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東北人大多都不吃白切雞?

小甜貓喵喵喵


吃雞遊戲流行中國,還有人把國足比喻成白斬雞,它一時間成為熱門詞彙,很多人喜歡把吃雞當作慶祝活動的一種美食,北方人喜歡吃燒雞,南方人喜歡吃白斬雞,朋友問為什麼東北人大多都不吃白切雞?白斬雞比燒雞貴嗎?這是一種生活飲食習慣所致。北方喜歡用很多醬料來熬製,典型的就是東北菜的小雞燉蘑菇。南方則不同,南方很多食物在烹飪的時候都追求原汁原味。白切雞是粵菜的代表作。說到底就是追求它的原汁原味。

家禽養殖歷史悠久歷史,雞分很多品種,文昌雞、清遠雞、麻雞、三黃雞、貴妃雞、珍珠雞、大骨雞、白羽雞、海蘭褐、蘆花雞、有肉食雞有產蛋雞,用來做白斬雞的原料沒有那麼多,傳統的白切雞是選用清遠雞、三黃雞、文昌雞為原料,製作工序相對複雜,將水燒開雞放入15秒後放入冰水內,讓肉更緊實,把水在燒開放入雞浸35分後撈出,在冷水涼透之後,上桌時切塊。幾番冰火下來,雞肉鮮嫩爽滑。東北產普通白羽雞更多一些,這些白羽雞長得快一些,普通家禽100天左右成熟,白羽雞45天成熟,不適合做白斬雞。

另外吃白斬雞搭配豉油汁和姜蔥蓉,爽滑的雞肉味道更加多變。但是東北人哪裡能喜歡這種清淡的味道啊,這種食材原始的味道只有粵菜師傅才能把握住,當然也不是隻有閩粵地區的朋友喜歡白斬雞,不少瀋陽朋友也喜歡白斬雞,只是能做好白斬雞的地方不太多。別看瀋陽人吃雞不多,但特別喜歡吃煮雞架,不論什麼雞的雞架都是最愛。各種抻面雞湯麵也是雞骨架熬製的,煮雞架的湯做了美味的高湯,裡面的煮雞架後來暢銷了,一擁而上的各種做法深受百姓喜愛,炸雞架、烤雞架、燻雞架、醬雞架、炒雞架。

東北常見的小笨雞燉蘑菇是一種青年蛋雞,它的肉沒有那麼鬆散,生長週期差不多3-5個月,比肉食雞要壯實,骨架也大,肉絲粗一些。這樣雞我們叫做溜達雞。是蛋肉兼用品種。產於東北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

貴妃雞又名貴婦雞,原產英國皇室,其頭戴鳳冠,身披黑白花羽,天生麗質,被英國皇室定名為“貴妃雞”,專供宮廷玩賞和御用,並禁止民間飼養。其集觀賞、美食、滋補於一身,野味濃,營養豐富,其肉質細嫩,油而不膩,美味可口,貴妃雞身價高達每隻近200元。

其實三黃雞在東北也備受歡迎,東北的做法就是變成燻醬做法了。做成扒雞、燒雞、燻雞、醬雞,他們特點就是口味稍微重一些,燒雞肉香皮脆、扒雞肉滑汁多、醬雞肉緊皮香。瀋陽人對於白斬雞實在提不起來精神頭,瀋陽的一些粵菜餐廳和茶餐廳都有白斬雞售賣,包括海南雞飯、椰子雞、豬肚雞等等南方美食,但是總銷售量不如燒雞店的燒雞百分之一,有人分析原因東北地區白斬雞做得不夠正宗,您喜歡吃白斬雞豬肚雞椰子雞嗎?


遼瀋美食


來答一下。南北方的口味還是很不同的,據個人瞭解,白切雞在東北的受歡迎程度一般,屬於東北人不太能接受的的南方菜之一。

白切雞是粵菜系,屬浸雞類,以其製作簡易,剛熟不爛,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為特點,肉不會過熟,切開後,還有血水在裡面。這讓很多北方人難以下嚥。雖然東北人喜歡吃蘸醬菜,但這種帶有血水的,不太能接受。還有就是因為白切雞屬於清淡菜餚,口感比較重的人也不習慣 ,所以東北在吃白切雞可配一些蘸料,如蔥由汁蒜泥汁。

