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東北地區最好的城市到底是瀋陽還是大連,各方面原因何在?

青旅攝影


不知樓主所說的好是指綜合實力還是也包括宜居條件?如果單說綜合實力,瀋陽強於大連。但如果把宜居指數也加入城市評比當中,那麼大連無疑更好一些。

瀋陽是內陸城市,純工業型城市,大連是海濱城市,經濟更多元。眾所周知,大連不論GDP總量還是人均經濟水平,都是東北地區頂尖水準,大連經濟規模目前領先瀋陽,人均數據也領先瀋陽,人居環境更是遙遙領先於瀋陽,所以從這些層面來看,大連更好。但是瀋陽的教育、醫療、交通等重要指標方面加分也很明顯。大指標方面瀋陽佔優的地方更多,所以瀋陽留在了新一線,也是東北目前唯一的新一線,而大連則在今年掉到了二線。

其實不論幾線,都僅僅是一個名頭,大連目前是東北地區人才吸引力最強的城市,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問題。瀋陽目前的優勢主要在於資源整合,而大連的優勢在於海濱條件。就過去幾年的發展來說,大連雖然不比東部其他沿海城市更快,但在東北來說還是最穩定的,也是受東北整體經濟發展遲滯影響最小的城市。


城市發展報告


東北最好的城市到底是誰,一直都是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各方群眾也是各抒己見,莫衷一是。原因很簡單,誰都願意說自己的家鄉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奧運會上喊喊就行了。

客觀來看,無論從GDP,還是GNI,大連在東北還是遙遙領先的。就算比當今最流行的房價,大連在東北也是一枝獨秀的。然而經濟好,賺的多房價貴就是東北一哥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至少許多瀋陽本土群眾不這麼看。大連很早就流離於整個東北體系之外。不少地理不好的南方人,還認為大連是山東的某個市,儘管大連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口,都是當年闖關東北上的。所謂 遼寧瀋陽,中國大連,這裡隱藏是含義,自不待言。


那麼大連人到底如何看待自己的呢?大連保留了一部分東北固有的習慣,還有一些膠東的習俗。雖然說話口音,還有很多風土人情與東北相比有比較明顯的差距,但地理上的位置卻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我覺得在東北爭第一第二也沒什麼意思,還是要把眼光放的長遠一些,畢竟整個東北的GDP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下滑。作為兩大重鎮應該摒棄前嫌,攜手向前。


大連情報站


2017年,大連GDP排名22位,7363億元,同比增長7.1%,大連的人口為700萬,瀋陽GDP排名34位,5870億元,同比增長3.5%,瀋陽人口為829萬。

瀋陽和大連都是在東北的大環境下的難兄難弟,但總體已經被南方的一些城市已經遠遠的甩下了,瀋陽和大連GDP總量之和跟成都武漢杭州大體相當。

瀋陽和大連條件不一樣,情況不一樣,我對瀋陽和大連都很熟,瀋陽和大連哪個好?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的想法,如果讓我來回答,創業就業選擇省會城市瀋陽,養老選擇大連海濱城市。

瀋陽是省會城市,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機會也多,現在正在進行營商軟環境建設,修復政治生態和經濟生態,這是好事,因為是省會城市,有很多省一級的機構在瀋陽,所以,瀋陽和大連比,具有天然的優勢,比較大氣,視野比較開闊,創業就業環境逐步改善,人口的擴容度比較大,上升的空間比較高,再加上瀋陽的歷史積澱,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都會為瀋陽的發展助力壯行。

大連的投資環境比較好,自然環境非常好,國際化程度高,歷史積累比較好,比如養老金,大連人民的幸福指數比較高,我是比較喜歡大連的,在大連也生活過幾年,所以也深愛這個城市,尤其是得天獨厚的濱海風光,比如現在的濱海路,絕對一絕,目前已經申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最長的木棧道,從海之韻到棒棰島,到老虎灘,到付家莊再到應該廣場,山海之間,美不勝收。

用發展的眼光看,大連當下比較好遠超過瀋陽,但未來瀋陽的發展空間更大,會超過大連。


韓東言


天天發這樣的問題,真是很無聊,不是比東北第一,就是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比來比去,這是要挑動東北各個城市的互懟嗎?誰第一誰第二,有什麼意義?老百姓生活的舒服,就是好。比房價,比GDP,比名氣,這些都是寫年終總結用的,和普通百姓有什麼關係?房價高,名氣大?就是好了?怎麼不去和北上廣比?自己的孩子好與不好,都得養,別人的孩子,關我毛事?我瀋陽的,現在買個早點都得走好幾里路,上班路上到處修路,烏煙瘴氣的,跟走八卦陣似的,房價達沒達到一線我不知道,我也買不起。別的城市我不知道,我也不去。


