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威音王已前的事

威音王已前的事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參學。遵元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六祖法寶壇經》中,以神秘玄妙的宗教形式,記載了“威音王已前”這個公案。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

策雲:“仁者得法師誰?”

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

策雲:“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

曰:“願仁者為我證據。”

策雲:“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

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

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師曰:“如是,如是。”

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

師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師曰:“誰知非動?”

曰:“仁者自生分別。”

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曰:“無生豈有意耶?”

師曰:“無意,誰當分別?”

曰:“分別亦非意。”

師曰:“善哉!少留一宿。”

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

如何是威音王時?如何是威音王以前?如何是威音王以後?如何是天然外道?

學人看了“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這句話,便會向億萬年前去尋找威音王。尋不得時,便又懊惱,埋怨自己無有福報,沒有生在威音王以前,而是生在了威音王之後。學人這樣讀經看教,盡是依文解義,盡是顛倒妄想。依文解義,顛倒妄想,則早已是威音王以後了。威音王以前的事,不要向那無量億萬年以前想。威音王以前,只在諸人的當下,通徹十方,貫穿三世。既然威音王以前的事,只在諸人的當下,何不於自己的當下而見威音王以前的事?威音王以前的事,正是諸人自己腳跟下的一段無始自然風光。

問:如何是威音王時?如何是威音王已前?

答曰:若向億萬年前去尋找威音王,這正是外道作為。既是修道人,不習外道法。外道者,心外求法者是也。經雲:古今三世,四維十方,恆沙諸佛,無量萬相,盡是諸人妙明真心中物。既然如此,威音王時,及威音王以前,豈在諸人心外?既在諸人心中,何不從自心中而見威音王以前的事?

凜然一覺,妄想頓斷。此時正是威音王時。這個威音王,只是諸人心上的威音王。大音希聲,威音無相,諸人又到哪裡去尋找威音王?

凜然一覺,根塵脫落,一絲不掛。正於此時,光皎皎,赤裸裸,獨露真常。正於此時,若能認出這個“真常之我”,則不動一步,已到威音王以前。若不然者,則盡是天然外道。威音王以前的事,即是自家本分天然的事,即是自家本分天然的佛,即是本分天然的自己。

“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1]這個“真”,便是諸人本真的自己。這個“識神”,便是諸人業識種子的幻化。

未見性時,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皆屬“識神”,皆名汙染,即使讀經看教,思想佛經,也無一不是識神用事。

見性之後,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皆屬“本真”,皆名莊嚴,即使運水搬柴,日常應酬,則無一不是神通妙用。

佛法的修行,是在自心上的倒行逆施。“手捏青秧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道,退步原來是向前。”[2]

未學佛之前,處處著相,處處受縛,只是個五花大綁的人生。學佛之後,執著於佛,執著於法,執著於玄妙,凡有執著,皆成捆綁,也是個五花大綁的人生。再進一步,則要做實際地修行,或唸佛,或持咒,以一法代萬法。執持一法,久久功深,則萬法脫落,真常獨露,教下雲,阿彌陀佛,即得現前。此時,正是威音王時。正於此時,若能見得這個了了常明、一塵不染的妙明真心,便是到了威音王以前。到了威音王以前,則前亦不前,後亦不後,十世古今,無邊剎境,全是當人自己心中的事。威音王前無前後,十世古今一念間。若問這個是何人,不生不滅本來人。


[1]《景德傳燈錄》卷十。《大正藏》五十一冊,第二七四頁中。

[2]《定應大師布袋和尚傳》。《卍續藏》第八十六冊,第四十五頁中。

威音王已前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