白切雞除了皮爽肉嫩外,骨髓裡還要帶有一點血絲。要煮出這樣的雞,火候很有講究。其中一個秘訣就是:——7上8下。

我們先把火燒開,在水中加一些鹽、薑片和蔥結。注意,水量一定要能沒過雞。

在剛剛水開的時候就要把雞先放進開水裡吊一下,抓住雞頭,放進去泡一下再拿上來一兩秒鐘,這樣反覆7上8下,第8下就直接下鍋。這樣做的目的是使雞皮均勻收縮,煮後皮不會爆開。

7上8下後,把整隻雞放入鍋內,轉小火讓整雞在水中泡煮20分鐘左右。注意,煮雞肉時不用加蓋子,這樣才能讓雞肉的腥味揮發走,做出酒店裡白切雞清甜的感覺。

20分鐘過去了,雞煮好了。現在不要著急拿出來哦,可以讓它再泡幾分鐘熱水澡。這樣做可以讓雞肉吃起來更原汁原味。

接下來這一步也很關鍵,大家要注意了。我們要用冰水過一下雞。也就是傳說中的“過冷河”。這就是為什麼酒店的白切雞吃起來皮脆肉嫩,而大部分在家都做不出這種口感的原因!

過完冰水後,把雞放涼,就可以切塊了。注意,一定要等雞冷卻後切塊哦!這樣才能保證切開的雞肉不會散。

現在我們的煮雞任務就完成了,準備進入最後一個環節——製作蘸料!

除了保證雞的皮爽肉嫩外,蘸料也是白切雞好不好吃的一個關鍵。傳統酒店用的沙姜蒜汁要怎麼做呢?

先把砂姜蔥白香菜梗分別剁碎,把它們的香味釋放出來

然後用滾燙的油來熗一下。現在開始調砂姜蘸汁,加入兩勺生抽就可以了。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不同的蘸料吃~

(xtm)


新文化報


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我是東北人,我就吃白斬雞,所以不是東北人都不吃白斬雞,其實更大的問題是,東北真沒有太好吃的白斬雞,不知道是雞的問題還是廚師問題。

我到廣州出差的話,還是非常喜歡吃白斬雞的,到新加坡是必須要吃海南雞飯的,這才是真正的白斬雞,鮮嫩不柴,口感好,喜歡吃。

海南雞飯以新加坡最正宗,一般一碗雞油米飯,一份白斬雞,特點是帶著血筋的,一份蠔油西生菜,白斬雞的調料是醬油,辣椒醬和薑蓉。去新加坡,是必須要吃的,我們去吃的是謝霆鋒《12道風味》裡的那家店,果然好吃。

我覺得北方的雞,無論是溜達雞還是肉食雞,都做不出白斬雞的效果,北方的雞隻能燉,所以我們常見的是小雞燉蘑菇,這樣容易爛,也入味,另外,北方對雞架的愛好超過雞肉,其實說白了,還是雞肉不好吃,比如雞胸脯,太柴,味同嚼蠟,真不好吃。

白斬雞,關鍵是雞的品種,有些粵菜是有這道菜的,但是味道也不行,其實東北有白斬雞的改良菜叫叫花雞,應該是川菜,就是白斬雞拌上醬料花生碎麻將等,增加味道。





韓東言


我身邊有東北的朋友,有好幾個表示白切味道很好。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東北人都不吃白切雞,只是不喜歡吃的人佔據比例較多,這又是為什麼呢?

廣東鼎鼎有名的雞,東莞雞,NO!不是的……是白切雞!在全國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為什麼多數東北方不鍾愛呢?主要原因有3個。


1、飲食習慣。白切雞屬於浸雞系,講究剛剛熟為好,骨頭微紅帶血絲,雞皮金黃、雞油豐滿、肉質白嫩,原汁原味!就是因為骨頭泛紅,看起來好像不熟,讓東北人心驚。我的遼寧朋友講:“東北方雖然喜歡吃蘸醬菜,但是對於肉類,是要吃全熟的”。

這個也不足為奇,好比南方人認為蔬菜生吃,怎麼入得了口啊,好像是兔子在吃青草,吃得津津有味(沒有地域黑的意思,不要多想)。而東北人則覺得半生不熟的雞肉,而且味道清淡,看著沒胃口,怎麼南方人那麼喜歡吃呢,表示不理解。所以南北的飲食習慣差異很大的,東北人更偏向味道濃厚。