盛京巡閱使


去年去瀋陽待了兩天 發現瀋陽北的房子都七千了 ,親戚買的三臺子的地鐵房居然一萬一!小飯店,小超市沒有比大連便宜。。。。再加上工資不如大連 氣候不如大連,瀋陽對我的吸引力瞬間下降了


星帝寶


本人是,遼寧省大連市人,看這個標題,想問一下啥叫,東北地區!?東三省,是哈市差了,還是長春破了!?沒有吧!?我來告訴小編,東北三省,黑吉遼,小編說的瀋陽和大連,是屬於遼寧省的,而瀋陽是我們遼寧省的省會城市,而大連是沿海港口開發性城市咱們就說遼寧別東北,這倆城市城市各有千秋,為什麼,作為大連人我先說大連,大連從94年後可以說是出現了質的飛躍,國家大力支持,旅遊性開發產業那就不用說了,上網一看比比皆是,現在大連的商業圈也是出現了連脈相成!但是大連有一點是瀋陽沒有的,那就是沿海地區,全國有幾個沿海地區不是走在周邊內路城市前沿?而就現在來說這兩個城市選擇觀光旅遊那是首選大連,因為瀋陽的旅遊開發確實落後大連。在說說瀋陽,別說瀋陽就是整個東北老牌的重工業品牌比比皆是,本人經常聽說,瀋陽人壞,我也去瀋陽,被坑很多次,但是我至始至終認為那是我運氣不好,沒遇上好人而已,大多數瀋陽人還是好的,不能因為運氣就一杆子打死!瀋陽一致東北為什麼到現在發展還落後全國,那是因為當初被國家給坑了,坑個不像樣!瀋陽作為遼寧省會城市,當年援助全國的時候,肯定首當其衝!幫完別人,倒黴的是自己現在落後了,沒人管了,但是我們東北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用,現有的資源一直在建設我們的城市,北京有故宮,瀋陽也有,是跟北京的沒法比,但是瀋陽的故宮那是北京故宮的祖宗,沒有瀋陽的故宮能有北京的嗎?老子是窮,但是輩分在那。瀋陽的五愛市場,那是東北最大的物資批發地,進去感受一下,跟逛商場那是完全兩個概念,瀋陽比大連大,那麼建設費用自然就多,就像一個一百平的房子和一個三四百平的房子都用二十萬,裝修效果能一樣嗎?而且小編問的好,是怎麼好!?居住環境還是旅遊環境?我感覺同樣三千元,在瀋陽肯定比大連活的好,因為房價便宜啊,房價一便宜那麼消費就低,但是如果是環境那麼大連要比瀋陽好,城市建設在這擺著!很多人一看,城市對比就出現地域歧視啥的,我也想告訴看見這個標題的人,不管你是瀋陽還是大連,都是遼寧人,都是東北人,都是中國人,全國哪沒有壞人?三亞,青島,雲南,東北,哪個地方沒有出現過負面新聞?你南方能把當年北方,東北援助你們的東西全部還回來嗎?不可能,東北能把那些要回來嗎?也不現實,現實就是從我做起,感染身邊,別外國人沒咋滴自己人天天打的底朝天,自己家兄弟還有動手打架的時候,何況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地域文化差異!?我們遼寧人,東北人,中國人自己都不團結,別人不欺負你,都對不起你。南方請客碟多量少,那是怕浪費,東北招待朋友,盤大量大,那是怕朋友不夠吃!文化差異而已,沒有壞人!節儉沒有錯,熱情也沒錯,錯在於習慣不同而發生的誤會!我把話放這大連好不了,瀋陽也好不哪去,瀋陽起不來,遼寧起不來,拖也拖死你大連!瀋陽,大連,不能相提並論,如果就是要比個好壞,那我只能說,各有千秋各有風采!!!


