相處日久,兩人又均是才貌俱佳、感情豐富,加之甄氏日漸被曹丕冷落,需要愛情滋潤、安慰,於是他也便愛上了大自己十歲的甄氏——他的嫂子、他卻常叫她姐姐。他在為乃父新立的銅雀臺作賦中大顯曠世之才,且具文人氣質和高貴風骨,又長得如玉樹臨風、丰神俊朗,堪與潘安、宋玉媲美,也讓甄氏傾心。



這一來二去,兩人也就有了感情了,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在這段日子,曹植和甄洛這兩個相互傾慕的男女無視相差十歲的差異,傾心相愛,忘情地投身愛河之中,愛得死去活來。甄洛為贏得了才子曹植的愛情而再次復活,容光煥發,光彩照人!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更加冷落甄洛,而曹植也鬱郁不得志,甚至有性命危險。甄洛整日擔心曹植,日夜思君不見君,終於得了相思病,幾年就過世了。而曹植,下場就更是悽慘,在得知甄洛過世後,終日飲酒,不久就與甄洛在地下相會了,空留下那篇《洛神賦》,讓後人感嘆唏噓不已!


很哥


這個故事應該是以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進行演繹,《世說新語》記載,曹操攻下鄴城,對袁紹兒媳袁熙的老婆甄宓的美色聞名已久,想要召見甄氏,但是身邊人說世子曹丕已捷足先登,曹操聽後大有怨言說,老子拼生拼死,成全了你這小子“今年破賊正為奴”,美女總是吸人眼球,又經後世加工,出現了甄氏嫁給曹丕後,與叔叔一段感情瓜葛,說是先慕曹植,逼於形勢嫁給其兄,二人舊情綿綿,欲言又止,爭奪王位加上香豔痴情,還夾雜才子才女,世人心目中的璧人,歷經演繹便成了一女亂三曹。


其中演繹說曹丕與甄氏婚後,喜新厭舊,開始寵愛別的妃子,冷落了甄宓。而恨無知音的曹植再度邂逅了甄宓,舊情復熾,詩詞唱和。曹丕發現甄宓和曹植的事後,驚怒不已。曹操病逝,曹丕繼承魏王逼漢獻帝禪位,剛當皇帝便對甄宓下死手。而曹植也難逃噩夢,先是被關押,又逼他作七步詩後流放。(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流放期間,曹植對甄宓思念不已,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感甄賦》即《洛神賦》,借物抒情,以作者與洛神宓妃的情感交集暗喻自己對甄氏之情。


這些故事傳說的盛行,並非空穴來風,,曹丕正妻甄氏之死一直是歷史懸案,多少代人推敲不出所以然,加上魏國史書後來隱晦說曹叡因為母親之死,窮逼曹丕的郭皇后甚至致之死地,引人無限遐思。歷史上甄氏的才情與美貌確有其事,並且曹丕的詩文大會少不了她的參加,她的存在,可能在文學之士中類似唐中宗時上官婉兒衡天下之士的作用。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還曾因此惹禍,因在曹丕席上平視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吳質也受牽連。(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甄氏的不忠於曹丕,好像也有跡象,據《魏書》記載,216年,曹操東征孫權,卞夫人、曹丕及甄氏子女曹叡、東鄉公主隨行,甄氏因為生病留在鄴城。大軍到第二年九月才回,卞夫人的左右侍婢們看到甄氏容顏驕豔更勝以往,便奇怪地問她,夫人您跟兩個孩子分別那麼久,難道不想念他們,反而臉色這麼好,為什麼呢?“後與二子別久,下流之情,不可為念,而後顏色更盛,何也”?甄氏笑著回答:“兒女們跟隨外出,有婆婆卞夫人照顧,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母子天性,思念人之常情,甄氏的表現和回答是有可疑之處的。如此,疑雲陣陣,後人借題發揮也就不足為奇了。


南方鵬


“一女亂三曹”其實講的就是,三國時發生在曹操父子三人為爭奪一個女人而產生的風波故事。

這個女人是誰?為什麼能引起曹操父子三人的爭奪?現在就隨有書君一起去探究竟吧。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其中“三大戰役”之一的官渡戰役,也就是歷史上曹操以弱勝強的戰役。他在官渡大敗了袁紹之後,進入了袁紹的老窩鄴城。在這裡遇見了一個女子,這個女子就是今天的主角,她叫甄宓。