2、吃不到正宗的。做白切雞的品種很重要的,一般是以清遠雞為主,或者湛江雞,或者閹雞(七斤重左右的,且是放養的,肉質肥厚)。而東北的雞不適合做白切雞,更適合燉,所以在東北吃的那種口感差別很大,自然不好吃了。還有就是在東北多數人不用做,別看白切做法簡單,其實門門道道很多,文火慢浸泡,時間的把握……等等。


3、配味蘸料。這個看起來好像無關緊要,但是一隻上好的白切雞,得配以符合的蘸料,味道口感才是完美的。傳統的白切雞蘸料,是蘸上沙姜蒜蓉一起吃,不是醬油汁,或者大醬之類的。

要吃正宗的白切雞,得在發源地才行。不愛吃白切雞的東北朋友,或許會改變看法。

佘小廚(完)


佘小廚


白切雞一般來說不光是在東北不受歡迎,在很多地方都不太歡飲,因為這個菜本來就是粵菜,在廣東一帶很流行,在別的地方基本上就很少見了。在上海一帶也是見到有人吃的,不過不多。

作為一個湖南人我表示也非常的不喜歡吃,一開始吃到這個菜的時候,就是去了上海工作,有人請客吃飯,說是很好吃。我吃了一塊就感覺真的好難下口。後來在上海也是接觸到幾個東北人,都是在浦東張江一塊投資房產的,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還有幾個小夥子和自己差不多大,他們也是很不喜歡吃白切雞這一類比較清淡的菜。

東北人,北方人的口味一般還是比較重的,比如說東北的燉菜是最出名的,很多菜在南方炒的,在東北就是燉,口味比較偏鹹一點,不像廣東那邊得口味一般比較清淡,所以一般粵菜的話,只是在南方一些地區比較流行。但是在我們湖南很難流行起來,因為我們喜歡吃辣。

白切雞的做法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直接把雞處理好之後,然後拿開水燙熟的,不是煮熟的,而是燙熟的,一般人叢把切雞的時候,首先就是水煮開,然後把雞肉放進去一般是整隻的,會一直守在旁邊,大概三四分鐘就會把雞撈起來,然後把水倒幹,藉著又放進去煮。如此的反覆。一直到雞肉差不多燙熟了為止,最後一次的時候一定要快速的把雞肉在冷水裡過一遍,然後把水分晾乾,接著在雞皮上面擦一層油,花生油就也可以了。然後自己調料就可以了。根據自己的口味來。一般來說調料的話,蔥姜是不能少的,

其實在徽菜裡也是有這麼一道菜的,做法也是大同小異,所以在上海一帶吃的人也是有的,但是沒有廣東那邊流行。

當然現在很多人也是為了適應全國人民,也是做出了很多不同口味的白切雞,酸辣白切雞也就出來了。


中國美食研究所


我是出生在上海,很多人都知道,上海人對白斬雞(廣東那邊叫白切雞)的喜愛,是不亞於廣東人的。甭說以前在各種喜宴上,白斬雞是當仁不讓的開桌大冷盆裡的“頭牌”菜,連過年過節,也是上海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而來東北二十多年,無論是在本地人家庭的飯桌上,還是在飯店,基本上是看不到白斬雞的身影的,雖說這些年,隨著南方各地特色美食的湧入,我所在的東北小城也陸續有了一些江浙風味的飯店,但總體來說,東北人還是不太感冒江浙菜系,自然對白斬雞這道菜也反應平平。


東北人在本地不吃白斬雞,主要原因有兩個。


首先是口味方面。東北人更喜歡燒、燉、煎炸、滷等做法,就拿雞來說,普遍是喜歡燉,經典的比如小雞燉蘑菇,家燉大公雞等;或者是燒雞、燻雞;或者是用川菜做法,比如大盤雞、辣子雞等。而對於清淡口味,純屬用水煮出來的白斬雞,自然就感覺沒什麼味道,而且東北人做菜喜歡千燉萬煮,食物最好是“爛乎”的,對於還帶著少許血絲的白斬雞,肯定有牴觸。


其次就是材料方面,也就是雞種的問題。白斬雞需要用的食材,主要是三黃雞,而東北基本上沒有這個雞種,東北大多數都是所謂的笨雞和大骨雞,雖然做出來的雞肉很香,但肉質較粗。而普通市場銷售的肉食雞,質量就更差了,根本就做不了白斬雞。我母親是很喜歡做白斬雞的,經驗豐富,但每次去菜市場買雞,總是很難挑到合適的。