狠人


大連除了氣候還有啥,氣候是天賜的,有什麼值得拿出來炫耀呢?其他來說,政治,文化,地理樞紐,氣魄,底蘊全是瀋陽毫無爭議優於大連。經濟大家覺得大連佔優勢,我告訴你大錯特錯,大連經濟靠什麼,除了石化和國家意志的航母戰艦,其他有什麼?大連航運,機床,特鋼全部破產違約。到瀋陽看看寬闊筆直的大道,都市氣魄,文化遺址,低廉的房價,物價,各種民族風味小吃,瀋陽老百姓幸福指數相當高,大連文化生活有啥?週末都不知道帶孩子去玩啥


三國213694083


呵呵,這個問題問的好!這個問題無意當中得罪了很多大連人,因為在很多大連人心目中,都認為大連不是東北(大連人勿噴)。因為在東北這塊黑土地上,大連人是很有優越感的。由於是副省級城市和涉外城市,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氣候優勢,大連的對外經濟水平發展較好。旅遊產業,軟件產業,航運產業,漁業資源,對外貿易等等都是大連的優勢產業。但是不要忘了,瀋陽才是遼寧省省會,是曾經共和國長子中的長子,是東北最大的城市。在曾經的計劃經濟年代,遼寧省特別是瀋陽市的工業水平佔據了全國大半壁江山。那時全國工業有句話,叫做全國工業看遼寧,遼寧工業看瀋陽,瀋陽工業看鐵西(瀋陽下轄的工業集中區)。可以這麼說,那時的遼寧工業城市群,為支援全國建設,在領頭羊瀋陽的帶領下,為全國輸送了大量的工業原材料和工業人才,遼寧和瀋陽為全國的經濟發展打光了最後一顆子彈。雖然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瀋陽有些沒落了,但是瀋陽是一個工業底蘊,經濟底蘊,歷史底蘊,文化底蘊和人文底蘊都很厚重的一個城市,隨著國家振興東北的政策出臺,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瀋陽在各個領域都會重振雄風,遠超大連。


東北l偏東


瀋陽和大連哪個最好先看一下兩市基本概況。
瀋陽,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和直屬中央軍委瀋陽聯勤保障中


心駐地,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瀋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樞紐城市。

瀋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是中國最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

瀋陽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重鎮方城(侯城前身),隸燕遼東郡襄平縣,為瀋陽建城史之初,距今2600餘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郡,瀋陽隸屬遼東郡(遼陽)

元朝元貞三年(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瀋州為“瀋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由於瀋陽地處瀋水(渾河)之北,以漢族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故改瀋州為瀋陽。從此,“瀋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

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並在瀋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今瀋陽故宮)。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東北光復,“奉天市”恢復“瀋陽市”名稱。1948年11月2日,瀋陽正式解放。

1994年升格為副省級城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瀋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遼寧省中部,南連遼東半島,北依長白山麓,位處環渤海經濟圈之內,是環渤海地區與東北地區的重要結合部。

地貌

瀋陽位於遼河平原中部,東部為遼東丘陵山地,北部為遼北丘陵,地勢向西、南逐漸開闊平展

瀋陽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北、東南部,屬遼東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遼河、渾河沖積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緩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為447.2米,在法庫縣境內;最低海拔高度為5.3米,在遼中區於家房鎮。瀋陽東部為低山丘陵,中西部是遼闊平原。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均海拔30―50米。

氣候

瀋陽屬於溫帶半溼潤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6.2~9.7℃,自1951年有完整的記錄以來,瀋陽極端最高氣溫為38.3℃(1952年7月18日),中心城區極端最低氣溫為-32.9℃(2001年1月15日)。

瀋陽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10年市區年平均降水量716.2毫米,全年無霜期155~180天。

水文

瀋陽市境內主要有遼河、渾河、繞陽河、柳河、蒲河、養息牧河、北沙河、秀水河等大小河流27條,屬遼河、渾河兩大水系。

礦產資源

瀋陽地下有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等礦產資源,有大型煤田2處,探明總儲存量18億噸。截至2015年,瀋陽探明石油儲量3億噸,日產原油千噸以上,鐵礦儲量2500萬噸。此外,還有鋁、花崗岩、粘土等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

瀋陽市處於長白植物區系、蒙古植物區系和華北植物區系交匯地帶,植物種類較豐富,約有種子植物98科371屬779種。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據《瀋陽市2011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瀋陽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常住人口為8106171人。

民族

瀋陽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由多民族組成的聚居區。漢族是自瀋陽建城以來就開始定居瀋陽的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數較多的是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等。


