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凤检深夜食堂,给您说晚安。

上月,我们把故事说了一半。这月的酷暑难想当年的严寒,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梁家河,将故事延续到今天。

修身

习近平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煤油灯与窑洞

“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说。

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

习近平说:“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

我们的好人才怎么能给你

1973年初春,陕北大地还未完全解冻的时候,习近平被县上抽调,与共青团延川县委书记、北京知青陶海粟编为一组,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社教。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习近平与陶海粟等知青在延川的合影

“近平来了,赵家河也变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变了。”回忆起习近平在赵家河搞社教时的那段难忘的岁月,赵家河人记忆犹新。

习近平了解群众,知道群众的想法,他的话题是老百姓感兴趣的事。他搞社教,寓教于乐,讲风土人情、人文历史。

习近平还在赵家河办起了夜校,教社员识字。

习近平在赵家河待了八个月。有人说,赵家河是习近平初显才华的地方;但也有人说,其实赵家河是习近平真情回馈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的一个序曲。

永远的财富

当年的延安一直没有摆脱贫困。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来延安参观访问。

周总理向延安地委、行署提出“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要求。他说,等延安建设好了再来。

而实际上,这时的习近平已经在策划着梁家河的粮食增产计划了。他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一个让村里人吃惊的计划就出炉了——在梁家河沟口打一座水坠坝。

这个美好的憧憬激励着他。他公布了这一计划,并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老人们被说动了,就这样,梁家河的第一座水坠坝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习近平为此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他一边指挥,一边劳动,不分白天和黑夜。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知青淤地坝

直到现在,这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是习近平当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

沼气专业户

1974年1月,黄土高原已进入隆冬,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梁家河的乡亲们开始忙着准备年货。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

习近平刚刚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一直琢磨着能为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做些什么,琢磨着推动梁家河发展的切入点。

灵感在苦苦思索中不期而至。一天,习近平正在翻看着报纸,当月8日《人民日报》刊载的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大办沼气的两篇报道深深地吸引了他——如果我们这也能用沼气煮饭、照明该多好啊!

他步行40多公里赶到了县城,把发展沼气的建议以及自己去四川学习的想法向县委做了汇报,获得了批准。春节过后,便踏上了前往四川的“取经”行程。

泪别梁家河

1973年,习近平试图叩开返城的大门,他希望上大学读书深造,毕竟读书是他最大的愿望。

习近平遭到了清华大学的拒绝。1974年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就只剩下习近平一个人了。1975年,习近平再次有了报考机会,他三个志愿全部填写了清华大学。终于,习近平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梁家河村民欢送习近平(前排居中)上学留念

在他看来,梁家河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收获很多。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梁家河村委会大院

改革开放让梁家河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改革,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开放,为这个变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山还是那座山,沟还是那条沟,梁家河农民却再也不是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

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延安将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保留“人均2.5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一项保障措施,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梁家河的清晨

2007年,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已整整八年了。初夏的梁家河,山山峁峁披上绿装,坡洼上郁郁葱葱,淡淡的草香在空气中弥漫,沁人心脾,山间鸟蝉鸣。置身其中,人们内心一片澄澈……乡亲们忍不住拿起笔写信,把内心的喜悦分享给已赴上海任职的习近平。

走进新时代

回顾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对比梁家河的今昔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人们时时感受到,梁家河这个坐落在陕西北部的小村庄,深深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成为每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梦想。

如今的梁家河,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新征程中破浪起航,驶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彼岸。

让我们一起学习青年习近平,学习共产党人不屈的理想信念。

我是雅维,今晚,好梦。

「凤检深夜食堂」读《梁家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下)

凤县人民检察院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