一、 甄宓是什麼樣的女子

1.美貌傾城


“江南大小喬,河北甄宓俏”,看來甄宓必是一個美貌傾城的女子。而且她能歌善舞,其舞姿在三國眾美女中可稱得上是上等中的上等。


2.才情高


甄宓九歲時,就非常喜歡讀書,博聞強識,只要看過的篇目就能夠立刻領悟,還多次用她哥哥的筆硯寫字。


她哥哥笑她說:“女人應該學習女工。讀書學習有什麼用,難道你以後還想做女博士(官名)嗎?”甄宓答道:“古時候賢德的女子,都要學習前人成敗的經驗,以此來警示自己的。不讀書,用什麼來借鑑呢?”


由此可見,甄宓必是一個才情極高的女子。



3.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漢末天下大亂,災荒連年,百姓們為餬口活命紛紛賣掉家中值錢的東西。當時甄家有大量的穀物儲備,甄宓便同母親商量,把家裡的穀物開倉賑濟四方鄉鄰,這也算是一種惠及眾人的德行。母親同意了,於是她就將家中的糧食全部無償分發給鄰里鄉親。


建安年間,這個美麗、善良、多才的女子嫁給了袁紹的次子袁熙。但是好景不長,一場戰爭一切都變了。


二、 甄宓與三曹的糾葛

1.甄宓與曹操、曹丕的糾葛


曹操早就聽說,袁紹的兒媳甄宓美若天仙,很想佔為已有。這次攻打袁紹也有甄宓的因素在裡面。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袁紹兵敗後,曹丕最先進入了袁紹的老窩。他也早聞甄宓的美貌,在圍住袁府後,就直奔後室,在那裡他看到了滿臉汙濁的甄宓。當清洗完臉上的汙垢後,曹丕驚呆了,這個女人的美哪裡是用語言所能描繪的,簡直比聽聞還要美千倍。


曹操隨後到了袁府,發現曹丕的人已守在了外面,心裡叫到不好。果真,曹丕出來拜見了曹操,並請求曹操把甄宓賜給他。這時的曹操好無奈,但也沒有辦法,自己總不能跟兒子去爭一個女人吧。最後他只好答應了,就這樣甄宓成了曹丕的夫人。


曹丕不僅迷戀甄宓的美貌,還很欣賞她的才氣。在每次邀文人墨客們飲宴時,他總是讓甄宓陪坐,一同飲酒賦詩。他們夫婦二人倒也情投意合,生活也算是幸福美滿。他們愛的結晶就是曹叡,也就是後來的魏明帝。


2. 甄宓與曹丕、曹植的糾葛


曹丕有一個弟弟叫曹植,才情極高。曹操在準備把自己的位置傳給誰時,也犯了難。曹丕是長子,但是曹植才情極高。就是因為這,曹丕就開始怨恨著曹植。


甄宓此時也很仰慕曹植的才情,她認為曹丕不應該心胸這樣狹窄,去妒忌曹植。從此曹丕和甄宓之間就有了隔閡。


曹丕這時又開始寵愛別的妃子,冷落了甄宓。而這時同樣落魄的曹植邂逅了甄宓,結果他對甄宓是一見傾心。無奈甄宓是哥嫂,他不能做出公然奪嫂之舉。但是兩個人私下還是有了交往。



曹丕知道了兩個人的事情後,驚怒不己。不久曹操病逝(曹操在世時,還是很護著甄宓的),曹丕剛即位便對甄宓下了黑手。而曹植也是難逃一劫,先是被關押,後遭流放。雖然在流放期間,曹植也忍不住地去思念甄宓。於是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感甄賦》即後來的《洛神賦》。


三、 自古紅顏多薄命


這個集美貌、才智、善良於一體的女子最終死於非命。她的一生坎坷曲折,引起了三曹之間的情感糾結。


但《洛神賦》因她而誕生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甄宓,也就沒有了《洛神賦》的出世。


在那個亂世紛飛的年代,甄宓這樣的女子終究敵不過薄命,也算是一個可憐的女子。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