交通

公路

環城路:瀋陽一環路、瀋陽二環路、瀋陽三環路(瀋陽繞城高速)、瀋陽四環路、瀋陽五環路(規劃,新環城高速)和瀋陽六環路(即遼寧中部環線高速)等。

高速公路:沈大高速、京沈高速、沈哈高速、沈吉高速、沈丹高速、沈彰高速、沈康高速、瀋陽繞城高速及遼寧中部環線高速等。

鐵路

瀋陽是中國東北地區的鐵路樞紐之一,京哈鐵路、沈大鐵路、沈吉鐵路、沈丹鐵路、沈佳鐵路、沈山鐵路、蘇撫支線和哈大高鐵等多條鐵路幹線交匯於此。瀋陽站、瀋陽北站、瀋陽南站為瀋陽的主要火車站,其他還有皇姑屯站、蘇家屯站、瀋陽西站、瀋陽東站、京沈高鐵新北站(規劃)等。其中瀋陽北站、瀋陽站、蘇家屯站和瀋陽西站為三個鐵路特等站,瀋陽站是東北客運規模最大的火車站。2015年投入使用的瀋陽南站是哈大、京沈、沈丹高鐵的交匯點。



航空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是國家公共航空運輸體系確定的全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複合型門戶樞紐航空港。桃仙機場位於瀋陽都市圈的中心,為八市共用機場,距瀋陽市中心20公里。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現為4E級國家一級幹線機場,未來將擴建成為4F級民用機場。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T2航站樓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有多條國內航線飛往全國各大城市,是中國東北地區聯繫各國的窗口,有飛往香港、臺北、澳門、臺中、東京、平壤、首爾、清州、大邱、釜山、大阪、札幌、福岡、濟州、法蘭克福、洛杉磯、悉尼、新加坡、曼谷、巴黎、吉隆坡、名古屋、溫哥華、墨爾本、慕尼黑、莫斯科、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哈巴羅夫斯克、普吉島、木浦等地的國際和地區航線。至2015年,將重點開發瀋陽至亞太地區、歐美地區的國際航線,計劃開出瀋陽至芝加哥、舊金山、奧克蘭、羅馬等地的國際航線。



大連市

大連,別稱濱城,舊名達里尼、青泥窪,是遼寧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位於遼寧省遼東半島南端,地處黃渤海之濱,背依中國東北腹地,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工業、旅遊城市,也是新一線城市。


大連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祖先就開發了大連,1899年開始稱大連。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對大連地區進行了侵擾。作為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主要戰場,大連在近代史上曾遭受兩次大的戰爭劫,淪為俄、日殖民地近半個世紀。

大連環境絕佳,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東北之窗”“ 北方明珠 ”“浪漫之都”之稱,是中國東北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

歷史文化

自戰國時期燕昭王在遼東設置“遼東郡”以來,一直到秦漢時期,大連地區都屬遼東郡轄區。


西漢時期大連地區設置“遝氏縣”,三國時期又改稱“東遝縣”。

唐朝初期,大連地區屬安東都護府積利州的轄區。

遼代時大連地區屬東京遼陽府的轄區,為漢區實行漢法。大連地區在魏晉時稱三山,唐朝時稱三山浦,明清時稱三山海口、青泥窪口。

在清朝時因為清政府東北封禁政政策而處人煙稀少的狀態,直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政府於今大連灣北岸建海港棧橋、築炮臺、設水雷營,才成為小鎮。

1897年年底,沙俄為爭奪清朝領土,將軍艦強行開進旅順口,隨之便派人到大連灣和青泥窪勘察,決定在青泥窪開港建市。

1984年,國務院批准大連為沿海開放城市;1985年,大連市被國務院確定為計劃單列市。


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

大連是京津的門戶,北依營口市,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與日本、韓國、朝鮮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相鄰,位置在120°58'至123°31',北緯38°43'至40°10'之間。

地形特徵

全市總面積12574平方公里,其中老市區面積2415平方公里。區內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個地形為北高南低,北寬南窄;地勢由中央軸部向東南和西北兩側的黃、渤海傾斜,面向黃海一側長而緩。長白山系千山山脈餘脈縱貫本區,絕大部分為山地及久經剝蝕而成的低緩丘陵,平原低地僅零星分佈在河流入海處及一些山間谷地;岩溶地形隨處可見,喀斯特地貌和海蝕地貌比較發育。

氣候條件

大連市位於北半球的暖溫帶地區,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東北地區最溫暖的地方,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5℃,極端氣溫最高37.8℃,最低-19.13℃。年降水量550-950毫米,2013年日照總時數為2500-2800小時。其中8月最熱,平均氣溫24℃,日最高氣溫超過30℃的天數只有10至12天。1月最冷,平均氣溫-5℃,極端最低氣溫可達-21℃左右。60%-70%的降水集中於夏季,多暴雨,且夜雨多於日雨。

