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124|幸福家庭遭變故 自力更生脫貧困—記皋蘭縣黑石鎮三和村貧困戶蔣玉花脫貧事蹟

現年65歲的蔣玉花,是皋蘭縣黑石鎮三和村精準扶貧戶,在鎮村幹部大力幫扶下,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和勤勞的雙手,撐起家中一片天。

幸福家庭突遭變故 ,“頂樑柱”失去精神支柱

來到蔣玉花家,門前道路儘管是紅磚鋪路,但是打掃得一塵不染,門前果園的樹木錯落有致,庭院內整齊地種植著辣椒和西紅柿等蔬菜,窗臺上擺著幾盆正開放的陽春花,嶄新的門簾和明亮的玻璃窗展示著主人的乾淨齊潔、井井有條、熱愛生活的個性。讓人想不到這個家庭曾經遭受過兒子去世的沉重打擊。

二十幾年前,蔣玉花丈夫去世,留下孤兒寡母,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她整天以淚洗面,但是蔣玉花沒有時間悲痛,因為一雙兒女還未成家立業,蔣玉花只能眼淚往肚子裡咽,靠著對丈夫臨走時的一句承諾拉扯一雙兒女成家並有了兒孫。但天有不測風雲,2014年,唯一的兒子王保璽患肝癌不幸去世,對於含辛茹苦拉扯兒女長大的她意味著天塌了下來,面對如此變故,讓這個本來不太富裕的家庭一下子就跌入了更加貧困的境地。蔣玉花看著因失去丈夫少言寡語、精神不振的兒媳,失去父親的孫女、孫子,一時間不知何去何從。

鎮村幫扶幹部瞭解到他家的情況,從情緒疏導、重新樹立他們對生活的信心開始,不定期入戶幫蔣玉花進行情緒和心理疏導,逢年過節,為她家送去米麵油、春聯等,在幫扶鎮村幹部、街坊鄰居大家的不斷鼓勵和疏導下,蔣玉花的心情逐漸好轉。她對幫扶幹部說,你們時時刻刻都關心我、鼓勵支持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振作,不努力?我們家儘管遇到了這樣的變故和遭遇,只要能為家庭增加點收入,為家人分擔些壓力,我什麼都願意做,再苦再累都不怕。自從她心理的這個難關過後,在她的鼓勵下和帶動下,一家人的精神面貌一天一天好了起來。

因戶施策綜合施策,“苦日子”越過越有希望

因為不能外出打工,蔣玉花在家養殖一些羊、雞,但是家裡經濟狀況捉襟現肘,一時苦於沒有太多的本錢投入,加上飼料餵養成本較高,辛苦賺的錢還不夠孫子孫女的學費錢。

蔣玉花的狀況受到了黑石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要求村委會及幫扶幹部因戶施策,切實解決蔣玉花家生活及就學困難。幫扶幹部們為他們制定了脫貧的計劃:幫助蔣玉花發展些種羊,在家搞些養殖補貼家用;為她兒媳介紹穩定務工,增加家庭收入;幫助上學的孫女解決學費及生活費,切實幫助該戶家庭擺脫困難。

政策給力,幫扶單位為蔣玉花幫扶了10只種羊,扶持她發展家養羊養殖,先期試養殖後再不斷地擴大養殖規模,這些羊在她眼中就是增收的希望,她也估摸著,今年羊的價格好,每隻羊如果養到60斤,按照現在的行情賣了,就是1500元,當然,自己在養羊上面付出多一點,羊養的更肥一些就更好了。只要一有時間,她就往羊圈跑,細心周到的為羊搭配飲食,看著羊吃得好、長得壯,她雖然流汗了,但喜在心裡。

春風化雨潤心田,脫貧攻堅政策的力量帶給了蔣玉花無盡的生活力量,她在家養羊的同時,還不停地在本地工程隊務臨工,當廚師,除了吃飯和睡覺時間基本捨不得停閒,她說,是大家給了她生活的信心,孫女和孫子給了她生活更大的奔頭。她的兒媳在大家的幫扶下,也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在縣環衛所上班了,有了穩定的收入。

2017年,村委會、幫扶幹部通過聯繫本地企業,為其孫女資助了5000元學費及生活費,計劃在上學期間繼續聯繫社會救助力量進行資助。蔣玉花說,是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貧困百姓的關懷,這些精準扶貧的政策,孩子的資助金,解決了我們家的燃眉之急,解決了大困難,大家對我家的幫助我都感受到了,我和孩子會永遠記住黨的恩情和大家對我們的幫助。

不忘感恩感動村民,“熱心人”鼓勵大家脫貧致富

蔣玉花是個熱心人。平時,鄰居哪家有急事難事,她總是熱心給予幫助。像本村的貧困戶許福英,魏玉芳,楊俊蘭家庭都和蔣玉花家庭一樣,缺少了家庭的 “頂樑柱”,主要勞動力。蔣玉花多次勸他們說,現在黨和政府的政策好了,既有政策幫助我們,又有幫扶幹部的關心和支持,我們一定要使一把勁加油幹,讓我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讓我們的孩子不再有負擔,爭取今年脫貧和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讓幫扶責任人感到欣慰的是,蔣玉花意識到勤快和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她說,不勤快,自己不幹,再好的政策也沒用。天上就是下鍋盔,自己也要伸手才能接住。政府能幫我們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剩下她要靠自己,讓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

作為一個家庭主婦,蔣玉花有著不屈不撓的生活信心和吃苦耐勞的奮鬥精神,憑藉自己一雙勤勞的雙手,自力更生,踏踏實實,成功擔當起這個家庭的重任,她已經從一個最初連孩子學費都發愁的特困戶,如今正走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上。在黨和國家脫貧政策的強力實施下,在各級幫扶單位的大力幫扶下,她的日子會越來越紅火,我們也希望天下千萬的貧困家庭,早日過上生活富足、豐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皋蘭縣黑石鎮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