其實,也不能說東北人就不愛吃白斬雞,我身邊很多人,還是很喜歡這道菜的。我姐夫是標準的黑龍江人,他曾經在上海工作過幾年,他就特別喜歡吃當時的“王中王”白斬雞,甚至每次從上海坐飛機回東北,都要帶幾盒新鮮的雞肉回來。我母親是很擅長做白斬雞的,每次過年過節家庭聚餐,肯定要做上一隻。而在飯桌上,基本上這道菜是最受歡迎的,像我妻子都是東北當地人,也都很愛吃。


白斬雞做好了,形狀美觀,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滋味異常鮮美細膩,十分可口。隨著現在居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食物的選擇也越精細化,我相信東北人也會逐漸的能開始接受這些更接近原汁原味的南方菜。


清顏2017


無知的提問。

在廣州的東北人都吃,我一東北哥們經常去成都出差,回廣州第一時間就去吃白切雞,他一個人可以吃一隻。

還有,白切雞的味道千差萬別,廣州做的好的,好吃到令你懷疑人生,吃了還會想著再吃。

我幾個廈門的朋友過來,帶他們去粵墾路一家店吃白切雞,一隻沒夠吃,他們說,原來白切雞這麼好吃,以前吃過的都是假白切雞。

吃無止境,不吃到真正好的,你是不會明白的。


竹蓆太涼


我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是東北遼寧的,來廣東三年多了,剛來的時候確實接受不了白切雞,原因有3,第一白切雞做法太簡單,感覺只是白水煮一下就拿出來蘸醬吃,根本就沒有興師動眾的燉著吃那麼香。第二,骨頭裡帶血絲,在我看來只是煮了一下的雞肉是在糊弄人,半生不熟的。第三,在東北一隻雞能做出一小盆,肉塊都很大,燉熟了的雞肉一絲一絲的,又爛又入味,再加點蘑菇和粉條太好吃了,白切雞由於煮的時間短,肉都沒有漲起來,很小的一塊。一隻雞一個盤子輕易的就裝下了,感覺這麼吃雞很浪費。後來才知道,廣東的動物長得都小。雞鴨鵝豬,這些餐桌上常見的東西個頭都不大。到現在多少知道點廣東人吃菜的習慣了,什麼東西都要講究原汁原味,不太會做的很熟,放很多料,牛羊肉的吃法很多都是煲一下,很大塊的,不太爛,我一個東北人大部分這種菜都啃不動,他們就不會切成片爆炒一下。我覺得粵菜只適合廣東人,東北人真的很不適應。


SansyChi


簡單回答~一是本地雞🐔品種不適合做白切雞。二是市場上速生雞太多也不適合做。三白切雞的調味料也不是很東北,醬油蒜泥配白肉還行。四是東北人口重,更喜歡吃燒雞!不知道這麼回答滿意麼?


冰城吃貨


東北人在東北大都不吃白切雞,去廣東會吃。三個主要原因:



⒈東北沒有這種雞,即便網上淘來廣東清遠三黃雞,也沒做白切雞的廚子,況且淘來的冰鮮雞也不適合做這道菜,除非買來活雞,現殺現做,那更是不可能。

⒉東北烹飪基本特點是很熬煮透,廣東是斷生就好,兩地完全兩種風格。東北人吃白切雞,就像廣東人吃殺豬菜,爛糊糊一大鍋看著就飽了。東北人看到白切雞,一刀剁開骨頭裡還冒血水,也是不吃就飽。


⒊東北的氣候大多數寒冷,還很冷,零下幾十度,吃東西要熱不要涼。廣東亞熱帶氣候,大多溼熱天氣,平均氣溫都二十多度,吃食要多涼少熱。東北人吃東西豪放,廣東人吃東西仔細,各味對各口,啃著冰涼沒熟的雞塊太麻煩,東北人所以不愛。不僅不愛白切雞,其他的雞也不大愛吃,主要嫌吃著麻煩。即便有小雞燉蘑菇的名菜,也是燉爛了吃,不用撮著啃食,吸溜著肉就脫骨。

可是到了廣東的東北人,大都愛吃白切雞。說是入鄉隨俗,其實還是就餐環境和食物特色決定。全都是享用粵菜的,總不能讓廚師來一鍋東北亂燉吧?再說不一定做的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