自然資源

土地

1993年,全市耕地面積為28.7萬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22.8%,其中水田3.3萬公頃,旱田25.4萬公頃。全地區林業用地42.4萬公頃(據1985年大連市農業資源區劃調查統計),佔土地總面積的33.1%,其中有林地34.4萬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萬公頃,宜林荒山3.3萬公頃。 可利用草地面積26.7萬公頃。

水資源

大連地區主要有黃海流域和渤海流域兩大水系。注入黃海的較大河流有碧流河、英那河、莊河、贊子河、大沙河、登沙河、清水河、馬欄河等;注入渤海的主要河流有復州河、李官村河、三十里堡河等。其中,最大的河流為碧流河,是市區跨流域引水的水源河流。


生物

大連地區氣候溫和,自然生態環境優越,適宜動植物的生長髮育,生物資源較為豐富。陸生野生維管素植物共152科、666屬、1747種。

大連地區的水產品資源比較豐富,盛產多種魚,蝦,蟹,貝,藻,是全國重點水產基地之一。大連沿海約有魚類280種,主要有小黃魚,帶魚,墨魚,皮匠魚,六線魚等。海洋無脊椎動物約有4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對蝦,毛蝦,海蜇,海螺,海紅,牡蠣等。 大連的沿海海城產150多種藻類,其中海帶,裙帶菜,紫菜,石花菜等經濟價值最高。 大連地區沿海海水氯化鈉含量較高,有豐富的鹽資源,加上適宜曬鹽的灘塗較多,是大連成為全國主要的海鹽產區之一。


礦產

大連地區已發現金屬、非金屬礦產及地熱礦泉水資源等近30種、500餘處。

人口

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698.7萬人。全市戶籍人口為593.6萬人。

交通運輸

航空

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2013年航班起降10.7萬架次;航線總數達到163條,其中國內航線141條,國際和地區航線22條,與8個國家、2個地區的89個國內外城市通航。

鐵路線

哈大高鐵:於2012年12月1日正式通車,大連到哈爾濱只需3個半小時。

沈大鐵路:沈大線是我國六大主要幹線之一。

鐵路站

大連站:位於中山區長江路260號,是沈大鐵路的終點,是連接海陸空運輸的樞紐。



大連北站:位於甘井子區南關嶺,是為哈大高鐵和丹大客運專線而新建的客運車站。

海運

大連港水域面積346平方公里,大連港位於遼東半島南部、東北亞經濟圈中心位罝。

2010年3月8日,“全球國際航運中心競爭力指數”發佈,中國有10個港口進入最終排名的前50強,大連港排名第18位,在入圍的中國港口中位列第四,僅次於香港、上海、天津。


公路

中國內地開工建設的第一條高標準高速公路——沈大高速縱貫遼東半島,把瀋陽、遼陽、鞍山、營口、大連五大城市緊密相連。丹大高速經莊河直通丹東。東北沿邊大通道“鶴大線”(201國道到鶴崗)和縱貫大通道“黑大線”(202國道到黑河)都以大連(旅順)為起點。

大連市入圍國家直轄市的呼聲漸高起,可見大連的地位之高。


從瀋陽大連兩市基本摡況來考量,瀋陽和大連都是東北地區最好城市,要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麼瀋陽應為更好城市。

評價這倆城市,每個人的觀點不同,站在角度不同評價結果也是不同,這很正常。


井徳景


大連和瀋陽,遼寧省的兩個副省級行政級別的城市,各有自己的鮮明特點。瀋陽在地理位置上更有優勢,距離山海關更近,距離我們的首都北京更近,尤其是京沈高鐵即將完成通車,讓瀋陽的出關之路更加快速。在鐵嶺,撫順,遼陽和本溪被劃入瀋陽的024經濟區之後,瀋陽在人口和地域面積上瞬間變成了一個特別大的城市,瀋陽是東北的中心城市,是東北地區的交通樞紐,是東北這個重工業地區的核心。

大連擁有得天獨厚的港口資源,地處渤海之濱的大連是中國東北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大連的氣候優勢也是瀋陽無法比擬的,連續多年大連都是東北地區經濟最好的城市。是東北的標誌。大連環境絕佳,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東北之窗”“ 北方明珠 ”“浪漫之都”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